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页数: 3
页码: 287-289
摘要: 本节介绍了涵江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水稻、大麦、小麦、甘薯、大豆、花生、甘蔗、食用菌等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农作物 栽培技术 涵江区

内容

一、水稻
  播插期早稻一般在惊蛰至春分播种,清明至谷雨插秧。晚稻一般在小满至夏至播种,大暑左右插秧。60年代晚稻推广倒种春。70年代后水稻推广育卷秧,播种期比原来推迟,插秧期提倡适时早插,早稻插秧不超5月1日,晚稻插秧不超8月1日。
  育秧传统的育水秧,亩播种量100公斤左右。1958年,推广湿润秧田育秧,亩播种量50公斤左右。70年代开始推广蒸气催芽和5406拌种催芽,666粉垫底育卷秧。1977年,推广晚稻杂优品种,为延长秧龄期,采用两段育秧等办法。80年代,早稻推广应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湿润育秧法。1994年早季,引进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技术进行示范。
  种植规格历史上,种植高秆品种都是稀植,亩插不到1万丛。1955年,开始推广密植,亩插1.2~1.4万丛。60~70年代,推广矮秆品种,提倡小株密植,株行距为20×16.7厘米、20×13.3厘米或18.3×18.3厘米,丛插10~12本。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插秧规格采用20×26.7厘米、23×27厘米等。
  灌溉1953年开始,改历史上的自流串灌、漫灌为轮灌、湿灌。70年代,推广“前浅、中搁、后湿润”的管水技术。80年代,推广寸水返青、薄水促蘗、够苗搁田(早稻插后20天,晚稻插后15天烤田)、复水养胎、薄水扬花、干湿交替灌浆至成熟等管水技术。
  二、大、小麦
  传统的播种期是小雪后种小麦,大雪至冬至种大麦。60年代后,由于晚稻大面积推广倒种春品种,早熟早收,大、小麦播种提早到立冬至小雪前完成,最迟不超过12月1日。
  传统的稻田种麦方式为穿沟、作畦、条播。1977年,推广苏州式种麦技术,实行板田种麦和宽畦、深沟、窄沟种麦。以后逐渐改为窄沟适畦、撒播。一般畦宽0.8~1米,沟宽0.2米。
  水管措施为湿润播种,遇旱灌一次出苗水,拔节期控水蹲苗,抽穗后清沟排水,后期养根保叶防早衰。
  80年代,开始推广化学药剂除草,拔节期喷矮壮素防倒伏等技术。
  三、甘薯
  传统上,农民栽甘薯,采用老蔓育苗(俗称八月埋)。1955年始,推广薯块温床育苗。70年代,大面积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及甘薯“五改”栽培技术:改老品种为新品种;改弱苗为壮苗,改小畦稀植为大畦密植,改不施底肥为分层施包心肥,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同时,在管理上改翻蔓为提蔓等,并推广花生、大豆套种甘薯技术。
  四、大豆
  春大豆一般在惊蛰至春分播种,秋大豆在大暑至立秋播种。播种时用过磷酸钙、钙镁磷等作基肥,火烧土或草木灰盖种。苗期中耕2~3次,并用人粪尿、火烧土或化肥进行追肥。60年代,对生长过旺,采用摘心、摘叶防旺长的技术。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多效唑,在初花期喷施,控制徒长,增加结荚数。
  五、花生
  传统上,种植蔓生型花生,春播秋收,一年一熟。1949年以后,推广种植直立型品种,可一年两熟。春花生在春分左右播种,立秋至处暑收成。秋花生多用春花生品种倒种,处暑前播种,立冬至小雪收成。播种方式推广点播,穴距为16.7~20厘米。80年代,推广穴距13.3~16.7厘米,每穴2~3粒。
  六、甘蔗
  传统上,甘蔗种植是一年新植,两年宿根。60年代后,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新植蔗产量高于宿根蔗,二造宿根逐渐减少。到70年代,基本上是一年新植,一年宿根。新植蔗,传统的种植方式是春直播,即在惊蛰至谷雨间,直接下种苗。1976年以后,推广育苗移栽,取代了麦底蔗(蔗套种在麦田中)。80年代后,推广冬育苗、春移栽及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
  七、食用菌
  蘑菇 1974年以前,从上海虹桥调原种回来制栽培种。1974年,开始在埭里大队组织生产原种。80年代栽培种的培养基制作,由粪草配料改为麦粒配料。菌株由多孢改为单孢、多孢相结合。培养料中干牛粪与稻草的配比,由2比1,逐步改变为1比3~3.5。栽培场地原是在室内搭架床栽。1992年,开始推广标准化菇房栽培,培养料发酵也由一次发酵技术,发展到通气发酵或二次发酵技术。
  白木耳 70年代用段木栽培,80年代改为木屑代料瓶栽。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