第三节 主要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47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主要工作
分类号: D627
页数: 2
页码: 491-4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区政协在组织学习、参政议政、调查视察、“三胞”联谊和征集编纂文史资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学习,提高委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通过参政议政,为中共涵江区委和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通过调查视察,为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通过“三胞”联谊,加强与海外“三胞”的联系和服务;通过征集编纂文史资料,传承和弘扬涵江历史文化。
关键词: 涵江区 经济建设 主要工作

内容

一、组织学习
  涵江区政协把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历年来,通过政协全委会、常委会、学习委员会以报告、辅导、讲座等形式,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于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纲领性文件。每年还派主席、副主席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举办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班和培训班学习,选送政协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和部分常委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委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参政议政
  区政协积极参与涵江区各项大政方针、政策法令等全区的重要事务和统一战线中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呈阅文件,供中共涵江区委、涵江区人民政府决策参考。政协主席、副主席应邀参加中共涵江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以及重要人事安排的协商讨论。在涵江区宣布为省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以后,对中共涵江区委、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委员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使这些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在涵江区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还就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认真的讨论并提出意见,切实做到协商、监督于决策之前。此外,还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旧城改造以及新税制执行情况等执法检查。经常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向委员们通报情况,让委员们知情出力、出谋献策。政协委员还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在每次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和会后,政协委员们都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各项工作和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提案。闭幕后,立即召集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分门别类联系承办单位认真办理。自1987年涵江区政协成立以来,共收到各类提案226件,其中除6件转为来信处理外,其余220件全部立案,做到案案有着落,件件有交代。
  三、调查视察
  区政协成立以来,常委、委员经常就涵江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或者配合人大、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视察检查。视察调研的专题有精神文明、医药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市场物价、宗教管理、文物保护、旧城改造和“三资”企业等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开拓政协委员的视野,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为中共涵江区委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帮助党政机关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如关于尽快解决新涵大街征地立项问题、尽快改善上郭回民居住区饮水卫生、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缓解行人上厕难、清除砖瓦窑、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议案都是在区政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受到中共涵江区委和区政府高度重视,并为群众普遍拥护。
  四、“三胞”联谊
  1987~1994年,区政协依靠区侨办、区侨联和区台办在“三胞”中做了大量工作,接待回乡旅游、观光、探亲、谒祖和洽谈经贸的“三胞”达500多人次。利用“三胞”联谊会、涵江建区10周年、建市10周年等大型庆典活动,接待“三胞”400人次。此外,区政协还通过几次大型外事接待活动,向海外“三胞”寄赠《涵江纪胜》、《涵江投资指南》、《对外协作项目》和《妈祖的故乡》等宣传品和画册16008册,广泛宣传涵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成就、新举措,介绍投资环境,激发“三胞”在家乡投资置业和创办公益事业的热情。在加强与海外“三胞”联系的同时,区政协还积极为“三胞”服务,协助侨务部门落实侨务政策。
  五、征集和编纂文史资料
  涵江区政协组织编写的《涵江纪胜》,于1991年1月出版。1992年又开始进行涵江文史资料的征集和出版工作。同年12月《涵江区文史资料》第一辑正式出版,全书共征集38篇各类文史资料共11万字。至1994年10月相继出版第二辑和第三辑。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