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畜牧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33
颗粒名称: 卷十三 畜牧水产
分类号: S857
页数: 21
页码: 299-3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涵江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饲养的品种、饲料的使用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提到的饲料种类包括精饲料、粗饲料和青饲料,饲料的配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同时,文中还提到了境内饲养的主要家畜家禽品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的一些新品种。
关键词: 畜牧 水产 涵江区

内容

唐代,涵江始有种植业,畜牧生产随之开发。宋末,北方南迁庶民在境内洋中村定居,同时开发织网捕鱼作业。新中国成立前,境内以家庭饲养畜禽、个体经营水产养殖业为主,畜牧水产生产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生产技术原始,防病和抗灾能力低下,养殖数量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农、渔民分到土地和滩涂水面,调动饲养畜禽和养殖水产的积极性。同时,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牧、渔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大办“千猪场”,耕牛全部折价归公。由于管理不善,加上连续3年自然灾害,饲料不足,畜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海涂养殖,因平均主义分配政策,挫伤渔民生产积极性,养殖面积和产量急骤下降。是时,对个体无法利用养鱼的河沟,则由公社统一管理,兴办集体养鱼场,淡水养殖业又迅速发展。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调整核算体制,畜牧和渔业生产也实行“三包一奖惩”制度(包工、包料、包产量及超减产进行奖惩),使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6年始,延续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畜牧和渔业生产再一次受到挫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畜、禽、渔生产“两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蓬勃发展,牧、渔业由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境内黑白花奶牛生产,成为农业部定点南方抗高温黑白花奶牛基地之一。人工淡水养鳗、成为大陆最早最大的养鳗出口基地,其养殖面积和出口成鳗量,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莆田市的二分之一,得到国家和省、市有关领导人的多次赞誉。至1994年,畜牧业总产值3164万元,水产总产值22262万元,分别占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10.4%和73.1%,比1984年建立市辖区时,分别增长114.4%和18倍。
  第一章畜牧
  第一节品种
  一、家畜
  猪境内饲养传统品种莆田黑猪。体型较小、性较温顺、易喂饲。50年代,引进美国中约克夏猪、苏联乌克兰大白猪做种猪,除纯种繁殖外,还与本地母猪进行杂交,培育经济杂交猪,成为当时饲养的主要商品猪品种。70年代,引进丹麦产种猪,与莆田黑猪杂交,培育屠宰率高的瘦肉型长白猪。80年代初至1994年,该猪成为饲养的主要商品猪品种。
  牛境内传统饲养的有以纯役使的黄牛、水牛,以及供役使、产乳两用的黄牛。民国时期,境内传教士也曾引进种奶牛。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引进荷兰、西德、古巴黑白花种公牛,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培育并形成本地抗高温黑白花奶牛品种群。80年代,经农业部畜牧总局鉴定,定名为南方抗高温黑白花奶牛。该品种奶牛耐高热,粗饲,抗病力强,产奶率高,已成为全区最主要牛种。随着农业机械推广使用,水牛品种已在境内基本消失,黄牛也只少量饲养。
  羊境内原羊种属肉用型的福清高山羊。60年代,引进浙江省杭湖地区的湖羊试养,不久绝种。80年代,引进四川麻羊,与本地高山羊杂交,培育出莆田麻杂羊,因长膘快,肉质好,瘦肉率高,成为境内最主要羊种。90年代初,引进山东崂山奶山羊试养成功。
  兔境内所养多属华南兔种。其中以白色长毛兔(俗称狮兔)为主。50年代末,引进安哥拉长毛兔饲养。
  二、家禽
  鸡黄鸡为境内传统饲养主要品种。50年代后,先后引进河田鸡、白洛克、澳洲黑鸡、白绒乌骨鸡、洛岛红、芦花洛克、罗斯鸡、新安康红鸡、红波罗、石枝杂、平和鸡等蛋用、肉用和蛋肉兼用型鸡种。
  鸭地方品种有莆田黑鸭、白番鸭及本地杂交种半番鸭。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的品种有北京鸭、樱桃谷鸭、法国白番鸭等。1989~1991年,选择莆田黑鸭、法国白番鸭、樱桃谷鸡、白番鸭进行鸭“二元”、“三元”、“四元”杂交,肥育对比试验,其结果饲养“三元鸭”(法樱莆杂种鸭)与“四元鸭”经济效益最好。
  鹅境内多养本地鹅。50年代,引进广东狮头鹅。
  鸽境内原零星饲养信鸽。80年代末,逐渐发展饲养肉鸽。1990年后,引进肉用型丹麦王鸽。
  第二节 饲养
  一、饲料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饲养畜禽,用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为主作饲料。其中以稻谷、米糠、麦皮、花生饼、豆饼、豆渣、甘薯、酒糟等为精饲料。以甘薯藤叶、稻草、花生藤、大豆杆等为粗饲料。以青菜叶、瓜皮、鲜薯藤,鲜蚕豌豆藤叶、鲜甘蔗尾、青草、红绿萍、水葫芦等为青饲料。搭配少量食盐、钙粉喂牲畜。农民习惯用泔水、残羹剩饭菜等,拌入米糠,喂猪、鸡、鸭。青饲料和粗饲料喂牛羊。青粗饲料喂猪,用刀切细。花生饼、豆饼用畜力石磨或人工石臼粉碎作饲料。水生饲料一般要经过煮熟后喂用,以防寄生虫感染。
  新中国成立后,饲料种类变化较少,饲料配制方法不断更新。50年代末,推广青贮法青贮粗青饲料,有些集体养猪单位用甘薯藤、水生植物切细,放进大缸、大桶或地窖中,层层踏实密封,制成青贮饲料,待冬季缺青饲料时,取出喂牲畜,既解决饲料不足,又增加维生素的补充。有条件的大队粮食加工厂,附设饲料粉碎机,代加工及粗加工配合饲料。同时,从广东引进水浮莲、水花生(俗称革命草)来涵江繁殖作饲料。
  60年代,由于饲料紧缺,粮食加工厂把谷壳粉碎成粗糠,或拌入米糠成为统糠,供应作饲料。同时推广醣化发酵饲料喂猪。把含粗纤维很高的粗饲料及稿杆经粉碎,再经发酵处理,使之稍具香、甜、软、热感,增加适口性。
  80年代始,饲料形成规模生产,有专业饲料加工厂,以玉米、麦皮、花生饼、鱼粉、矿物质等为原料,按各类畜禽生长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生产各种粉状、小颗粒状及颗粒状的配合饲料。1986年,从外地引进墨西哥类蜀黍牧草在黄霞、南林和铁灶等村进行推广种植,以作奶牛饲料。牧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1990年后,饲料配制已能按照家畜、家禽各发育阶段对营养及能量(猪消化能、禽代谢能、牛奶净能)需求,以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抗生素含量不同,进行科学配制,并加工成各种配合或全价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畜禽料肉比。1994年,区内6家专业饲料厂生产各种饲料4000多吨。
  二、饲养量
  (一)猪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个体养猪,数量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从政策上扶持农民家庭养猪,使生猪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末,生猪存栏10675头,户均0.64头。1958年,涵江成立人民公社,管辖范围扩大,年末生猪存栏37622头,户均0.97头。是年,贯彻以集体养猪为主的方针,社队兴办“千猪场”,公社在林柄大队建立公社养猪场,养猪500头。苍林、卓坡、黄霞大队也办大队养猪场,每场饲养500头以上。社队把原有私人饲养的生猪,大部分平调归集体猪场饲养,集体养猪数占总养猪数60%。由于猪群高度集中,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一时难于解决,出现病猪、僵猪、死猪多的局面,生猪实际存栏数下降。至1960年,全社养猪18763头,比1958年减少50.1%,其中集体养猪8748头,比少量奶羊和长毛兔进行饲养,1970年末存栏羊329头、兔89只。1980年末存栏羊197头、兔728只。1990年始,有专业户养羊和兔,饲养量有所增加。是年末存栏羊451头、兔1221只。由于境内羊、兔销售不畅,加工外销渠道未正常开发,生产仍处徘徊状态。1994年末,存栏羊1648头、兔1000只。
  (四)家禽
  1949年以前,家禽皆是家庭小群饲养。新中国成立初期,养家禽是家庭主要副业,户户皆养。1952年末存栏56252只,户均3.4只。1958年,因农户饲料缺乏,是年末存栏45316只,户均1.2只。1961年有所发展,年末存栏81529只,户均2.1只。此后,社队为了防止鸡鸭糟蹋集体农作物,家庭养禽一直被社队所限制。1965年末存栏53598只,户均3.4只。1975年末存栏74894只,户均3.6只。1978年后,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养家禽“两户一体”蓬勃发展,家禽数量大幅度上升。1984年末,全区存栏家禽214221只,比1975年增长近2倍。并开始出现养家禽专业村和饲养大户。三江口镇铁灶村,1994年有29户饲养肉鸭21230只,21户饲养白绒乌骨鸡44500只,有12户饲养蛋鸭22350只。该村郑元春家2个劳力,年出栏白绒乌骨鸡10500只。白塘镇埭里村詹天益家2个劳力,1994年饲养种鸭3400只配对,年产种蛋43.2万枚。白塘镇集奎村张文桐,1994年饲养蛋鸭12000只,其中投产鸭6500只,年产蛋113.2吨。1994年末,全区存栏家禽443854只,比1984年增长1.93倍。
  三、饲养管理
  (一)猪
  境内民间养猪,多利用旧房、柴草间或埕边角建简易猪舍,白天放牧,晚上关栏。饲喂以泔水加米糠,饲料单一,饲养周期长。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圈猪积肥,改放牧为圈养。猪舍早期是垫土积肥,后逐渐改为石板或水泥地面,以便冲洗积水肥。饲喂改稀熟喂为鲜稠喂。50年代推广青饲料喂养。60年代推广发酵饲料。80年代始,“两户一体”养猪更讲究科学。建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多数坐北朝南,也有因地制宜建舍,其结构多为水泥地面,机砖砌墙,屋顶用石棉瓦、瓦片或油毛毡等盖面,注意卫生,重视防疫。采用混合饲料或全价饲料饲喂,成本较高,饲养周期短,一般3~4个月出栏。普通农户少量饲养仍用自产农副产品,加少量混合饲料,营养不全面,饲养6~8个月才能出栏。
  (二)牛
  新中国成立前,农家养耕牛,农闲时,白天放牧,晚上关在牛舍,并在牛栏挂上干薯藤或早稻草,让牛夜间吞食。农忙劳役时,以喂养精青饲料为主,在田间休息时,喂以幼嫩青草、甘薯藤、花生藤、甘蔗尾等,早、晚加喂大麦、麦皮、豆浆、米浆等精料及适量食盐,也有的在役使前灌大麦或大米浆液渗少量米酒。新中国成立后,耕牛饲养仍沿旧习,以放牧为主,晚间补充草料,管理粗放。奶牛饲养比较讲究,全年舍饲,上、下午各放牧1~2小时,目的让奶牛运动,结合采食青草。饲料以青草为主,并随季节采购甘薯藤、花生藤、蚕豌豆藤及甘蔗尾等饲喂。此外,三餐喂给大麦、麦皮、豆浆渣等精料及适量食盐。奶牛舍一般在住屋边、埕边或猪栏边,便于挤奶和喂料。舍内有固定栏杆,用于拴牛,用石板条或水泥混凝土筑地面,便于拾粪和排尿水。牛舍外挖坑砌池,用于积粪尿。饲养奶牛户很重视卫生,每天清除舍内牛粪和剩余青草料一次,挤奶前后对牛乳房擦洗一次,防止乳房红肿(乳房炎等)。还经常洗牛体,去除牛身上粪便等。80年代始,有的养牛户每逢盛夏,还在牛舍安装电风扇,用于扇风降温、驱蚊蝇,提高奶牛食欲。
  (三)羊
  传统饲养肉羊,白天在零星草地及果树下放牧,夜间利用甘薯藤,蚕豆荚等补充营养。1990年始,哆后部分村民饲养羊群,白天放牧池塘边、河沟边、堤内坡采食青草。回舍后,早、晚各喂一次大麦、麦皮等精料。饲养奶羊,采用舍饲,并适当放牧,放牧时间在上午日出露水干后进行,在野外放牧时间比奶牛略长。
  (四)兔
  传统上,肉兔采用舍养或笼养,饲料以青草为主,3餐加喂米糠拌米饭。长毛兔用笼养,饲养比肉兔讲究,饲料除青草外,要配制精料喂养,以补充营养,促进快长毛,多产毛。
  (五)鸡
  传统上,在清明前或立秋后进雏,雏鸡投喂碎米及清水,注意保温。白天,小鸡用鸡笼罩,成年鸡整天放牧,让其自由觅食,3餐加喂稀饭拌米糠。晚上用鸡箱笼作禽舍。90年代专业户商品化饲养,规模较大,采用建舍,分为育雏室,小、中、大鸡饲养栏舍,科学摆布,分群饲养。一般在9~10月份进雏,雏鸡采用全价鸡花饲料,小鸡、中鸡、大鸡采用不同配方饲料,给于自由采食和饮水。经常清理舍内粪便,注意饮食及禽舍卫生。严防疫病发生。发现病鸡,隔离饲养,及时治疗。
  (六)鸭
  传统上,民间小群饲养,白天放牧,晚上投喂谷子、米糠等。新中国成立后,饲养鸭群白天放牧在河沟水面或近海岸滩涂。早、晚喂以稻谷,晚上关在鸭舍。90年代专业户饲养鸭,采用分群管理。饲养蛋鸭,采用全价饲料,确保稳定产蛋率。饲养肉鸭,分为4阶段肥育,饲料按鸭体发育阶段需求进行配制,饲养85~90天可出栏。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疫病种类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从兽医临床和兽医卫检中,发现畜禽疫病有传染病、内外科病、产科病、寄生虫病和肿瘤。
  猪病其传染病有猪瘟、丹毒、肺疫、喘气病、破伤风、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感等。常见病有胃溃疡、胰腺炎、支气管炎、肺炎、黄疽、脂肪肝、肾炎、胃肠炎、便秘、胃毛球、僵猪症、佝偻病、血斑病、湿疹、热射病、胆囊结石、疝气、霉菌中毒、农药中毒等。寄生虫病有猪蛔虫、姜片虫、肾虫、心浆膜丝虫、弓形体、住肉孢子虫、刚刺鄂口虫、肺丝虫、鞭虫、肝片吸虫、毛囊虫、疥癣等。
  牛、羊病其传染病有传染性口炎、布氏杆菌病、流感、流行热、血痢、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副伤寒、羔羊痢疾等。常见病有瘤胃积食、胃肠炎、口炎、羔羊贫血、关节炎、佝偻病、霉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寄生虫病有牛血孢子虫病、肝蛭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结节虫、鞭虫、盲肠吸虫、蜱、虱、牛犊新蛔虫等。
  禽病其传染病有鸡新城疫、霍乱、鸡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白痢、鸡痘、鸡传染性鼻炎、支原体、霉形体、鸭瘟、禽伤寒、流感等。常见病有大肠杆菌病、鹅口症、硬嗉囊、软嗉囊、日射病、腹膜炎、肾炎、结膜炎、微量元素缺乏症、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喹等。寄生虫病有球虫、蛔虫、纹虫、异刺线虫、羽虱、螨、蜱、鸡体内姜螨等。肿瘤病有鸡马立克、鸡白血病等。
  兔病有兔瘟、出血性败血病、球虫、乳房炎、疥癣等。
  二、防治
  民国及其以前,畜禽疫病发生时,民间多以蒜、蟑螂及草药等救治。一旦传染病流行,任其死亡。民间兽医人员极少,只能医治牛、猪的普通疾病及实施家畜阉割手术。新中国成立后,对畜禽疫病实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各级政府建立畜牧兽医机构,并大力培训民间兽医员,普遍开展畜禽的防疫治病工作。1956年,由莆田县畜牧兽医站组织猪瘟疫苗,在涵江境内开展猪瘟防疫,后结合猪丹毒的疫苗防疫。1958年,由涵江公社畜牧兽医站负责境内畜禽的春、秋两季疫病防疫工作,主要防疫的病有:猪瘟、猪丹毒、炭疽病、猪肺疫、喘气病、鸡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等。1961年,对交易所的仔猪交易实行检疫防疫。1963年,莆田县派专职检验员驻涵江,进行家畜检验工作。1964年,成立涵江家畜检疫站,负责涵江交易所及境内各社(镇)畜禽交易和出入境的兽医卫生检疫防疫,涵江冷冻厂的畜禽宰前宰后的检疫检验等,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1964~1980年,引进猪口蹄疫疫苗、鸡痘冻干苗等,推广注射,有效控制疫情。1985年始,全区全面开展季防和常年性防疫(即按免疫程度)相结合方式,进行畜禽免疫。猪瘟防治免疫以卡耳为标志。同时,由于畜禽数量骤增,疫情复杂,引进疫苗(生物制品)品种增多,主要有猪副伤寒疫苗、雏鸭病毒肝弱毒疫苗、雏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液、雏鸭细小病毒高免蛋黄抗体液、雏鸭细小病毒疫苗、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禽霍乱弱毒疫苗、禽霍乱蜂胶弱毒疫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L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F2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ⅡⅡ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L系二联苗、鸡马立克氏冻干苗、鸡法氏囊新城疫蛋黄双抗液和兔瘟冻干苗等。
  1987年前,畜禽疫病治疗主要由涵江公社(乡)畜牧兽医站驻点兽医员负责诊治,治疗手段有检查病畜、病禽的粪便,测温,临床诊断疫病种类,使用中草药或西药治疗。普通使用有抗菌素、磺胺类等药品近50种。1987年始,区、乡先后成立畜禽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上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应用病理检验等技术,使疫病诊断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并引进使用维生素、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驱虫药、消毒药等达200多种,中草药上百种,治疗效果显著,深受饲养户欢迎。在检疫检验家畜家禽常见病同时,曾发现涵江境内家畜家禽未见的疾病。为了确诊疑难疾病,运用病理检验手术,检出畜禽肿瘤、猪胰腺炎、心浆膜丝虫、鸡肝炎等20多种疾病,其中猪胰腺炎、猪胃毛球等10多种疾病,是市内甚至是省内首次发现的新病例。制作120多种病理标本,为省内各地兽医卫生检验培训班,提供实习教材。
  畜禽疫病的防疫,由季防发展到常防,防疫密度提高,畜禽五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据屠宰生猪调查,猪肺疫和喘气病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得到控制。1986年,口蹄疫复发,检出3头,全部进行高温处理。至1994年检验,猪瘟发病率0.18%,猪丹毒发病率0.14%,都降到最低程度。
  附:蜜蜂
  境内素有饲养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传统。30年代,引进意大利蜜蜂,并逐渐推广。个别农户饲养中蜂,以木桶养,就地采蜜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养蜂业,支持社队集体办养蜂场,推广饲养意大利蜂及箱养,早期在境内采集蜜源。60年代,开始省内放牧,采集蜜源。据统计:1965年末养蜂161箱。70年代,探索出到全国各地放牧的路线,其中主要有东北线和西北线两条。1974年末,养蜂577箱。80年代,在全国各地放牧蜂群达90%以上,并总结了在外省蜜蜂越冬的经验,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1984年末,发展到2702箱。
  1984年,涵江蜂业公司引进欧洲著名蜂种喀尼亚兰蜂,并用于与意大利蜂配种,其改良蜂群已成为境内主要蜂种。
  1984年后,区人民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养蜂业生产,先后成立涵江区养蜂协会、蜂业公司及蜂产品开发中心,加强养蜂业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力促进养蜂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区养蜂9288箱,比1984年增长3倍多,达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章 水产
  第一节 资源
  一、滩涂水域
  涵江地处兴化湾沿岸,背山面海,境内鳌山、哆后、哆中、哆前、高美、鲸山和杨芳7个村有海滩22895亩。兴化湾滩涂有木兰、延寿、萩芦、渔溪四大溪河注入,每年从陆地携带大量有机质和浮游生物入海湾,其养份丰富,适宜各种鱼、虾、贝等繁殖生长。6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造田等,滩涂面积有所减少。1980年资源普查时,根据滩涂底质等采样分析,兴化湾属港湾淤泥堆积型,底质多滩泥,坡降平缓。潮汐涨落每月初三、十八两次大潮,初八、二十三两次小潮(按农历计算)。每天潮水涨落两次,最高潮位在每年九月前后。低潮区滩涂淹没时间分别为中潮区、高潮区的2倍和10倍左右。低潮区潮差为4~6.5米,中潮区在4米左右,高潮区一般为1米左右。1980年水化分析结果:透明度0.6米,酸碱度8.069pH值,盐度3.214%,磷酸盐0.87微克原子/升,硅酸盐20.5微克原子/升,硝酸盐1.68微克原子/升,亚硝酸盐0.57微克原子/升,氨态氮2.41微克原子/升。至1994年,全区可利用滩涂19500亩。
  二、河沟池塘
  河沟境内沟渠密布,纵横交错,主要有白塘镇白塘沟、双安沟,三江口镇望江沟,国欢镇塘头大沟,还有涵江至梧塘的涵梧沟等,河沟面折合水面积4200亩。沟道曲折,沟面宽广,比降和缓,沟底深沉多为软泥,水质肥沃,水温适宜。1980年,淡水水域水化分析:透明度25~140厘米,酸碱度6.3~7.2pH值,亚硝酸盐208微克原子/升,硝酸盐8.1微克原子/升,铵盐4.89微克原子/升,磷酸盐1.22微克原子/升,硅酸盐238~326微克原子/升。淡水水域浮游生物检测出涵梧河沟浮游生物量10080个/升。1981年以后,由于城区生活污水排放河沟,河沟水遭受污染,特别是进入90年代,部分河沟水质恶化,不利鱼类生长繁殖。
  池塘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丘陵地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平整、兴修水利、建立抽水机站、农改田等,原来丘陵地带池塘面积逐渐减少。1980年,境内鱼苗池浮游生物检测,每升水有浮游生物量662400个,是同期河沟浮游生物量的65倍,养份极其丰富,有利鱼苗生长。1984年,全区池塘水面积2100亩。此后,水田区有部分地块粘土被挖烧砖瓦,变为养鱼池塘。1985年始,新建淡水养鳗池1300多亩。至1994年,全区池塘面积3500亩。
  三、海产品种
  鱼类主要有带鱼、大黄鱼、鳗鱼、勒鱼、马鲛鱼、鲳鱼、鲷鱼、石斑鱼、鳀鳁鱼、魟鱼、鲶鱼、三角鱼、日本鳀鱼、比目鱼、目鱼等。
  软体类主要有墨鱼(乌贼)、枪乌贼(鱿鱼)、真蛸(章鱼)、海蜇等。
  虾蟹类主要有日本对虾(九节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虾蛄、毛虾、白丁虾、锯缘青蟹、花蟹、梭子蟹、粗腿厚纹蟹、日本大眼蟹、乳斑虎头蟹、中华绒鳌蟹等。
  贝类主要有牡蛎、缢蛏、蚬、泥蚶、花蛤、鸭嘴蛤(蚣蚮)、贻贝(淡菜)、乌鲶、角螺、香螺、麦螺、长钉螺、花螺、黏螺、黄螺等。
  四、淡水品种
  鱼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白鲢)、鳙鱼(大头鲢)、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鱼、福寿鱼、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鲫鱼、河鳗、胡子鲶、黄鳝、鲈鱼、泥鳅、鳜鱼、乌鳢、鲤鱼等。
  甲壳类主要有石蟹、扁蟹、毛蟹、大脚虾、罗氏沼虾、鲈虾、谋虾等。
  两栖类主要有青蛙、棘胸蛙、古巴牛蛙等。
  爬行类主要有鳖(甲鱼)、乌龟等。
  双壳类主要有河蚬、无齿蚌、河蚌等。
  腹足类主要有田螺、福寿螺、沟螺等。
  第二节 水产养殖
  一、滩涂养殖
  涵江沿海哆头、鲸山等村,自宋末开始,就有利用浅海滩涂养殖缢蛏等贝类水产品,主要养殖品种有缢蛏、蚬等,低潮区还附着有蚣蚮。养殖面积少,单产低。新中国成立初,各级政府贯彻“以农为主,综合经营”的方针,本着靠海养海、食海的原则,发动沿海渔民发展渔业生产。1954年,省水产局在涵江哆头设立福建省莆田水产养殖场,面积1900多亩,主要进行缢蛏等贝类海产品的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扶持地方发展滩涂养殖生产。1958年始,滩涂养殖随着管理体制和自然条件改变而不断变化,蛏养殖几经挫折,生产在徘徊中发展,蚬养殖因自然条件变化,趋向绝种。牡蛎、虾、鱼养殖有新的开发。
  蛏境内养殖均为缢蛏,分布哆后、鲸山、鳌山、哆中、哆前、高美等村,已有700年养殖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全为个体养殖。传统养蛏,于每年农历9月上、中旬,亲贝蛏排出卵子,开始进入蜉蝣期,进行畦田修整、耙松等准备工作。当蛏苗开始附着时,畦田平整成平畦,翌年3月始,开始起苗。前期蛏苗密度高,采用苗网洗苗,即把泥涂与蛏苗一起刮入网中,再洗去泥土,所留在网内的蛏苗即“洗种”;当蛏苗密度较稀而个体较大时,用手一个一个挖,挖出的蛏苗即“手种”。睛天把蛏苗运到稍下游蛏埕内播种,把苗种均匀散播于蛏埕埂上,20分钟后,苗自动钻洞穴居。播种后,一般对蛏埕进行两次修整,主要是进行埕沟清淤,驱赶蟹类等敌害生物。因受自然因素制约大,渔民普遍存在靠天吃饭思想,产量低。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支持沿海渔民发展滩涂养殖,组织学习先进地区生产经验,养蛏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57年,境内蛏苗3600亩,产苗390吨,养殖大蛏2300亩,产蛏1210吨。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生产瞎指挥,加上自然灾害,滩涂大蛏大量死亡,大蛏养殖户当年挖光大蛏,不留亲贝蛏,致使1960年蛏苗几近绝种,大蛏绝收。1961年养殖蛏430亩,产量252.5吨。1962年始,贯彻“以农为主,以海养农,综合经营”的方针,是年养殖蛏1098亩,产量775.2吨。1963年,养殖蛏1650亩,总产1262.5吨,是年留足亲贝蛏,供作繁殖蛏苗。至1964年,繁殖蛏苗4175亩。1965年产蛏苗911.8吨,苗源充裕,除境内自用苗外,还支援连江、长乐及莆田县社队生产用苗。是年,境内养殖蛏4485亩,总产4036.5吨。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过1957年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养蛏时起时落。1979年始,各级领导重视滩涂养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同时,哆后、哆中、哆前等村还利用高潮区荒废滩涂,围堰蓄水进行养殖大蛏,称蓄水养蛏。与潮间养殖相比,具有摄食时间长、生长快、体大而肥等优点,产量提高两倍左右,干品率增加一倍,同时节约苗种50~75%。1983年,又落实“两滩”(自留滩、责任滩),大大地调动渔民生产积极性,缢蛏养殖又起很大变化,全区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单产和总产亦随之增加。至1988年,全区养蛏9800亩,总产6017吨,达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后,由于围垦造田占用滩涂,加上海水污染,养蛏面积减少,产量不稳定。1994年,全区养蛏4000亩,总产2080吨,养殖面积和总产分别比1988年下降59%和65%。
  牡蛎境内牡蛎主要品种是褶牡蛎,俗称蚮。传统上是自然牡蛎寄生在滩涂岩石上,年终成熟,渔民方去凿取。新中国成立后,沿海渔民有的从陆上采集乱石块,向滩涂投石,给牡蛎作寄主,生产牡蛎。由于“满天星”投石养殖法,质量较差,采蛎花工多,产量低。60年代,学习推广外地经验,采用插条石养蛎。即选择在潮流畅通、地段平坦、多泥土处,用两块各80~90厘米长、16~17厘米宽、6~7厘米厚的条石,一端埋于滩涂17~20厘米深的泥土中,对夹成一堆,每堆相距40~70厘米,给牡蛎作寄主,牡蛎卵随潮浮流遇石即寄生,称插石法人工养殖牡蛎。以后每年农历8~9月份,养殖牡蛎渔民经常下海,洗净条石上的附泥,切割去上年残留的蛎壳等,并泼石灰水于石条上,以清洁石条表面,使牡蛎卵易于寄生。牡蛎卵寄生一周后,呈褐色,大如黄豆状,至年终可成熟凿取,翌年2~3月凿完。插石法养殖牡蛎,收获时可把条石搬在箩筐中,集中一处用凿子把蛎全部割下,再让石条返原处。推广插石法养殖牡蛎,平均亩产鲜蛎由50年代的50多公斤,提高到150多公斤。至1986年,全区养殖牡蛎200亩,总产73吨。90年代始,又推广低潮区垂吊式养殖牡蛎,即在养殖区插石桩,中间用粗绳子联接,再在粗绳子上每间隔一小段距离系上串挂牡蛎壳的细绳作寄主,进行吊养牡蛎。该养殖法提高滩涂利用率,延长牡蛎摄食时间,提高单产,减轻劳动强度。1994年,全区养殖牡蛎417亩,总产235吨。养殖面积和总产分别比1986年增长109%和222%。
  蚬境内鳌山、鲸山、哆后、哆中、高美村,滩涂养殖蚬,一直作为传统副业。1957年,养殖1100亩,总产975吨。1961年,养殖1430亩,总产559.5吨。1962年,养殖3050亩,因受高温少雨影响,海区水质恶化,蚬全部死亡。60年代中期,鳌山村每年试养30~50亩,到5~6月份也都陆续死亡。1968年后,基本绝种。
  对虾1986~1987年,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下,境内鳌山、哆头围垦区内开发对虾养殖631亩。养殖品种有长毛对虾、东方对虾。养殖时,先小池暂养虾苗,后再放入大池。每亩放苗2~3万只,按苗数喂饵料,初期暂养喂鸭蛋和贝壳类碎肉,中后期投喂小杂鱼或花生饼等配合饲料。经常换水调节盐度,保持新鲜水质。1987年产虾38吨。1990年,后郭村自筹资金围垦滩涂,开发对虾养殖。是年全区养虾730亩,总产89.5吨。1991年,全区养虾1016亩,由于发生疫病,养殖失败,总产才49吨。1992年养虾480亩,总产55吨。1993年,养虾410亩,由于无强效的虾病防治药物,养殖再次失败,收获70亩,总产仅8吨。1994年,养虾250亩。收获60亩,总产6吨。
  锯缘青蟹俗称蟳。1986年,境内哆头盐场及鳌山村,分别将盐坎和养鱼池用石砌岸,池面盖网,采捕生殖腺尚未成熟的天然青蟹进行池塘暂养。每亩放苗2500只左右,每天傍晚投喂5~8公斤贝类或小杂鱼作饵。经常检查青蟹摄食情况,发现死蟳和残余饵料,及时清除,保持良好水质。培养时间20~30天,待性腺发育丰满,膏肥、壳度硬时收获。但由于技术未过关,产量低、效益差,养殖发展缓慢。1994年养殖100亩,收获30亩,总产9吨。
  二、淡水养殖
  池塘养殖境内原只有零星池塘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新中国成立后,池塘养鱼逐渐增多。1954年,晋江专署水产局在铁灶村创办淡水鱼苗场,从外地购进鱼苗供应境内外各地养殖之用。农业合作化以后,池塘归集体所有,由社、组统一经营养殖家鱼。一般春季进行池塘消毒放鱼苗,主要品种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喂以青草、人畜粪等。元旦至春节时,捕捞供应当地社员食用。每年池塘养殖近1000亩,年产鱼200多吨。当时,省、专区和县水产管理部门技术员,在涵江开展家鱼苗孵化试验,1958年,鲤鱼苗孵化成功。1959年,鲢鱼和鳙鱼苗孵化成功。并先后成立鱼苗基地5处,建苗种池80多亩,为淡水养鱼提供优质鱼苗。1979年始,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原有集体养鱼池,逐渐转变由联合体或个体承包养鱼,同时大量建筑专业养鱼池,大力发展人工养鳗鱼(详见第三节)。1986年,全区池塘养殖1140亩,年产水产品585吨。1987年,大力推广池塘混养罗非鱼,推广面积872亩,混养罗非鱼平均亩产352公斤。1988年始,全区各地推广池塘养革胡子鲶、淡水白鲳及牛蛙等,养殖技术从单一放养,发展到多层次多品种混养。至1994年,全区池塘养殖3480亩,总产3256吨(含鳗鱼),其中罗非鱼540吨,鲤鱼204吨,鲢鱼202吨,草鱼150吨,鲫鱼96吨,牛蛙44吨。
  河沟养殖抗日战争前,境内沁园、鳌山等乡,开始利用河沟水面养鱼,此后一度中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给纵横交错、互相串通的河沟养鱼创造了有利条件。1956年,境内望江片等19个村,首先联合投资,成立公私合营望江养鱼场。1957年,该场在白塘设立分场。1958年,涵江人民公社成立后,该场由公社接办为公社养鱼场,是莆田县第一个公社养鱼场,面积1700亩,捕获成鱼500多吨。由于成绩显著,是年,获国务院授予“有水皆养鱼,处处鱼米乡”锦旗一面。1960年,又创办涵梧淡水养鱼场,面积1000亩。至年底,全境养殖面积3000多亩,占整个水面80%。采用施肥,投饵养鱼,年产鲜鱼800多吨。1961~1962年,管理体制调整,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但水沟村村串通,涉及面广,河沟养鱼下放到生产队难于管理。有的地方产生大集体、小集体和个体利益矛盾,栏鱼竹筏受破坏,养殖面积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渔业管理机构受冲击瘫痪,淡水养殖生产更不正常。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境内出现各种类型联合体和个体承租或承包河沟养鱼。1986年,河沟养殖3120亩,年产鱼80吨。1988年,河沟养殖3969亩,年产鱼96吨。1988年后,淡水养殖转向人工养鳗为主,加上河沟水浮莲泛滥成灾,养鱼受到一定影响。1989年,养殖面积降为2850亩,年产鱼79吨。90年代,大力推广河沟网箱养鱼,做到早苗,适时分养,高肥足饵,坚持勤检查、勤投饵、勤施肥、勤换水,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94年,全区河沟养殖3900亩,总产109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第三节 养鳗
  一、养鳗基地
  涵江地处碱淡水交接处,海洋鳗苗容易逆水游到淡水河沟生长。500年前,涵江鳗巷因盛产野生河鳗,已远近闻名,鳗巷由此得名。1974年始,境内望江、白塘等养鱼场,先后开展人工试养淡水鳗鱼,由于人工养殖工艺不成熟,养殖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养鳗生产处于自生自灭状态。1979年6月,由福建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与日本三正贸易公司,以补偿贸易形式,引进日本设备及技术,在境内新港创办国内第一家中外合作人工养鳗场,当年建池18亩。1980年投产,产鳗61.6吨,出口成鳗39吨。1981~1983年,养殖面积26.6亩,成鳗出口量分别为47.6吨、71.9吨和115.9吨。1984年建立市辖区时,养殖面积扩大至35.9亩,成鳗出口156吨。1986年始,区政府把发展人工养鳗业作为振兴涵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设立专门机构,多方筹集资金,争取银行贷款支持,扩办和新办人工养鳗场。是年,养殖面积扩至215亩,成鳗出口293吨。1987年,通过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等,新建养鳗池245亩,养殖面积达538亩,成鳗出口660吨。1988年,以民间筹资为主,又新建扩建养鳗池270亩,养殖面积808亩,当年成鳗出口1263吨,成为大陆最大的养鳗出口基地。其养殖面积和出口成鳗量,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莆田市的二分之一,得到国家和省、市有关领导人的多次赞誉。并被省水产厅授于鳗鱼养殖生产先进单位的称号。至1993年,全区养殖面积达1362亩,成鳗出口2504吨。1994年,因受投苗资金不足和河沟水污染等影响,养殖面积降为1174亩,当年成鳗出口2022吨,养殖面积和成鳗出口量,分别比1993年下降13.8%和19.2%。
  二、养鳗技术
  白苗驯养白苗驯养是使鳗苗从野生习性转变为人工养殖的最初阶段。养殖主要技术操作程序为:在棚室内备有供热的水泥池——白苗池,池进排水要便利,并配备水车式增氧机。放养前做好白苗池注水消毒,一周后换水,加温育水,除有害物质。放苗前一天,再注新水,加食盐,增氧等。放养白苗时,每平方米面积放0.2~0.4公斤,白苗入池后第二天开始增温,并用经洗净药洁的丝蚯蚓诱饵开食,以后逐渐改用丝蚯蚓与白仔饲料混合调成糊状给食,再过渡到全用白仔料饲养。白苗驯养过程中,每日要排污3次,保持池水清澈透明,必要时施放0.5~2PPM高锰酸钾或10~30PPM的福尔马林消毒。经过驯养,体重增加15~23倍,及时分池养殖。
  黑仔饲养白苗经驯养之后,身体变黑的苗叫鳗种,俗称黑仔。黑仔培育池最好继续在一级池内饲养。放养前10天,池要注水消毒,冲洗干净,注入新水,待放鳗种前再换一次。鳗种放养密度,按鳗种规格不同而定,随着鳗种规格的增大,单位面积放养重量相应增加,而放养密度随之减少。放养后,当天傍晚用0.5~0.7%食盐消毒。黑仔饲养,由白仔料逐渐改变比例,转换为全黑仔料饲养,每天投饲料两次,每次投饲量以半小时吃完为适量。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水质优良,水温控制在28℃左右。饲养1个月左右,个体普遍增大,同时,产生大小悬殊,通过选别分养,稀疏池鳗的密度。
  成鳗养殖是把个体10克以上的鳗种,养成商品鳗的过程。境内通常有露天池和棚屋塑料保温池,除冬季低温期用保温池外,其余季节均用露天池蓄水养殖。放养前两周清池消毒,提前2~3天进水,培育水质,水温达20℃以上放鳗种,放养密度按不同规格鳗种和不同管理方法灵活确定,一般是鳗种体重12~20克的9000~11000尾/亩,20~40克的7500~9000尾/亩,40~60克7000~7500尾/亩,大于60克的7000尾/亩。成鳗饲养,一般采用配合成鳗饲料,水温达20℃以上,每日投饲两次,日投饲率根据前1天投饲量,当日天气及鳗的活动情况确定,以大鳗食完饲料5~10分钟,中、小鳗食完饲料15~20分钟为适量。调制饲料还要随水温与鳗鱼规格不同,而增减鱼油添加量。通过投饲,增加营养源的积累,约1周排污1次。每吨池鳗配备1台增氧机,灵活掌握开动增氧。成鳗养殖一段时间,个体大小也出现分化,每隔45~60天,就分养一次,分养贯穿着养殖过程的始终。
  三、经营管理
  1979年,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与日本三正贸易公司,以补偿贸易方式在涵江建立第一个人工养鳗场。1984年,合同期满,该场由涵江公社与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以8∶2的股份合营养鳗生产,成为涵江合营养鳗场。涵江公社负责场内生产管理,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进口饲料和成鳗出口业务。1985年始,涵江乡和有关村也开始集资,与各级外贸公司挂钩,兴办养鳗场,成为集体企业或股份制企业,饲料由挂钩的外贸公司进口供应,成鳗由外贸公司统一组织出口外销。1987年,通过引进世界银行贷款,进一步发展村级股份制养鳗场。同时,境内企事业和驻军部队等,也在涵江各地投资兴办和联办养鳗场,境外有关单位和外商也有来涵江合资兴办和独资兴办养鳗场。至1994年止,境内养鳗场计72家,其中国营3家,集体2家,外商独资1家,股份制66家。多数是投资者组成董事会决策,场部成立管委会管理或承包管理——租赁承包、场长承包或联合承包等。技术员及工人均采用聘雇合同工。财务管理实行以场(公司)为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第四节 捕捞
  一、海洋捕捞
  海洋捕捞为境内传统副业。涵江沿海哆头等村渔民在内海设石芦、竹芦、矮簾等定置作业捕捞为主,辅之以舢板,使用手提缯、小钓,早出晚归捕捞。内港的镇前村专业捕捞渔民,有购置木帆船,用手撒网、流刺网,在近海捕捞。新中国成立以后,海洋捕捞由石芦、竹芦定置作业,向张网、刺网定置作业转化,由小舢板、木帆船向机动船、机帆船发展,由内湾、内海捕捞,向内海、近海捕捞拓展,作业类型,捕捞数量都有增加。1970年,海洋捕捞量69吨。1986年,海洋捕捞量768吨,增长10多倍。1986年后,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电、毒、炸鱼列为违法行为被禁止。1994年,全区发放捕捞许可证机帆船83艘,计127.9吨位,1225匹马力,专业捕捞劳力325人,其中下海劳力121人。全区滩涂养殖村、渔农兼业村,有海上作业机动船30多艘,兼业捕捞劳力988人,其中经常下海捕捞劳力519人。是年,全区海洋总捕捞量2658吨,比1986年增长246%。
  二、淡水捕捞
  境内洋中村民,自宋末由中原迁移来涵江定居,就传来织鱼网及捕捞淡水鱼技术。新中国成立以前,淡水捕捞均为民间兼业。最原始的捕捞方法,是徒手在水中摸鱼虾,或把水弄浑后摸鱼,也有把水排干或待河沟自然干涸捕捉。工具捕捞有手撒网、挂网、围网、推网、捞网、举缯、竿钓、延绳钓、陷篓、鸬鹚捕捉等,捕捞天然繁殖的鱼、虾、贝类等。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传统工具捕捞。“文化大革命”期间,渔业管理机构瘫痪,有的捕捞采用小船带蓄电池进行河沟电捕鱼,也有用茶饼等毒鱼捕捞。80年代,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法律规范水产资源保护,电鱼、毒鱼、炸鱼和鸬鹚捕鱼等禁止使用。网捕技术有进一步发展,有用围网、刺网、张网、拖网等捕鱼。一般在天然大水域河沟里捕鱼,把船划到河沟中间,开始放围网、刺网(俗称绫),连续放几段后,刈分水体,或加投鱼饵,诱骗鱼类出动,然后收网拉绫,把大鱼捕捉,小鱼放回再养。拖网是以一只小船放网,网放完后,由岸上两组人员慢慢地把网拖曳到岸边,取出渔获物。在池塘或部分河沟地段,有的仍用拔大缯或放缯仔,由单人捕捞。拔大增是先把大缯放入水中,沉入水底,再投放鱼饵,一拉主桅,带起绑网竹竿,把鱼网拉起,被鱼饵骗到网里的鱼就被抓获。放缯仔一般是惊蛰前后,河沟里母鱼要顺流或逆水游到小沟渠道或水田产卵,把缯仔放在水流出入口,使鱼误进缯仔网里面抓获。小池塘捕鱼,一般是将池水排干捉鱼。捕捞虾、螺,仍有用捞网、推网捕捞。1986年,淡水捕捞产量240吨。1994年,淡水捕捞产量1489吨,比1986年增长5倍多。
  第五节 鱼病防治
  历史上,河沟鱼类是自然繁殖生长为主。池塘养殖鱼类,主要防暑天高温泛池和鱼肠炎病。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兴办国营及集体鱼苗场和养鱼场,外地调入鱼苗多,鱼病病源不断传入,淡水鱼病有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锚头蚤病、水霉病等。防治贯彻“以防为主,土洋结合”的方针。传统的防治是用大蒜、苦蓼、五倍子等中草药。50年代中期始,用漂白粉、生石灰、食盐、高锰酸钾等药物防治。防治外用药采用全池泼洒和鱼体消毒,内服药拌饵投喂。即鱼池用漂白粉、生石灰消毒;鱼苗下池前用食盐、高锰酸钾稀溶液消毒。在喂养鱼时,用漂白粉、生石灰进行食场挂袋,定期泼洒生石灰、漂白粉、食盐及药物拌饵喂养等。
  1979年始,境内开始人工养殖鳗鱼,由于苗种来源杂,养殖密度高,病害容易传染。其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疾病有:赤鳍病、肝肾炎、赤点病、烂鳃病、烂尾病、水霉病、鳃肾炎等。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车轮虫病、白点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锚头蚤病、鳔线虫病等。各种疾病对鳗鱼危害越来越严重。
  对鳗鱼疾病防治工作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病、防重于治”的方针。鳗病预防主要措施是保持水源及环境清洁,增强鳗体抗病力,保持鳗池良好水质,注意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清池,鱼体消毒,丝蚯蚓等饲料消毒保洁,适时施药预防等。防治常用药物有漂白粉、食盐、生石灰、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孔雀石绿、亚甲基兰、敌百虫、氯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呋喃西林等。
  第三章 机构
  1984年前,涵江畜牧和渔业行政管理隶属莆田县农业局、畜牧生产办公室和水产局。1984年涵江建区后,行政管理隶属区农委。其下属事业机构也逐渐加强和完善。
  第一节 畜牧业机构
  一、涵江乡畜牧兽医站
  1958年成立涵江公社兽医站,属集体事业性质单位,社办公助,财政差额补助。行政隶属公社领导,负责全社畜禽疫病防治和育种工作,业务由莆田县畜牧兽医站指导,站址设在涵江后街。服务范围包括西天尾、萩芦、梧塘及江口管理区。1961年调整行政区划,涵江建立区公所,原公社兽医站改按新成立公社设站,在涵江境内设有望江、塘头、高美、上梧、后街、新港6个站。1965年撤区并社,涵江公社兽医站设在后街。塘头、上梧、铁灶、新港、高美5个站改为分站,全站配备专职兽医员15人,并在49个大队配备经培训的兽医员49人,阉割员7人。1971年,兽医站搬迁到涵江后度新建站址。1984年,政社分开,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涵江公社兽医站也相应改为乡兽医站,业务上隶属涵江区畜牧兽医站指导。1990年,按省编制委员会、人事局、财政厅、农业厅联合通知,涵江乡畜牧兽医站中,编制配备国家畜牧兽医技术干部2人,其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正式列入乡(镇)农业三站之一。1994年,涵江乡兽医站有集体性质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中兽医师2人、助理畜牧师2人、助理兽医师3人、技术员3人、其他人员2人。
  二、涵江家畜检疫站
  1964年成立涵江家畜检疫站,编制人员9人,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财务上自收自支。负责涵江境内畜禽交易所、出入境及屠宰场的畜禽宰前宰后的检疫检验工作,确保畜禽健康生长和食品卫生。1984年前,行政隶属莆田县农业局领导,业务隶属莆田县畜牧兽医站指导。1984年始,行政隶属涵江区农委领导,业务隶属区畜牧兽医站(中心)指导。1994年,全站在编人员9人,其中助理兽医师3人,技术员6人。聘用农村点代检员3人。站址在涵江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楼。下设涵江猪苗交易所检疫检验点、莆田县涵江食品站检疫检验点和涵江农贸、侨新、镇前、塘头、新浦等市场检验点。
  三、涵江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1985年,经涵江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区畜牧兽医站。1987年升格为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全民事业单位。地址在涵江下洋涵江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楼。行政隶属涵江区农委领导,业务上受莆田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指导,下辖区畜牧兽医站、涵江家畜检疫站、蜂业管理站、畜禽技术咨询服务部。中心负责全区畜禽疫病的防疫及治疗等工作。中心成立后,为涵江畜禽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服务做出一定贡献,1989年度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畜牧生产先进单位。1994年,中心在编人员10人,其中畜牧师1人、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师1人、助理兽医师3人、技术员2人、职工2人。
  第二节 渔业机构
  一、涵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1986年成立,全民事业单位,行政隶属区农委领导。主要职责是担负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水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区水产技术推广计划,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先进工艺和设备,作示范性推广普及,承担上级部门下达的技术推广任务,组织培训基层渔业管理人员、渔民技术员、渔业专业户及科技示范户,开展病害防治,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总结交流水产技术,传递信息。同时配合渔政站,共同承担渔政管理工作。1994年,全站人员4人。至1994年,有6个项目分获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成果奖。举办培训班18次,培训人员达800多人次。
  二、涵江区渔政管理站
  1988年成立,行政执法单位,隶属区农委领导。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渔业法律、法规的执行;保护、增值渔业资源,征收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发放注销渔业捕捞许可证和特许品种(如鳗鱼等)的生产、收购、运输许可证;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业生产纠纷;协同环境保护部门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对从事捕捞、养殖、购销等各种渔业活动及渔业证件、渔船、渔具、捕捞方法、渔获物等进行检查;承办各级人民政府和渔业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渔政管理事项。1994年,全站在岗6人。是年,依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福建省重要水生动物苗种亲体管理规定》,打击电、炸渔17船次,办理鳗苗收购许可证达100%。获得1994年度福建鳗鱼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