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饲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饲养
分类号:
S816;S82
页数:
6
页码:
300-3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区畜禽饲料的发展历程和饲养量的变化情况。饲料种类逐渐丰富,配制方法不断更新,形成规模生产。同时,生猪、牛等畜禽的饲养量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受到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畜牧
养殖业
涵江区
饲养
内容
一、饲料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饲养畜禽,用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为主作饲料。其中以稻谷、米糠、麦皮、花生饼、豆饼、豆渣、甘薯、酒糟等为精饲料。以甘薯藤叶、稻草、花生藤、大豆杆等为粗饲料。以青菜叶、瓜皮、鲜薯藤,鲜蚕豌豆藤叶、鲜甘蔗尾、青草、红绿萍、水葫芦等为青饲料。搭配少量食盐、钙粉喂牲畜。农民习惯用泔水、残羹剩饭菜等,拌入米糠,喂猪、鸡、鸭。青饲料和粗饲料喂牛羊。青粗饲料喂猪,用刀切细。花生饼、豆饼用畜力石磨或人工石臼粉碎作饲料。水生饲料一般要经过煮熟后喂用,以防寄生虫感染。
新中国成立后,饲料种类变化较少,饲料配制方法不断更新。50年代末,推广青贮法
青贮粗青饲料,有些集体养猪单位用甘薯藤、水生植物切细,放进大缸、大桶或地窖中,层层踏实密封,制成青贮饲料,待冬季缺青饲料时,取出喂牲畜,既解决饲料不足,又增加维生素的补充。有条件的大队粮食加工厂,附设饲料粉碎机,代加工及粗加工配合饲料。同时,从广东引进水浮莲、水花生(俗称革命草)来涵江繁殖作饲料。
60年代,由于饲料紧缺,粮食加工厂把谷壳粉碎成粗糠,或拌入米糠成为统糠,供应作饲料。同时推广醣化发酵饲料喂猪。把含粗纤维很高的粗饲料及稿杆经粉碎,再经发酵处理,使之稍具香、甜、软、热感,增加适口性。
80年代始,饲料形成规模生产,有专业饲料加工厂,以玉米、麦皮、花生饼、鱼粉、矿物质等为原料,按各类畜禽生长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生产各种粉状、小颗粒状及颗粒状的配合饲料。1986年,从外地引进墨西哥类蜀黍牧草在黄霞、南林和铁灶等村进行推广种植,以作奶牛饲料。牧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990年后,饲料配制已能按照家畜、家禽各发育阶段对营养及能量(猪消化能、禽代谢能、牛奶净能)需求,以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抗生素含量不同,进行科学配制,并加工成各种配合或全价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畜禽料肉比。1994年,区内6家专业饲料厂生产各种饲料4000多吨。
二、饲养量
(一)猪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个体养猪,数量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从政策上扶持农民家庭养猪,使生猪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末,生猪存栏10675头,户均0.64头。1958年,涵江成立人民公社,管辖范围扩大,年末生猪存栏37622头,户均0.97头。是年,贯彻以集体养猪为主的方针,社队兴办“千猪场”,公社在林柄大队建立公社养猪场,养猪500头。苍林、卓坡、黄霞大队也办大队养猪场,每场饲养500头以上。社队把原有私人饲养的生猪,大部分平调归集体猪场饲养,集体养猪数占总养猪数60%。由于猪群高度集中,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一时难于解决,出现病猪、僵猪、死猪多的局面,生猪实际存栏数下降。至1960年,全社养猪18763头,比1958年减少50.1%,其中集体养猪8748头,比
1958年下降60.1%。
1962年始,贯彻执行“以私养为主,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除了对集体猪场加强领导整顿,对私人养猪,拨给饲料地或饲料粮,实行生猪派购,并相应提高生猪收购价格,生猪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涵江公社管辖范围缩小,全社养猪35497头,户均2.2头,超过1958年户均0.97头的一倍多。“文化大革命”期间,自留地和饲料地被取消,又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1970年末,生猪存栏22092头,户均1.09头,比1965年下降50%。此后,生猪生产处在徘徊状态。
1979年后,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养猪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年始,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养猪重点户、专业户及联合体应运而生,饲养生猪数量迅速增加。1985年末,存栏58915头,户均2.3头,总存栏数和户均存栏数都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始,由于猪肉生产成本上升,肉价下跌,养猪户经济效益下降,转向饲养家禽和发展鳗鱼生产,养猪数量趋向下降。1994年,生猪存栏25316头,户均0.78头,全区和户均饲养数分别比1985年下降57%和65%。
(二)牛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农民生活困苦,只有中农以上农户才有能力养牛,故牛数量少。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采取保护现有耕牛,奖励繁殖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1951年,规定宰杀耕牛需经当地人民政府审批,有效保护了耕牛。是年土改时统计,境内有耕牛1070头。1955年发展到2385头,比1951年翻一番多。此后,耕牛折价入社,1958年,成立涵江人民公社,全社有牛8158头,实行社有队养,大队办集体养牛场。由于饲料不足,管理不善,耕牛数量下降。1960年,全社养牛6163头,比1958年减少24.5%。1963年,养牛下放到生产队管理,实行队有户养或由生产队派人轮流放养,牛饲养量得以保持。1965年,涵江辖区内养牛2410头,比1955年略有增长。“文化大革命”初期,又强调大队办集体养牛场,出现重用轻养,牛体消瘦,役力下降,生犊牛少。至1970年,养牛1881头,比1965年下降22%。
1979年始,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生产责任制,耕牛实行队有户养,养用合一,定膘、保本、保值、定奖惩,繁殖小牛归养户所有。奶牛、杂牛也实行队有户养,定饲料,定繁殖小牛,定上缴利润,定报酬,定奖惩等,并鼓励和支持社员家庭养牛。1982年始,集体养牛全面折价归户饲养,并扶持“两户一体”养牛,有力促进养牛生产发展。同年底,境内养牛2628头,比1978年增加464头,增长21.4%。由于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耕作,耕牛数量逐年下降,奶牛数量显著增加。1987年,境内养奶牛2426头,创历史最高水平,并出现养奶牛专业村和专业户。1991年,国欢镇黄霞村养奶牛168头,该村姚文彬户养奶牛4头。三江口镇鲸山村养奶牛238头,该村陈德恩户养奶牛6头。此后,由于农村多种经济发展,养奶牛的经济效益相对下降,饲养数量随着减少。1994年,全区养奶牛1685头,比1987年下降34%。
(三)羊、兔
境内原只有个别家庭少量饲养肉羊、肉兔。1952年末存栏羊840头。1958年,由于人民公社办集体食堂,农户缺乏粮食饲料养家禽,转向发展饲养食草动物,是年末存栏羊2100头,兔6260只。1960年末存栏降至羊1452头、兔1763只。1960年后,从外地引进
少量奶羊和长毛兔进行饲养,1970年末存栏羊329头、兔89只。1980年末存栏羊197头、兔728只。1990年始,有专业户养羊和兔,饲养量有所增加。是年末存栏羊451头、兔1221只。由于境内羊、兔销售不畅,加工外销渠道未正常开发,生产仍处徘徊状态。1994年末,存栏羊1648头、兔1000只。
(四)家禽
1949年以前,家禽皆是家庭小群饲养。新中国成立初期,养家禽是家庭主要副业,户户皆养。1952年末存栏56252只,户均3.4只。1958年,因农户饲料缺乏,是年末存栏45316只,户均1.2只。1961年有所发展,年末存栏81529只,户均2.1只。此后,社队为了防止鸡鸭糟蹋集体农作物,家庭养禽一直被社队所限制。1965年末存栏53598只,户均3.4只。1975年末存栏74894只,户均3.6只。1978年后,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养家禽“两户一体”蓬勃发展,家禽数量大幅度上升。1984年末,全区存栏家禽214221只,比1975年增长近2倍。并开始出现养家禽专业村和饲养大户。三江口镇铁灶村,1994年有29户饲养肉鸭21230只,21户饲养白绒乌骨鸡44500只,有12户饲养蛋鸭22350只。该村郑元春家2个劳力,年出栏白绒乌骨鸡10500只。白塘镇埭里村詹天益家2个劳力,1994年饲养种鸭3400只配对,年产种蛋43.2万枚。白塘镇集奎村张文桐,1994年饲养蛋鸭12000只,其中投产鸭6500只,年产蛋113.2吨。1994年末,全区存栏家禽443854只,比1984年增长1.93倍。
三、饲养管理
(一)猪
境内民间养猪,多利用旧房、柴草间或埕边角建简易猪舍,白天放牧,晚上关栏。饲喂以泔水加米糠,饲料单一,饲养周期长。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圈猪积肥,改放牧为圈养。猪舍早期是垫土积肥,后逐渐改为石板或水泥地面,以便冲洗积水肥。饲喂改稀熟喂为鲜稠喂。50年代推广青饲料喂养。60年代推广发酵饲料。80年代始,“两户一体”养猪更讲究科学。建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多数坐北朝南,也有因地制宜建舍,其结构多为水泥地面,机砖砌墙,屋顶用石棉瓦、瓦片或油毛毡等盖面,注意卫生,重视防疫。采用混合饲料或全价饲料饲喂,成本较高,饲养周期短,一般3~4个月出栏。普通农户少量饲养仍用自产农副产品,加少量混合饲料,营养不全面,饲养6~8个月才能出栏。
(二)牛
新中国成立前,农家养耕牛,农闲时,白天放牧,晚上关在牛舍,并在牛栏挂上干薯藤或早稻草,让牛夜间吞食。农忙劳役时,以喂养精青饲料为主,在田间休息时,喂以幼嫩青草、甘薯藤、花生藤、甘蔗尾等,早、晚加喂大麦、麦皮、豆浆、米浆等精料及适量食盐,也有的在役使前灌大麦或大米浆液渗少量米酒。新中国成立后,耕牛饲养仍沿旧习,以放牧为主,晚间补充草料,管理粗放。奶牛饲养比较讲究,全年舍饲,上、下午各放牧1~2小时,目的让奶牛运动,结合采食青草。饲料以青草为主,并随季节采购甘薯藤、花生藤、蚕豌豆藤及甘蔗尾等饲喂。此外,三餐喂给大麦、麦皮、豆浆渣等精料及适量食盐。奶牛舍一般在住屋边、埕边或猪栏边,便于挤奶和喂料。舍内有固定栏杆,用于拴牛,用石板条或水泥混凝土筑地面,便于拾粪和排尿水。牛舍外挖坑砌池,用于积粪尿。饲养奶牛户很重视卫生,每天清除舍内牛粪和剩余青草料一次,挤奶前后对牛乳房擦洗一次,防止乳房红肿(乳房炎等)。还经常洗牛体,去除牛身上粪便等。80年代始,有的养牛户每逢盛夏,还在牛舍安装电风扇,用于扇风降温、驱蚊蝇,提高奶牛食欲。
(三)羊
传统饲养肉羊,白天在零星草地及果树下放牧,夜间利用甘薯藤,蚕豆荚等补充营养。1990年始,哆后部分村民饲养羊群,白天放牧池塘边、河沟边、堤内坡采食青草。回舍后,早、晚各喂一次大麦、麦皮等精料。饲养奶羊,采用舍饲,并适当放牧,放牧时间在上午日出露水干后进行,在野外放牧时间比奶牛略长。
(四)兔
传统上,肉兔采用舍养或笼养,饲料以青草为主,3餐加喂米糠拌米饭。长毛兔用笼养,饲养比肉兔讲究,饲料除青草外,要配制精料喂养,以补充营养,促进快长毛,多产毛。
(五)鸡
传统上,在清明前或立秋后进雏,雏鸡投喂碎米及清水,注意保温。白天,小鸡用鸡笼罩,成年鸡整天放牧,让其自由觅食,3餐加喂稀饭拌米糠。晚上用鸡箱笼作禽舍。90年代专业户商品化饲养,规模较大,采用建舍,分为育雏室,小、中、大鸡饲养栏舍,科学摆布,分群饲养。一般在9~10月份进雏,雏鸡采用全价鸡花饲料,小鸡、中鸡、大鸡采用不同配方饲料,给于自由采食和饮水。经常清理舍内粪便,注意饮食及禽舍卫生。严防疫病发生。发现病鸡,隔离饲养,及时治疗。
(六)鸭
传统上,民间小群饲养,白天放牧,晚上投喂谷子、米糠等。新中国成立后,饲养鸭群白天放牧在河沟水面或近海岸滩涂。早、晚喂以稻谷,晚上关在鸭舍。90年代专业户饲养鸭,采用分群管理。饲养蛋鸭,采用全价饲料,确保稳定产蛋率。饲养肉鸭,分为4阶段肥育,饲料按鸭体发育阶段需求进行配制,饲养85~90天可出栏。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