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旧城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4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旧城改造
分类号: TU984
页数: 1
页码: 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自宋代起就有商贾开店设市,但建筑规模小且简陋。民国时期开始进行简单改造和重建。1950-1978年,政府多次整治街道,进行拓建。1990年起,区政府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包括改造和拓建街巷路段、拆迁旧房、新建楼房等。改造后的街道和住宅小区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涵江高层建筑集中的闹市中心。
关键词: 城乡建设 文化娱乐设施 涵江区

内容

涵江自宋代以后,即有商贾在宫口河、新桥头、青璜山和紫璜山一带设市开店,但建筑规模很小且简陋。至民国15年(1926年),境内市区进行简单改造,街道宽从原4米扩大到6米。民国19年,涵江城区前街一带火灾,随即重建。民国20~38年,逐年均有部分改造,使沿街低矮商住民房变为二层砖木结构形式的商贸楼房,市容较过去大有改观。
  1950~1978年,政府对涵江集镇进行多次整治,大街小巷拓建总面积达20.79万平方米,其中50年代拓建3.66万平方米,60年代拓建1.59万平方米,70年代拓建12.05万平方米,80年代拓建12.68万平方米。其主街道宽度5~8米,大都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排水管道,主街道两侧普遍为二至三层土木结构店房,大小店面有1200多间。1990年7月起,区政府组织实施较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先后完成涵梧路口、顶铺、鉴前、涵三路一期、工业路一期、福厦路铺尾段和涵黄路保尾住宅小区等街巷路段的改造与拓建,计共拆迁旧房21.9万平方米,新建楼房35万平方米。其中顶铺路,通过旧城改造,基础设施成龙配套。该街东起汽车站,西至三门井,全长500米,宽16米,两侧均为五、六层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独立式商住房,被莆田市定为“三优”示范街。改造后的鉴前路,南起三门井,北连福厦公路,全长300米,宽24米,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改造新建的保尾住宅小区,投资1502万元,建成民居楼房4.88万平方米,改善旧区居民的住房条件。涵梧路口环岛中央28米高的大型灯塔,西北角的商业大厦、侨联大厦、中国银行和侨联综合楼已投入运营,东北角的十六层高的涵东商贸中心和西南角的十五层高的九江大厦已完成主体工程,东南角的二十二层高的武夷大厦正在建设,形成涵江高层建筑集中的闹市中心。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