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岩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涵江區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10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岩石
分类号: P588
页数: 2
页码: 59-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涵江第四系堆积层下伏基底主要由燕山期侵入的酸性岩浆岩体和喜山期侵入的基性岩浆岩体组成。其中,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辉绿岩是主要的岩石类型。这些岩石受到多次构造变动和蚀变作用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
关键词: 涵江地质 岩浆岩体 岩石

内容

涵江第四系堆积层下伏基底主要为燕山期侵入的酸性岩浆岩体和喜山期侵入的基性岩浆岩体,地表仅在鳌山、鲸山、芳山等地出露,除部分花岗石外,其它均为钻孔揭示。
  一、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在鳌山、鲸山、芳山等地均有出露。属燕山早期的侵入岩体,以岩盘产出,岩性呈灰白色、肉红色,具有二长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斜长石、钾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和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等。由于经受多次构造变动,岩石相间出现挤压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外观上多呈中粗粒结构。由于遭受蚀变作用,裂隙破碎段出现明显的钠长石、钾长石化现象。裂隙面上见有方解石、绿帘石、沸石和高岭石等水热蚀变矿物。岩石上部风化强烈,风化厚度一般在10~30米之间,构造断裂带附近风化层厚度可达70~80米。
  二、花岗斑岩
  属燕山晚期的侵入体,侵入于燕山早期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多以岩脉产出。在西湖和后亭(今集奎村)一带,其岩性呈棕褐色、灰褐色,具有全晶质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斑晶为斜长石。岩石受挤压作用而破碎,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因遭受地下热水浸蚀作用,斑晶出现风化,表面见有小溶洞。
  三、辉绿岩
  属喜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侵入于燕山早期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以岩脉形式沿裂隙侵入。钻孔揭示厚度一般为0.5~5米,个别块段可达20~80米。岩性呈暗绿色、灰绿色,微晶质致密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为辉石、斜长石,个别岩脉具有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和少量石英。表层风化后多呈暗褐色,与围岩接触带见有热变质现象。全区辉绿岩脉极为发育,分布广,在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均可见到,其走向一般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多呈北东向,并且在围岩接触带中往往发育有羽状裂隙。

知识出处

涵江區志

《涵江區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力求追溯到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底,但附录和照片部分延伸到1995年底。由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专业分卷、人物卷和附录等组成,共3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涵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