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联合体、个体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6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联合体、个体企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2
页码: 338-3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民国时期,境内开始出现以手工业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国民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恢复发展较快。1956年后,农村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个体企业纳入集体经营,街道居民个体、私营企业也伴随着对私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而消失。直到1978年后,个体、私营经济才真正得到发展。1984年,全区个体、联合体企业发展到1727家,主要从事养鳗、交通运输、建材、粮油加工、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1990年后,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推行股份合作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民营工业开始向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到1994年,全区已有联合体企业1149个,个体企业8597个。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经济 涵江区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开始出现以手工业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主要行业有炼乳、染布、桂元加工、酱菜加工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国民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恢复发展较快。1951年,从事个体、私营工业27户。其中,资方86人,劳方70人,资本总额4.23万元。手工业275户,资本总额20.72万元,其中,资方432人,劳方263人。1956年后,农村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个体企业纳入集体经营,街道居民个体、私营企业也伴随着对私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而消失。1962年,有从事绣花、弹棉、裱褙、打绳、编竹筐、织毛衣和加工米粉、线面、蚊香、渔网、麻袋等个体户,境内共有个体手工业企业24个,从业157户,人数46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个体副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害掉。1978年后,个体、私营经济才真正得到发展。1980年始,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多余的劳动力或单独或合伙开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加工业。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宽,进而开始搞商业、跑运输、搞贩运。
  1984年,全区个体、联合体企业发展到1727家。主要从事养鳗、交通运输、建材、粮油加工、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从业人数3990人,总产值1766.26万元。
  1985年后,个体、联合体企业凭借自身的灵活机制,在各个行业中大显身手,逐渐发展壮大,特别在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方面尤其突出,出现了粮油贩运加工大户、建材经营大户、食品批发大户、交通运输大户等。至1990年,全区共有联合体企业482个,从业人数4296人,实现产值5329万元。个体企业5776个,从业人数18632人,实现产值12610万元。
  1990年后,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区的实际情况,推行股份合作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民营工业开始向上规模、上档次发展。个体、联合体商贸业向大批量、大流通发展,并参与国际竞争。到1994年,全区已有联合体企业1149个,从业人员7718人,实现产值35415万元。个体企业8597个,从业人员20817人,实现产值60995万元。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