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农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1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作物
分类号:
F307.1
页数:
7
页码:
278-284
摘要:
本章介绍了涵江区粮食作物的种植历史和现状,包括水稻、大麦、小麦和甘薯等。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历史
现状
内容
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水稻
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宋代从占城国(今越南)引进耐旱的“占城稻”种植,一年一季。新中国成立前,水稻已是涵江主要粮食作物,各村普遍种植双季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栽培技术低下,单产一直徘徊在110~150公斤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稻谷产量不断提高。1955年,水稻单产209.8公斤,总产14012.9吨。60年代,普遍推广矮杆水稻良种,减少倒伏损失。1965年,水稻单产达到247公斤,总产19298.4吨,均比1955年大幅度增产。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受“左”的干扰,水稻生产也徘徊不前。1976年,水稻播种面积69082亩,单产275公斤,总产18996.6吨,单产比1965年有所提高,总产却下降。
1976年后,水稻生产开始推广杂交水稻。1979年,总产达28379.3吨,单产426公斤,总产比1976年增产9382.75吨,增长49.39%;单产提高151公斤,增长54.9%。
1984年,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稻谷产量达29011.75吨,比1979年增产632.45吨。1984年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水稻生产也在不断变化。1985~1990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比1984年有所下降。1991~1992年,强调科技兴农,建立万亩吨粮田,主攻单产。1992年,全区早稻单产458公斤,晚稻单产451公斤,全年稻谷总产29993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埭里科技组实施市科委下达的年产粮食超“三纲”(亩产1200公斤)、跨三千(亩产1500公斤)的试验示范田,经市科委验收10亩跨3000市斤/亩丰产田,年亩产3007.9市斤,早稻单产最高的达688.4公斤,晚稻单产最高的达621.5公斤,均对全区粮食高产栽培起了示范作用。
二、大、小麦
南宋始引种小麦。至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冬季都有种大、小麦习惯,以聊补青黄不接无米之炊。
新中国成立初,大、小麦亩产徘徊在50~100公斤之间。1955年,种植面积14770亩,单产123.8公斤,总产1827.8吨。因为大、小麦单产不高,60年代,社队集体肥料紧张,怕种麦损稻,种植面积受影响。1965年,种植13344亩,单产134.1公斤,总产1788.9吨,面积和产量均比1955年减少。70年代,开始推广抗病高产新品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开始突破。1973年,引进青海麦良种在苍林村示范种植,最高的亩产达400公斤。1977年,莆田地区农科所陈孝钦副所长,在埭里农科组种植的莆麦一号“比武田”,最高亩产达544.2公斤。1978年,涵江种植大、小麦19788亩,单产180.5公斤,总产3572.4吨,单产和总产均比60年代有大幅度提高。1984年,种植24830亩,单产193.3公斤,总产4799.3吨。1985~1993年,种植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除个别年份因灾减产外,总产都在4000吨以上。1994年,种植面积降至5450亩,总产970吨。
1993~1994年,又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再趋下降。
三、甘薯
甘薯于明代后期传入种植,多分布于境内东北部低丘农地,少量种植于易排水的平原水田,俗称田红薯。甘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多为开荒地之先锋作物。因栽培季节不同,分为早、中、晚薯。
新中国成立前,甘薯栽培粗放、产量低。1951年,甘薯种植面积12471亩,亩产150公斤(按薯干计,下同)。此后,通过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甘薯增产。1975年,种植13418亩,亩产227.8公斤,总产3056吨。1978年,种植11190亩,亩产283.9公斤,总产3176.6吨。1979年,铁灶村进行亩产万斤薯高产试验,单产鲜薯5050公斤(折干粮101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60~70年代,由于农改田,农地面积逐渐减少,可种植甘薯面积随之减少。但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甘薯以其高热量、耐饱性,被称为温饱型粮食作物,在没有解决温饱之前,一直被人们重视。在农地减少情况下,农民千方百计,采取套种扩种办法,种植甘薯,以弥补单种甘薯面积的减少。1980年始,国家、集体和个人基建增多,经济开发区建设大面积征用农地,农地再度大量减少,甘薯种植面积也随着大幅度减少。1980年,甘薯面积9480亩,总产2497.5吨,比1975年分别下降29.3%和18.3%。1994年,甘薯面积4771亩,总产1503吨,又比1980年分别下降49.7%和39.8%
第二节 经济作物
一、大豆
大豆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广,旱作区种植较多。面积变化大,一般居于稻、麦、薯之后。
大豆有春、秋大豆之分,又有黄豆、黑豆、青豆之别。种植方式有单种、套种(多与地瓜、甘蔗套种)及种于稻田埂。1949年,大豆面积6417亩,亩产41公斤。1953年,单产突破50公斤。后随着良种更新,新技术推广,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单产突破100公斤关。1984年,种植3501亩,单产113.9公斤,总产398.6吨。1988年,大豆面积7880亩,单产109.1公斤,总产达860吨。此后,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及种植业效益较低,大豆面积逐步减少,1994年,大豆面积2853亩,单产113.9公斤,总产量325吨。
二、花生
花生始种于明万历年间,是涵江主要的油料作物。各地均有种植,但以三江口、国欢镇的农地花生为主,水田较少。新中国成立前,以蔓生型花生为主,春种秋收,一年一熟,亩产70~8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推广直立型品种,春花生立秋前后可收成,当年再次种下的花生俗称倒种春。50~60年代,严格实行计划经济,种植面积受限制,1966年,种植花生3649亩,亩产80公斤,总产293吨。“文化大革命”期间,种植面积有所扩大。1976年,种植4358亩,亩产95公斤,总产415吨。1984年,种植3797亩,亩产128.4公斤,总产487.2吨。1994年,种植3842亩,亩产151.2公斤,总产581吨。
三、甘蔗
宋代已有种植甘蔗,分为糖蔗和果蔗两种。历史上以栽培糖蔗为主,主要用于小糖坊加工红砂糖、红板糖、白块糖等。种植地区以白塘镇的各村为主,其他镇村也有种植,但种植面积均不大,单产不高。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采取一系列扶农政策,甘蔗种植得以保持和发展。1966年,种植809亩,亩产4355公斤,总产3523吨。1981年,种植978亩,亩产4609.5公斤,总产4508吨。1984年,种植3748亩,亩产4982公斤,总产18673吨,为历史最高峰。以后由于种蔗经济效益下降,又出现严重滑坡。1992年,种植1210亩,亩产4583公斤,总产5545吨。1994年,全区没有种植甘蔗。
四、麻类
麻类种植以黄麻、红麻为主。各地零星种植,还有苧麻、龙舌兰麻等。产品主要用于编麻绳、织麻布、制麻袋。1966年,种植面积492亩,亩产238公斤,总产117吨。1979年,种植721亩,亩产266公斤,总产192吨。以后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麻类原料被塑料原料逐步代替,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4年,种植169亩,亩产392公斤,总产66.2吨。1990年,种植25亩,亩产320公斤,总产8吨。此后就没有种植了。
五、油菜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利用冬闲田零星种植。新中国成立后,种植面积不大,单产也较低。1955年,种植14亩,亩产25公斤。1970年,种植41亩,亩产52公斤。1981年,种植1013亩,亩产87.5公斤,总产88.6吨,为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种植201亩,亩产90公斤,总产18吨,单产有所提高,总产下降。由于效益低,1994年,没有种植油菜。
第三节 其他作物和食用菌
一、蚕、豌豆
新中国成立前,蚕豆、豌豆是农村贫困农民青黄不接的重要杂粮。其种籽可作粮食、菜肴、饲料及肥料等,茎叶可作肥料或饲料。蚕豆适宜水田栽培,白塘镇种植面积较大,三江口及国欢镇各村均有种植过蚕豆。豌豆较耐旱,适宜可灌溉的农地栽培,水田区也有栽培,国欢镇及三江口镇各村原来种植面积较大。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商品流通少,农业生产用化肥定额供应,农民粮食也不充裕,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习惯利用冬闲地扩种蚕、豌豆,可以一举多得,所以种植面积较大。1955年,种植15434亩,亩产44.6公斤。1965年,种植13099亩,亩产71公斤。至1975年,还种植11452亩,亩产78.7公斤。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发达,农民收入提高,冬种逐渐被农民忽视,蚕、豌豆种植面积也逐年减少。1980年,种植7163亩,亩产62.8公斤。1982年,种植4846亩,亩产87.5公斤。至1990年,只种植600亩,总产70吨。1990年以后零星种植,未列入统计。
二、蔬菜
涵江蔬菜种植历史悠久,1949年前,农民自种自食为主,少量上市。1949年后,随着工商业发展,城镇居民增加,开始生产商品菜。1955年,种植692亩。人民公社化后,蔬菜生产受计划限制。1975年,种植334亩。1978年,种植308亩,均比1955年减少。1984年,涵江建区后,郊区型商品菜生产迅速发展。是年,种植3352亩,比1978年扩大9.88倍。苍林、卓坡及码头村,成为常年菜生产专业村。码头村邱天秋,被人称为“蔬菜大王”,自己承包土地办蔬菜生产农场,并购置运菜大卡车,每天运送蔬菜至福州,转销东北各省。鳌山村蔬菜“女状元”林水英,她带头到赤港农场承租土地种植蔬菜,并组织商品菜,远销东北及俄罗斯。
蔬菜成为涵江种植业的主要商品,1984年以来,持续发展不衰。1994年,种植18205亩,比1984年增长4.43倍。
三、食用菌
涵江境内人工栽培食用菌,始于20世纪60年代,栽培种类主要是蘑菇,个别村有栽培白木耳、香菇及草菇。
蘑菇人工栽培,60年代至70年代,境内各地均发展室内栽培。1974年,莆田罐头厂开始收购蘑菇生产蘑菇罐头以后,发展速度较快。此后,蘑菇栽培,随着罐头厂加工罐头需要量多少而起落。1984年,全区栽培38044平方米,产鲜菇171吨。1988年,国际市场蘑菇罐头疲软,罐头厂收购减少,收购价格降低,农民种菇积极性受抑,全区栽培面积落到10422平方米,产鲜菇46.9吨。1992年,开始推广田间搭建标准菇房栽培蘑菇,产区也相应集中在双福、东墩等纯水田地区,栽培面积又有所扩大。1994年,栽培55299平方米,产鲜菇455吨。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