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食储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28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粮食储存
分类号: F717.5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地区粮仓建设和仓库管理的发展历程。在明洪武初年,境内已设立粮仓以供赈济,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部门主要依靠征借的寺、庙、祠堂等改建的木构式仓库储存粮草。1953年,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粮仓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调进量和供应量不断加大,财政部门和上级粮食部门先后拨款建设了更多的仓库和配套设施。同时,仓库管理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了“四无粮仓”的目标,并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和创新,提高粮食保管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粮油商店 体制改革 涵江区

内容

一、粮仓建设
  明洪武初(1368~1377年),境内已设粮仓,以供赈济。永乐四年(1406年),设有延寿里的岭头仓、仁德里的李墩仓。正统五年(1440年),又在延寿里圣妃宫设立涵头仓。万历三年(1575年),境内建立社仓,共有五廒(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社仓改称积谷仓。
  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粮食部门靠征借县、乡公产和利用宫、庙、祠、寺以及部分民房储存粮草。当时涵江暂借用粮仓有保尾善德堂、下洋乌台社、武当宫、苍前中和书院、陡门头大公仓、聚记仓、祠堂仓、涵东龙津社、四元殿、卓坡上生寺、码头马印仓和海岑前码头、四歇仓、港头仓等,以及当时归涵江行政区管辖的梧塘、江口、西天尾、萩芦等地部份庙宇和民房仓库。1952年,涵江中粮支公司在海岑前码头建造第一座砖木结构、木板地坪粮食仓库,用于粮食库存和海运调拨转运,该仓总容量40万公斤。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涵江粮食生产迅速发展,产量不断提高,粮食征收量和调入量迅增,仓库不能满足储粮需要。莆田县人民政府在涵江塘北山征地20多亩,建造粮仓3座(即今塘北山仓库),总仓容量110万公斤。还专修通往福厦公路运输大路一条和塘北村沟道一条专运粮食(沟道现已报废填平),粮库称为莆田县第二库区。
  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随着涵江人口不断增加,粮食调进量和供应量不断加大,财政部门和上级粮食部门先后拨款在涵江粮站塘北山库区内,建造仓库13座,仓库面积达10500平方米,仓库总容量531万公斤,保证国家储备粮和各项粮食品种的库存和收购。同时还建造储油池一个、储油缸2个,总储油量20万公斤。还建设器材室、麻袋室、值班室以及仓库保管人员宿舍等仓库配套设施。
  1953~1985年期间,粮食部门落实退还原借房等有关政策,先后归还交通不便的长时期没有储粮的祠庙以及民房。
  截止1994年,涵江粮站有储粮仓库计16座,仓库总容量641万公斤,仓库固定资产达1320万元。
  二、仓库管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涵江粮食仓库多为借用的寺、庙、祠堂等改建的木构式仓库,当时保管粮食以防漏、防潮、防霉烂、防火、防盗等“五防”为主。依靠民兵等群众性护粮组织,并配备枪枝弹药,保卫粮食安全。1955年,涵江粮站开展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活动,并建一整套粮食仓库检查制度。粮食进仓前,做好清洁卫生和空包消毒工作。入仓后,坚持粮食安全检查: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期间随时检查,危险仓库天天检查,当年全面实现“四无粮仓”。1959年夏季,粮食征购期间,由于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盲目追求粮食入库进度,放松质量把关,收进大量高水份粮食,致使入库夏粮全部发热,仓库粮堆温度高达42~45℃,粮站发动全体职工和涵江社会群众抢晒粮食,减少了损失。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无粮仓”活动受到严重干扰,检查评比制度一度中断。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恢复每季一查制度,每年组织二、三次粮仓普查,高温季节重点检查。由于广大保管人员的不断努力,涵江连续11年实现“四无粮仓”。
  在落实仓管制度的同时,涵江粮站广大职工还不断地进行粮食保管技术探索。1986年1月,涵江粮站作为莆田粮食局空调降温、机械通风试点首次试验,粮堆温度平均降低8~10℃。当年7月,省粮食厅、财政厅联合下拨资金5万元,改造塘北山粮点16、17、18号仓库。改造后,通过空调降温,粮堆温度控制在20℃以下。同时,粮站各仓库还配置电子测水仪、机械通风等专业工具设备。1990年底,粮站各座仓库都安装上防鼠雀的铁丝阀门。至1994年,仓库设施不断趋于完善,从量和质方面保证国库粮食的安全储藏。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