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12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5.7
页数: 6
页码: 85-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区境内人口构成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历史上,汉族一直是境内主要民族,但也有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构成受传统观念影响,经历了变化。年龄构成受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影响,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文化构成受教育水平影响,逐步提高。职业构成受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人口构成 涵江区 历史变化

内容

第一节 民族构成
  历代以来,境内基本上为汉族集中居住地。自宋代始,一些郭姓回民从长乐迁入境内魏塘(今白塘镇显应、双福村)一带,后相继转为汉族。1964年,境内有回族1人。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人员交流和异地通婚日渐增加,境内少数民族逐渐增多。1982年,境内汉族人口136153人,回族4人,壮族2人,畬族1人。1987年,经省民政厅批准,居住在涵江乡显应、双福村大部分郭姓村民,恢复回族身份,使境内回族人口大幅度增加。1990年,全区共有14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62826人,占全区总人口98.47%。回族人口2016人,占全区总人口1.22%。另有畬族24人,壮族18人,满族7人,土家族6人,蒙族3人,侗族、彝族各2人,水族、黎族、苗族、布依族、维吾尔族各1人。
  第二节 性别构成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民间存在重男轻女封建生育观念,普遍存在抱养童养媳及纳妾现象。民国36年(1947年),境内女性总人口32190人,比男性总人口少40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妇女权益受到保护,女性人口逐渐回升。1954年,女性总人口开始超过男性总人口。1958年后,境内每年均有大量男性人口外出参军、升学、工作,女性人口比例因而明显上升。1961年,女性占总人口比例53.75%,男性只占总人口比例46.25%。1962年后,大量男性人口从各行业精简下放回原籍,使男女人口比例又大体趋于平衡。
  80年代后,女性人口又逐渐多于男性人口。1981~1994年,每年女性占总人口比例均在50.8~51.3%之间。
  第三节 年龄构成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差,儿童死亡率较高,人均寿命不足50岁,人口年龄构成为成年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明显改善,少年、老年人口增加。1990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2.42岁,其中男68.98岁,女74.32岁。1993年,全区人口介于成年型与老年型之间,并逐渐向老年型过渡。1993年末,全区人口平均年龄为31.31岁,年龄中位数为28.93岁。人口年龄结构中,少年组占总人口比例低于全国1.06个百分点,成年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全国1.75个百分点,老年组占总人口比例高于全国0.69个百分点。1994年,全区百岁以上老人2人,95岁以上老人28人。
  第四节 文化构成
  清代以前,境内少数富豪望族、书香门第子弟才进书院、学馆、私塾读书,绝大部分农家子女均目不识丁。民国时期,随着私塾逐渐开办,除殷实大户子女外,一些普通民众的孩子也进私塾、学堂念书,大多只念小学程度就辍学谋生。1949年涵江解放前夕,境内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80%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积极兴办学校,大力开展扫除文盲。文盲人数逐步下降,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1964年,境内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103045人,占总人口23.38%。不识字或识字很少67416人,占31.11%。
  80年代后,国家实施小学普及义务教育,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1982年,小学以上文化程度90897人,占人口66.76%。不识字或识字很少29465人,占人口21.64%。1990年,小学以上文化程度114868人,占69.66%。平均每1000人中拥有初中文化程度225.1人,高中文化程度96.6人,大学文化程度10.4人。
  第五节 职业构成
  民国时期,境内民众大部份从事农业。1949年涵江解放前夕,从事农业者约3.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90%以上。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共1000多人,约占劳动力总数3%。从事商业、贸易等行业2000多人,约占劳动力总数6%。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大规模经济建设,随着工商业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从事农业者有所减少,从事第二、三产业者逐渐增加。1957年,从事农业者约2.9万人,占劳力总数83%,从事第二、三产业者6000多人,约占劳力总数15%。60年代初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加强农业第一线,精简下放部分工人。至1965年,从事农业者4万多人,约占劳力总数87%。从事第二、三产业者5000多人,约占劳力总数12%。
  80年代后,境内实施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许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1994年,全区乡村劳动力66578人。其中,从事农牧副渔业28630人,占劳动力总数43%,从事第二、三产业37948人,占劳动力总数57%。同年,全区从事第二、三产业者已达6.5万人,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第六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境内大部份为农业人口。民国36年(1947年),按户籍属性分类(下同),农业人口约5.3万人,占总人口的81.5%。非农业人口约1.2万人,占总人口18.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繁荣,非农业人口逐渐增多。1955年,农业人口61604人,占总人口75.9%。非农业人口19512人,占总人口24.1%。1958~1964年,因辖区扩大涵盖莆田县西天尾、江口、梧塘、萩芦等地,人口大幅度增加。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数量相对增加。“大跃进”期间,因工业大干快上原因所致,非农业人口急剧膨胀。1958年,非农业人口24906人,占总人口12.91%。“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部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原迁居外地移民倒流,农业人口增加,非农业人口有所减少。1972年,农业人口100055人,占总人口85.8%。非农业人口16561人,占总人口14.2%。
  1984年建区后,涵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大量增加。1990年,非农业人口32657人,占总人口比例上升到19.8%。1994年,非农业人口48863人,占总人口比例达27.94%,标志全区正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