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30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29.531
页数: 7
页码: 267-273
摘要: 本章介绍了涵江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
关键词: 农业 生产条件 涵江区

内容

第一节 耕地
  1951年,境内有耕地48123亩,农业人口59905人,人均耕地0.803亩。1958年10月,涵江人民公社成立,管辖范围扩大到江口、梧塘、西天尾、萩芦等地。全社耕地117777亩,农业人口168066人,人均耕地0.7亩。1966年,辖区缩小,耕地50367亩,农业人口83058人,人均耕地0.606亩。1983年,耕地面积46200亩,农业人口118655人,人均耕地0.389亩。
  1984年始,逐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资”及民营企业开发、渔业生产发展、农民住宅基建等用地增加。1984~1994年,全区减少耕地11646亩。1994年,全区耕地33985亩,农业人口125999人,人均耕地0.27亩。
  第二节 劳力
  一、劳力人数
  涵江历来人多地少,劳力充沛。1957年,农村劳力29588人,占农村农业人口42.42%。1966年,劳力29809人,占农村农业人口40.7%。1976年,劳力48845人,占农村农业人口44%。1984年,劳力50314人,占农村农业人口41.92%。1994年,劳力66578人,占农村农业人口52.84%。
  二、农村劳力负担耕地面积
  随着劳力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每个劳力负担耕地面积亦不断减少。1960年,农村农业劳力人均负担耕地2.22亩。1970年,人均负担1.23亩。1983年,人均负担0.93亩。1994年,人均负担只有0.51亩。
  三、劳力素质
  新中国成立前,涵江农村劳动者8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主要靠体力劳动,经营种植业为生,生活困难,体质较差。加之经常发生鼠疫、霍乱等传染疾病,死亡者多。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组织农村成年人参加冬学、夜校等学习科学文化,有力促进农村扫盲和技术革新运动,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普遍提高,体质增强。1959~1961年,由于受“左”的思想及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严重减产,农民生活困难,劳力体质下降,水肿病者较多。60~70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涵江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农村劳力处于勉强温饱,健康水平中等。同时,各级政府重视兴办村级小学及公社农业中学等,普及少年儿童文化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着力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一代劳动者。虽经“文化大革命”挫折,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仍有提高。1982年,农村劳力中有文化占68.5%,文盲半文盲占31.5%。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农村劳力中有文化占75.8%,文盲半文盲占24.2%,许多文化素质较高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两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也有大量劳力从纯农业生产转向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身体素质越来越好。
  四、农村劳力就业
  1975年,农村劳力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者31829人,占劳力数98.9%。从事非农业性质劳力425人,占劳力数1.1%。1984年,农村劳力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者38645人,占劳力数76.8%。从事非农业性质劳力11669人,占劳力数23.2%。1994年,农村劳力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者28630人,占劳力数43%。从事非农业性质的劳力37948人,占劳力数57%。农村劳力逐渐由农业性质劳动为主,转向非农业性质劳动为主,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出路。
  第三节 畜力
  传统耕畜以黄牛为主,水牛次之。1951年,土地改革时,境内有耕牛1070头。1957年,发展到2182头,其中黄牛1914头、水牛268头。此后,农业机械逐渐发展,耕牛逐渐减少。1966年,耕牛2058头,其中黄牛1709头、水牛349头。1976年,耕牛1912头,其中黄牛1485头、水牛427头。1984年,耕牛547头,其中黄牛399头、水牛148头。1994年,耕牛201头,其中黄牛191头、水牛10头。1994年,耕牛总数比1957年减少1981头。
  第四节 农机具
  一耕作机具
  传统耕作农具有锄头、铁耙、田刀、木锤和与役牛配套的犁耙等。1955年,引进推广深翻犁。1956年,开始示范推广改良农具。1958年,省奖励给哆后村一台热托—25A拖拉机。1959年,莆田县在涵江设立国营拖拉机站,引进热托—25A、D—40、DT—413、UTOS—2等大中型拖拉机各一台,开展务农作业。1961年,引进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1962年,成立涵江公社拖拉机站,配备东方红—54型拖拉机4台。国营和集体拖拉机站,拥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三、五铧犁、机引耙等,当年为社队机耕1000亩。1964年,引进东方-12型手扶拖拉机进行耕地。1978年,机耕的手扶拖拉机350台,机耕面积达3.2万亩,占耕地面积80%。此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分散耕作,机耕面积下降。1994年,机耕2.3万亩,占耕地面积67.7%
  二、排灌机具
  传统提水工具有戽桶、龙骨水车等。60年代初,引进抽水机、农用泵、潜水电泵等排灌机械。1970年达160台,1459.2千瓦。1980年达240台,2016千瓦。1990年达684台,8135千瓦。1994年降为269台,3222千瓦,机械灌溉面积达2.5万亩。
  三、植保机具
  传统的植物保护,靠人工捕杀害虫、人工散施药剂。1955年,推广单管人力喷雾器。50年代末,开始使用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和喷粉器。70年代,推广东方红—18型背负喷雾器和喷粉器,1980年,推广机动喷雾器。1990年,半机械化植保面积达2.4万亩,机械植保面积8000亩。1994年,机械植保面积达2.27万亩。
  四、收割机具
  传统收割农具有镰刀、连枷、谷箩、谷箕、谷帚、风车、打谷桶、打稻椅等。1956年,引进人力脚踏脱谷机。60年代末,开始引进大型电动脱粒机。70年代,普遍使用大型电动、机动脱粒机进行脱粒。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机动脱粒机和人力脱谷机,逐渐替代大型电动、机动脱粒机。1981年有机动脱粒机826台,人力脱谷机1157台。1990年有机动脱粒机1106台,人力脱谷机3948台,联合收割机2台。1994年有机动脱粒机1546台,人力脱谷机2205台,联合收割机6台。
  五、农用运输机具
  传统运输以人工肩挑为主,主要工具有谷箩、麻袋、粪箕、木桶、扁担和水运木船等。50年代,推广使用胶轮手推车。60年代,随着大中小型拖拉机的逐步推广,农村开始步入机械化运输。尤其是手扶拖拉机,轻巧灵活,适用于乡村道路及田间等地运输,发展较快。
  1975年有大中型拖拉机9台,手扶拖拉机42台。1980年有大中型拖拉机21台,手扶拖拉机372台。1990年有大中型拖拉机89台,手扶拖拉机723台。1994年,大中型拖拉机减为69台,手扶拖拉机减为609台,农用载重汽车发展到241辆。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一、平整土地
  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平整土地逐步铺开,田地由小坵并大坵。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开始大规模的平整土地。1960年,开展以平整耕地、治水改土、修机耕路、造防护林为中心的园田化建设。埭里、洋尾大队建成便于引水、送肥、管理、收获及防治病虫害等多功能、高规格的园田化高产队,粮食作物获得三熟三高产,名列当时莆田县前列。镇前、镇江、南埕、洋尾4个大队在木兰溪入海口处共有的一大片埭田,原名“积善埭”,是三面环海由海滩围垦而成的“海埭田”。长期是“水头灌水、水尾淹田;水尾排水、水头曝田”,水旱交替发生,作物生长不良,大片田地无法翻犁冬种。经过园田化改造后,2533块田坵平整成52个耕作区,810块方整田块,铲除了3546条旧田埂(135.2公里),形成3778.05亩田地。共修建排灌渠道29条(31.6公里),机耕路15条(宽3米,长18公里),铲平建筑物82座、大墓墩15堆,还扩大耕地面积65.86亩。田间出现笔直的井字渠、井字路,形成田坵规格化、排灌系统化,成为全县闻名的“三千八百亩”规格田。
  1965年,农业学大寨、学音西(福清县音西公社音西大队)时,涵东等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治水改土,平整土地,至70年代末,各村农田基本做到田成方、路成线、渠成网。
  1984年后,区人民政府引进资金,在黄霞、洞庭、新坡、后郭、铁灶等村,开展大面积土地平整,建设经济开发小区,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二、农地改水田
  1964年,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大片农地改成水田。是年,南林、码头等大队,农改田400亩。随后,涵江公社组织人员到大寨参观、取经。1965年,掀起农改田高潮。当年,后洋、都邠、苍林、沁东等大队,农地改水田3750亩。1973年,开展农业“三熟三高产”运动。1974年,又掀起农改田新热潮。当年,后郭、卓坡、铁灶、洞庭等大队农改田3580亩。1975年,后郭、黄霞、苍林、杨芳、铁灶、洞庭等大队,农改田1590亩。1976年,涵东、黄霞、后郭、南林、洞庭、三股等大队,农改田1695.89亩。1977年,农改田1141亩。1978年,农改田964.7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改田基本停止。
  三、改良土壤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小农经济等条件限制,对土壤改良多以单独的形式,小范围内各自进行。
  新中国成立初,推广稻草回田、种植绿肥作物、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改良土壤。
  1958年开始,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掀起以改土为中心的深耕改土热潮,开展挖沟排渍,采用“沙改土,土改沙”的客土方法改良土壤,并推广双轮双铧犁等深耕机械,加厚耕作层。
  1980年开始,推广因土改良、测土定产、科学施肥、治水改土、培育高产土体、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合理轮作等措施。
  1985年,逐渐推广因土改良、配方施肥、推广良种、调整布局、改进耕作、模式栽培、种养绿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开沟排渍、改土提温、砌堤防漏和客土掺沙等工程措施,逐步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1991~1992年,在涵江乡苍林村实施吨粮田工程建设——地下暗灌工程,工程总造价37万多元,管道总长3200米,受益面积1040亩。
  四、围垦造田
  唐代,涵江先民就在境内海滩淤积地围垦造田。
  宋时,农民自发地进行围垦造田,用以生产自给。
  元延祐二年(1315年),莆田“万金桥”建成,引木兰陂水入涵江后,大面积耕种成为可能,农民又自发地兴起大规模围垦海滩造田。至明代,涵江平原渐成垦。清初、朝廷为扼制郑成功反清复明活动,实行沿海“截界迁民”。复界后,新浦李廷佐采用填筑开辟法恢复耕地,群众效法,望江一带又成垦。清末至民国时期,鳌山至美尾一带的群众又不断地围筑海堤、扩大垦区面积2000多亩。
  1949年后,人民政府发动人民投资投劳筑堤,进行杨芳、美尾、鳌山、哆后、后郭等处围垦、其中较大规模围垦造田有鳌山、哆后、后郭3处。
  鳌山围垦鳌山围垦位于涵江区东面兴化湾畔,北靠后郭垦区,南接北洋海堤。该工程于1960年动工,第一次围垦面积235亩。到1973年10月,第二次动工向外扩大围垦,工程于1976年竣工。垦区面积扩大到1035亩,其中可耕地面积985亩。1977~1985年,垦植农业面积600亩。1986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哆后围垦哆后围垦位于涵江区三江口镇的哆后堤段外滩及木兰溪入海处。哆后村曾于1956年围垦280亩。1989年2月至1990年12月,由哆后乌菜自然村联合体承建,又围垦6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400亩。
  后郭围垦后郭围垦位于涵江区东北部,原莆田县江口海堤后郭段的旧堤外面海滩上,距涵江城区有4公里。该工程由莆田市水电工程处施工,于1991年元月动工,1993年2月建成,围垦面积5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350亩。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