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作物和食用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1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其他作物和食用菌
分类号: S646
页数: 2
页码: 293-2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区其他作物和食用菌的种植情况,包括蚕豆、豌豆、蔬菜和食用菌。
关键词: 农业 食用菌 涵江区

内容

一、蚕、豌豆
  新中国成立前,蚕豆、豌豆是农村贫困农民青黄不接的重要杂粮。其种籽可作粮食、菜肴、饲料及肥料等,茎叶可作肥料或饲料。蚕豆适宜水田栽培,白塘镇种植面积较大,三江口及国欢镇各村均有种植过蚕豆。豌豆较耐旱,适宜可灌溉的农地栽培,水田区也有栽培,国欢镇及三江口镇各村原来种植面积较大。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商品流通少,农业生产用化肥定额供应,农民粮食也不充裕,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习惯利用冬闲地扩种蚕、豌豆,可以一举多得,所以种植面积较大。1955年,种植15434亩,亩产44.6公斤。1965年,种植13099亩,亩产71公斤。至1975年,还种植11452亩,亩产78.7公斤。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发达,农民收入提高,冬种逐渐被农民忽视,蚕、豌豆种植面积也逐年减少。1980年,种植7163亩,亩产62.8公斤。1982年,种植4846亩,亩产87.5公斤。至1990年,只种植600亩,总产70吨。1990年以后零星种植,未列入统计。
  二、蔬菜
  涵江蔬菜种植历史悠久,1949年前,农民自种自食为主,少量上市。1949年后,随着工商业发展,城镇居民增加,开始生产商品菜。1955年,种植692亩。人民公社化后,蔬菜生产受计划限制。1975年,种植334亩。1978年,种植308亩,均比1955年减少。1984年,涵江建区后,郊区型商品菜生产迅速发展。是年,种植3352亩,比1978年扩大9.88倍。苍林、卓坡及码头村,成为常年菜生产专业村。码头村邱天秋,被人称为“蔬菜大王”,自己承包土地办蔬菜生产农场,并购置运菜大卡车,每天运送蔬菜至福州,转销东北各省。鳌山村蔬菜“女状元”林水英,她带头到赤港农场承租土地种植蔬菜,并组织商品菜,远销东北及俄罗斯。
  蔬菜成为涵江种植业的主要商品,1984年以来,持续发展不衰。1994年,种植18205亩,比1984年增长4.43倍。
  三、食用菌
  涵江境内人工栽培食用菌,始于20世纪60年代,栽培种类主要是蘑菇,个别村有栽培白木耳、香菇及草菇。
  蘑菇人工栽培,60年代至70年代,境内各地均发展室内栽培。1974年,莆田罐头厂开始收购蘑菇生产蘑菇罐头以后,发展速度较快。此后,蘑菇栽培,随着罐头厂加工罐头需要量多少而起落。1984年,全区栽培38044平方米,产鲜菇171吨。1988年,国际市场蘑菇罐头疲软,罐头厂收购减少,收购价格降低,农民种菇积极性受抑,全区栽培面积落到10422平方米,产鲜菇46.9吨。1992年,开始推广田间搭建标准菇房栽培蘑菇,产区也相应集中在双福、东墩等纯水田地区,栽培面积又有所扩大。1994年,栽培55299平方米,产鲜菇455吨。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