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畜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3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畜牧
分类号: S857
页数: 10
页码: 299-308
摘要: 这段文本介绍了涵江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家畜、家禽的品种和饲养情况,以及饲料的种类和配制方法的更新。同时,还提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扶持农民家庭养猪的情况,以及集体养猪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畜牧 养殖业 涵江区

内容

第一节 品种
  一、家畜
  猪境内饲养传统品种莆田黑猪。体型较小、性较温顺、易喂饲。50年代,引进美国
  中约克夏猪、苏联乌克兰大白猪做种猪,除纯种繁殖外,还与本地母猪进行杂交,培育经济杂交猪,成为当时饲养的主要商品猪品种。70年代,引进丹麦产种猪,与莆田黑猪杂交,培育屠宰率高的瘦肉型长白猪。80年代初至1994年,该猪成为饲养的主要商品猪品种。
  牛境内传统饲养的有以纯役使的黄牛、水牛,以及供役使、产乳两用的黄牛。民国时期,境内传教士也曾引进种奶牛。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引进荷兰、西德、古巴黑白花种公牛,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培育并形成本地抗高温黑白花奶牛品种群。80年代,经农业部畜牧总局鉴定,定名为南方抗高温黑白花奶牛。该品种奶牛耐高热,粗饲,抗病力强,产奶率高,已成为全区最主要牛种。随着农业机械推广使用,水牛品种已在境内基本消失,黄牛也只少量饲养。
  羊境内原羊种属肉用型的福清高山羊。60年代,引进浙江省杭湖地区的湖羊试养,不久绝种。80年代,引进四川麻羊,与本地高山羊杂交,培育出莆田麻杂羊,因长膘快,肉质好,瘦肉率高,成为境内最主要羊种。90年代初,引进山东崂山奶山羊试养成功。
  兔境内所养多属华南兔种。其中以白色长毛兔(俗称狮兔)为主。50年代末,引进安哥拉长毛兔饲养。
  二、家禽
  鸡黄鸡为境内传统饲养主要品种。50年代后,先后引进河田鸡、白洛克、澳洲黑鸡、白绒乌骨鸡、洛岛红、芦花洛克、罗斯鸡、新安康红鸡、红波罗、石枝杂、平和鸡等蛋用、肉用和蛋肉兼用型鸡种。
  鸭地方品种有莆田黑鸭、白番鸭及本地杂交种半番鸭。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的品种有北京鸭、樱桃谷鸭、法国白番鸭等。1989~1991年,选择莆田黑鸭、法国白番鸭、樱桃谷鸡、白番鸭进行鸭“二元”、“三元”、“四元”杂交,肥育对比试验,其结果饲养“三元鸭”(法樱莆杂种鸭)与“四元鸭”经济效益最好。
  鹅境内多养本地鹅。50年代,引进广东狮头鹅。
  鸽境内原零星饲养信鸽。80年代末,逐渐发展饲养肉鸽。1990年后,引进肉用型丹麦王鸽。
  第二节 饲养
  一、饲料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饲养畜禽,用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为主作饲料。其中以稻谷、米糠、麦皮、花生饼、豆饼、豆渣、甘薯、酒糟等为精饲料。以甘薯藤叶、稻草、花生藤、大豆杆等为粗饲料。以青菜叶、瓜皮、鲜薯藤,鲜蚕豌豆藤叶、鲜甘蔗尾、青草、红绿萍、水葫芦等为青饲料。搭配少量食盐、钙粉喂牲畜。农民习惯用泔水、残羹剩饭菜等,拌入米糠,喂猪、鸡、鸭。青饲料和粗饲料喂牛羊。青粗饲料喂猪,用刀切细。花生饼、豆饼用畜力石磨或人工石臼粉碎作饲料。水生饲料一般要经过煮熟后喂用,以防寄生虫感染。
  新中国成立后,饲料种类变化较少,饲料配制方法不断更新。50年代末,推广青贮法
  青贮粗青饲料,有些集体养猪单位用甘薯藤、水生植物切细,放进大缸、大桶或地窖中,层层踏实密封,制成青贮饲料,待冬季缺青饲料时,取出喂牲畜,既解决饲料不足,又增加维生素的补充。有条件的大队粮食加工厂,附设饲料粉碎机,代加工及粗加工配合饲料。同时,从广东引进水浮莲、水花生(俗称革命草)来涵江繁殖作饲料。
  60年代,由于饲料紧缺,粮食加工厂把谷壳粉碎成粗糠,或拌入米糠成为统糠,供应作饲料。同时推广醣化发酵饲料喂猪。把含粗纤维很高的粗饲料及稿杆经粉碎,再经发酵处理,使之稍具香、甜、软、热感,增加适口性。
  80年代始,饲料形成规模生产,有专业饲料加工厂,以玉米、麦皮、花生饼、鱼粉、矿物质等为原料,按各类畜禽生长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生产各种粉状、小颗粒状及颗粒状的配合饲料。1986年,从外地引进墨西哥类蜀黍牧草在黄霞、南林和铁灶等村进行推广种植,以作奶牛饲料。牧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990年后,饲料配制已能按照家畜、家禽各发育阶段对营养及能量(猪消化能、禽代谢能、牛奶净能)需求,以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抗生素含量不同,进行科学配制,并加工成各种配合或全价饲料,提高二、饲养量
  (一)猪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个体养猪,数量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从政策上扶持农民家庭养猪,使生猪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末,生猪存栏10675头,户均0.64头。1958年,涵江成立人民公社,管辖范围扩大,年末生猪存栏37622头,户均0.97头。是年,贯彻以集体养猪为主的方针,社队兴办“千猪场”,公社在林柄大队建立公社养猪场,养猪500头。苍林、卓坡、黄霞大队也办大队养猪场,每场饲养500头以上。社队把原有私人饲养的生猪,大部分平调归集体猪场饲养,集体养猪数占总养猪数60%。由于猪群高度集中,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一时难于解决,出现病猪、僵猪、死猪多的局面,生猪实际存栏数下降。至1960年,全社养猪18763头,比1958年减少50.1%,其中集体养猪8748头,比
  1958年下降60.1%。
  1962年始,贯彻执行“以私养为主,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除了对集体猪场加强领导整顿,对私人养猪,拨给饲料地或饲料粮,实行生猪派购,并相应提高生猪收购价格,生猪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涵江公社管辖范围缩小,全社养猪35497头,户均2.2头,超过1958年户均0.97头的一倍多。“文化大革命”期间,自留地和饲料地被取消,又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1970年末,生猪存栏22092头,户均1.09头,比1965年下降50%。此后,生猪生产处在徘徊状态。
  1979年后,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养猪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年始,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养猪重点户、专业户及联合体应运而生,饲养生猪数量迅速增加。1985年末,存栏58915头,户均2.3头,总存栏数和户均存栏数都创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始,由于猪肉生产成本上升,肉价下跌,养猪户经济效益下降,转向饲养家禽和发展鳗鱼生产,养猪数量趋向下降。1994年,生猪存栏25316头,户均0.78头,全区和户均饲养数分别比1985年下降57%和65%。
  (二)牛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农民生活困苦,只有中农以上农户才有能力养牛,故牛数量少。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采取保护现有耕牛,奖励繁殖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1951年,规定宰杀耕牛需经当地人民政府审批,有效保护了耕牛。是年土改时统计,境内有耕牛1070头。1955年发展到2385头,比1951年翻一番多。此后,耕牛折价入社,1958年,成立涵江人民公社,全社有牛8158头,实行社有队养,大队办集体养牛场。由于饲料不足,管理不善,耕牛数量下降。1960年,全社养牛6163头,比1958年减少24.5%。1963年,养牛下放到生产队管理,实行队有户养或由生产队派人轮流放养,牛饲养量得以保持。1965年,涵江辖区内养牛2410头,比1955年略有增长。“文化大革命”初期,又强调大队办集体养牛场,出现重用轻养,牛体消瘦,役力下降,生犊牛少。至1970年,养牛1881头,比1965年下降22%。
  1979年始,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生产责任制,耕牛实行队有户养,养用合一,定膘、保本、保值、定奖惩,繁殖小牛归养户所有。奶牛、杂牛也实行队有户养,定饲料,定繁殖小牛,定上缴利润,定报酬,定奖惩等,并鼓励和支持社员家庭养牛。1982年始,集体养牛全面折价归户饲养,并扶持“两户一体”养牛,有力促进养牛生产发展。同年底,境内养牛2628头,比1978年增加464头,增长21.4%。由于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耕作,耕牛数量逐年下降,奶牛数量显著增加。1987年,境内养奶牛2426头,创历史最高水平,并出现养奶牛专业村和专业户。1991年,国欢镇黄霞村养奶牛168头,该村姚文彬户养奶牛4头。三江口镇鲸山村养奶牛238头,该村陈德恩户养奶牛6头。此后,由于农村多种经济发展,养奶牛的经济效益相对下降,饲养数量随着减少。1994年,全区养奶牛1685头,比1987年下降34%。
  (三)羊、兔
  境内原只有个别家庭少量饲养肉羊、肉兔。1952年末存栏羊840头。1958年,由于人民公社办集体食堂,农户缺乏粮食饲料养家禽,转向发展饲养食草动物,是年末存栏羊2100头,兔6260只。1960年末存栏降至羊1452头、兔1763只。1960年后,从外地引进
  少量奶羊和长毛兔进行饲养,1970年末存栏羊329头、兔89只。1980年末存栏羊197头、兔728只。1990年始,有专业户养羊和兔,饲养量有所增加。是年末存栏羊451头、兔1221只。由于境内羊、兔销售不畅,加工外销渠道未正常开发,生产仍处徘徊状态。1994年末,存栏羊1648头、兔1000只。
  (四)家禽
  1949年以前,家禽皆是家庭小群饲养。新中国成立初期,养家禽是家庭主要副业,户户皆养。1952年末存栏56252只,户均3.4只。1958年,因农户饲料缺乏,是年末存栏45316只,户均1.2只。1961年有所发展,年末存栏81529只,户均2.1只。此后,社队为了防止鸡鸭糟蹋集体农作物,家庭养禽一直被社队所限制。1965年末存栏53598只,户均3.4只。1975年末存栏74894只,户均3.6只。1978年后,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养家禽“两户一体”蓬勃发展,家禽数量大幅度上升。1984年末,全区存栏家禽214221只,比1975年增长近2倍。并开始出现养家禽专业村和饲养大户。三江口镇铁灶村,1994年有29户饲养肉鸭21230只,21户饲养白绒乌骨鸡44500只,有12户饲养蛋鸭22350只。该村郑元春家2个劳力,年出栏白绒乌骨鸡10500只。白塘镇埭里村詹天益家2个劳力,1994年饲养种鸭3400只配对,年产种蛋43.2万枚。白塘镇集奎村张文桐,1994年饲养蛋鸭12000只,其中投产鸭6500只,年产蛋113.2吨。1994年末,全区存栏家禽443854只,比1984年增长1.93倍。
  三、饲养管理
  (一)猪
  境内民间养猪,多利用旧房、柴草间或埕边角建简易猪舍,白天放牧,晚上关栏。饲喂以泔水加米糠,饲料单一,饲养周期长。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圈猪积肥,改放牧为圈养。猪舍早期是垫土积肥,后逐渐改为石板或水泥地面,以便冲洗积水肥。饲喂改稀熟喂为鲜稠喂。50年代推广青饲料喂养。60年代推广发酵饲料。80年代始,“两户一体”养猪更讲究科学。建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多数坐北朝南,也有因地制宜建舍,其结构多为水泥地面,机砖砌墙,屋顶用石棉瓦、瓦片或油毛毡等盖面,注意卫生,重视防疫。采用混合饲料或全价饲料饲喂,成本较高,饲养周期短,一般3~4个月出栏。普通农户少量饲养仍用自产农副产品,加少量混合饲料,营养不全面,饲养6~8个月才能出栏。
  (二)牛
  新中国成立前,农家养耕牛,农闲时,白天放牧,晚上关在牛舍,并在牛栏挂上干薯藤或早稻草,让牛夜间吞食。农忙劳役时,以喂养精青饲料为主,在田间休息时,喂以幼嫩青草、甘薯藤、花生藤、甘蔗尾等,早、晚加喂大麦、麦皮、豆浆、米浆等精料及适量食盐,也有的在役使前灌大麦或大米浆液渗少量米酒。新中国成立后,耕牛饲养仍沿旧习,以放牧为主,晚间补充草料,管理粗放。奶牛饲养比较讲究,全年舍饲,上、下午各放牧1~2小时,目的让奶牛运动,结合采食青草。饲料以青草为主,并随季节采购甘薯藤、花生藤、蚕豌豆藤及甘蔗尾等饲喂。此外,三餐喂给大麦、麦皮、豆浆渣等精料及适量食盐。奶牛舍一般在住屋边、埕边或猪栏边,便于挤奶和喂料。舍内有固定栏杆,用于拴牛,用石板条或水泥混凝土筑地面,便于拾粪和排尿水。牛舍外挖坑砌池,用于积粪尿。饲养奶牛户很重视卫生,每天清除舍内牛粪和剩余青草料一次,挤奶前后对牛乳房擦洗一次,防止乳房红肿(乳房炎等)。还经常洗牛体,去除牛身上粪便等。80年代始,有的养牛户每逢盛夏,还在牛舍安装电风扇,用于扇风降温、驱蚊蝇,提高奶牛食欲。
  (三)羊
  传统饲养肉羊,白天在零星草地及果树下放牧,夜间利用甘薯藤,蚕豆荚等补充营养。1990年始,哆后部分村民饲养羊群,白天放牧池塘边、河沟边、堤内坡采食青草。回舍后,早、晚各喂一次大麦、麦皮等精料。饲养奶羊,采用舍饲,并适当放牧,放牧时间在上午日出露水干后进行,在野外放牧时间比奶牛略长。
  (四)兔
  传统上,肉兔采用舍养或笼养,饲料以青草为主,3餐加喂米糠拌米饭。长毛兔用笼养,饲养比肉兔讲究,饲料除青草外,要配制精料喂养,以补充营养,促进快长毛,多产毛。
  (五)鸡
  传统上,在清明前或立秋后进雏,雏鸡投喂碎米及清水,注意保温。白天,小鸡用鸡笼罩,成年鸡整天放牧,让其自由觅食,3餐加喂稀饭拌米糠。晚上用鸡箱笼作禽舍。90年代专业户商品化饲养,规模较大,采用建舍,分为育雏室,小、中、大鸡饲养栏舍,科学摆布,分群饲养。一般在9~10月份进雏,雏鸡采用全价鸡花饲料,小鸡、中鸡、大鸡采用不同配方饲料,给于自由采食和饮水。经常清理舍内粪便,注意饮食及禽舍卫生。严防疫病发生。发现病鸡,隔离饲养,及时治疗。
  (六)鸭
  传统上,民间小群饲养,白天放牧,晚上投喂谷子、米糠等。新中国成立后,饲养鸭群白天放牧在河沟水面或近海岸滩涂。早、晚喂以稻谷,晚上关在鸭舍。90年代专业户饲养鸭,采用分群管理。饲养蛋鸭,采用全价饲料,确保稳定产蛋率。饲养肉鸭,分为4阶段肥育,饲料按鸭体发育阶段需求进行配制,饲养85~90天可出栏。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疫病种类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从兽医临床和兽医卫检中,发现畜禽疫病有传染病、内外科病、产科病、寄生虫病和肿瘤。
  猪病其传染病有猪瘟、丹毒、肺疫、喘气病、破伤风、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感等。常见病有胃溃疡、胰腺炎、支气管炎、肺炎、黄疽、脂肪肝、肾炎、胃肠炎、便秘、胃毛球、僵猪症、佝偻病、血斑病、湿疹、热射病、胆囊结石、疝气、霉菌中毒、农药中毒等。寄生虫病有猪蛔虫、姜片虫、肾虫、心浆膜丝虫、弓形体、住肉孢子虫、刚刺鄂口虫、肺丝虫、鞭虫、肝片吸虫、毛囊虫、疥癣等。
  牛、羊病其传染病有传染性口炎、布氏杆菌病、流感、流行热、血痢、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副伤寒、羔羊痢疾等。常见病有瘤胃积食、胃肠炎、口炎、羔羊贫血、关节炎、佝偻病、霉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寄生虫病有牛血孢子虫病、肝蛭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结节虫、鞭虫、盲肠吸虫、蜱、虱、牛犊新蛔虫等。
  禽病其传染病有鸡新城疫、霍乱、鸡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白痢、鸡痘、鸡传染性鼻炎、支原体、霉形体、鸭瘟、禽伤寒、流感等。常见病有大肠杆菌病、鹅口症、硬嗉囊、软嗉囊、日射病、腹膜炎、肾炎、结膜炎、微量元素缺乏症、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喹等。寄生虫病有球虫、蛔虫、纹虫、异刺线虫、羽虱、螨、蜱、鸡体内姜螨等。肿瘤病有鸡马立克、鸡白血病等。
  兔病有兔瘟、出血性败血病、球虫、乳房炎、疥癣等。
  二、防治
  民国及其以前,畜禽疫病发生时,民间多以蒜、蟑螂及草药等救治。一旦传染病流行,任其死亡。民间兽医人员极少,只能医治牛、猪的普通疾病及实施家畜阉割手术。新中国成立后,对畜禽疫病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各级政府建立畜牧兽医机构,并大力培训民间兽医员,普遍开展畜禽的防疫治病工作。1956年,由莆田县畜牧兽医站组织猪瘟疫苗,在涵江境内开展猪瘟防疫,后结合猪丹毒的疫苗防疫。1958年,由涵江公社畜牧兽医站负责境内畜禽的春、秋两季疫病防疫工作,主要防疫的病有:猪瘟、猪丹毒、炭疽病、猪肺疫、喘气病、鸡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等。1961年,对交易所的仔猪交易实行检疫防疫。1963年,莆田县派专职检验员驻涵江,进行家畜检验工作。1964年,成立涵江家畜检疫站,负责涵江交易所及境内各社(镇)畜禽交易和出入境的兽医卫生检疫防疫,涵江冷冻厂的畜禽宰前宰后的检疫检验等,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1964~1980年,引进猪口蹄疫疫苗、鸡痘冻干苗等,推广注射,有效控制疫情。1985年始,全区全面开展季防和常年性防疫(即按免疫程度)相结合方式,进行畜禽免疫。猪瘟防治免疫以卡耳为标志。同时,由于畜禽数量骤增,疫情复杂,引进疫苗(生物制品)品种增多,主要有猪副伤寒疫苗、雏鸭病毒肝弱毒疫苗、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液、雏鸭细小病毒高免蛋黄抗体液、雏鸭细小病毒疫苗、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禽霍乱弱毒疫苗、禽霍乱蜂胶弱毒疫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L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F2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ⅡⅡ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L系二联苗、鸡马立克氏冻干苗、鸡法氏囊新城疫蛋黄双抗液和兔瘟冻干苗等。
  1987年前,畜禽疫病治疗主要由涵江公社(乡)畜牧兽医站驻点兽医员负责诊治,治疗手段有检查病畜、病禽的粪便,测温,临床诊断疫病种类,使用中草药或西药治疗。普通使用有抗菌素、磺胺类等药品近50种。1987年始,区、乡先后成立畜禽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上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应用病理检验等技术,使疫病诊断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并引进使用维生素、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驱虫药、消毒药等达200多种,中草药上百种,治疗效果显著,深受饲养户欢迎。在检疫检验家畜家禽常见病同时,曾发现涵江境内家畜家禽未见的疾病。为了确诊疑难疾病,运用病理检验手术,检出畜禽肿瘤、猪胰腺炎、心浆膜丝虫、鸡肝炎等20多种疾病,其中猪胰腺炎、猪胃毛球等10多种疾病,是市内甚至是省内首次发现的新病例。制作120多种病理标本,为省内各地兽医卫生检验培训班,提供实习教材。
  畜禽疫病的防疫,由季防发展到常防,防疫密度提高,畜禽五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据屠宰生猪调查,猪肺疫和喘气病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得到控制。1986年,口蹄疫复发,检出3头,全部进行高温处理。至1994年检验,猪瘟发病率0.18%,猪丹毒发病率0.14%,都降到最低程度。
  境内素有饲养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传统。30年代,引进意大利蜜蜂,并逐渐推广。个别农户饲养中蜂,以木桶养,就地采蜜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养蜂业,支持社队集体办养蜂场,推广饲养意大利蜂及箱养,早期在境内采集蜜源。60年代,开始省内放牧,采集蜜源。据统计:1965年末养蜂161箱。70年代,探索出到全国各地放牧的路线,其中主要有东北线和西北线两条。1974年末,养蜂577箱。80年代,在全国各地放牧蜂群达90%以上,并总结了在外省蜜蜂越冬的经验,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1984年末,发展到
  2702箱。
  1984年,涵江蜂业公司引进欧洲著名蜂种喀尼亚兰蜂,并用于与意大利蜂配种,其改良蜂群已成为境内主要蜂种。
  1984年后,区人民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养蜂业生产,先后成立涵江区养蜂协会、蜂业公司及蜂产品开发中心,加强养蜂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力促进养蜂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区养蜂9288箱,比1984年增长3倍多,达历史最高水平。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