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企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2
页码: 340-3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区的农业企业以养殖业为主,包括河鳗、缢蛏、淡水鱼、对虾、牛蛙和鳖鱼的养殖。其中,河鳗养殖发展迅速,成为全国闻名的鳗鱼出口基地。缢蛏养殖历史悠久,采用先进技术后产量大幅提高。淡水鱼养殖也得到了发展,1994年产量达到3756吨。对虾养殖在80年代末开始发展,但后来因虾病防治问题导致养殖下降。牛蛙和鳖鱼养殖在90年代初开始发展,1994年牛蛙产量达到44吨,鳖鱼养殖场达到6个。
关键词: 农业企业 养殖业 涵江区

内容

1984年,境内有农业企业1941个,从业人数16999人,总产值5287万元。乡镇农业企业,主要以养殖业为主。1994年,全区有农业企业64个,从业人员1165人,总产值2155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6%。
  一、河鳗养殖
  涵江地处木兰溪入海处,水量充沛,地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河鳗生长。1977年,白塘养鱼场人工试养鳗鱼,成为全国首家人工试养鳗鱼企业,由于配合饲料不能彻底解决,后停止养殖。1979年间,由福建粮油进出口公司与日本三正贸易公司以补偿形式合资创办了涵江第一家养鳗场——涵江合营养鳗场。职工40人,占地面积24亩,其中养殖面积18亩,生产成鳗20吨,成为省内第一家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高密度鳗鱼养殖和成鳗全部提供出口的创汇型企业。此后乡(镇)办、村(居)办、联合体及个体办的养鳗场由点及面,逐渐推开。1985年,又创办了周墩、安仁、涵西、洋尾、南埕等养鳗场,全区已有养鳗场7个,养鳗面积84亩。之后,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优势,采取措施,促进养鳗业持续、健康、迅速发展。1988年,全区养鳗场发展至42个,养殖面积738亩,年产成鳗1263吨,产值6250万元,使涵江成为闻名全国的鳗鱼出口基地。1989年,受国际市场鳗价下跌的冲击,养鳗业普遍亏损,出现萎缩。经过1990~1992年调整后,1993年全区养鳗业又掀起新的高潮。特别是引进土池养鳗技术,全年共发展养鳗场59个,养殖面积1362亩。此后,因受水质污染及成本提高等因素制约,区内养鳗业发展趋向饱和。到1994年,全区有养鳗场59个,养殖面积1174亩,常年产成鳗2022吨,产值2.2932亿元,其中出口鳗鱼1.9675亿元。
  二、缢蛏养殖
  养蛏历史悠久,尤以三江口镇的哆前、哆中、哆后及鲸山村为主。这里有万亩适宜养蛏的浅海滩涂,年产鲜蛏数千吨,还盛产优质蛏苗。但养蛏技术陈旧,滩涂利用率不高,且因受海水污染影响,产量低且不稳。80年代末,水产部门引进先进技术,采用“蛏苗平畦预报及高潮区滩涂蓄水养蛏技术”获得成功,扩大了养蛏面积,提高了单位产量。1993年,养蛏7200亩,总产量5422吨,占同年海水养殖总产量90%以上。1994年,总产量降至2080吨。
  三、淡水鱼养殖
  1958年始,涵江有望江、白塘和显应3个淡水养鱼场。1959年,河沟养殖2850亩,成为省商品鱼基地之一。1987年,由科委和农委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实施的网箱养鱼科研项目获得成功。1990年后,进一步扩大淡水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单产。1994年,全区淡水鱼产量3756吨。
  四、对虾养殖
  1986年,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下,区、乡政府发动群众集资,统一规划,首先在鳌山实施养殖,此后全区对虾养殖迅速发展。1989年,对虾养殖面积达335亩,产量32吨,亩产95.5公斤,产值近1000万元。之后,涵江乡利用浅海优势,在哆后、后郭建设的两个围海工程扩大对虾养殖。1990年后,因虾病防治不过关,养殖下降。1994年,养殖面积250亩,产量6吨。
  五、牛蛙养殖
  1986年,涵江乡镇前村翁国良兄弟筹资创办涵江白塘牛蛙场,养殖面积1.6亩,主要以育苗为主,当年育苗近万尾。之后牛蛙养殖开始发展,1992~1993年达到高峰,白塘镇镇前、镇江村80%的村民从事牛蛙养殖,养殖面积达30多亩,主要以育苗为主,年育苗近1000万尾。1994年,养殖面积104亩,产量44吨。
  六、鳖鱼养殖
  1989年,上梧村引进台湾台交鳖养殖,并创办涵江区上梧鳖鱼养殖场,面积10亩,以培育鳖鱼幼苗为主,之后鳖鱼养殖在区内推广。1994年,全区共有鳖鱼养殖场6个,养殖总面积120亩。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