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构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0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构造
分类号:
P542
页数:
1
页码:
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地质构造以断裂活动为主,构造线方向以新华夏系北东向为主要格架,其次有北西向构造。这些构造格式的复合部位控制了涵江地热田的空间分布。其中,北西向断裂多呈张扭性质,是控制涵江地热田的主要储热导热构造。本文介绍了涵江地区的四条隐伏性断裂带,包括北西向断裂F1、北东向断裂F2和F3,以及北西向断裂F4。这些断裂带的性质和延伸范围各不相同,对涵江地热田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涵江地质
断裂活动
构造
内容
涵江地质多被第四纪地层及残积层所覆盖,地表构造痕迹极不明显。根据物探资料和钻孔揭示,其地质构造以断裂活动为主,构造线方向以新华夏系北东向为主要格架,其次有北西向构造。该构造格式的复合部位控制了涵江地热田的空间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呈压扭性质,局部岩石遭受强热的挤压作用而破裂,节理、劈理和片理发育;北西向断裂多呈张扭性质,是控制涵江地热田的主要储热导热构造,涵江地热田下伏基岩发育有两组隐伏性断裂带,共有4条较为明显的断裂构造。
一、北西向断裂F1
隐伏性断裂。该断裂主要发育在燕山早期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其走向为北西30°左右,倾向北东,倾角70°左右。断裂性质属张扭性。延伸范围北经北港(今双福村),南经洋尾,长度达3公里以上,宽度在100米左右。
二、北东向断裂F2
隐伏性断裂。位于涵江的东南角,其走向约北东50°,倾向南东,倾角75°,与北西向断裂F1呈近直角相交,断裂性质属压扭性。延伸范围为东经集奎,西至梧郊(今上梧村),长度达1.5公里。该断裂物探测定时反映较为明显,异常宽度可达100米以上。
三、北东向断裂F3
隐伏性断裂。位于北东向断裂F2北侧约600米处。其走向约北东59°,倾向南东,倾角75°左右,与北西向断裂F1呈直角相交,与F2北东向断裂近于平行。断裂性质亦属压扭性。延伸范围东经港头(今涵西村),西经霞林(今苍林村),长度达1.5公里。物探异常反映宽度可达百米以上。
四、北西向断裂F4
延伸的隐伏性断裂,长6公里,宽100米以上。北由安仁村东侧经涵西村、洋尾村到海滨村(属莆田县黄石镇),贯穿境内,其走向北西25°左右,倾向北东,倾角70°~75°之间,断裂性质属张扭性。该断裂带地应力作用强度大,影响宽,而且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蓄水性好,是涵江地热田的主要储水构造带。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