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8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民生活
分类号:
F126
页数:
6
页码:
131-13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涵江区城镇居民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关键词:
涵江区
地方经济
人民生活
内容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一、城镇居民收入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城镇居民数量少,多为工商业者和自谋职业者,各自就业,收入不等,有些商人还兼收田租。此外,也有部分享受薪俸的官员及领工资的职工。一般职员年人均工资收入150元左右,一般居民年人均收入在70元以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不断调整提高职工工资。1952年,职工年薪人均为400元,比1949年职工年薪人均300元增长33%。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人员大多数成为全民或集体职工。同年,国家进行工资改革。1957年,职工年人均工资达478元,比1949年增长59%。1963年,进行工资调整和工资类区调整,在职职工均不同程度增加工资。1965年,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532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居民收入有所下降。1970年,职工年人均工资为512元,比1965年减少20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多次调整职工工资及劳动保护福利待遇,增加副食品补贴,提高洗理费标准等,职工家庭经济收入稳步增加,收入水平明显提高,1980年,职工人均工资达725元。
1984年6月涵江建区以后,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85年,职工人均工资1029元。1988年,上升至1264元。1991年,增加到2598元。1994年,达到4808元,比1985年增加3倍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85年为476元。1994年,增加到2634元,比1985年增加约4.53倍。在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费收入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工资形式,向多元收入发展。个体劳动者经济收入和其他劳动收入普遍高于一般职工水平,且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食品消费从1949年至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城镇居民食品结构,基本上以粮食为主,一日三餐吃稀饭,或辅以地瓜、地瓜干等杂粮;菜以蔬菜、腌菜、豆酱、腐乳、小杂海味等为主。逢年过节买些猪肉、家禽、海味等副食品改善生活。
1953年起,对居民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口粮,体力劳动者每人每年供应大米165公斤,一般居民每人每年供应大米144公斤。1955年,在城镇实施以人定量,凭购粮证、粮票供应。口粮定量,职工按工种,居民按年龄大小划分等级,口粮的定量标准分为,重体力劳动者,月定量18公斤;轻体力劳动者,月定量14公斤;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企业职员、店员和脑力劳动者,月定量13公斤;大中专学生14公斤;一般居民及10周岁以上儿童12公斤;6周岁以上未满10周岁儿童9公斤;3周岁以上不满6周岁儿童6.5公斤;1965年开始定量供应糖、肉、豆腐等副食品。1978年以后,逐步取消食品定量供应。
1984年建区以后,居民收入逐步增加,促进其饮食构成和食品种类发生变化。1984~1994年,食品消费比例改变,粮食消费减少,鱼肉禽蛋等副食品消费不断增加,并向营养、风味、保健等多样化的配膳结构方向发展。喜庆或节日举行家宴的持续增多,菜谱品种多样化,质量档次不断提高,酒类由本地传统的米酒、地瓜酒发展到瓶装的名酒、啤酒等,卷烟也由低档向高档发展,水果消费除本地产的荔枝、龙眼、枇杷、桔子外,还大量消费外地的香蕉、梨子和苹果等。
穿着消费新中国成立前,城镇居民多数穿土布汉装或机织布汉装,衣着打补钉的比比皆是,一件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脚着布鞋、木屐。少数官僚士绅穿细布、绸缎、呢绒、长衫马褂,脚着胶鞋、布鞋、皮鞋。
从50年代开始,城镇居民服装布料和式样花色,不断更新,成衣销量日增。50年代,穿着以自织土布为主。60~70年代,以平纹细布为主,辅以卡叽布、灯心绒、涤卡、的确良及其它化纤等,颜色大都为灰、黑色,青蓝和草绿色为主,款式多为汉装、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军装等。1984年后,城镇居民衣着类消费比例逐年上升,1984年人均消费22元,1994年上升至人均118元,比1984年增长4.36倍,衣着款式日渐新颖,服装色泽日新月异,花色陈旧样式古老的衣料及成衣,即使价格便宜也无人问津,而质好色艳,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的布料和成衣倍受青睐,衣着哔吱、呢绒、乔其纱、羽绒、羊毛、皮革茄克、连衣裙、风雪衣、旗袍、西装的增多,鞋以凉鞋、皮鞋、运动鞋及各类高档鞋取代过去的布鞋、胶鞋,袜从布袜发展到尼龙袜及各种丝袜。
日用品消费50年代前,境内城镇居民家具以木制用品为多,大部分是世代传用,少数富裕家庭有自行车、缝纫机、座钟、留声机。使用钢笔、手表的人为数不多。
50年代,只有少数侨眷、干部戴手表;机关单位有为数不多的公用自行车。60~70年代,寻常居民家庭逐渐购置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高档消费品普及率逐年提高。
1984年以后,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城镇居民日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转化,大型家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电风扇已经普及城镇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煤气灶、摩托车、电话机、“大哥大”等高级耐用品迅速进入城镇居民家庭。
1994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的耐用物品数量是:大衣柜103只、沙发113只、自行车193辆、缝纫机67架、手表295只、电视机114台、电风扇202台、洗衣机88台、电话安装2.66部,均比1984年有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用于装饰居住、环境和各种化妆用品以及金银宝饰品的支出费用也迅猛增加。
居住状况民国时期,城镇居民多为单层木构瓦房或土木结构平屋,住房拥挤,几代同堂居住的状况较为普遍。个别富裕家庭居住砖木结构的府第房屋,且占地宽敞。
新中国成立后,50~70年代,城镇居民住房状况有所改善,质量结构也有所提高。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陆续兴建砖木、砖混结构的两层或单层宿舍,改善部分干部职工的住房条件。
1984年6月建区以后,涵江对城市住宅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配套建设,具有现代化气息、新颖宽敞的楼房代替昔日狭窄、矮小、破旧的住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1994年底,住宅拥挤,几代同堂的状况已经改变。居民住宅内的高档装修已陆续出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7平方米。
文化生活消费民国及其以前,涵江城区信仰习俗文化,每逢春节、元宵等民间传统节日,民众均自发出钱出力举办车鼓、十音八乐、舞龙舞狮以及演戏等活动,消费不多,但也夹杂一些社会陋习。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5年,居民日渐喜爱广场文化,遇有重要节日如春节、“五一”、国庆等,各地都雇请剧团、文艺队公演。平时富户逢婚嫁、乔迁、寿诞亦花钱演戏,热闹一番。1978~1989年,雇请剧团公演成为居民主要文化活动,境内每天平均有3~4家剧团受雇为群众公演。并且每逢农历正月初二日,均自发举行文艺踩街活动。1990~1994年,广场文化发展为舞台文化和家庭文化。城区建成影剧院4家,其中涵江影剧院建筑面积3042平方米,有1199个座位。全国各地歌舞团常来演出。同时卡拉OK厅、歌厅、舞厅多达50家,镭射影视厅30多家,每晚平均有5000~8000人前往娱乐消费。到1994年底,城区建成广播新闻中心,城区70%以上居民可以在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14个频道的影视节目。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一、农民收入
民国时期,境内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占农村人口总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大量的土地,生活富裕。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广大农民,因缺地少地耕种,一年有半年以上靠杂粮充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逐步改变。1950~1952年,境内经过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关系,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人均粮食拥有量逐年增加。1952年,年人均230公斤,1957年,增至311公斤,比1952年增加81公斤。1958~1960年,受“大跃进”影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民收入减少,1962年,人均粮食拥有量降为166公斤。1962年后,境内根据中央政策,开始纠正农村工作失误,调整过高的粮食征购,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增加对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农村重现生机。196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40元,比1958年农民人均收入32.17元增加14.23元。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境内农村掀起所谓“大批资本主义”的浪潮,把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再次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徘徊不前。197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7.8元,仅比1965年增加1.4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0年,农民人均收入67.62元。特别是1984年建区后,农村多种经营活跃,农民收入水平出现飞跃。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2元。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上升。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3元,比1984年增加1711元。全区农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个别村年社会总产值达亿元以上,涵江广大农民正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
二、农民生活消费水平
饮食消费新中国成立前的涵江农村,广大农民常以地瓜稀饭和大、小麦糊为主食,荒年则以瓜菜代过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多数人生活改善,但在“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不少人仍以瓜菜度荒。1962年,境内实行“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留果、自留山、包产到户),促使粮食增产增收。1965年,人均口粮298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6年,人均口粮278公斤,比1965年减少20公斤。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全区农业大丰收,年人均口粮达302公斤。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即副食品消费上升,口粮需要量相对降低。1987年,年人均口粮减少为272公斤。1994年,涵江农民家庭日常主要食物年人均消费水平是:粮食201.7元、蔬菜59.86元、猪肉144.8元、酒及饮料19.68元、食糖10.69元、动植物油40.34元、禽蛋28.94元、水产品129.59元、干鲜果35.15元。
衣着消费从50年代起,境内农民普遍穿上细布衣。夏有汗衫、衬衫,冬有卫生衣、毛线衣等,床上有棉被、蚊帐;农民平时穿布鞋、军鞋,夏天穿凉鞋、拖鞋,青年人多穿运动鞋、旅游鞋和皮鞋。农村里穿鞋袜的人多了,穿补钉的衣服及打赤脚的人日渐少见。1984年6月建区以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区农民衣着消费逐年上升,1993年,人均衣着消费49.5元。1994年,人均衣着消费76.34元,衣着款式也趋向新颖,西装、茄克衫、皮衣已进入农民家庭。
日用品消费农民在50年代以前,家庭日用家具简陋,居多使用木制桌椅、脸盆、水桶、箱柜以及眠床。冬天睡草垫御寒,夏日烧烟驱蚊,夜间行走以松木、灯笼照明,下雨出门用簑衣防身。一部分富裕家庭备有中档家具,个别富豪商家则添置高档用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日用品消费水平日渐提高。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时钟、手电筒、热水瓶、搪瓷制品为普通农家所使用。70年代起,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开始进入农村。是时,大小衣柜、床头柜和高低床等成为农村男婚女嫁的必备家具。1979年后,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照相机、电冰箱以及住宅电话陆续为广大农家所置用,特别是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以及摩托车、电话、传呼机、“大哥大”等高档消费品使用量不断扩大。1994年,涵江区农民人均拥有耐用物品量是:自行车0.38辆、手表0.6只、缝纫机0.12台、摩托车0.02辆、电冰箱0.01台、电视机0.12台、电风扇0.35台。至于立体声收录机和彩色电视机,已不仅仅是少数富裕农家才拥有。
居住状况民国时期,大多数农民住房结构为石基、土墙、瓦顶的平屋,前后左右搭盖鸡舍、猪圈、牛栏以及粪坑,人畜混居,阴暗潮湿。许多贫困农户因无力盖房,住茅房土舍,破烂不堪。唯少许富户,才建有“四目房”、“三间厢”、“五间厢”以及双层楼房。新中国建立后,境内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居住条件日趋改善。一般农户均建有新房。50年代,民房结构为打土墙、土坯包砖为主。60~70年代,砖木、石木和砖混结构日益多见。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农村个体户建房形成热潮,钢筋水泥或砖石混合结构的楼房纷纷拔地而起,有的专业户还修建别墅式楼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扩大,1949年6.34平方米、1965年8.2平方米、1978年9.63平方米、1985年10.92平方米、1994年16.38平方米。
文化生活消费新中国成立前,涵江农村信仰的习俗文化大都和宫、庙、社敬神活动结合在一起,民众视之为农家盛事,不惜花费。50年代始,境内农民的文化观念逐渐更新,每逢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经常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集资雇戏班公演,或公映电影,或举办联欢晚会。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农村群众文化达到高峰时期。1978年以后,境内农村文化消费朝着多形式、多需求方向发展。各村普遍修筑戏台,成立车鼓队、十音八乐队,雇请莆仙戏公演,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984~1994年,随着城区调频广播发射设施的建立,大多数农民都可收听无线和有线广播的文化节目。同时,区广播电视中心有线电视用户扩展到农村7136户。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