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共设施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共设施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4
页码: 96-9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涵江区自唐代以来的交通、港区、供水、供电、邮电通讯、文化娱乐设施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城乡建设 文化娱乐设施 涵江区

内容

一、道路
  从唐代起,境内即修有驿道。宋代,驿道成为与全省各地联系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境内陆路交通陆续向乡村延伸。民国16年(1927年),福厦公路涵江地段建成通车。民国期间,陆续对商店和民房进行拓宽改造,使涵江城区逐步形成有顶铺、市顶、前街、保尾、后街、宫下、楼下和鉴前等59条大街小巷组成的集镇规模,成为莆田县最大商业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80年代后,政府对涵江城区进行大规模整治,福厦公路涵江地段路幅拓展到32米,原砂石路面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由木桥改造成钢筋水泥桥,还在境内公路上架设人行天桥2座。1984~1994年,区内新建区府路、新涵路、六一路、北内环城路等城区主次干道,拓宽改造涵三路、涵黄路、涵梧路和苍林路,初步形成城区交通网络。
  二、港区
  涵江海岸线总长15公里。木兰溪和延寿溪水系流经境内注入兴化湾,形成天然航道,有三江口、涵江、桥兜3个港口。清代及其以前,海外通商船舶多沿岸航行。港口以自然岸坡为码头泊位,起卸进出口货物。清末民国初,海外轮船入境渐多,港口遂有直立式浆砌块石码头。通商航道始设航标。抗日战争期间,境内诸港屡遭日机轰炸。其后,涵江、桥兜两港航道逐渐衰退,唯三江口港维持和香港以及国内港埠通航。
  1949年后,政府对三江口港进行重点建设,航道陆续疏浚,航标设置增多。1959年,三江口和涵江港成为内外贸物资中转站。1981年,三江口港与香港恢复通航。1984年后,外轮多经湄洲湾入境,三江口港成为秀屿港卫星港口。1994年,境内有3个港口,15个码头,港口停靠能力共2820吨,年综合通过能力为48.5万吨。
  三、供水
  1977年以前,涵江居民主要饮用井水和河水。1978年,涵江自来水厂建成投产,市区居民开始饮用自来水。1983年10月,莆田县在涵江兴建供水厂,主要为其驻涵企事业提供工业用水。1992年12月,区政府投资,修建涵江北洋供水工程。至1994年12月,第一期日供水2.5万吨工程竣工通水,使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紧接第二期日供水2.5万吨工程又正在进行中。
  四、供电
  民国16年,涵江城区始有火力发电厂,系由工商界人士筹建,供商家和住户照明使用。民国24年,火力发电厂亏空,由省建设厅派员接管,改名莆田电厂,后因日本飞机侵扰而关闭。民国30年,涵江青年电厂发电机组投产,使涵江居民再次有了电灯照明。民国34年,该电厂关闭,市区供电再次中断。
  1950年11月,涵江工商界组织百货、京果和木柴等32个行业人士,集资建立涵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于1951年8月投入供电。1954年10月,实行对私改造,更名为公私合营涵江电力公司。1959年1月,该公司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改名为地方国营涵江电厂,年发电量12.87万千瓦时。1963年11月,莆田东圳水电站发电机组投产,通过15.2公里的6.3千伏线路向涵江供电。1964年11月,境内兴建35千伏涵江变电站,次年4月投入运行。1984年6月,为解决涵江工业区用电需求,莆田供电局筹资60万元,兴建35千伏涵江卓坡变电站。1991年,政府投资2700万元,在涵江塘西兴建220千伏涵江变电站,作为福建水口电站配套工程之一。到1994年,该站供电基本满足境内用户的需求。
  五、邮电通讯
  涵江在明代即设有驿铺。清末,境内电报局和邮政局相继建立。民国初年,始有民营集股的电话公司。民国33年,电报局改称电信局,成为莆田和仙游两县的电报和长途电话接转中心。
  1950年始,境内设立邮电局。1988年7月,千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建成投产。1990年12月,引进日本富士通程控自动装置投入运营,用户可直拨国内外长途电话。1993年1月,自办国内国际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和电报,并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到1994年底,程控电话扩容增至万门。市话计费用户7771户,无线寻呼用户9232户,移动通信用户197户,全区实现村村通电话。
  六、文化娱乐设施
  60~70年代,市区内先后建成工人电影院和工人俱乐部,建筑面积3227.79平方米。1987年,区政府拨款在区府路东侧建成涵江影剧院,建筑面积3014平方米,座位1199个。舞台宽14米,长22米,高8米,可供大型歌舞和戏剧演出。1989~1994年,区府路、新涵大街、六一西路、涵华路等地先后兴建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街心公园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并进行区图书馆、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大楼前期筹建。
  七、教育设施
  70年代,莆田六中和涵江实验小学相继进行拓建,建成一批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和宿舍,建筑总面积38328平方米。建区后,坚持依法集资办学。1992~1994年,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1159万元,用于市区内中、小学新校舍建设。1994年底,市区4所小学校舍面积1.1万平方米,每生平均占校舍面积5.35平方米;市区4所中学校舍面积38.4万平方米,每生平均占校舍面积8.7平方米。
  八、医疗卫生设施
  民国时期,境内有私立兴仁医院和涵江卫生院,规模小,设施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兴仁医院改为涵江医院,由政府接办。之后又相继成立卫生院、防疫站和精神病防治院。1984~1994年,全区医疗机构发展很快,医疗设施面积不断扩大。涵江医院兴建新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广华楼和侯马章急救中心,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住院病床250张。涵江乡卫生院新建门诊大楼总面积1500平方米,城区卫生院门诊部总面积700平方米,妇幼中心大楼总面积2201平方米,中医院总面积2000平方米,防疫站总面积1680平方米,精神病防治院总面积2615平方米。涵江城区卫生设施基本完善。
  九、体育设施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没有体育场。1980年,涵江公社在涵江二中修建200米跑道的小型体育场。其余城区各中小学均有操场,可供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1994年4月,区政府投资400万元,征地35.08亩,在新区修建体育场。场内设有400米国际标准田径场1个,场中央有足球运动场地,其四周分别有三级跳远、铅球、跳高、标枪等场地。运动场还配套建设训练综合楼和少体校以及主席台,可容纳观众1万人。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