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7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6
页码: 122-12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涵江区在农业和工业方面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同时交通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涵江区 工农业经济 建国后

内容

一、农业
  1956年,境内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底,农业总产值达63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比1949年增长6.3倍。1958年,境内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出现“共产风”和浮夸风,农业经济陷入困境。从1961年开始,境内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采取整改措施,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128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8.1%,比1956年增加2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农村批判“唯生产力论”,再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品种,境内农业仍然取得一定成绩。1976年,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6%,比1965年增长64%,年平均递增5.1%;粮食总产量2.5万吨,生猪存栏2.4万头,水产品产量2340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扩大水产养殖业特别是鳗鱼的生产规模,开发性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由单一性农业型向综合性经营型方向转变。1983年,农业总产值2566万元,比1976年增长22.2%,粮食总产量2.9万吨,生猪存栏2.8万头,禽蛋360吨,乡镇企业总收入1106万元。1984年6月建区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增加。1992年,粮食总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创汇农业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两水”(水果、水产)“一菌”(食用菌)和畜牧业生产继续扩大,以鳗鱼养殖和滩涂养殖为龙头的渔业产值比重,由1984年的23%提高到1994年的73%。农业生产已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从单纯经营种植业开始向牧、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贸综合经营转化,全区建成水果、奶牛、蔬菜、食用菌4个生产基地。1994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0.34%,比1984年增加4.14倍,年均递增19.2%。粮食总产量1.8万吨,水果总产量356吨,生猪存栏25316头,水产品产量1.2万吨。
  二、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个体和私营工业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形成国营和集体两类企业,至1957年,境内计有国营企业67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7家。1958年,全党动员,大办工业,境内创办莆田钢铁厂、莆田化工厂、莆田酒厂、莆田罐头厂、莆田造纸厂、莆田玻璃厂和涵江铁器社等一批国营与集体工业企业。由于当时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不切合实际,急于求成,土法建厂,匆促上马,盲目投产,加上“共产风”影响,无偿调拨企业资金、设备和劳力,故一时出现产值大幅度增长,但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差。1959~1961年困难时期,多数企业下马,社办企业只保留少数几家。1963~1965年,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执行“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重新调整生产布局,逐步恢复计划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经常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促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65年,境内计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16家,工业总产值924万元,比1949年增加64倍,年递增29.76%。“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工业企业处境艰难。
  1979年后,境内围绕“调整产业,提高效益”这一中心,深化企业改革,挖潜革新,涌现食品、电机、电子、鞋革、机械、建材、化工、塑料、纺织、玩具等主要工业行业,形成鞋革、食品、电机、电子、玩具等五大拳头产品,工业生产出现全民、集体、个体等各种所有制共存发展的局面,特别是“三资”企业、股份合作经济、私营经济发展更为迅速。1984年建区后,同年底工业总产值达327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8.29%。随后,进一步实行厂长负责制和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职工积极性。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完善企业内部配套改革,依靠技术进步,坚持“速度、效益、质量”三统一原则,抓重点行业,保支柱产业,发展“三资”企业,开发新兴工业,促进全区工业生产持续、协调发展。1992年,随着涵江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全区发挥侨乡优势,实施试验区优惠政策,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三资”工业和民营工业。199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9.66%,比1984年增长46.68倍,年均递增46.4%。其中“三资”工业企业153家,生产总值1.3亿元,主要工业项目有鞋革、塑胶、机械、电子、针织服装、彩印、纸制品、低氢耐潮湿电焊条、人造金刚石、玻璃制品、生物工程新材料等。
  三、交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致力于改善境内交通状况。1950年2月,福州海关选定三江口为吐纳港。1953年,莆田县在涵江成立第一家木帆船联运社。1959年,木帆船联运社升格为国营三江口航运公司。1960~1965年,境内通车公路里程18.2公里;可通航机动船河道14.3公里,水陆路总货运量119万吨,年货运周转量796万吨公里。1966~1976年,涵江交通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公路通车里程30公里,水陆路总货运量210万吨。1979年后,人民政府通过对公路的改造和拓建,逐步恢复和加强港口设施及航道、航运管理。1981年,境内货轮从三江口港直航香港。1984年后,先后改造与拓建贯穿涵江全境的福厦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改造辐射沿海山区的涵江至三江口公路、涵江至莆田县黄石公路、涵江至永泰县公路,建成以涵江市区为中心的北内环城公路,通车里程迅速扩大,实现村村通公路,陆上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同时先后拨款修建300吨级客运码头1座、500吨级泊位码头2座、水上过驳锚地3个、港口物资仓库15座、货物堆放场5处,使港口年吞吐量由1987年的21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30万吨。1994年,全区水陆货运量68.89万吨,比1984年的5.72万吨增加63.17万吨。
  四、邮电
  新中国成立初,涵江邮局,电信局仍分别设置。1951年9月,涵江邮局与涵江电信局合并、成立涵江邮电局。1953年7月,涵江地方电话用户全部接入涵江邮电局电话网络。是年11月,涵江邮电局降为邮电营业处,归属莆田县邮电局领导。1955年12月,涵江邮电营业处改称邮电支局。1956年,涵江民营电话公司撤销,其电话接入涵江邮电支局总机。1984年10月,涵江邮电支局升为涵江邮电分局,列科级建制。1990年,涵江邮电分局引进日本富士通万门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辟为模块局,初装电话3000门,可直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涵江程控电话模块局扩容7000门,增加至1万门,改为母局。市话计费用户7771户,并且开通无线寻呼9232户,无线移动电话197户,较为先进的磁卡电话已开始使用,年邮电业务费收入达3482万元,为1978年的234倍。农村投递邮路达196公里。
  五、商业
  1950~1952年,境内商业以个体和私营为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建立省、市、县三级所属驻涵商业企业60个,以及福清、平潭、永泰、仙游等县的驻涵采购组22个,各种公司、货栈、商店、门市部计800多家,形成国营、集体、私营三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商业体系,境内市场繁荣,物价稳定。1958~1962年,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境内物资供应紧张,许多商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花色品种,平抑市场物价,涵江商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0万元,其中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品187万元,占66.7%;生产资料消费品93万元,占33.3%“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个体商业,集贸市场萎缩,商品经济严重受挫。197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20万元,其中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占81%,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占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改革开放,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渠道流通的商业体制,市场繁荣,购销两旺。1983年,涵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100万元,其中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1670万元,占79.5%;农村生产资料消费430万元,占20.5%1984年后,区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区情,实行商贸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建立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商业性质,扶持个体商业使其比重增大,推动价格改革不断深化。1992年12月,区政府制订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措施,多成份民营经济初步形成。1994年底,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0.02亿元,比1984年增加41倍。市区内建成八大市场(即涵江农贸市场、海岑前海产品市场、下洋小商品批发市场、塔桥粮食批发市场、苍林蔬菜批发市场、侨新农贸市场、集奎生产资料市场、黄霞水果市场)和十条专业街(即边防路木材、后街家具、宫下土产品、顶铺服装、尾梨巷风味小吃、鉴前五金电器、衙前街小百货、新涵大街金融、涵华东路建材、涵华西路食杂)。此外还集资兴建全省规模最大的涵江小商品批发城,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合营等各类型商业企业全面发展的繁荣局面。
  六、财政税收
  涵江自1950年起,经济迅速恢复,财政收入逐渐增加。1953~1957年,境内财政收入累计达1100万元,财政支出累计达1246万元。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受“大跃进”影响,财政收入骤减,1961年境内年财政收入仅110万元。1962年起,经过整顿,财政收入逐年回升,1964年,财政收入达320万元,其中企业收入120万元,工商税收收入80万元,农业税收收入80万元,其他收入40万元;财政支出310万元。从1966年开始,财政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复”的管理体制,时值“文化大革命”,境内财政收入有所下降。1976年,财政收入160万元,财政支出170万元。1978年,境内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行各业全面振兴。是年,涵江财政收入达230万元,财政支出251万元。1984年后,全区财政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收入快速增长。到1994年底,全区财政收入增加到8643万元,比1984年增加19倍,年均增长35%;财政支出6483万元,比1984年增加20倍,年均增长35.3%。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