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产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产养殖
分类号: S934.4
页数: 5
页码: 309-3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地区滩涂养殖的历史和现状,主要养殖品种包括缢蛏、牡蛎等。文章详细描述了缢蛏的养殖过程和方法,以及插石法养殖牡蛎的经验和效果。同时,还介绍了涵江地区滩涂养殖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不同年份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情况。
关键词: 涵江区 水产资源 水产养殖

内容

一、滩涂养殖
  涵江沿海哆头、鲸山等村,自宋末开始,就有利用浅海滩涂养殖缢蛏等贝类水产品,主要养殖品种有缢蛏、蚬等,低潮区还附着有蚣蚮。养殖面积少,单产低。新中国成立初,各级政府贯彻“以农为主,综合经营”的方针,本着靠海养海、食海的原则,发动沿海渔民发
  展渔业生产。1954年,省水产局在涵江哆头设立福建省莆田水产养殖场,面积1900多亩,主要进行缢蛏等贝类海产品的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扶持地方发展滩涂养殖生产。1958年始,滩涂养殖随着管理体制和自然条件改变而不断变化,蛏养殖几经挫折,生产在徘徊中发展,蚬养殖因自然条件变化,趋向绝种。牡蛎、虾、鱼养殖有新的开发。
  蛏境内养殖均为缢蛏,分布哆后、鲸山、鳌山、哆中、哆前、高美等村,已有700年养殖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全为个体养殖。传统养蛏,于每年农历9月上、中旬,亲贝蛏排出卵子,开始进入蜉蝣期,进行畦田修整、耙松等准备工作。当蛏苗开始附着时,畦田平整成平畦,翌年3月始,开始起苗。前期蛏苗密度高,采用苗网洗苗,即把泥涂与蛏苗一起刮入网中,再洗去泥土,所留在网内的蛏苗即“洗种”;当蛏苗密度较稀而个体较大时,用手一个一个挖,挖出的蛏苗即“手种”。睛天把蛏苗运到稍下游蛏埕内播种,把苗种均匀散播于蛏埕埂上,20分钟后,苗自动钻洞穴居。播种后,一般对蛏埕进行两次修整,主要是进行埕沟清淤,驱赶蟹类等敌害生物。因受自然因素制约大,渔民普遍存在靠天吃饭思想,产量低。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支持沿海渔民发展滩涂养殖,组织学习先进地区生产经验,养蛏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57年,境内蛏苗3600亩,产苗390吨,养殖大蛏2300亩,产蛏1210吨。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生产瞎指挥,加上自然灾害,滩涂大蛏大量死亡,大蛏养殖户当年挖光大蛏,不留亲贝蛏,致使1960年蛏苗几近绝种,大蛏绝收。1961年养殖蛏430亩,产量252.5吨。1962年始,贯彻“以农为主,以海养农,综合经营”的方针,是年养殖蛏1098亩,产量775.2吨。1963年,养殖蛏1650亩,总产1262.5吨,是年留足亲贝蛏,供作繁殖蛏苗。至1964年,繁殖蛏苗4175亩。1965年产蛏苗911.8吨,苗源充裕,除境内自用苗外,还支援连江、长乐及莆田县社队生产用苗。是年,境内养殖蛏4485亩,总产4036.5吨。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过1957年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养蛏时起时落。1979年始,各级领导重视滩涂养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同时,哆后、哆中、哆前等村还利用高潮区荒废滩涂,围堰蓄水进行养殖大蛏,称蓄水养蛏。与潮间养殖相比,具有摄食时间长、生长快、体大而肥等优点,产量提高两倍左右,干品率增加一倍,同时节约苗种50~75%。1983年,又落实“两滩”(自留滩、责任滩),大大地调动渔民生产积极性,缢蛏养殖又起很大变化,全区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单产和总产亦随之增加。至1988年,全区养蛏9800亩,总产6017吨,达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后,由于围垦造田占用滩涂,加上海水污染,养蛏面积减少,产量不稳定。1994年,全区养蛏4000亩,总产2080吨,养殖面积和总产分别比1988年下降59%和65%。
  表13-6
  若干年份缢蛏养殖面积、产量表
  牡蛎境内牡蛎主要品种是褶牡蛎,俗称蚮。传统上是自然牡蛎寄生在滩涂岩石上,年终成熟,渔民方去凿取。新中国成立后,沿海渔民有的从陆上采集乱石块,向滩涂投石,给牡蛎作寄主,生产牡蛎。由于“满天星”投石养殖法,质量较差,采蛎花工多,产量低。60年代,学习推广外地经验,采用插条石养蛎。即选择在潮流畅通、地段平坦、多泥土处,用两块各80~90厘米长、16~17厘米宽、6~7厘米厚的条石,一端埋于滩涂17~20厘米深的泥土中,对夹成一堆,每堆相距40~70厘米,给牡蛎作寄主,牡蛎卵随潮浮流遇石即寄生,称插石法人工养殖牡蛎。以后每年农历8~9月份,养殖牡蛎渔民经常下海,洗净条石上的附泥,切割去上年残留的蛎壳等,并泼石灰水于石条上,以清洁石条表面,使牡蛎卵易于寄生。牡蛎卵寄生一周后,呈褐色,大如黄豆状,至年终可成熟凿取,翌年2~3月凿完。插石法养殖牡蛎,收获时可把条石搬在箩筐中,集中一处用凿子把蛎全部割下,再让石条返原处。推广插石法养殖牡蛎,平均亩产鲜蛎由50年代的50多公斤,提高到150多公斤。至1986年,全区养殖牡蛎200亩,总产73吨。90年代始,又推广低潮区垂吊式养殖牡蛎,即在养殖区插石桩,中间用粗绳子联接,再在粗绳子上每间隔一小段距离系上串挂牡蛎壳的细绳作寄主,进行吊养牡蛎。该养殖法提高滩涂利用率,延长牡蛎摄食时间,提高单产,减轻劳动强度。1994年,全区养殖牡蛎417亩,总产235吨。养殖面积和总产分别比1986年增长109%和222%。
  表13-7
  若干年份牡蛎养殖面积、产量表
  蚬境内鳌山、鲸山、哆后、哆中、高美村,滩涂养殖蚬,一直作为传统副业。1957年,养殖1100亩,总产975吨。1961年,养殖1430亩,总产559.5吨。1962年,养殖3050亩,因受高温少雨影响,海区水质恶化,蚬全部死亡。60年代中期,鳌山村每年试养30~50亩,到5~6月份也都陆续死亡。1968年后,基本绝种。
  对虾1986~1987年,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下,境内鳌山、哆头围垦区内开发对虾养殖631亩。养殖品种有长毛对虾、东方对虾。养殖时,先小池暂养虾苗,后再放入大池。每亩放苗2~3万只,按苗数喂饵料,初期暂养喂鸭蛋和贝壳类碎肉,中后期投喂小杂鱼或花生饼等配合饲料。经常换水调节盐度,保持新鲜水质。1987年产虾38吨。1990年,后郭村自筹资金围垦滩涂,开发对虾养殖。是年全区养虾730亩,总产89.5吨。1991年,全区养虾1016亩,由于发生疫病,养殖失败,总产才49吨。1992年养虾480亩,总产55吨。1993年,养虾410亩,由于无强效的虾病防治药物,养殖再次失败,收获70亩,总产仅8吨。1994年,养虾250亩。收获60亩,总产6吨。
  锯缘青蟹俗称蟳。1986年,境内哆头盐场及鳌山村,分别将盐坎和养鱼池用石砌岸,池面盖网,采捕生殖腺尚未成熟的天然青蟹进行池塘暂养。每亩放苗2500只左右,每天傍
  晚投喂5~8公斤贝类或小杂鱼作饵。经常检查青蟹摄食情况,发现死蟳和残余饵料,及时清除,保持良好水质。培养时间20~30天,待性腺发育丰满,膏肥、壳度硬时收获。但由于技术未过关,产量低、效益差,养殖发展缓慢。1994年养殖100亩,收获30亩,总产9吨。
  二、淡水养殖
  池塘养殖境内原只有零星池塘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新中国成立后,池塘养鱼逐渐增多。1954年,晋江专署水产局在铁灶村创办淡水鱼苗场,从外地购进鱼苗供应境内外各地养殖之用。农业合作化以后,池塘归集体所有,由社、组统一经营养殖家鱼。一般春季进行池塘消毒放鱼苗,主要品种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喂以青草、人畜粪等。元旦至春节时,捕捞供应当地社员食用。每年池塘养殖近1000亩,年产鱼200多吨。当时,省、专区和县水产管理部门技术员,在涵江开展家鱼苗孵化试验,1958年,鲤鱼苗孵化成功。1959年,鲢鱼和鳙鱼苗孵化成功。并先后成立鱼苗基地5处,建苗种池80多亩,为淡水养鱼提供优质鱼苗。1979年始,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原有集体养鱼池,逐渐转变由联合体或个体承包养鱼,同时大量建筑专业养鱼池,大力发展人工养鳗鱼(详见第三节)。1986年,全区池塘养殖1140亩,年产水产品585吨。1987年,大力推广池塘混养罗非鱼,推广面积872亩,混养罗非鱼平均亩产352公斤。1988年始,全区各地推广池塘养革胡子鲶、淡水白鲳及牛蛙等,养殖技术从单一放养,发展到多层次多品种混养。至1994年,全区池塘养殖3480亩,总产3256吨(含鳗鱼),其中罗非鱼540吨,鲤鱼204吨,鲢鱼202吨,草鱼150吨,鲫鱼96吨,牛蛙44吨。
  表13-8
  若干年份池塘养殖面积、产量表
  河沟养殖抗日战争前,境内沁园、鳌山等乡,开始利用河沟水面养鱼,此后一度中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给纵横交错、互相串通的河沟养鱼创造了有利条件。1956年,境内望江片等19个村,首先联合投资,成立公私合营望江养鱼场。1957年,该场在白塘设立分场。1958年,涵江人民公社成立后,该场由公社接办为公社养鱼场,是莆田县第一个公社养鱼场,面积1700亩,捕获成鱼500多吨。由于成绩显著,是年,获国务院授予“有水皆养鱼,处处鱼米乡”锦旗一面。1960年,又创办涵梧淡水养鱼场,面积1000亩。至年底,全境养殖面积3000多亩,占整个水面80%。采用施肥,投饵养鱼,年产鲜鱼800多吨。1961~1962年,管理体制调整,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但水沟村村串通,涉及面广,河沟养鱼下放到生产队难于管理。有的地方产生大集体、小集体和个体利益矛盾,栏鱼竹筏受破坏,养殖面积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渔业管理机构受冲击瘫痪,淡水养殖
  生产更不正常。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境内出现各种类型联合体和个体承租或承包河沟养鱼。1986年,河沟养殖3120亩,年产鱼80吨。1988年,河沟养殖3969亩,年产鱼96吨。1988年后,淡水养殖转向人工养鳗为主,加上河沟水浮莲泛滥成灾,养鱼受到一定影响。1989年,养殖面积降为2850亩,年产鱼79吨。90年代,大力推广河沟网箱养鱼,做到早苗,适时分养,高肥足饵,坚持勤检查、勤投饵、勤施肥、勤换水,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94年,全区河沟养殖3900亩,总产109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