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企业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6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企业门类
分类号: F276.3
页数: 11
页码: 340-3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区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增加。农业企业中,河鳗、缢蛏、淡水鱼、对虾、牛蛙和鳖鱼的养殖技术得到提升和推广。工业企业中,鞋革制造是主要产业之一。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经济 涵江区

内容

第一节 农业企业
  1984年,境内有农业企业1941个,从业人数16999人,总产值5287万元。乡镇农业企业,主要以养殖业为主。1994年,全区有农业企业64个,从业人员1165人,总产值2155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6%。
  一、河鳗养殖
  涵江地处木兰溪入海处,水量充沛,地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河鳗生长。1977年,白塘养鱼场人工试养鳗鱼,成为全国首家人工试养鳗鱼企业,由于配合饲料不能彻底解决,后停止养殖。1979年间,由福建粮油进出口公司与日本三正贸易公司以补偿形式合资创办了涵江第一家养鳗场——涵江合营养鳗场。职工40人,占地面积24亩,其中养殖面积18亩,生产成鳗20吨,成为省内第一家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高密度鳗鱼养殖和成鳗全部提供出口的创汇型企业。此后乡(镇)办、村(居)办、联合体及个体办的养鳗场由点及面,逐渐推开。1985年,又创办了周墩、安仁、涵西、洋尾、南埕等养鳗场,全区已有养鳗场7个,养鳗面积84亩。之后,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优势,采取措施,促进养鳗业持续、健康、迅速发展。1988年,全区养鳗场发展至42个,养殖面积738亩,年产成鳗1263吨,产值6250万元,使涵江成为闻名全国的鳗鱼出口基地。1989年,受国际市场鳗价下跌的冲击,养鳗业普遍亏损,出现萎缩。经过1990~1992年调整后,1993年全区养鳗业又掀起新的高潮。特别是引进土池养鳗技术,全年共发展养鳗场59个,养殖面积1362亩。此后,因受水质污染及成本提高等因素制约,区内养鳗业发展趋向饱和。到1994年,全区有养鳗场59个,养殖面积1174亩,常年产成鳗2022吨,产值2.2932亿元,其中出口鳗鱼1.9675亿元。
  二、缢蛏养殖
  养蛏历史悠久,尤以三江口镇的哆前、哆中、哆后及鲸山村为主。这里有万亩适宜养蛏的浅海滩涂,年产鲜蛏数千吨,还盛产优质蛏苗。但养蛏技术陈旧,滩涂利用率不高,且因受海水污染影响,产量低且不稳。80年代末,水产部门引进先进技术,采用“蛏苗平畦预报及高潮区滩涂蓄水养蛏技术”获得成功,扩大了养蛏面积,提高了单位产量。1993年,养蛏7200亩,总产量5422吨,占同年海水养殖总产量90%以上。1994年,总产量降至2080吨。
  三、淡水鱼养殖
  1958年始,涵江有望江、白塘和显应3个淡水养鱼场。1959年,河沟养殖2850亩,成为省商品鱼基地之一。1987年,由科委和农委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实施的网箱养鱼科研项目获得成功。1990年后,进一步扩大淡水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单产。1994年,全区淡水鱼产量3756吨。
  四、对虾养殖
  1986年,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下,区、乡政府发动群众集资,统一规划,首先在鳌山实施养殖,此后全区对虾养殖迅速发展。1989年,对虾养殖面积达335亩,产量32吨,亩产95.5公斤,产值近1000万元。之后,涵江乡利用浅海优势,在哆后、后郭建设的两个围海工程扩大对虾养殖。1990年后,因虾病防治不过关,养殖下降。1994年,养殖面积250亩,产量6吨。
  五、牛蛙养殖
  1986年,涵江乡镇前村翁国良兄弟筹资创办涵江白塘牛蛙场,养殖面积1.6亩,主要以育苗为主,当年育苗近万尾。之后牛蛙养殖开始发展,1992~1993年达到高峰,白塘镇镇前、镇江村80%的村民从事牛蛙养殖,养殖面积达30多亩,主要以育苗为主,年育苗近1000万尾。1994年,养殖面积104亩,产量44吨。
  六、鳖鱼养殖
  1989年,上梧村引进台湾台交鳖养殖,并创办涵江区上梧鳖鱼养殖场,面积10亩,以培育鳖鱼幼苗为主,之后鳖鱼养殖在区内推广。1994年,全区共有鳖鱼养殖场6个,养殖总面积120亩。
  第二节 工业企业
  1984年,全区有工业企业1459个,从业人数9641人,产值3333万元。1994年,全区共有乡镇工业企业3894家,占全部乡镇企业总数的38.5%。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1.2%。
  一、鞋革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制鞋手工业,生产草鞋、布鞋。新中国成立后,仍以家庭作坊为主,生产工艺为手工制作。1956年,涵江镇创办制鞋生产社。1958年,涵江成立制革合作社,后并入莆田皮革厂。
  1978年,涵江引进麻底鞋生产技术,投资45万元,先后兴办涵江镇塑料麻鞋厂、涵江乡塑料麻鞋厂,主要产品是麻鞋、爬山鞋、塑料小制品等。后由于市场变化,且产品竞争力差,涵江镇塑料麻鞋厂产品开始转向。于1987年3月,投资120万元,创办莆田市涵江鞋厂,开始生产注塑布鞋,年产值500多万元。
  1988年元月,涵江鞋厂与省鞋帽进出口公司、香港永恩投资公司合资创办莆田市涵江鞋业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双冷粘鞋、运动鞋。1994年,该合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年创产值1.71亿元,税利1790万元。
  1990年,涵江鞋厂与省鞋帽进出口公司、香港永恩投资公司、香港正大化工有限公司合资创办莆田市涵江大福鞋业有限公司。1994年,年产值2.27亿元,税利2569万元。
  1991年,创办涵江金皇鞋业有限公司。1994年,该公司年产值1.47亿元,税利239万元。“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个体、集体鞋革行业的发展浪潮。1994年,全区共有鞋革制造企业86家,其中“三资”6家,乡(镇)办11家,村(居)办24家,联合体办20家,个体办25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主要产品为各类运动鞋、旅游鞋、时装鞋、注塑鞋、麻底鞋、休闲鞋,年产值5亿多元,大部分鞋供出口。
  二、服装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就有个体手工裁缝店,各地的衣匠也有走村串户上门为人家裁缝衣裤。1949年10月后,成立了一些缝衣合作组、社。由于生产水平限制,缝纫业一直没有多大发展。
  1979年后,境内城乡出现了许多裁缝店,生意兴隆。80年代后期,服装业开始加工成批服装。1987年5月,区企业局与香港锦明时装公司开办涵江建源服装厂(来料加工企业),拥有电动工业缝纫车等设备85台,工人160人。同年,由新加坡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福联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和莆田市纺织工业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投资2800万元,在涵江创办兴南纺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纯棉纱、混纺纱、气流纺纱等纺织品,产品70%销往东南亚。1990年后,由于受市场等因素制约,企业发展受阻,不久即告停产。之后纺织行业在区内逐渐衰退,而印染和制革等行业却有新的发展。新港印染厂、新区居委会织带厂、京华皮革厂和金源、富华、闽宾服装厂等先后创办,主要生产加工各种鞋用布、鞋带、高档皮革等产品。到1994年,全区共有服装企业10个,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三、工艺美术
  境内工艺美术行业主要有草编、布绒玩具、牙签、竹编漆器、石雕、木雕等工艺品。1984年,全区工艺美术企业有5家,产值300多万元。1994年,增至30家,年产值5000多万元。
  (一)编织
  境内编织工艺历史悠久。主要有草编、竹编、藤编、棕编等,工艺品如藤枕、窗格、轿帘、花篮、草笠等。民国时期,比较出名的有集奎棕编,江边(今江尾村)的编织草席,新港(今周墩村)的编制盐草帽、袋,度下的编制竹帆等。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保护、发展、提高”方针,进行一系列挖掘和恢复工作。1960年后,由生产大队统一组织生产,产品主要内销,部分由外贸部门出口。
  1970年始,上梧大队度下自然村与莆田县工艺厂合作加工草编工艺品,显应、江尾、铁灶、涵东大队由大队组织生产各种草编、草垫,由外贸出口。1984年,后郭村创办涵江区工艺厂,生产各类草编工艺品,从业人员50人,年产值50万元,产品经外贸部门出口海外。草编工艺行业通过几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到1990年,全区草编工艺厂已开发新产品200多种,产品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从业人员从创办初的几十人发展至300人,设分厂2个,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1990年,周墩村与市外贸公司合作创办涵江协兴竹编工艺厂,从业人员30多人,主要生产各种竹编漆器(漆盘、漆碗、漆筷),产品通过外贸出口日本。1994年,协兴工艺厂技改扩建,投资200多万元,征地4亩新建厂房,年产值达600万元。是年,全区共有草编、竹编企业6个,从业人员1000多人。
  (二)布绒玩具
  1987年,后郭村创办涵江玩具厂,投资100多万元,新建厂房3座共1000平方米,从业人员200人,年加工各类布绒玩具10万打,产品出口海外。1989年,涵东村创办涵江区涵东玩具工艺厂,生产布绒玩具,从业人员100人,年生产加工布绒玩具5万打。1992年,区政府组建涵江区布绒玩具总公司,以涵江玩具厂及涵东玩具工艺厂为依托,发动埭里、安仁等7个村成立布绒玩具分厂,使布绒玩具生产在全区形成规模。1994年,包括区外分厂已有布绒玩具企业8个,从业人员1000多人,年产值3000万元。
  (三)工艺牙签
  1986年10月,涵东花砖厂与香港美成企业公司合作投资160万元,创办兴成牙签有限公司,以生产卫生牙签、快餐筷和吸管等系列产品起家,由土到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品种由原来三四种发展到100多种,产品95%以上销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地区。至1994年,公司有厂房8座,工人200多人,并在区外城乡组建了8个生产加工点,形成了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的工艺牙签行业和龙头企业。
  (四)木雕石雕
  元代以前境内就有石雕。清代,境内又有木雕,利用龙眼木、黄杨木,花橡木、檀香木生产家具和工艺品,但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制作,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发展较为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仍为个体经营或以师带徒开设私营雕刻作坊。1978年后,境内雕刻业有了长足发展。1992年,鳌山村民陈宝如兄弟在后郭村创办涵江区宝如石雕厂,从业人员80多人,专门创作、加工石龙柱、石狮等石雕,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东南亚、台湾及广东省潮、汕一带。1993年,鳌山村创办涵江区凯荣石雕厂,安仁村创办中外合资文贵石材有限公司,黄霞村黄文寿创办涵江区丹桂木雕工艺厂,产品销往日本、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至1994年,全区共有各类雕刻企业10多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年创产值200多万元。
  四、竹木器
  明清以来,竹木器一直为涵江传统行业。其中,白塘镇陈桥村加工制作的水车、眠床著称莆田。民国以来,涵江镇后街、竹巷一直是竹木器制作、加工、销售的集散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木器行业在涵江首家创办集体性质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后又相继创办木桶社、衡器社、漆器脱胎社、竹器社、篾器社等。生产各种农具、家具、经商用具及工艺品。其中,脱胎漆器还远销海内外。
  1978年后,竹木器行业迅速发展。先后创办信华、庆兴、三江家具厂和源达现代办公用品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制作工艺由手工转为机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趋向新款、高档、仿古,种类也增加现代办公用具、建筑装饰品等。1994年,全区竹木器企业800多家。其中,陈桥家具专业户650多家,集奎竹器专业户50多家,后宫衡器加工木秤称专业户20多家。竹木器行业年总产值超2000万元。
  五、机械
  1958年,涵江公社创办农具社及农机厂,生产铁制农具犁头、犁壁、锄头、镰刀、铁耙及菜刀等产品。1960年,涵江镇创办机械厂,生产农机配件、农具等产品。不久由于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而关闭,有些则转为私人修造。1963年,经济好转后恢复生产农机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械工业生产又处于瘫痪状态。
  70年代初,涵东大队创办涵东机械厂,主要生产农机及配件。涵江镇机械厂也开始生产各种锅炉辅机及配件。1980年后,机械制造业逐渐发展,产品质量有新的突破。涵江三江液压配件厂生产的各种高压胶管总成,填补了莆田市的空白,解决了市内及省内外一些用户的需求,产品为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配套,深受欢迎。1989年,南林村民许国树等人创办涵江区环保设备一厂,生产各种类型净水设备产品,填补区内生产环保设备空白。个体机械企业也从事生产各种标准件、小型液压配件及各种小型工模具等,并以其信息灵敏,经营灵活,拓展了市场。1993年,白塘镇洋尾村拥有各类车床60多台,从业人员100多人,并有专人跑市场、购材料、销产品,专人从事生产加工各种标准件、冲压配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机械专业村。
  1994年,全区有个体机修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其中涵江区三江汽车改装厂被公安、交通部门指定为各种汽车年检的重点企业。并开始向安装生产流水线、汽车外型改装方向发展。机械制造业向电机、发电设备等精密机械制造方面发展。当年,安仁村有发电设备厂,装配、制造各种电机及发电设备。埭里村有石油化工机械厂,生产制造锅炉辅机。苍林村有涵江区环驰汽车配件厂,生产各种汽车配件。涵西村有涵江集盛机械厂,专业生产制造运动鞋、胶鞋等机械模具。
  六、粮油加工
  清以前,境内粮油加工均在农户内以榨、磨、砻、筛等民间传统工具进行加工。
  清宣统三年(1911年),李兰舌在涵江宫下开设私营碾米厂,采用14匹马力蒸汽机带动碾米机加工大米,开涵江机械加工粮油之先河。
  民国30年(1941年),魏春霖在涵江鑑前开设私人益丰加工厂,专门加工大米。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油加工仍为个体经营。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粮油加工厂折价入社,为集体经营企业。1958年,涵江社队粮油加工厂30多家,多为大队或生产队经营。
  1979年后,随着国家对粮油经营的不断放开,多种成份的粮油加工业及粮油贩运、销售业迅速发展。1984年,全区有粮油加工企业42家,年加工大米、面粉6万吨。
  1993年,区政府为引导粮油加工业形成专业市场,在芳山村划地200亩为粮油加工企业城。至1994年,全区粮油加工企业70多家,从业人数1500多人,年加工粮食30万吨。
  七、建材
  砖瓦是境内传统建材产品,70年代以后建材品种逐渐增多,至1994年,全区建材企业100个,年产值1.5亿元。
  (一)砖瓦
  境内砖瓦制作生产历史悠久,且以塘头为最。新中国成立后,塘头砖瓦进一步发展,人称“塘头八个村,家家户户泥瓦砖”,主要产品有六角形、四角方形地砖、瓦、墙砖等10多种,手工制坯,柴草烧制。
  70年代后期,出现机械制砖工艺。1979年,涵江公社在芳山村创办公社机砖厂,总投资100多万元,年产机砖近1000万块。随后乡村两级机砖厂迅速发展,产品质量逐步提高。
  1991年,涵江乡后郭华侨机砖厂通过技术改造,投资30多万元,生产空心砖。
  1992年,区科委与乡建材站联合对传统砖瓦窑进行技术改造,改烧柴为烧煤取得成功。后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窑主采用鞋革边角料、下脚料作燃料,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于1994年底,部分砖瓦窑被政府指令拆除。
  1993年,国欢镇南林村与冶金部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创办南林特种陶瓷厂,投资450万元,购进釉面霹雳砖生产线一条。
  至1994年,全区村以上砖瓦及陶瓷企业45个,其中乡办2个,村办13个,户办30个,从业人员近1800人,年产值1亿多元。
  (二)钢材
  1984年,莆田造船厂因市场拓展不开,企业转向制作金属改制材,生产圆钢和螺纹钢。之后,区内发展了小轧钢企业多家。1990~1991年,通过调整、整顿后有些企业关闭。1993年,涵中村投资100万元创办涵中轧钢厂,生产各类角钢,年产值500多万元。1994年4月,涵江钢材经营大户卢天荣投资510万元,兴办涵江荣华钢筋公司,利用线材,生产加工各类型冷轧带等。
  (三)焊接材料
  1993年,涵东办事处引进天津大桥集团公司技术,与该集团联合创办天津大桥集团涵江电焊条厂。该厂投资500多万元,拥有厂房1000平方米及年产量3000吨电焊条的生产线一条,生产欧、美、日等七国免检的电焊条。产品投放市场后,颇受用户欢迎。1994年初,三江口镇后郭村利用武汉海军工程学院金工研究所的技术与外商合资创办日盛(莆田)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生产RSTJ422焊条,年创产值5000万元。
  (四)水泥
  1971年,莆田水泥厂在涵江创办小型水泥厂,年产300号水泥1200吨,原料由永安供应。1987年,生产水泥6830吨,为产量最高年份。1988年5月停产。
  (五)石板材
  1985年,莆田光学机电总厂成立莆田飞莆实业公司,利用本地区丰富的花岗岩矿源进行花岗石开采与加工,主要产品有L54、W34、R35、R36等10多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获得福建省第二届工业品展览会银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欧洲一些国家。至1994年,石板材年生产能力达2万多平方米,产值100多万元。
  八、化工
  1978年,鳌山村民筹资创办鳌山化工厂,主要生产轻质碳酸钠。1980年后,全区乡镇创办的塑胶厂、肥料厂、涂料厂、粘胶厂等相继投产。1983年,洞庭村创办涵江磷肥厂,生产磷肥、复合肥,产品销向福清、永泰、惠安等地。1987年,后郭村与兴化大学合作创办兴大复合肥厂。进入90年代后,洞庭村投资400多万元创办福利装饰材料厂,利用专利技术生产高性能的外墙建筑涂料。林柄村与外商合资创办涵江东丰塑胶有限公司,投资103万美元,同时引进4色彩印机,专门生产各类高档塑料包装物,产品出口。同时个体塑料厂从生产加工各种鱼网、食品袋、聚乙烯绳索,发展到生产中、高档塑料外包装材料。1994年,全区共有化工类企业30多家,产值近亿元。
  九、造纸
  1960年,境内就有手工生产土纸。70年代,涵江镇创办涵江镇纸厂,生产各种纸张。1980年初,涵江乡创办涵西卫生纸厂、新港纸品厂,专门生产卫生纸。8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进造纸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992年,涵西卫生纸厂技改扩建为涵江区福利纸品厂。拆乡建镇后,该企业归属涵西街道办事处,规模不断扩大。总投资580万元,占地25亩。1994年,共有职工100多人,主要生产中档白板纸,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3000万元。
  十、包装彩印
  1985年,涵江乡创办吹塑厂,生产鳗鱼包装袋。之后塑料包装袋生产业务迅速发展,专门生产各种食品、服装、鞋革等产品的包装物。
  1987年11月,涵江纸箱厂与香港华闽集团运汇有限公司、福建包装进出口公司合资对该厂进行技术改造,成为区内首家包装彩印企业。之后,涵江区福利印刷厂组建彩印车间,塘西彩印厂、汇丰彩印厂等也先后创办。到1994年,全区有纸箱生产企业4个,彩印企业4个,从业人员500多人,年产值5000多万元。
  第三节 建筑业
  1949年10月前,农村建筑队伍多以师带徒,从事建筑业。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形式继续沿袭,农村的泥瓦匠、石匠、木匠自发组成建筑队伍,承建城乡简易土木结构房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979年,涵江乡创建建筑工程公司,为四级资质企业,共有管理人员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人。1984年10月,涵江街道办事处创办涵江第四建筑公司,为四级资质企业。
  1993年,白塘镇、三江口镇、国欢镇先后组建建筑公司,主要承建城乡各类公用、民用建筑。1994年,全区各类乡镇建筑企业人数达5616人,年创产值11239万元。
  第四节 运输业
  1979年始,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汽车、农用车和拖拉机运输大发展,成为运输市场上的强大力量。到1994年,全区交通运输企业1252个,从业人员2553人,总产值8680万元。全区农机专业服务户达1324户。
  一、汽车运输
  1978年后,汽车运输业开始发展。1990年后,新浦、美尾、涵东、涵西等村的运输业发展更为迅速,仅新浦村就有车辆150辆,跑遍全国各地。涵东村民组建的华祥汽车运输公司,开展客运业务。1994年,全区乡镇汽车运输业已有运输车辆400多辆。
  二、拖拉机运输
  乡镇拖拉机运输始于60年代初,农村包产到户之后,公社、大队、生产队的拖拉机或承包或拍卖到个人。1980年后,乡村拖拉机运输成倍增长。1984年,全区有各类型拖拉机580台。1990年,发展到812台。1994年,全区仍拥有415台。
  三、摩托车运输
  1980年后,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增多,乡镇运输又增加摩托车运输,城乡间二、三轮摩托车迅速发展。到1994年,全区用于载客营运的二、三轮摩托车拥有量达到1554辆。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
  1956年对私改造后,乡镇商业纳入集体合作经营轨道。1958年后,公社大队的集体商业又统一划入国营商业。
  1978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农村社队的商业、服务业兴起和发展。乡镇先后创办了旅社、招待所、商店、饭店等服务性企业。到1984年建区时,全区有各类商业、服务业159家,从业人员836人,总收入690万元。
  1984年建区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区企业局创办乡镇企业供销公司,乡、村集体也创办了一些商业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城乡个体、联合体创办的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区街道、农村中的商店、饮食店、旅社、理发店、成衣店、澡堂、照相馆、文印店等商业服务业陆续开业。
  1985年后,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家对粮油等各类物资经营放开,个体商业空前发展,所涉行业日益广泛,其中粮油、建材、化工、百货等,从小本经营到大宗批发,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兴旺。
  1990年后,区委、区政府提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乡镇商业、服务业充分发挥灵活机制。旅馆饮食业中宾馆、酒家不断涌现,服务业中舞厅、卡拉OK厅、歌厅及文化娱乐、信息服务、劳务输出、广告宣传等新的第三产业项目不断出现。1994年,全区共有服务业3594个,从业人员10643人,总收入4.64亿元,占当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4.2%。
  附:专业村
  涵江农村一些自然村专业工匠聚集,以家庭式生产经营为主,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村一业”的专业村,1994年,各具生产、经营特色的专业村达28个。
  蔬菜专业村 苍林、码头、卓坡村种菜历史已有百余年。新中国成立后,鲸山、鳌山、柯塘村始植蔬菜,各村种植面积均在150亩以上,主要品种有韭菜、芥蓝菜、小白菜、芹菜、花椰菜、包心芥菜、大白菜等。其中,鳌山村下柯自然村,自1953年始,以种植包心芥菜、花椰菜苗著称,被誉为菜苗之乡。80年代后,全区蔬菜除满足区内城乡市场供应外,还销至省内外大城市。鳌山林水英、码头邱天秋是其中优秀的种菜能手。
  养蛏专业村 傍依兴化湾的三江口镇哆前、哆中、哆后村,拥有万余亩滩涂。自清代以来就以养殖海蛏为主要生涯,盛产蛏苗、大蛏(俗称哆头蛏),因蛏肉肥美、清甜、鲜嫩、无沙而名闻遐迩。1959年,曾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水产品展览会,受到中央领导赞誉。养殖面积最高时达到8千多亩,蛏苗产量25万公斤,大蛏产量超过40万公斤。蛏苗、大蛏、蛏干销至福州、厦门、泉州、宁德等地。从业3000多户、1万余人。80年代后,由于海水污染等原因,蛏苗、大蛏产量均有所下降。1992年后,在水产技术部门指导下,渔民依靠科技兴海,大力推广蓄水养蛏新技术,所产“鱼池蛏”是蛏中珍品。
  家具专业村 早在明代,白塘镇陈桥村就开始从事水车和家具等木制品生产。水车系列产品有手摇、脚踏、风力水车;家具主要有桌、椅、床、柜、箱等10多个品种。70年代后,水车、旧款式家具相继遭到淘汰,改产新式家具和办公用具。1992年后,开发出“联邦”桌椅系列新产品,畅销城涵市场,并远销福州、厦门和广东、江西等地。从业600多户、1000多人,并在涵江、城厢等地开设直销店上百家。1994年,总产值近2000万元。
  砖瓦专业村 自明末清初始,国欢镇塘头片一带的潭尾、巷利、后洋、新坡村就已从事烧制砖瓦。至1949年,建有砖瓦窑30座,从业村民4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黄厝、三股、洞庭、林柄村民亦建窑烧制。1955年,塘头8个村共建窑70多座,从业超过千人,年产砖瓦超过2000万块,形成塘头砖瓦专业村。1980年,建窑超过百座(包括赴外地建)。1992年,共有窑120多座,从业2500多人,年产砖瓦6000多万块,产值8000多万元。主要产品有墙砖、弓瓦、平瓦、四角和六角形地砖等。砖瓦标号高、无砂眼、抗压性能强、耐酸碱,历经一二百年不变质不变形,质量上乘。塘头片一直是莆田历史上主要的砖瓦生产基地,产品还销往仙游、福清、平潭等地。1993年后,因烧制过程造成空气污染,相继拆除部分窑。同时,因受机械烧制砖的竞争和冲击,砖瓦生产逐渐萎缩。1994年,塘头砖瓦窑只有30多座。
  鱼网专业村 三江口镇洋中村地处望江平原水网地带,从宋末以来,村民就以捕鱼为副业。清末,村民用苧麻丝编织鱼网。至1949年,全村有舢板式捕鱼船20多艘,鱼网编织户2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捕捞、织网业同步发展。60年代,始用尼龙丝织鱼网,鱼网使用寿命有所延长。70年代,鱼网从自产自销发展到向外销售,带动生产迅速扩大。80年代,创办家庭鱼网加工场15个,从业人数500多人。并在外村建立加工点,吸收外村从业人数1000多人,形成初具规模鱼网专业村。1987年,省委书记陈光毅到洋中视察,夸赞鱼网专业村有特色,发展快。90年代,“鱼网大王”刘满芳投资200万元,率先创办鱼网机织厂,实现鱼网加工编织从原料、半成品到产品“一条龙”生产流水线,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1994年,全村鱼网加工场达到25个,从业超过2000人,年织鱼网100多万张,年产值近1200万元。鱼网主要产品有海洋捕捞、淡水养殖用的各类鱼、虾网系列30多个品种。鱼网网眼均匀,轻巧柔韧,不缠不绕、经久耐用。产品走俏福鼎、霞浦、连江等福建沿海及外省,该村已成为全省鱼网主要生产销售中心。
  草编玩具专业村 1984年,三江口镇后郭村创办草编工艺厂。1987年,又创办布绒玩具厂,从业人数共700多人。1993年,2个厂总产值1200万元。所产各种栩栩如生小草人和圣诞老人、熊猫等布绒玩具,出口到欧美等地。
  豆腐专业村 白塘镇上梧村加工豆腐历史已逾200年。1949年前,全村加工豆腐农户不过1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扩大。1990年后,逐步改手工操作为机械工具制作,提高生产效率。1994年,全村从事豆腐加工达250多户,人数500多人。所制豆腐因用“海卤水”点凝,软绵、清滑、可口,成为颇具特色副食品。主要产品有清豆腐、炸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卷等。部分村民还到福州、厦门、南平等地开设豆腐坊。
  绳索专业村 白塘镇集奎村因地处涵江海港要津新桥头,早在四五百年以前,该村就有加工棕麻、草绳业。新中国成立前夕,加工户有五六十家。1978年后,开始编织塑料丝绳、刷、皮带。产品除供应境内外,还销至周边部分县市。1994年,从事绳索加工农户有百余户,人员400多人。
  秤称专业村自清末以来,白塘镇后宫村就从事制作秤称。制作的称杆平直匀称,嵌上金色斤两刻度(俗称“称花”),配上式样精巧的称盘、称钩、秤锤,工艺精致,计量准确。80年代,最高峰时从业户数50多家,产品远销云南、江西等地。后因市场上多用磅称、电子称等机械衡器,秤称业渐走下坡。1994年,从业户数只有20多家。
  运输专业村 自明清始,地扼木兰溪入海口的三江口镇新浦村,就凭借港口优势,从事海上、内河、陆路运输。民国时期末,共有木帆船、驳船、沟船、渡船170多只。海上航线抵达福州、泉州、台湾、金门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木帆船运输社、搬运站。70年代后,又发展机动车、挂机船运输。1992年,购进300吨级铁壳轮船一艘。1994年,全村拥有汽车、农用车、拖拉机200多辆,各种船20多只,从业人员700多人,年运输收入1500多万元。海上航线通宁波、上海、泉州、厦门、广州等港。陆上运输遍及10多个省市。
  薯苗专业村 自清中叶后,国欢镇都邠村就以培植薯苗为家庭传统副业。培植优良品种田红(又称北山红),黄皮红心,软绵香甜,赛过柿饼。并坚持年年选种,提纯复壮,始终保持品种优势。1949年,有培植户250多户,培植面积70多亩。新中国成立后,培植薯苗成为村主要集体副业。1978年后,重新成为农户家庭培植。涌现出鲍金龙、李阿勋等一批培植大户。1992年,共有薯苗专业户400多户,培植面积200多亩,年收入近百万元。同时,培植推广新种花、岩薯86、金山57等新品种,薯苗销至莆田、仙游、福清、连江等地。
  粮行米市专业村 民国末,三江口镇铁灶村就创办碾米厂,并在涵江市面开设米行。新中国成立初,少数村民从事粮食小买卖(俗称“挑扁担”)。60年代后,利用自行车到福清渔溪长途贩运米、麦、番薯、黄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村贩粮自行车有400多辆,年贩运粮食近万担。70年代初,在村内塔桥地带形成小型粮食交易市场。1982年,率先创办5家联合体粮食加工厂。至1994年,共有大米加工厂30多家,面粉加工厂5家,饲料加工厂3家,从业人员700多人。组成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一条龙”,并在村内塔桥地段开设直销店20多家。年加工销售大米10多万吨,成为闽中最大的粮行米市之一,粮食除供应境内市场外,还远销仙游、惠安等地。年收入2000多万元。
  泥瓦匠专业村 泥瓦工为清末以来白塘镇南埕村传统副业。民国时期,从事泥瓦工30户,50多人,能工巧匠有胡秃兰、胡阿老等。新中国成立后,泥瓦匠大多加入或挂靠社办建筑社。80年代后,工匠队伍迅速扩大,并形成设计、施工、装饰、建材制造等行业初具规模的专业村。1994年,有泥瓦匠1000多人,年收入上千万元。
  奶牛专业村 国欢镇黄霞村村民自40年代起饲养黄牛,作为耕田、挤奶两用。1949年,全村养黄牛不足百头。1955年,始养纯奶牛。60~70年代,奶牛增加到400多头,年产鲜奶3000多吨,年收入100多万元。80年代后,因部分村民改作其他行业,奶牛逐渐减少,至1994年,全村奶牛不足百头。
  养鳗专业村 白塘镇周墩、安仁、上梧等3个村,从80年代初发展养鳗业。1984年,共有养鳗场4个,养鳗面积30多亩。1988年,养鳗场发展到19个,养殖面积250多亩。1994年,养鳗场达到21个,养殖面积320多亩,成鳗产量600吨,产值7000多万元。其中,安仁村就有养鳗场8个,面积110多亩。同年,成鳗2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占全区养鳗总产值八分之一,成为莆田市首屈一指养鳗专业村。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