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41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管理
分类号: F123.1
页数: 5
页码: 418-422
摘要: 本章介绍了涵江境内计划管理机构的沿革、计划编制与执行情况以及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涵江区 计划管理 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民国时期,境内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由莆田县政府建设科负责。涵江解放后,仍属莆田县管辖,其经济计划活动受县计划部门指导和调控。1949年9月,县设立建设科,为保证全县计划统一协调,境内的涵江区公所和涵江镇,开始配备各自的兼职干部,负责辖内自然环境、生产潜力、经济状况和市场供求的调查和研究。1954年起,县组建统计科和计划委员会,境内第二、第六和第八3个区公所,根据县部署,均设专职计划人员,负责贯彻实施县下达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配合县计划部门检查落实其执行情况。“文化大革命”期间,县计划部门瘫痪,涵江统计工作亦停顿。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设立计划组,次年改称计划基建组,1975年改为县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县计划机构几经变更,但涵江境内计划工作没有中断。1984年6月后,涵江区政府成立计划委员会,编制5人,负责编制与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计划,对全区工农业生产、基建投资、商品流通、财政信贷、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综合调控。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1949年前,经济活动由市场调节,无计划编制与执行可言。1953年,县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占有绝对优势。1954~1984年6月,涵江境内历届乡镇政府的计划人员,根据莆田县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逐项分解到各单位,并配合主管部门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汇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为指导思想,编制计划包括粮食、黄麻、甘蔗、油料、绿肥、禽畜、水产等项内容,以后补充工业和林业内容,计划虽不甚全面,但切合实际。1957年与1952年比较,涵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1958~1962年,根据第二个五年计划,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重点抓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和文教卫生等四大工作任务。其间在1958年“大跃进”中,贯彻“以粮为纲、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国民经济陷入困境。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下降40%左右。1962年冬至1963年初,通过贯彻三年经济调整计划,涵江境内工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1957年水平。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年)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实施这两个五年计划严重受阻,境内干部群众抵制“左”的思想干扰,到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31%。
  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着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涵江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境内计划指标全面完成。在1981~1985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正适涵江建区,随着区计划委员会的成立,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直接由区制定和安排,通过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搞活”方针,1985年,社会总产值达21104万元,比1984年递增40.1%。1986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杜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全省计划会议精神,结合区情区力,编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经济信息和预测工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综合调控。经过全区人民共同努力,较好完成计划任务。1990年,社会总产值56096万元,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为制定新的五年计划提供物质保证。1991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年翻两番、本世纪末翻三番的要求,制定“八五”计划,前四年执行情况良好。199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16.8亿元,比1993年增长63.2%;工农业生产总值17.4亿元,比1993年增长55.91%;乡镇企业总产值28.23亿元,比1993年增长9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5亿元,比1993年增长97.74%;财政收入8643万元,比1993年增长90.9%
  第三节 产业调整
  新中国成立之前,涵江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沿袭落后耕作制度,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现代工业相当薄弱,仅有农副产品、水产品等初级加工和铁器、竹篾、木制家具、织布、炼乳等家庭作坊。民国后期,境内通货膨胀,经济濒于崩溃。1949年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73.3%;第二产业占9.6%;第三产业占17.1%。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视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把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变为以农业、工业为主体,同时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大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1953~1984年,境内贯彻实施莆田县政府先后制定的5个五年计划,推动涵江产业结构调整工作。1984年,全区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第一产业22%、第二产业35%、第三产业43%。随着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全区国民经济内部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在稳定粮食生产前提下,着重发展开发性农业和创汇农业以及养鳗业,出现以粮食生产为主体、多种经营并存的新格局。工业生产通过抓特色、立支柱和增后劲等举措,产值不断增长,推动三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86~1990年,全区按照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持续调整产业结构。1991年,区政府计划部门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战略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编制“八五”(1991~1995年)计划,拓宽第三产业领域,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贸易、金融保险、饮食服务、房地产等作为重点。第三产业从单一商贸业向多行业、宽领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优势。1994年,全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45%,第三产业占39%。同时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也比较合理。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