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工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化工工业
分类号: F426.78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涵江东南部临海,资源丰富,盐业发展较早,后来发展化工工业,90年代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涵江区 化工工业 发展历程

内容

涵江东南部临海,资源丰富,盐业发展较早。早在唐代,境内临海生民已利用“煎盐法”制盐。宋初,邑民东山人(今涵东村)陈应功创“晒盐法”制盐后,“自是皆遵其制”,大幅度提高盐业产量。宋景炎元年(1276年),在境内唐安乡望江里设上里场。东至海,西至佘埔,南至新浦、三江口,北至福清峰头村。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在涵江设管勾司董事,由官方监管制盐并专营。元延祐改为司令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都转盐运使司分司。允许私人制盐,并推行“坎晒法”。时上里场分31团,有坎户2636户。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上里场改称莆田场。团户合并为8团:新浦、半埕、东曾、小山、田头、浦城、东蔡、沟上。共有盐户985户,盐埕31201坎,年产额盐3703吨。海盐销往省内闽西北20多县。民国15年(1926年),设莆田盐场公署。设址境内望江里哆头村,设场长1人,股长6人。并设哆头、赤港、新墩3处场务所。哆头场辖乌菜、三沟、岭兜三坨。又在鳌山下柯村设盐务稽核所。民国时期,因盐质洁白,颇合食用,又增设盐埕80多坎,扩大生产。
  民国19年(1930年),境内始有兴义、泰源和三友等3家手工操作的肥皂厂,生产比忌牌肥皂,年产量不足10吨。民国30年,集奎保西湘甲人林德懋和蔡依妹在上梧开办玻璃生产小作坊,生产煤油灯、灯罩和药瓶等日用玻璃制品,这是涵江乃至莆田硅酸盐工业的发端。民国36年,莆田盐场公署改称涵江分署。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化工工业有了新发展,除新增兴记、谢记、福祥等肥皂厂外,还有协兴光和福星光两家私营玻璃作坊。两作坊有工人26人,土熔炉4个,铜模80多种,用手工生产玻璃日用品。1955年12月,福星光和协兴光两家私营玻璃厂在公私合营中合并,定名为公私合营涵江玻璃厂,有职工47人,用老虎灶、圆炉、眼镜炉熔融和吹管口吹,主要产品有煤油灯罩、药瓶等。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兴记、谢记、福祥与三友合并为公私合营涵江肥皂厂,生产肥皂、蜡烛和白碱等产品,年产值7.33万元。是年,涵江磷肥厂(又称涵江颗粒肥料厂)和地方国营涵江肥料厂建成投产。1958年,哆头社办盐场投产。
  1958年10月,公私合营涵江玻璃厂转为地方国营莆田玻璃厂,职工增至156人,有日产2.5吨玻璃熔化炉等。1959年,接受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在塘北山现厂址新建厂房,于1960年竣工。同年,创办地方国营涵江化工厂,并把公私合营涵江肥皂厂并入,产品有过磷酸钙、松脂合剂、硫酸铜、无水酒精等60多种。
  1965年,莆田玻璃厂引进铰链机,增加机吹生产,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同年11月,莆田县人民政府在涵江筹建莆田县合成氨厂,年生产能力3000吨合成氨。经过近4年建设,于1969年8月建成投产,至年底生产氨水511吨。1978~1981年经过几次扩建,至1983年,生产能力扩大至1.5万吨。1994年底,已形成年产6万吨合成氨能力。
  197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独立第2师在涵江镇延宁居委会组建人民解放军第9748工厂。主要产品有碘、甘露醇、海带胶等。1975年4月移交省军区管理。
  1981年,地方国营莆田玻璃厂更名为福建省莆田县玻璃厂,并沿用至今。当年引进解放20型自动制瓶机。采用电子数控和转鼓控制,实现全机械化生产。
  1986年,金匙集团香港金得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多元,在涵江征地100亩,独资创办莆田金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套引进日本东洋玻璃株式会社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以生产啤酒瓶和饮料瓶为主,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同年,涵江乡筹资创办涵江磷肥厂,生产磷肥、复合肥,产品销向福清、永泰、惠安等地。1987年,后郭村与兴化大学合资创办兴大复合肥厂。
  进入90年代,化工建材行业进一步发展。1993年,洞庭村投资400多万元,利用专利技术,生产高性能的外墙建筑涂料。同时,塑料厂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个体塑料厂,生产加工各种渔网、食品袋、聚乙烯、聚丙烯绳索和中高档塑料外包装物。至1994年,全区共有化工类企业30多家,产值超亿元。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