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2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
分类号: F125
页数: 9
页码: 249-257
摘要: 该文主要介绍了涵江区对外招商和利用外资的情况。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涵江区

内容

一、对外招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大力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外引内联,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原材料,促使涵江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1979年,由福建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在涵江与日本三正贸易公司签订合同,用补偿贸易形式,共同创办我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鳗鱼养殖业——涵江合营养鳗场。1984年开始,实施建设养鳗基地,加快发展鳗鱼生产,吸引外商来涵江兴办鳗鱼场。1986年,省、市、区有关部门与台商合资,在涵兴办中外合资丰汇养鳗有限公司。同年,香港华闽有限公司联合香港金得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投资企业有限公司、莆田市经济技术协作公司合资创办金匙养鳗公司,鳗场占地400亩,其成鳗全部经销日本。1988年,台胞港商投资170万美元,创办涵江首家鞋业合资企业涵江鞋业有限公司,仅用9个月就建成4条生产线,当年投产,当年受益。两年后,其生产总值就超过亿元。1990年8月,台胞港商继续投资240万美元,创办大福鞋业有限公司,仅半年即投产。1991年,产值近亿元。之后,台商接踵而来,接连兴办大兴、大永、大隆、大恩、大通、大吉等9家生产鞋及鞋材配套的“三资”企业。台胞投资热还从鞋业、电子扩展到机械、水产、建材、轻工等领域,先后兴办养鳗、养鳌、电脑机绣、照相机、模具、石板材、玻璃钢等“三资”企业。同时,一批台商踊跃参与涵江成片土地开发。是年7月,刚刚启动开发的洞庭工业区两百亩面积,很快就摆满台湾机械行业厂商的项目。1992年3月,区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香港招商,仅6天即签订意向协议和合同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500多万美元。1992年9月,为庆祝涵江建区八周年暨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庆典活动,全区编印《涵江投资指南》、《涵江对外技术协作项目》,在《福建日报》、《港台信息报》、《香港商报》、《湄洲日报》等报刊上广为刊登,广邀海内外客商2000多人,前来涵江参观、考察和洽谈外经业务。在庆典活动期间,签订意向协议和合同项目43个,总投资额达1000多万美元。1992年10月,随着涵江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涵江扩大开放,林柄2000亩开发区,由香港富丽明集团公司开发。之后,300亩的埔尾兴利科技园也由外商开发。是年底,全区计与外商签订4项土地成片开发协议,开发总面积达2800亩,引进外资7400万美元,超过建区6年引进外资总和的5倍。1993年6月,区政府组织外经委和土地局等职能单位赴港引资,计签订意向协议和合同项目12个。同年9月,区领导组织计委、土地局、外经委和镇、街道办以及民营企业等大型经贸团,赴厦门参加“9.8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1994年5月,区领导率团赴香港参加1994年招商活动。同年9月,区领导带队去厦门,出席“9.8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994年底,在涵江建区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举行规模较大的贸易洽谈活动。上述4次对外经济活动成绩斐然,共签订意向协议和合同项目50个,总投资额2000万美元。此外,涵江区还下放权限,改变过去区政府“独唱”的招商方式,让各乡(镇)、村自行组团出境招商。1992年,仅涵江乡就派出两批干部分赴香港、马来西亚洽谈5个项目,协议引进外资300万美元。一些村办企业亦各自引“凤”入村,如涵西村引进3个项目,涵东村达成合作兴建大酒店的协议。
  二、利用外资
  (一)兴办“三资”企业
  1984年以前,涵江对外经贸活动由莆田县统一规划与实施。1984年6月以后,涵江区开始独立对外招商活动。
  1984年下半年,涵江建设发展公司与香港信嘉企业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莆田市涵华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25万美元,为涵江第一家开发房地产的“三资”企业。1986年,涵东花砖厂同香港美成企业公司合作创办兴成牙签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牙签、快餐筷等。同年,金匙集团香港金得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在涵江征地100亩,独资创办莆田金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套引进日本东洋玻璃株式会社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生产的啤酒瓶除供应贝克啤酒厂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1987年,涵江纸箱厂、省包装公司、华闽莆田分公司与香港华闽运汇有限公司合资创办莆田市运汇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纸箱、纸盒和纸芯筒。1988年,兴办3家“三资”企业,主要生产经营PU鞋革、运动鞋、摄影器材、石英钟表和电子钟表。其中:涵江鞋业有限公司当年建设、投产并盈利,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89年,新成立的3家“三资”企业亦相继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经营木雕、家具、木制品和鞋用材料,兼营莆田至香港汽车货物运输。1990年,批准5家“三资”企业,生产经营皮鞋、休闲鞋、马靴,建筑石材以及饮食、彩色冲印、旅游服务等,其中泰国正大集团属下香港正大鞋业有限公司参股创办的涵江大福鞋业有限公司,系国际财团首次到涵江投资兴业。1991年,先后有13家“三资”企业,在涵江境内拔地而起,其中以台湾企业界为主,生产经营的主要有鞋类、鞋材和水产养殖、服装、餐具、空调机、铝材等产品,特别是香港永恩投资公司在涵江鞋业投资取得成功后,大量增加投资,分别与境内外企业合资创办涵江金星鞋业有限公司以及大永、大恩、大兴鞋材、大隆化工等“大”字系列企业,加强涵江外向型经济实力。
  1992年,涵江实行福建省政府赋予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特殊政策,利用外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年,批准53家“三资”企业,新签利用外资合同数是建区8年以来的2倍,新签利用外资额是建区8年以来的7倍,新办“三资”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成片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以及玻璃钢、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石材制品、环保设备、水产养殖、食品及饮食服务业等。1993年,全区又有50家“三资”企业投入生产。主要生产经营房地产开发、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人造金刚石、电脑软件、五金机械、汽车、摩托车配件、汽车修配、石材、鞋材以及水产养殖、饮食服务业等。是年,来涵江的投资者扩大到日本、美国、玻利维亚、新加坡、印尼等国家。
  1994年,涵江“三资”企业持续发展,又有26家“三资”企业建立,投资经营专业码头、机械铸造、房地产开发、服装、鞋类以及食品、饮食服务业等。是年,新加坡友善BMC企业有限公司独资创办涵江友善油气有限公司,从事油轮专业码头建设及石油液化气的储存和销售。
  附:境内利用外资先进企业名录
  一、“双优”企业
  1990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表彰全国外商投资“双优”(即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以上和实现税前利润100万元以上)企业。
  (一)莆田兴成牙签有限公司 (二)莆田涵江鞋业有限公司
  二、“双型”企业
  1991年,荣获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表彰的“双型”(即出口创汇型和技术先进型)企业。
  (一)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
  (二)莆田兴成牙签有限公司
  (三)莆田丰汇养鳗有限公司
  三、“四超”企业
  由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局、中国企业评价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三资”企业经济发展联合会联合评选1994年福建“四超”(即销售收入超亿元、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税前利润超千万元、资产总值超亿元)企业。
  (一)涵江大福鞋业有限公司
  (二)涵江鞋业有限公司
  (三)莆田金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二)发展来料加工装配业务
  1985年,涵江侨联电子厂承接来料加工电子表及表芯2085万只,实收工缴费1.77万美元,为全区首家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企业。1986年,又有闽华电子厂承接来料加工电子表表芯726万只,全区实收工缴费3.37万美元。1987年,境内有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企业7家,主要加工服装、毛衣、油画、国画、塑料玩具实收工缴费6.4万美元。1988年,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发展到16家,加工范围扩大到电子表、计算器、木雕艺术品、人造首饰、石英表、人造革旅行包。1989年,加工企业增至22家,安排就业人数2183人。1990年,全区新办来料加工装配企业5家,加工项目达14种,实收工缴费24.45万美元。次年,新办加工企业1家,签订合同51份,实收工缴费25.82万美元。1992~1994年,全区来料加工装配业务持续兴旺,相继有福星工艺厂、旭升针织厂、建成服装厂、中兴玩具厂、兴达电子厂等,主要加工服装、电子、石英钟表、针织、鞋盒、油画、玩具,加工产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合同工缴费166.45万美元,实收工缴费48.38万美元。
  (三)劳务出口
  1985年后,涵江区公派出口劳务技工业务由区来料加工装配公司兼营。1986年,首批公务劳技人员8人赴阿联酋布莱德蕃农场从事农业技术合作。同年12月,涵江开辟新加坡劳务市场。1987年2月,公派2人赴厄瓜多尔从事木工油漆技术合作。是年10月,公派4人受聘往塞班岛从事绘图、描写和厨师工作。同年,公派69名劳工赴新加坡从事建筑、制衣和电子等行业工作。1988年,公派3人赴阿联酋布莱德蕃农场从事农业技术合作,公派4名劳工去澳门制衣行业工作。1992年,由涵江区中福公司专营劳务输出业务。迄1994年,全区有218名男女劳工履约在新加坡和澳门从事建筑、制衣和电子等工种工作。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