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粮食调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29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粮食调运
分类号: F717.5
页数: 2
页码: 240-2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莆田市涵江区在粮食调运方面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涵江支前供应站就负责接收和调运省内外运来莆田的粮食。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一调拨,涵江成为莆田粮食主要中转站。这期间,粮食调运量增大,调运粮食品种繁多,调入粮食品种主要以稻谷为主,调出粮食主要以大米为主。1959年,为了配合涵江粮食调运需要,莆田县粮食局在涵江塘北山建造大型粮食加工厂,在中和书院建油脂车间。1982年,为适应品种变化需要,扩建日产3.5吨面粉厂一座,年加工小麦1.5万吨左右。80年代末以后,境内铁灶、林柄、芳山、新浦等村个体运输户汇成民营粮食调运大军,数百位个体采购人员还跨出省际到湖南、安徽、江西、河南等省以及东北地区粮食主产地直接购买调运稻谷、小麦、玉米,每年调运回涵江粮食近30万吨,成为解决境内及周边地区缺粮的主要中转站和供应地。
关键词: 粮食调运 体制改革 涵江区

内容

莆田市为缺粮地区,粮食缺口大,调运任务重,而涵江水、陆交通方便,粮食调运大部分在涵江进行汇集转拨。新中国成立初期,涵江支前供应站就专职负责接收和调运省内外运来莆田的粮食。1952年,军需供应十分紧急,为了巩固人民胜利成果,涵江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曾经多次在海岑前抢运粮草,支援前线军需民食。
  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一调拨,根据晋江专署下达的各个时期的调拨(运输)计划,按照品种、数量、地点,实行对口调拨,使涵江成为莆田粮食主要中转站。这期间,粮食调运量增大,调运粮食品种繁多,调入粮食品种主要以稻谷为主,调出粮食主要以大米为主。初期调进粮食大部分来自福安、福鼎、永泰、仙游和县内山区地带,也有沿海杂粮类调入,调出地一般是县内沿海和海岛地区。
  1959年,为了配合涵江粮食调运需要,莆田县粮食局在涵江塘北山建造大型粮食加工厂,在中和书院建油脂车间。1982年,为适应品种变化需要,扩建日产3.5吨面粉厂一座,年加工小麦1.5万吨左右。
  1959~1961年,在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救灾工作。省政府、省粮食厅指定涵江为福建省粮食集运点,各地粮源汇集涵江进行分段运输调遣使用。3年期间,涵江粮食流通吞吐量年均1849.73万公斤,其中转调拨最远终止点在北京广安门粮库。发运品种除粮食外,还有瓜、菜、水果等。
  60年代初至中期,虽然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涵江人口增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粮食调入量逐渐增加。1961年,粮食调入量最高达807.24万公斤,转运量826.10万公斤,平均年吞吐量1768.24万公斤。
  1962年,福建前线处在一级战备状态,省政府、省粮食厅再次指定涵江为粮食支前集运点,并配用粮食调运电话专线,负责联系接收各地来粮和支前调运任务。当时,海岑前转运粮仓爆满,并借用食糖码头仓库,调运粮食达几十万吨。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发粮、运粮、收粮工作处在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涵江粮站多次组织人员配合县粮食局到外地直接调粮。几年间,共调入各种粮食1297万公斤,保证军需民食供应。
  1984年,全国粮食普遍丰收,粮源充裕。涵江粮站各粮仓爆满,转运任务相对加大,采取租赁三江港口仓库应急储存。全年粮食调入量达3656.01万公斤,吞吐量也增至5995.97万公斤。
  1986~1987年,国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进口大量粮食。涵江除接收进口小麦12157.6吨外,还接收泰国、缅甸大米2460吨。1988年,粮食调运实行“双轨制”调拨(即平价调拨和议价转平价调拨)。至1990年3月,涵江总计接收6917.4万公斤,占莆田县粮食调运任务50.49%。
  80年代末以后,境内铁灶、林柄、芳山、新浦等村个体运输户汇成民营粮食调运大军,数百位个体采购人员还跨出省际到湖南、安徽、江西、河南等省以及东北地区粮食主产地直接购买调运稻谷、小麦、玉米,每年调运回涵江粮食近30万吨,成为解决境内及周边地区缺粮的主要中转站和供应地。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