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经济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7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经济概况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7
页码:
121-12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涵江地区的经济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农业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八字方针的贯彻,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工业方面,通过大办工业和创办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境内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关键词:
涵江区
工农业经济
经济发展
内容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经济
一、农业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自然灾害频繁,境内缺乏水利设施,且耕作粗放,收成很差,年亩产稻谷只五六百斤。加上战乱不已,社会动荡,抓丁拉伕,苛捐杂税,迫使农民逃荒,农田荒芜,故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境内农业总产值仅97.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2%,粮食总产量650万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145公斤,生猪存栏6500头,水产品产量195万公斤。
二、工业
清代及其以前,境内工业以个体经营的手工操作为主,有打铁、织布、制糖、制盐、酿酒、陶瓷等行业,设备落后,体量微小,多数保留在低级水平。其中制盐业为明清时境内的支柱行业。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后,涵江逐步发展印刷、碾米、炼乳、机械等近代加工行业。民国时期,近代加工业虽有所进步,但规模不大。到新中国成立时,涵江工业企业总产值14.3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8%
三、交通
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三江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三江口和福州、宁波港等海运业务日趋繁忙。抗日战争期间,福建沿海各港口均被日军封锁,唯三江口至江浙之间轮船尚能通航。一度成为东南沿海仅存的吞吐港,年吞吐量平均都在20万吨左右。
民国13年(1924年)起,政府招募民工修建公路。民国24年,涵江私营福兴泉汽车货运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1949年,涵江公路通车里程仅14公里。
四、邮电
宋代,福州至闽中、闽南驿道经过冲沁、黄巷一带。明代,境内设立铺尾和魏塘铺,传递邮件和官方文书。清末,设立涵江邮政所,采用人工肩挑、手提以及马骡驮运方式,传递邮政业务。当时电信业务由民营电话所代办。民国时期,涵江设有邮电代办所6个。
五、商业
境内商贸活动始于宋初,元代外贸一度兴盛,由集墟演变成商贸市场,商品流通逐渐活跃。明、清时,朝廷虽施行海禁,但涵江商业仍较旺盛。鸦片战争后,洋货进入涵江。清宣统元年(1909年)起,境内相继出现外国货代销商行,代理美国、英国和德国的煤油、石油和肥田粉销售业务。之后,又有专售日本布匹和代理香港英商货物的公司和货栈。抗日战争期间,除洋货代销商行外,境内商店多达1000多家,尤以豆饼、桂元、纱布、京果、百货等大宗商品为最,时称之为涵江商业的五大支柱。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一、农业
1956年,境内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底,农业总产值达63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1%,比1949年增长6.3倍。1958年,境内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出现“共产风”和浮夸风,农业经济陷入困境。从1961年开始,境内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采取整改措施,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128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8.1%,比1956年增加2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农村批判“唯生产力论”,再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品种,境内农业仍然取得一定成绩。1976年,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6%,比1965年增长64%,年平均递增5.1%;粮食总产量2.5万吨,生猪存栏2.4万头,水产品产量2340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扩大水产养殖业特别是鳗鱼的生产规模,开发性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由单一性农业型向综合性经营型方向转变。1983年,农业总产值2566万元,比1976年增长22.2%,粮食总产量2.9万吨,生猪存栏2.8万头,禽蛋360吨,乡镇企业总收入1106万元。1984年6月建区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增加。1992年,粮食总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创汇农业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两水”(水果、水产)“一菌”(食用菌)和畜牧业生产继续扩大,以鳗鱼养殖和滩涂养殖为龙头的渔业产值比重,由1984年的23%提高到1994年的73%。农业生产已从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从单纯经营种植业开始向牧、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贸综合经营转化,全区建成水果、奶牛、蔬菜、食用菌4个生产基地。1994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0.34%,比1984年增加4.14倍,年均递增19.2%。粮食总产量1.8万吨,水果总产量356吨,生猪存栏25316头,水产品产量1.2万吨。
二、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个体和私营工业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形成国营和集体两类企业,至1957年,境内计有国营企业67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7家。1958年,全党动员,大办工业,境内创办莆田钢铁厂、莆田化工厂、莆田酒厂、莆田罐头厂、莆田造纸厂、莆田玻璃厂和涵江铁器社等一批国营与集体工业企业。由于当时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不切合实际,急于求成,土法建厂,匆促上马,盲目投产,加上“共产风”影响,无偿调拨企业资金、设备和劳力,故一时出现产值大幅度增长,但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差。1959~1961年困难时期,多数企业下马,社办企业只保留少数几家。1963~1965年,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执行“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重新调整生产布局,逐步恢复计划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经常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促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65年,境内计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16家,工业总产值924万元,比1949年增加64倍,年递增29.76%。“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工业企业处境艰难。
1979年后,境内围绕“调整产业,提高效益”这一中心,深化企业改革,挖潜革新,涌现食品、电机、电子、鞋革、机械、建材、化工、塑料、纺织、玩具等主要工业行业,形成鞋革、食品、电机、电子、玩具等五大拳头产品,工业生产出现全民、集体、个体等各种所有制共存发展的局面,特别是“三资”企业、股份合作经济、私营经济发展更为迅速。1984年建区后,同年底工业总产值达327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8.29%。随后,进一步实行厂长负责制和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职工积极性。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完善企业内部配套改革,依靠技术进步,坚持“速度、效益、质量”三统一原则,抓重点行业,保支柱产业,发展“三资”企业,开发新兴工业,促进全区工业生产持续、协调发展。1992年,随着涵江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全区发挥侨乡优势,实施试验区优惠政策,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三资”工业和民营工业。199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9.66%,比1984年增长46.68倍,年均递增46.4%。其中“三资”工业企业153家,生产总值1.3亿元,主要工业项目有鞋革、塑胶、机械、电子、针织服装、彩印、纸制品、低氢耐潮湿电焊条、人造金刚石、玻璃制品、生物工程新材料等。
三、交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致力于改善境内交通状况。1950年2月,福州海关选定三江口为吐纳港。1953年,莆田县在涵江成立第一家木帆船联运社。1959年,木帆船联运社升格为国营三江口航运公司。1960~1965年,境内通车公路里程18.2公里;可通航机动船河道14.3公里,水陆路总货运量119万吨,年货运周转量796万吨公里。1966~1976年,涵江交通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公路通车里程30公里,水陆路总货运量210万吨。1979年后,人民政府通过对公路的改造和拓建,逐步恢复和加强港口设施及航道、航运管理。1981年,境内货轮从三江口港直航香港。1984年后,先后改造与拓建贯穿涵江全境的福厦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改造辐射沿海山区的涵江至三江口公路、涵江至莆田县黄石公路、涵江至永泰县公路,建成以涵江市区为中心的北内环城公路,通车里程迅速扩大,实现村村通公路,陆上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同时先后拨款修建300吨级客运码头1座、500吨级泊位码头2座、水上过驳锚地3个、港口物资仓库15座、货物堆放场5处,使港口年吞吐量由1987年的21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30万吨。1994年,全区水陆货运量68.89万吨,比1984年的5.72万吨增加63.17万吨。
四、邮电
新中国成立初,涵江邮局,电信局仍分别设置。1951年9月,涵江邮局与涵江电信局合并、成立涵江邮电局。1953年7月,涵江地方电话用户全部接入涵江邮电局电话网络。是年11月,涵江邮电局降为邮电营业处,归属莆田县邮电局领导。1955年12月,涵江邮电营业处改称邮电支局。1956年,涵江民营电话公司撤销,其电话接入涵江邮电支局总机。1984年10月,涵江邮电支局升为涵江邮电分局,列科级建制。1990年,涵江邮电分局引进日本富士通万门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辟为模块局,初装电话3000门,可直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4年,涵江程控电话模块局扩容7000门,增加至1万门,改为母局。市话计费用户7771户,并且开通无线寻呼9232户,无线移动电话197户,较为先进的磁卡电话已开始使用,年邮电业务费收入达3482万元,为1978年的234倍。农村投递邮路达196公里。
五、商业
1950~1952年,境内商业以个体和私营为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建立省、市、县三级所属驻涵商业企业60个,以及福清、平潭、永泰、仙游等县的驻涵采购组22个,各种公司、货栈、商店、门市部计800多家,形成国营、集体、私营三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商业体系,境内市场繁荣,物价稳定。1958~1962年,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境内物资供应紧张,许多商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花色品种,平抑市场物价,涵江商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0万元,其中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品187万元,占66.7%;生产资料消费品93万元,占33.3%“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个体商业,集贸市场萎缩,商品经济严重受挫。197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20万元,其中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占81%,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占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改革开放,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渠道流通的商业体制,市场繁荣,购销两旺。1983年,涵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100万元,其中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1670万元,占79.5%;农村生产资料消费430万元,占20.5%1984年后,区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区情,实行商贸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建立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商业性质,扶持个体商业使其比重增大,推动价格改革不断深化。1992年12月,区政府制订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措施,多成份民营经济初步形成。1994年底,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0.02亿元,比1984年增加41倍。市区内建成八大市场(即涵江农贸市场、海岑前海产品市场、下洋小商品批发市场、塔桥粮食批发市场、苍林蔬菜批发市场、侨新农贸市场、集奎生产资料市场、黄霞水果市场)和十条专业街(即边防路木材、后街家具、宫下土产品、顶铺服装、尾梨巷风味小吃、鉴前五金电器、衙前街小百货、新涵大街金融、涵华东路建材、涵华西路食杂)。此外还集资兴建全省规模最大的涵江小商品批发城,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合营等各类型商业企业全面发展的繁荣局面。
六、财政税收
涵江自1950年起,经济迅速恢复,财政收入逐渐增加。1953~1957年,境内财政收入累计达1100万元,财政支出累计达1246万元。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受“大跃进”影响,财政收入骤减,1961年境内年财政收入仅110万元。1962年起,经过整顿,财政收入逐年回升,1964年,财政收入达320万元,其中企业收入120万元,工商税收收入80万元,农业税收收入80万元,其他收入40万元;财政支出310万元。从1966年开始,财政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复”的管理体制,时值“文化大革命”,境内财政收入有所下降。1976年,财政收入160万元,财政支出170万元。1978年,境内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行各业全面振兴。是年,涵江财政收入达230万元,财政支出251万元。1984年后,全区财政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收入快速增长。到1994年底,全区财政收入增加到8643万元,比1984年增加19倍,年均增长35%;财政支出6483万元,比1984年增加20倍,年均增长35.3%。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