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分类号: F126
页数: 3
页码: 134-13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涵江区农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从贫困到小康。
关键词: 涵江区 农民收入 生活水平

内容

一、农民收入
  民国时期,境内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占农村人口总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大量的土地,生活富裕。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广大农民,因缺地少地耕种,一年有半年以上靠杂粮充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逐步改变。1950~1952年,境内经过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关系,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人均粮食拥有量逐年增加。1952年,年人均230公斤,1957年,增至311公斤,比1952年增加81公斤。1958~1960年,受“大跃进”影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民收入减少,1962年,人均粮食拥有量降为166公斤。1962年后,境内根据中央政策,开始纠正农村工作失误,调整过高的粮食征购,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增加对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农村重现生机。196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40元,比1958年农民人均收入32.17元增加14.23元。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境内农村掀起所谓“大批资本主义”的浪潮,把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再次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徘徊不前。197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7.8元,仅比1965年增加1.4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0年,农民人均收入67.62元。特别是1984年建区后,农村多种经营活跃,农民收入水平出现飞跃。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2元。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上升。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3元,比1984年增加1711元。全区农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个别村年社会总产值达亿元以上,涵江广大农民正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
  二、农民生活消费水平
  饮食消费新中国成立前的涵江农村,广大农民常以地瓜稀饭和大、小麦糊为主食,荒年则以瓜菜代过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多数人生活改善,但在“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不少人仍以瓜菜度荒。1962年,境内实行“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留果、自留山、包产到户),促使粮食增产增收。1965年,人均口粮298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6年,人均口粮278公斤,比1965年减少20公斤。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全区农业大丰收,年人均口粮达302公斤。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即副食品消费上升,口粮需要量相对降低。1987年,年人均口粮减少为272公斤。1994年,涵江农民家庭日常主要食物年人均消费水平是:粮食201.7元、蔬菜59.86元、猪肉144.8元、酒及饮料19.68元、食糖10.69元、动植物油40.34元、禽蛋28.94元、水产品129.59元、干鲜果35.15元。
  衣着消费从50年代起,境内农民普遍穿上细布衣。夏有汗衫、衬衫,冬有卫生衣、毛线衣等,床上有棉被、蚊帐;农民平时穿布鞋、军鞋,夏天穿凉鞋、拖鞋,青年人多穿运动鞋、旅游鞋和皮鞋。农村里穿鞋袜的人多了,穿补钉的衣服及打赤脚的人日渐少见。1984年6月建区以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区农民衣着消费逐年上升,1993年,人均衣着消费49.5元。1994年,人均衣着消费76.34元,衣着款式也趋向新颖,西装、茄克衫、皮衣已进入农民家庭。
  日用品消费农民在50年代以前,家庭日用家具简陋,居多使用木制桌椅、脸盆、水桶、箱柜以及眠床。冬天睡草垫御寒,夏日烧烟驱蚊,夜间行走以松木、灯笼照明,下雨出门用簑衣防身。一部分富裕家庭备有中档家具,个别富豪商家则添置高档用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日用品消费水平日渐提高。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时钟、手电筒、热水瓶、搪瓷制品为普通农家所使用。70年代起,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开始进入农村。是时,大小衣柜、床头柜和高低床等成为农村男婚女嫁的必备家具。1979年后,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照相机、电冰箱以及住宅电话陆续为广大农家所置用,特别是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以及摩托车、电话、传呼机、“大哥大”等高档消费品使用量不断扩大。1994年,涵江区农民人均拥有耐用物品量是:自行车0.38辆、手表0.6只、缝纫机0.12台、摩托车0.02辆、电冰箱0.01台、电视机0.12台、电风扇0.35台。至于立体声收录机和彩色电视机,已不仅仅是少数富裕农家才拥有。
  居住状况民国时期,大多数农民住房结构为石基、土墙、瓦顶的平屋,前后左右搭盖鸡舍、猪圈、牛栏以及粪坑,人畜混居,阴暗潮湿。许多贫困农户因无力盖房,住茅房土舍,破烂不堪。唯少许富户,才建有“四目房”、“三间厢”、“五间厢”以及双层楼房。新中国建立后,境内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居住条件日趋改善。一般农户均建有新房。50年代,民房结构为打土墙、土坯包砖为主。60~70年代,砖木、石木和砖混结构日益多见。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农村个体户建房形成热潮,钢筋水泥或砖石混合结构的楼房纷纷拔地而起,有的专业户还修建别墅式楼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扩大,1949年6.34平方米、1965年8.2平方米、1978年9.63平方米、1985年10.92平方米、1994年16.38平方米。
  文化生活消费新中国成立前,涵江农村信仰的习俗文化大都和宫、庙、社敬神活动结合在一起,民众视之为农家盛事,不惜花费。50年代始,境内农民的文化观念逐渐更新,每逢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经常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集资雇戏班公演,或公映电影,或举办联欢晚会。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农村群众文化达到高峰时期。1978年以后,境内农村文化消费朝着多形式、多需求方向发展。各村普遍修筑戏台,成立车鼓队、十音八乐队,雇请莆仙戏公演,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984~1994年,随着城区调频广播发射设施的建立,大多数农民都可收听无线和有线广播的文化节目。同时,区广播电视中心有线电视用户扩展到农村7136户。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