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2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23.3
页数: 9
页码: 284-292
摘要: 本章介绍了涵江区农业种植的良种推广历史。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历史 涵江区

内容

第一节 耕作制度
  明清时期,境内已发展种植双季连作稻,稻—薯、稻—麦,一年二熟制。民国时期,有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旱地以麦—花生(大豆)—晚薯—麦—甘薯为主,二年五熟制。新中国成立后,普遍推广一年三熟高产制及轮作制,复种指数250%以上。
  一、水田区
  粮油作物轮作,早稻—晚稻—冬种(大、小麦或蚕、豌豆、蔬菜),或早稻—甘薯(套秋大豆)—冬种,或早稻—花生(倒种春)或大豆—冬种,或大豆—晚稻—冬种,一年三熟制。
  甘蔗轮作,甘蔗三年(套种春大豆或番茄、四季豆、蘑菇)—稻—稻(或薯)—冬种,实行四年一轮回的粮蔗轮作制。
  黄麻轮作制,黄麻—冬种—早稻—晚稻—冬种,二年五作制,或早稻—黄麻(稻底套种黄麻苗)一冬种。
  二、旱地区
  粮油作物轮作,早薯—冬种—春大豆(或花生)—晚薯—冬种,二年五熟制;或春大豆—晚薯—冬种—春花生—套晚薯—冬种,二年六熟制。
  甘蔗轮作,甘蔗—花生(或大豆)—甘薯—冬种,三年二蔗轮作制。
  三、蔬菜区
  推广菜(豆类、瓜类)间套种—冬种,一年多熟制。
  第二节 良种推广
  一、水稻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种植水稻品种,都是高秆类型,易倒伏,产量不高不稳。50年代,各级政府组织良种评选,发动农民就地选种、繁殖,就地推广良种。以茎秆粗壮、丰产性好的为选留种目标。选用推广本地高秆良种:早稻有一穗尾、六十日早、大粒早等,晚稻有一支香、一粒尖、大水浪等。引进良种:早稻有南特号、陆财号,晚稻有一支早、白壳术、鸟壳尖等。
  60年代,水稻种植品种,主要是推广外地引进的矮秆良种。早稻有矮脚南特号、广矮、广场矮、二九矮、珍珠矮等。晚稻有井泉糯、广二矮5号、溪南矮等。
  70年代初,继续开展引进外地常规良种。早稻常规种有铁骨矮、红410、广解9号、233等,其中红410为当家品种。晚稻常规种有桂朝2号、金晚等。1976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三系,并相继组织人员到海南岛、诏安及境内埭里、安仁、码头等地制种,繁殖与推广杂交水稻良种供晚稻栽培,品种有四优、威优、汕优等。
  80年代,重点是引进推广杂交水稻良种。同时,还引进常规早稻矮梅早、78130等品种,晚稻龙桂4号等品种,作为搭配种。
  1990年以后,水稻品种,除推广已引进杂交水稻及常规水稻良种外,1991~1992年,还引进试种福建省农学院培育的光优60、光优63、福建省农科院培育的三亚1号、二亚1号的二系法杂交水稻品种。
  二、麦类
  小麦新中国成立前后,小麦种植品种为红壳麦、山里本、白壳麦等。1957年,引进和尚麦。1958年,以推广高产、抗锈病、耐肥抗倒伏的品种为目标,先后引进推广华东5号、抗锈5204、南大2119、阿夫、欧柔。1972年,引进推广抗锈1号。1974年始,引进推广晋麦2148、青海麦、文革一号、莆麦一号、晋麦2454、623、福繁、两江麦等品种。80年代后期,引进川辐、绵阳、尔麦等品种。
  大麦新中国成立前后,大麦种植品种有白肚鼓锤麦、鸟肚鼓锤麦、长穗大麦、米麦。50年代,从福州引进德国麦。1972年,从江苏引进二棱大麦早熟三号。1976年,引进矮早三。1982年后,推广莆田市农科所选育的莆大麦4号。
  三、甘薯
  新中国成立前,甘薯栽培品种有藤瓜薯、六十日早、鸡母薯、田红等。50年代,引进永春五齿、胜利百号等品种。60年代,引进愚北白、晋薯、新种花等品种,其中新种花成为主要栽培品种。70年代,引进龙岩8~6、岩齿红等品种。80年代,引进推广福薯87、莆薯53、闽抗329、福薯26、金山57等。其中福薯26,金山57,至90年代初已成涵江主要栽培品种。
  四、花生
  新中国成立前,花生品种有中广(蔓性晚熟品种)、大琉球、中琉球、小琉球。之后,从福清县传入勾鼻花生,一直沿种到20世纪50年代。1958年,引进狮头企。1976年,引进粤油551、粤选58。80年代,引进黄油17、粤油551~116、尔花10号、汕油27、红花126等品种。
  五、大豆
  历史上栽培大豆品种有白豆仔、乌壳豆、绿心黑豆、绿斜豆、九月乌。新中国成立初,选用早、中、晚熟的白豆仔、古田豆、大黄豆作为主栽品种。70年代,引进推广穗稻黄、花面豆、威莱姆斯等新品种。1988年始,推广莆田市农科所选育莆豆8008良种。
  六、油菜
  新中国成立前后,选用福清油菜作栽培品种。60~70年代,更换栽培福州油菜。80年代始,推广莆油3号、福油2号、福油3号等新品种。
  七、甘蔗
  新中国成立前后,甘蔗品种是糖蔗仔、荔浦蔗。1954年,引进台糖134。1971年,引进闽糖70/611。80年代,引进桂糖11、闽糖703、闽糖77/208、福引70/9等优良甘蔗品种。
  八、黄麻
  1956年,引进印度D154品种。1963年,引进越南红麻(棉花麻)、青皮3号。1964年,引进粤园5号。1980年,引进福建农学院黄麻179良种。
  九、蚕豆
  新中国成立前,种植的当家品种有土豆仔、半花和沁后本。至90年代仍作为栽培品种,品种没有更新换代。曾从浙江省调进嘉兴豆、慈溪蚕豆等,因生长期长,主要作为绿肥种植。
  十、豌豆
  新中国成立前,种植的白花硬壳豌豆、红花硬壳豌豆、乌珠、软壳豌豆(俗称幼豆),至90年代仍有种植。其间80年代,引进新品种有二花豌豆、台中11号等,可早播早熟早上市,商品效益好,90年代已推广种植。
  十一、蔬菜
  种类齐全,品种繁多,按食用部分分类有:
  根菜类萝卜、胡萝卜、大头菜(根用芥菜),芜菁甘蓝(南京菜)等。
  茎菜类马铃薯、菊芋(蕉芋)、藕、姜、荸荠、芋头、莴苣、茭白、球茎甘蓝等。
  叶菜类小白菜、芥菜、菠菜、芹菜、莴苣、苋菜、叶甜菜(牛皮菜)、芥蓝菜、茼莴、结球甘蓝、大白菜、结球莴苣、包心芥菜、葱、韭菜、芫荽、洋葱、大蒜等。
  花菜类花椰菜、金针菜等。
  果菜类南瓜、黄瓜、西瓜、甜瓜、冬瓜、瓠瓜、菜瓜、丝瓜、苦瓜、佛手瓜、茄子、番茄、辣椒、菜豆、豇豆、刀豆、毛豆、豌豆、蚕豆等。
  第三节 栽培技术
  一、水稻
  播插期早稻一般在惊蛰至春分播种,清明至谷雨插秧。晚稻一般在小满至夏至播种,大暑左右插秧。60年代晚稻推广倒种春。70年代后水稻推广育卷秧,播种期比原来推迟,插秧期提倡适时早插,早稻插秧不超5月1日,晚稻插秧不超8月1日。
  育秧传统的育水秧,亩播种量100公斤左右。1958年,推广湿润秧田育秧,亩播种量50公斤左右。70年代开始推广蒸气催芽和5406拌种催芽,666粉垫底育卷秧。1977年,推广晚稻杂优品种,为延长秧龄期,采用两段育秧等办法。80年代,早稻推广应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湿润育秧法。1994年早季,引进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技术进行示范。
  种植规格历史上,种植高秆品种都是稀植,亩插不到1万丛。1955年,开始推广密植,亩插1.2~1.4万丛。60~70年代,推广矮秆品种,提倡小株密植,株行距为20×16.7厘米、20×13.3厘米或18.3×18.3厘米,丛插10~12本。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插秧规格采用20×26.7厘米、23×27厘米等。
  灌溉1953年开始,改历史上的自流串灌、漫灌为轮灌、湿灌。70年代,推广“前浅、中搁、后湿润”的管水技术。80年代,推广寸水返青、薄水促蘗、够苗搁田(早稻插后20天,晚稻插后15天烤田)、复水养胎、薄水扬花、干湿交替灌浆至成熟等管水技术。
  二、大、小麦
  传统的播种期是小雪后种小麦,大雪至冬至种大麦。60年代后,由于晚稻大面积推广倒种春品种,早熟早收,大、小麦播种提早到立冬至小雪前完成,最迟不超过12月1日。
  传统的稻田种麦方式为穿沟、作畦、条播。1977年,推广苏州式种麦技术,实行板田种麦和宽畦、深沟、窄沟种麦。以后逐渐改为窄沟适畦、撒播。一般畦宽0.8~1米,沟宽0.2米。
  水管措施为湿润播种,遇旱灌一次出苗水,拔节期控水蹲苗,抽穗后清沟排水,后期养根保叶防早衰。
  80年代,开始推广化学药剂除草,拔节期喷矮壮素防倒伏等技术。
  三、甘薯
  传统上,农民栽甘薯,采用老蔓育苗(俗称八月埋)。1955年始,推广薯块温床育苗。70年代,大面积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及甘薯“五改”栽培技术:改老品种为新品种;改弱苗为壮苗,改小畦稀植为大畦密植,改不施底肥为分层施包心肥,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同时,在管理上改翻蔓为提蔓等,并推广花生、大豆套种甘薯技术。
  四、大豆
  春大豆一般在惊蛰至春分播种,秋大豆在大暑至立秋播种。播种时用过磷酸钙、钙镁磷等作基肥,火烧土或草木灰盖种。苗期中耕2~3次,并用人粪尿、火烧土或化肥进行追肥。60年代,对生长过旺,采用摘心、摘叶防旺长的技术。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多效唑,在初花期喷施,控制徒长,增加结荚数。
  五、花生
  传统上,种植蔓生型花生,春播秋收,一年一熟。1949年以后,推广种植直立型品种,可一年两熟。春花生在春分左右播种,立秋至处暑收成。秋花生多用春花生品种倒种,处暑前播种,立冬至小雪收成。播种方式推广点播,穴距为16.7~20厘米。80年代,推广穴距13.3~16.7厘米,每穴2~3粒。
  六、甘蔗
  传统上,甘蔗种植是一年新植,两年宿根。60年代后,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新植蔗产量高于宿根蔗,二造宿根逐渐减少。到70年代,基本上是一年新植,一年宿根。新植蔗,传统的种植方式是春直播,即在惊蛰至谷雨间,直接下种苗。1976年以后,推广育苗移栽,取代了麦底蔗(蔗套种在麦田中)。80年代后,推广冬育苗、春移栽及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
  七、食用菌
  蘑菇 1974年以前,从上海虹桥调原种回来制栽培种。1974年,开始在埭里大队组织生产原种。80年代栽培种的培养基制作,由粪草配料改为麦粒配料。菌株由多孢改为单孢、多孢相结合。培养料中干牛粪与稻草的配比,由2比1,逐步改变为1比3~3.5。栽培场地原是在室内搭架床栽。1992年,开始推广标准化菇房栽培,培养料发酵也由一次发酵技术,发展到通气发酵或二次发酵技术。
  白木耳 70年代用段木栽培,80年代改为木屑代料瓶栽。
  第四节 植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 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虫害有稻螟虫、稻飞虱等。常年都有发生,严重的有1983年,稻瘟病发生5000多亩,损失稻谷462.5吨。1988年,发生纹枯病2万多亩、白叶枯病200多亩,损失稻谷206吨。1989年,晚季三化螟为害率达41.8%、白穗率1.45%,损失稻谷185.6吨。1992年,细菌性条斑病发生1000多亩,损失稻谷12.5吨。
  麦类病虫害 以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为主,其次有小麦散黑穗病和大麦坚黑穗病、粘虫、蚜虫等。
  甘薯病虫害 有甘薯瘟、软腐病、疮痂病、丛枝病、黑斑病、蔓刈病、小象鼻虫、卷叶蛾、旋花天蛾、斜纹夜蛾、甘薯麦蛾等。
  大豆病虫害 有霜霉病、炭疽病、豆荚螟、造桥虫、银纹夜蛾等。
  花生病虫害 有青枯病、褐斑病、锈病、蛴螬等。
  蔬菜病虫害 有白菜软腐病、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番茄轮纹病、番茄立枯病、菜青虫、小菜蛾、赤条跳甲、黄守瓜、菜蚜、地老虎、蝼蛄等。
  二、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测报
  新中国成立前,科学不发达,视病虫害为“天意”,难以抗拒。新中国成立后,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病虫防治由县农业部门设点进行病虫发生情况测报,以便有的放矢地组织防治工作。
  1961年,涵江正式建立病虫测报站,测报站配备测报技术人员1名和农民技术人员1名。刚成立测报站,只测报水稻三化螟,以后逐渐增加到预测稻瘟病、麦锈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细条病、甘薯象鼻虫、蔬菜菜青虫、小菜蛾等多种病虫害。预报防治病虫最佳时间,发动群众,对症及时防治,达到省工、省本、高效、减少污染之目的。
  (二)综合防治
  人工防治 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害虫多采取人工捕杀,对病叶采取摘除。农民多于清晨捕杀害虫,其方法还有采摘害虫卵块、捞菌核、挖稻根烧毁等。50年代,境内就有发动千家万户农居民,燃点松柴到田间诱杀三化螟螟蛾及其他趋光性害虫。1971年,开始使用黑光灯诱杀螟蛾及其他害虫。1975年,埭里、安仁、码头、涵东、涵中等9个大队,有黑光灯214盏,其中埭里大队就有40盏,每天可收杀三化螟等多种害虫10多斤,多时可达40多斤,数量可观。此办法可减少喷施农药次数,但成本较高。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黑光灯因费用问题自然消失。仅秧田采集螟卵的人工捕杀法,至90年代初仍使用。
  农业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提倡挖稻根烧火烧土、提早灌水溶田、捞菌核、处理稻草等方法,杀灭越冬病虫源。50年代中后期,开始选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改进耕作制度,作物进行轮作倒茬,调节播种期等,以防避病虫害。60年代后,注意适度密植、浅水勤灌、适时烤田,后期干干湿湿,有抑制病虫害发生的作用。80年代后,采用配方施肥,进行健身栽培,增进作物自身防卫能力,对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起到拒避或防御作用。
  化学防治 50年代初,防治病虫害用无机类农药、石灰、砒霜等。60年代,大量使用666、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1960年,首次运用飞机喷西力生和666药粉,防治早、晚稻病虫害。早季防治1.7万亩,晚季防治1.15万亩。70年代,使用的农药有马拉松、杀螟松、呋喃丹、毒杀酚、叶蝉散、敌百虫、敌敌畏、杀虫脒、乐果、三氯杀螨醇、代森锌、代森铵、稻瘟净、托布津、多菌灵、稻脚青等。70年代后期,禁止使用666、滴滴涕农药,并规定甲胺磷、杀虫脒、1605等高毒农药禁止在蔬菜上使用,防止人畜中毒,并推广使用一批高效、安全、经济的农药,主要有富士一号、异稻瘟净、粉锈宁、叶青双、退菌特、甲霜铜、叶枯净、水胺硫磷、三环唑、杀虫双、优乐得、速灭威、辛硫磷、除虫菊类等农药。为了提高防治效果,从1980~1985年,实施水稻万亩综合防治示范片,取得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1986~1994年,境内农村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其效果日渐显著。
  生物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采用赶小鸭下田食虫,取得一定效果。1973年,人工饲养赤眼蜂防治水稻卷叶螟,稻叶被害率降低80~90%。70年代,提倡保护青蛙,以蛙治虫。1989年,在福建农学院支持和协助下,开始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1990年,示范防治荔枝4170株,防效达94%,株防治成本降低2.09元,控制了蝽蟓为害。此后,每年均进行平腹小蜂生防工作。1994年,生防荔枝、龙眼蝽蟓500亩,计8750株。发展生物防治,避免喷施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使病虫防治从“综合防治”转向“综合治理”迈出可喜的一步,减少化学农药对人类的伤害。
  抗生菌防治 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也属生物防治法之列。70年代,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用青虫菌防治菜青虫,用加收米(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80~90年代,推广8010、BT等生物菌液,防治病虫害取得良效。其中1990年开展无公害蔬菜栽培300亩,到1994年发展到1000亩。
  除草灭鼠 传统上,采用人工中耕除田间杂草。60年代,推广使用除草剂2.4—D。80年代始,使用杀草丹、扑草净、除草醚等。1989年,推广丁草胺除草,面积逐年扩大,1991年1.9万亩,1994年达9.6万亩。其间田间鼠害,1980年前不突出。80年代始,田间
  鼠害严重,人民政府曾多次组织,统一用磷化锌、砒霜、灭鼠灵等灭鼠。1986年鼠害率,早稻达1~3%,晚稻达2~4%,局部田块高达15~20%。是年投入毒饵5.5吨,诱杀老鼠,毒鼠面积2.5万亩。随后每年毒鼠面积不断增加,1994年达7万亩。
  第五节 施肥
  一、肥料结构
  传统上,境内有积、造、堆、沤区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的习惯。1949年前,已有进口美国肥田粉,但施用面积很少。农业生产用肥主要是人畜粪尿、厩肥、火烧土、墙土、草木灰、海泥、沟泥、沤肥、桶砒和大豆、花生饼肥等。
  50年代,贯彻以施用农家肥为主、商品肥为副的施肥方针,施用肥料的品种、数量逐渐增加。为广辟肥源,采取常年和突击、专业队和群众性积肥相结合的办法,经常结合卫生大扫除,发动群众开展积肥送肥运动。并总结推广“种、养、采、挖、捞、垫、堆、积、回、薰、造”等方法,每年大抓春耕、夏种、秋、冬季几次大积肥。同时提倡户养—头猪,宣传猪多肥多和肥多粮多的好处。1952年,开始推广使用硫酸铵。1956年,开始推广过磷酸钙。50年代末,还推广根瘤菌拌种。
  60年代,仍是以有机肥为主,同时开始试验示范,推广氨水、尿素、石灰氮、钙镁磷肥等各种化学肥料,其施用量逐年增加。并推广大豆接菌肥、紫云英接菌肥等。
  70年代,由于国产化肥的增加,特别是莆田县合成氨厂投产后,开始大量推广使用氨水、碳酸氢铵。1973年,试用莆田化工厂生产的植物生长激素—增产灵(4—碘苯氧二酸)。1974年,开始供应进口钾肥,推广5406放线菌和腐殖酸铵肥料。此后,还示范推广920、三十烷醇等植物生长调节素。还推广稻田养萍、水沟养殖水浮莲、水花生(革命草)等肥、饲两用的水生植物。1980年,推广使用复合肥。
  80年代,随着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化肥用量猛增,出现重化肥、轻农家肥的倾向,形成以化肥为主导的时期。绿肥种植面积也迅速减少,农家肥只用育苗及少数旱作作物上。1983年,试用微量元素肥。1988年,试用土壤植物营养调节剂,水稻固氮菌和生物钾等。
  90年代初,开始推广增产菌等菌肥和使用碧全健生素、叶面宝、高产灵及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开始使用水稻专用肥。
  二、施肥技术
  50年代以前,传统的施肥技术,以农家肥作基肥和追肥,采用撤、泼、点施等方法。50年代开始,随着化学肥料广泛施用,不断总结多种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 1949年以前使用农家肥,施肥方法有基肥、沾秧根、塞秧蔸、中耕追肥等。1949年后,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和品种更新,施肥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提高。1963年,开始推广“攻头、保尾、控中间”施肥方法,即重施基肥,早施分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推广球肥深施,全层施肥及施用混合肥——氨水渗苦卤、氨水混合过磷酸钙,碳铵加农盐,酸性海带渣渗碳铵或氨水等。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1984年以后,
  推广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测土施肥和微量元素搭配施等技术,并总结出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因苗补肥、酌施穗肥的施肥方法,还推广磷酸二氢钾、增产菌、高产灵等进行根外追肥等技术,做到氮、磷、钾三要素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营养。
  大小麦施肥传统上,常用人粪尿、厩肥作底肥,火烧土或草木灰盖种,一般是中耕追肥2~3次。70年代,随着化肥品种及数量的增加,基肥常增施过磷酸钙、碳铵、复合肥等化肥,并采取早施麦针肥、重施三叶肥、补施平衡肥、搞好根外追肥等,使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合理搭配的施肥技术。
  甘薯、大豆、花生及甘蔗等作物施肥1949年后,随着化肥品种的变化及数量增加,施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