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村居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5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村居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106-1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涵江区古建筑和村居建筑的发展情况。涵江区拥有多座古建筑,包括桥梁、古塔和寺庙等,其中宁海桥是境内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民国时期,涵江区的农村住房多为平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转向二层楼房和更高层的建筑。近年来,涵江区掀起了建房热潮,并开始进行旧村改造,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村居建设 涵江区

内容

一、古建筑
  桥梁 宋至清代,境内乡村先后兴建的桥梁主要有:宋代的新桥、清宁桥、万寿桥、宫后放生池桥、浮屿桥、魏塘西桥和元明两代的宁海桥以及清代的榆溪桥、铺前桥。其中宁海桥雄踞于木兰溪入海口上,元元统二年(1334年)至20世纪80年代,历经7次修建。全长225米,宽5.8米,高10米,石梁式,由75块长13米、厚1.2米石梁架在14座船形桥墩上,两墩间净跨8.8~11.8米。此桥继承宋代造桥技术传统,可同泉州洛阳桥相媲美。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 涵江原有3座古塔,其中明代雁阵塔毁于抗日战争期间,塔刹残体尚存。还有2座即塔屿塔和越浦大师塔。前者创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塔为仿楼阁式,5级四方形,边长4.6米,高15米。塔墙3层各有洞眼,可对外瞭望。后者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20世纪30年代曾倒塌。1992年用原构件重修。
  寺庙 涵江除城区外,乡村较大寺庙有后梁代创建的国欢寺、唐代兴建的雁阵宫、宋代创建的浮屿宫、元代创建的永明寺、明代创建的功德祠和清代创建的吉祥寺、三真宫、鲤江庙。其中国欢寺为莆田囊山慈寿寺属院,主殿重檐歇山式,抬梁结构,飞檐斗拱,建筑群保存完整,为莆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村居建筑
  民国时期,涵江农村住房民居多是土木结构的平房。贫困人家打土墙,立木柱。殷实富户,则建小院落,有砖包外墙和石柱支撑屋面。豪门富商,宅院有高大“五间厢”以及“七间厢”,柱头垫磉石,雕花枋梁,方砖铺地,四周围墙,院内埕地。三江口镇的哆头、后郭,国欢镇的黄霞、塘头和白塘镇的集奎、南埕、洋尾等村较为多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提高,农民拆土屋建房者渐多。1956年开始,农村普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1978年后,农村建房由土木结构楼房逐渐向砖石、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三、四层楼房转化。1984年以后,后郭、塘头和哆头等侨村,其建筑采用青石浮雕,脊、檐、廊、柱和门窗,彩绘精致,有的还在院内或门前建塔、亭等,自成涵江侨乡特色。其中后郭村出口处还建有村门。随着涵江农村村道建设发展,凡公路通过的村庄,群众大都沿公路两侧建房,开设商店。1985年起,涵江农村掀起建房热潮,曾一度出现乱占耕地倾向,经各级政府及时纠正,很快刹住乱建房歪风。为加快“建新村、奔小康”步伐,3个镇均分期分批进行旧村改造,其中主要有三江口镇后郭村、铁灶村、高美村;白塘镇的陈桥一条街、埭里村、安仁新街、上梧村、集奎村;国欢镇的塘西村、黄霞村、后洋村、林柄村、三股村、洞庭村、巷利村等,改造后的民居一般为二、三、四层混合结构建筑物。涵东街道的涵东、卓坡、涵中村和涵西街道的涵西、苍林村,通过改旧村、建新村,分别建成与市区连成一体的10多条农民街,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994年,全区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6.38平方米,比建区前的9.63平方米,每人平均住房面积扩大6.75平方米。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