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宗教与民间信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0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宗教与民间信仰
分类号: B92
页数: 10
页码: 1210-1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仰主要有妈祖信仰、“三一教”等。1991年,全市有寺观教堂1317座,宗教教徒121441人。至2005年,全市宗教活动场所1512座,其中,佛教919座(已登记403座),道教宫观290座(已登记203座),天主教堂33座、活动点3个(全部登记),基督教堂147座(全部登记)、活动点120处(已登记50处)。全市宗教教徒139349人,其中:僧尼2629人、居士11000人,正一派道士320人,天主教教徒28000人,基督教教徒97400人。2005年,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4771座,其中:“三一教”祠堂、书院1285座,妈祖宫庙315座,其他民间信仰场所3171座。全市三一教教徒(门人)81500人,妈祖及其他民间信仰的信众数量更多。
关键词: 莆田市 宗教 民间信仰

内容

莆田市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仰主要有妈祖信仰、“三一教”等。1991年,全市有寺观教堂1317座,宗教教徒121441人。
  至2005年,全市宗教活动场所1512座,其中,佛教919座(已登记403座),道教宫观290座(已登记203座),天主教堂33座、活动点3个(全部登记),基督教堂147座(全部登记)、活动点120处(已登记50处)。全市宗教教徒139349人,其中:僧尼2629人、居士11000人,正一派道士320人,天主教教徒28000人,基督教教徒97400人。
  2005年,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4771座,其中:“三一教”祠堂、书院1285座,妈祖宫庙315座,其他民间信仰场所3171座。全市三一教教徒(门人)81500人,妈祖及其他民间信仰的信众数量更多。
  第一节 佛教
  2003年8月20日,莆田市佛教协会在广化寺召开第二次全市佛教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以释定兴为会长的莆田市第二届佛教协会。2005年11月4日,荔城区佛教协会在云门寺成立。
  一、佛事活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广化寺,并为梅峰寺题词。1991年9月22日,梅峰寺举行佛像开光庆典。
  自1991年以来,各大寺院在每年不同的季节都要举行佛事活动,诸如春节万佛法会、念佛法会、讲经法会、皈依、传戒、朝圣、拜佛、佛七、开示等。2003年以后,广化寺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寺院生活体验营”及“传菩萨戒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五月十三,石室岩寺各举行一次佛事法会,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晚至初九日、农历五月十五晚至十六日,莆田城区及周边的信教群众到寺烧香络绎不绝。
  1996年夏,广化寺与中国佛教协会联合举办佛教界为期最长的108天规范传戒,戒子们分别来自全国23个省区,受戒僧人近300名。2003年3月27日至4月28日,广化寺再次承办三坛大戒传戒法会,全国25个省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340名僧人前来受戒。
  1996—2005年,石室岩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救孤助残、赈灾救灾、希望工程等共达300多万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先后捐资10万元资助城厢区逸夫小学和仙游县游洋五星小学;先后捐资10多万元支持长江流域灾区、闽北灾区等;2000年支持开发凤凰山旅游公路建设达40多万元等。
  1998年8月16日,莆田市佛教界300多人在广化寺隆重举行“为长江流域灾民祈福献爱心大法会”。法会期间,共收到四众弟子捐款21347.8元,衣服300余件套,2000多元药品。2000年4月22日,广化寺常住和佛学院的学僧们在凤凰山义务植树4500多株,被莆田市林业局授予“绿化红旗单位”称号。2005年,广化寺特邀莆田市专家为“南山松柏”七株古松柏治除白蚂蚁。
  二、落实政策
  1992年1月14—16日,全国政协委员会一行9人来莆田视察佛教工作,肯定了莆田市佛教在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同年3月16—17日,市佛教协会召开扩大会议,参观南少林寺遗址,开展对外宣传活动,为恢复重建南少林寺进行前期准备。4月,经省政府批准,市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少林遗址论证成果暨重建南少林寺新闻发布会”。7月,福建省宗教局批准重建南少林寺,赵朴初为南少林寺匾额题字。
  1998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以闽政办[1998]169号文批准南少林寺重建,由宗教事务部门登记,交由佛教团体使用、管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发动海外华侨及社会群众多方筹资,南少林寺陆续建成山门、放生池、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及配套设施。
  2000年6月15日,广化寺五观堂北面一块1.64公顷园地归还广化寺。2002年5月,国家级文物释迦文佛舍利塔落实归还广化寺管理。
  三、寺院管理
  广化寺寺院管理是莆田市佛教丛林管理的一个典型,主要依据中国佛教协会制订的《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实施办法》及丛林规约通则,认真做好各堂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事制度。规定常住僧人必须上早晚殿、过堂、半月诵戒;检验挂单者有效身份证、戒牒、寺院等单位的证明,督促挂单僧尼上殿过堂;对进单者要进行三五月的考察,根据进单者的志愿,安排适当的岗位。多年来,广化寺的僧众遵守寺院的清规,严格执行“独身、素食、僧装”基本要求。
  1992年9月,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同意广化寺流通处经批准印行的佛教经书可以在全国重点寺院内流通。到2005年底,佛经流通的书目多达200多种,每年约有800多万册。
  1997年11月,广化寺被福建省宗教事务局和福建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2年4月,莆田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授予广化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称号。1998年12月,莆田市佛教协会制定《莆田市佛教寺院管理规定》,分为管理体制与寺院组织、教务活动和培养僧才、财务管理、治安与消防四章十八条,下发全市佛教场所执行,加强对寺院的管理。
  莆田市佛教界发扬农禅并重的传统,参加经济建设,提高自养能力。截止1997年底,全市佛教界种植龙眼8000株、柑橘5400株,荔枝、枇杷、密柚、芒果等5300株,管理保护山林73.3公顷,耕作茶园66.7公顷,农田67.1公顷。通过辛勤的劳动,绿化大地,保护环境。广化寺、梅峰寺、囊山寺、石室岩寺、九鲤湖寺等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全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文明窗口创建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广化寺作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保持佛教传统的道风,其规范管理、不经商、不售门票等特色,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信徒和香客。石室岩寺从山脚铺设水泥路面至寺院,又架设登山路灯至山顶,方便了群众旅游和登山活动,同时还兴办了风味素食以服务游客和香客。全市各寺庵发扬佛教慈悲精神,收养社会弃婴。截止2002年9月,全市有477座寺庵接收弃婴1231人。
  2005年5月27日,莆田市佛教协会在梅峰寺召开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座谈会,健全和完善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7项制度。
  四、友好交往
  1991年1月,广化寺学诚方丈参加由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高级访问团,出访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印度4个国家。1996年7月,广化寺组织10人访问团前往印尼开展弘法活动及华侨联谊活动。2000年6月5日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派遣中国寺院体验修行团一行15人,从汉城抵达广化寺进行10天的修行生活。2002年10月15日,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率领“大陆圣迹巡礼团”一行500多人来广化寺参观访问。2005年11月16日至12月6日,广化寺和福建男众部学僧64人参加中国佛教协会在印尼举行的印尼大乘佛教首次传戒法会。
  五、佛学院校
  1983年,经省政府与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福建佛学院。男众部设在莆田广化寺,女众部设在福州崇福寺,初为预科,1999年9月升级为大专学制。内设为中专班、大专班和师资研究班三个层次,学制均为三年制。学院自建院至2005年,共毕业九届(含结业)学僧1400多人(男女大约各占一半)。
  福建佛学院组织机构:院长、副院长、教务处(设教务长、副教务长)和办公室主任、训导长等。1991—2005年,相继由第五届至第十届院长领导。其中第五届、六届院长释妙湛,第七至十届院长释学诚。
  第二节 道教
  1996年5月2日,涵江区成立道教协会。1999年9月,莆田县成立道教协会。2002年,由于莆田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莆田县道教协会自然解体。2002年8月2日,莆田市道教协会成立。11月16日,市民宗局在涵江鲤江庙召开各县(区)统战部、民宗局领导和乡镇统战委员会议,讨论成立各县(区)道教协会事宜。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荔城区于2003年3月27日、城厢区于6月27日、秀屿区于7月18日相继成立道教协会,涵江区于7月31日换届选举。至2005年底,市道教协会有会员宫观290座。
  一、道事活动
  莆田市道教协会成立后,坚持以“四五”普法工作为主线,开展创设“五好”场所活动,促进各所属协会及宫观管理工作的正常活动。由市道教协会统一安排、组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例如:省、市、区领导分别作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辅导、“依法治国”专题讲座,增强道教人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庆祝中共十六大胜利闭幕,2002年12月7日,涵江区道教协会组织重点宫观,举行共有3000多人参加的大型文艺踩街活动。2005年3月15日,市道教协会在江口东岳观举行2004年度服务社会先进表彰大会;涵江鲤江庙举行恢复宗教活动20周年暨妈祖出郊巡游活动。5月22日,涵江区举行道教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9月,江口东岳观举行东岳观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暨建观千年庆典活动,还组织赴山东泰山的祖庭“千年进香谒祖”活动和“弘扬道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
  二、落实政策
  道教协会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正常活动,在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宗教政策,讨回道教房产多处。
  1997年,涵江区落实归还的有保尾正极殿、下洋乌台社、镇前弘仁祠、塘头洞庭宫;1998年,落实归还的有宫下大成里社和延宁延宁宫;1999年落实归还的有明本正极殿、保尾南庄社、武当殿。2000年,莆田县落实归还的有华亭城隍庙、新县兴化城隍庙、埭头武盛北极殿。2001年,莆田市落实归还的有埭头沙堤宫,涵江区后度三圣王殿、铺尾文明祖社、鲤江广场等多处教产。
  三、宫观管理
  1995年9月15日,莆田市宗教事务局批复同意涵江鲤江庙为道教活动场所;1997年5月9日,批复同意莆禧鲤江城隍庙为道教活动场所。2002年4月29日,市民宗局组织举办第四期道教界“四五”普法培训班,重点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江泽民对宗教工作“三句话”(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2004年,市道教协会在市民宗局的直接领导下,掀起“四五”普法新高潮,对壶公山凌云殿和荔城区道教协会班子进行调整。5月18日,市道教协会在涵江鲤江庙,组织各区道协、重点宫观负责人,举办财务讲习班。12月24日,市道教协会在涵江鲤江庙举行《宗教事务条例》讲习班,各区道协也相继组织学习。荔城区道协在区民宗局的协助下,组建了文艺队,在各地利用演戏机会进行宣传贯彻16场次。涵江鲤江庙也利用演戏机会组织文艺队,以相声、快板、歌舞等表演形式演出6场次。2005年3月15日,市道教协会在江口东岳观举办常务理事及各区道协负责人学习班。同时,市道协在华亭城隍庙、荔城兴化府城隍庙、涵江鲤江庙、秀屿区二忠祠等处举办学习班。全市确定兴化府城隍庙、壶山凌云殿、文峰天后宫、混元山真人祠、华亭城隍庙、秀屿二忠祠、莆禧城隍庙、涵江鲤江庙、江口东岳观、保尾正极殿10个宫观为示范点。
  四、公益事业
  1991—1995年,全市道教各宫观为社会兴教助学、修桥铺路、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抗洪赈灾、社会治安设施和支持少数民族村建设等,作出有益的贡献。
  1996年,涵江区道协为社会修路桥和疏通水管捐资6万元,支援涵江中医院改建5000元。扶贫捐大米140担、人民币8000元,支援濮阳残疾军人1500元。
  1997年,涵江区道协在鲤江庙举行祈祷世界和平三日三宵大法会活动,迎香港回归;支援办学,清污改厕和环卫消毒计29万多元;捐资26万多元,修建连接四个自然村村道1000米;修建其他村道18万多元;为洋尾白塘的宋代文化设施投资6500元;扶贫捐大米9吨、人民币9000多元。
  1998年,为“三江”赈灾捐赠大米15.65吨、人民币2.15万元。扶贫济困捐大米10.8吨、人民币9800元,修路、助学、改厕及建市体育馆计捐12万元。
  1999年,涵江区道协为扶贫济困捐大米187担、人民币1.2万元。参与区政府举办的庆中秋迎国庆“白塘秋游文化节”而装饰《妈祖赐福》彩船,投资2.7万元;承办涵江区民间民俗艺术节,设鲤江庙、保尾正极殿、塘北新丰祖社、楼下龙楼社、霞徐天妃宫、延宁宫6个展点。2000年,为支持西北大开发而捐1万元;扶贫捐赠大米8吨、人民币1.7万元;修建村道29万元;为绿化、卫生、消毒和环保而投资39.1万元;投资治安岗亭、村道路灯设备计7.8万元。2002年,组织各宫观庆祝“十六大”胜利闭幕文艺踩街,投资13万元;扶贫捐赠大米17.5吨、人民币9万元;修路96.5万元;支援西北助学1万元。涵江区鲤江庙承办广场文化“快乐周末”演艺活动30多场次,投资5万多元(2003年继续承办,达40多场次);参与区政府举办的“白塘旅游文化艺术节”,投资1.2万元;扶贫捐大米17.5吨、人民币6.5万元;绿化鲤江街心公园,投资8万元。
  2003年,荔城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135万元;城厢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119万元;涵江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106万元、大米24.4吨;秀屿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16万元。其间,市道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捐资5万元,支持西部开发筹资5.5万元。
  2004年,荔城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181.4万元、大米7.95吨;城厢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21.7万元、大米5.8吨;涵江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损资163.89万元、大米28.75吨、棉衣1300件。
  2005年,荔城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201万元、大米15吨;城厢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33.7万元、大米1.25吨、衣服100件;涵江区道协为公益事业捐资145.85万元、大米31.1吨、衣服800件。
  第三节 基督教
  1992年6月,成立莆田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简称“两会”,1999年12月换届)。
  一、教务活动
  1991年以来,海外友好人士计90多批800多人次先后来莆田堂朝觐怀旧、访问礼拜,其中包括传教士威廉·蒲鲁士的女儿、美国友好人士曼顿博士的母亲葡厚恩、印尼爱国华侨李文正、慈善家李文涛、实业家吕振万先生等知名人士。
  1992年8月3日,莆田市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联席会务会议正式成立莆田市基督教讲师团,该团分赴莆仙27个乡镇180多个教会巡回讲道。
  1991年,市基督教“两会”筹委会向全市基督教徒发出《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的倡议书。1995年10月,莆田市基督教两会在莆田教堂召开“莆田市基督教界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经验交流表彰大会”。1996年,莆田基督教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创办基督教莆田堂医务室,每年诊治病人1700多例。1999年,莆田市基督教两会被福建省宗教事务局授予“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荣获莆田市民政局“1999—2001年度先进社团”。
  二、落实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莆田基督教堂管理委员会协同莆田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协会联合向有关部门要求归还教堂被莆仙戏一团占用的土地。2002年3月,莆田堂赎回了地面上的一座五层楼职工宿舍和一座剧团排练厅。
  1995年,原聚会处教派在后塘下井巷9号购买一座民房为会所,面积424.33平方米。2003年7月10日,由市民族宗教局批准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1998年,原真耶稣教派自筹资金在新塘村建造教堂。2005年拆迁西移约200米,即新塘村广化路333号。
  2004年,市民宗局与市公安局共同制定莆田市妥善处理基督教原教派问题的八点意见。
  三、教务管理
  市基督教两会除了在基层教会建立“堂点管理委员会”外,内部设立了“神学教育委员会”、“教会治理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妇女青工委员会”。莆田市各基督教堂按照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和福建省基督教教会规章的精神管理教会,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市基督教两会订立基层教会堂点组织的分工职责和管理细则共12款180多条,并对教会的组织建设、财产管理、教牧人员的调派任用、考评制度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规范培训制度、见习与实习制度,实施考核制度。进行政治学习,提高教牧人员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2003年7月17日,市基督教“两会”召开反邪教工作会议,反对“法轮功”等邪教。2005年3月1日以后,各教堂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精神,普遍建立健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7项管理制度。尤其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实行莆田市基督教两会统一印制的财务收入发票,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四、人才培养
  1991—2005年,从福建神学院、华东神学院、南京金陵神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及圣经班等学员约200多名来莆田市各教堂(包括原卫理公会、原真耶稣教派和聚会处教派)传道。十五年来,莆田市基督教两会举办义工培训班23期,培训人员1800人;义工进修班3期,培训400人;堂会圣工辅导班4期,培训人员2700人次;一年制高级培训班1期32人。
  1992年8月,“莆田市基督教讲道团”成立,分赴山区、沿海27个乡镇180多个教堂巡回讲道。
  五、慈善工作
  1997年8月,莆田堂信徒奉献近万元支持“希望工程”。原真耶稣教派出资帮助贫困大学生并捐资办学,出资16万元帮助修建广化路,出资8万元帮助东峤镇前江村修路。1998年6月1日,市基督教两会在涵江区涵东街道铺尾村四落新村38-1号创办尊德安老院。2004年3月21日,尊德安老院搬迁至梧塘镇梅岭147号。
  1997—2003年,全市基督教界在助学救灾方面捐献累计达100万元。2003年,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授予莆田市基督教两会“行善好施、乐育英才”的称号。2005年6月,莆田市基督教恩典关爱会成立,先后举办“婚姻责任辅导”、“家庭生活辅导”、“青少年心理辅导”和“圣乐讲座”、“教会管理讲座”。
  第四节 天主教
  1997年6月,成立莆田市天主教爱国会。2002年莆田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先后成立了仙游县天主教爱国会、秀屿区天主教爱国会和涵江区天主教爱国会。
  一、教务活动
  1991—2005年,莆田市天主教共接待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兄弟省(市)统战、宗教、公安等部门领导干部、省内外兄弟教区以及境外教会友好人士(包括港、澳、台),共计35批200多人次;组织各堂负责人、教友组队前往福州、长乐联谊;还组织人员往北京、上海、浙江、香港、澳门各地学习、考察。
  每年天主教教务活动主要有:3月27日耶稣复活节、5月5日耶稣升天节和12月25日耶稣圣诞节。每逢节日,全市36个堂点均举行庆祝活动,有祈祷组、圣经学习小组、探望组、歌咏组与文艺队的综合性表演节目。
  二、落实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莆田市天主教爱国会不仅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被毁的20处天主教堂全部收回修复,而且新建了南日草湖天主堂、告杯岛东告杯天主堂、西告杯天主堂、南日东岱天主堂、埭头石城天主堂等。至2005年,全市有36个天主堂(点),布局趋于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全市3万多教友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
  三、教务管理
  莆田市天主教爱国会在多年工作中,形成了具有莆田市特色的天主教堂(点)“三合一”管理模式,即由具备一定宗教学识的老教徒、天主教爱国会委员、退休人员等组成堂务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教堂。2003年3月以后,莆田市天主教爱国会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订7项制度,即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治安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制度、卫生防疫制度。
  2005年,市、县区宗教事务局举办天主教爱国会及堂点负责人培训班,培训120多人,鼓励他们独立自主、民主管理、民主办教。
  四、慈善事业
  1991年起,莆田市天主教爱国会每年年终到黄石福利院慰问残疾人,累计捐资捐物达10万元。1995年,捐助南平天主堂救灾款5000元,捐助福建省天主教“两会”用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活动经费5000元。
  1996年,捐助福建省宗教界感化罪犯基金5000元,为闽西灾区捐款1万元。1997年,捐助希望工程专款1.5万元,捐助文献街道特困户5000元。1998年,捐助长江流域洪灾5000元、衣服150件,捐助闽北灾区1.5万元,捐建莆田市体育馆计8万元。1999年,捐助莆田县政府援藏5000元。2000年,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支援宁夏建希望小学1万元,捐助文献街道残疾人5000元。
  2001年,捐助退役士兵补助金5000元,捐助南日镇万峰村后峰自然村救灾款2000元,投资治安岗亭、修路、街道老人协会2万元。2002年,捐助平海镇湖南村建村道1万元,捐助福建省民宗厅挂钩扶贫款1万元,捐助少数民族村困难户1万元。2003年,捐助平海村建海星路工程款2万元,捐助贫困大学生扶持款1万元。捐助文献居委会老协会5000元,印度洋海啸捐助5000元,捐助笏石镇梅山村修路2万元。秀屿区天主教爱国会为修建平海至东美的一条1000米的“海星路”发动教友捐资20万元,上店天主堂教友为上店小学捐送电脑15部、捐建学校电脑室。2004年,莆田市天主教爱国会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2万元,支持西部开发筹资4万元,捐助文献居委会特困户5000元。2005年,捐助扶贫济困款2万元,捐助秀屿区山亭乡乌垞村济贫问苦2000元,扶贫大米5担。捐助荔城区壶山道路建设1万元。
  第五节 三一教
  1992年,北岸忠门镇成立夏教施济协会。1998年5月,涵江区成立三一教协会,这是全市各县区最早的民间信仰团体。2000年6月13日,市委、市政府成立莆田市“三一教”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分别对三一教祠堂试点管理,筹备成立市“三一教”协会。
  一、教务活动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莆田市各地三一教祠(堂)开展正常的活动。
  1996—1998年,集资百万元兴建东岩山“明倭难义冢”,纪念林龙江抗倭救难的丰功伟绩,成为一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山祖祠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为全市培养经书讲解员、教职人员、财务人员,指导各地三一教祠堂的规范管理。至2005年,全市主要三一教祠有东山祖祠、涵江瑶岛祠、秀屿壶南祠、华亭紫华堂、枫亭普兴祠、仙游林龙江纪念堂、黄石太湖祠等,每年在春夏秋冬四季,举行会道心法培训班、经书学习班及财务培训班。每年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三一教主仙逝纪念日;中元:七月十五,三一教诞辰纪念日;下元:十月十五,全年施济普度日)时,各地三一教祠均举行科仪活动。此外,各地三一教祠堂还在农历二至十一月的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三天举办宗教政策学习班和林龙江经典讲座。
  至2005年,仙游县三一教门人为铺桥筑路捐资1500多万元,建造村道几十千米,还为国有林场筹资10多万元建设大桥;还集资建设西台大桥、三会大桥、三钟大桥、乌台大桥、杉尾大桥、石马大桥、象塘大桥、坝下大桥等。1998年,仙游各地祠堂捐资支援灾区人民,枫亭普兴祠发动周边三一教祠堂捐资3.5万元、衣服5万多件等。1999年台风暴雨,仙游各地祠堂踊跃捐资支持灾民,捐款2500元、水泥20多吨。
  至2005年,荔城区各地祠堂十几年来共捐款达86万元、粮食75吨、衣被1000多件,用于救灾抗灾、搭桥铺路、扶贫济困助学等公益事业。捐赠给市福利院、敬老院及特困户大米350担,衣物590件。
  1998年8月,城厢区东山祖祠捐资10万元,支援长江中下游的灾民。至2005年,华亭各祠堂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造一条长2000米、宽8米的龙江水泥路,还在扶贫济困方面共捐资50多万元。
  至2005年,秀屿区各地祠堂共捐款200多万元。
  二、教务管理
  全市三一教部分祠堂参照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和开展教务活动。1997年,东山祖祠成立管理委员会,设有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保管等职务,制订人员、学习、财务会计、治安、消防、诵经会道、文物保护等制度。教务则有坛师、道长、掌教师等主持道场讲经说法及内功心法。2005年11月23日,中央统战部、国台办、国家宗教局调研组前往莆田东山祖祠调研,将三一教定为民间信仰,纳入政府管理。至2005年底,列入各级政府民宗局试点管理的祠堂有200多座。三、友好交往
  1991年,台胞朱瑞清带领三一教门人捐资的枫亭普兴祠竣工。1992年8月,城厢区东海镇台胞蔡春郊等三一教门人捐资兴建东海下土公明山堂、窑寨普贤堂。1993年,马来西亚侨胞黄清仪、黄金禄等三一教门人集资400多万元回国兴建东山祖祠林龙江纪念馆;1995年4月又捐资31万元给仙游县林龙江纪念堂,建造“龙江慈善医疗所”。1995年,马来西亚侨胞徐金栋捐资兴建城厢区华亭紫华堂。1998年,仙游枫亭台胞朱文棋等三一教门人集资在家乡海安厝头兴建养和堂。
  每年七月林龙江诞辰日,台胞三一教门人都组团回大陆到东山祖祠进香庆典,并到华亭后角先生墓拜谒及至各地三一教祠堂巡回参观交流。榜头镇玉山祠引进莆仙侨胞的资金,成立三一教发展基金。旅外的榜头普辉祠门人特请仙游县经师出访马来西亚,举办三一教建醮活动。
  第六节 宗教与民间信仰管理
  一、管理机构
  1991年7月,莆田市宗教事务局升格为一级局,归市政府序列。1995年11月,机构改革为二级局。2001年12月,又升格为一级局,将原归属民政局工作职能的民族事务划归给市宗教事务局,易名为莆田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政府成员单位,正处级。下设办公室、宗教科、民族科。1999年6月11日,市委、市政府成立莆田市宗教工作领导小组。2002年10月23日,市委、市政府成立莆田市民间信仰活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各县区下达《莆田市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表27-2
  1991—2005年莆田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领导名表
  二、依法管理
  1992年1月6—14日,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来莆田市视察宗教工作。同年,莆田市及各县区分别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宗教、统战、公安、土地、建设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领导小组。先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制度,促使其活动正常化、制度化,取得成效后予以登记发证,纳入依法管理轨道。至1994年底,全市应落实寺观教堂1045座,面积391800平方米,已落实1027座,面积达387630平方米,占应落实的98.7%。1997年7月26日,莆田市委常委专题听取宗教工作汇报。同年8月1日,市委召开全市宗教工作会议,传达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常委会的贯彻意见。
  2000年,莆田市及各县区都成立民族宗教系统“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制定法制宣传五年规划,印发宣传小册子5000册、宗教政策法规问卷2000份,全市举办26期培训班培训2500多人,选择80个宗教活动场所作为普法典型示范点,建立“三栏一园一簿一册”(三栏,即政策法规宣传栏、事务管理公开栏、财务收支公布栏;一园,即学习园地;一簿,即会议记录簿;一册,即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册)制度。2003年5月30日,召开全市宗教系统“四五”普法经验交流会。2004年5月,全省“四五”普法现场会在莆田市召开。同年9月27日,全省民宗系统“四五”普法经验交流会在莆田市召开。
  2005年,选送宗教干部16人次参加国家和省里的《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在全市范围内举办24场宗教政策法规专题培训,培训1400多人次。每季度组织一次宗教干部学习交流会,共4场100多人次参加。同时,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各地巡回演出10场,观看群众1万多人。全市已登记的840座宗教活动场所全部建立健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卫生防疫、文物保护7项制度。
  至2005年,全市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4771座,是宗教活动场所1512座的3倍多,占全省民间信仰场所总量的五分之一。
  三、引导适应
  1995年8月,全市宗教界以各种方式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其中:8月20日市基督教两会筹委会在莆田堂召开座谈会,1000多名信徒参加;8月25日,佛教界500多人在广化寺举行纪念并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班禅转世灵童认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广化寺、梅峰寺、囊山寺及时发电表示祝贺,坚决反对达赖利用转世灵童阴谋分裂祖国的罪行。1997年6月27日,市宗教局召开迎香港回归座谈会,县、区宗教局长和市、县区各宗教团体负责人参加;天主教举行回归大弥撒;佛教界200多人在广化寺举行迎回归祈祷世界和平法会。2005年8月15日,福建佛学院男众部、市佛教协会、广化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莆田市各县区佛教协会、各大寺院僧尼、各地在家居士等共300人参加;市道教协会在涵江鲤江庙举办宣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暨纪念抗战60周年文艺晚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召开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茶话会;市基督教两会召开会务会议,谴责6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1997年起,涵江区道协发动各宫观每月提取百分之十的收入作为慈善基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莆田基督教堂每年拨1万元用于扶贫助残,仙游基督教发动堂点捐款4万元对被1999年8号台风袭击的4个乡镇进行援助。1999年涵江鲤江庙出资200多万元,向开发商买回闹市的一块空地,用于建设鲤江广场和街心公园。涵江基督教堂投资60万元用于建设爱国幼儿园教学楼。2000年,福建省民族宗教厅表彰宗教界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作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包括莆田市的5个集体和3位个人。同年,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支持西部开发活动,莆田市宗教团体和广大信徒踊跃认捐,全市支援宁夏建希望小学捐款达10多万元。同时,广化寺、市基督教两会为扶持闽东少数民族贫困村捐款4万元。2001年初,市民宗局发出《关于开展创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活动的通知》,制定“民主管理好、宗教教职人员素质好、遵纪守法好、正常开展宗教活动好、服务社会好”的具体标准、评选办法和时间安排。2002年6月13日召开莆田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表彰会,表彰了全市32个“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把“五好”场所创建工作作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渠道来抓。2002年,东岩山公园建设中涉及明倭难义冢4300多具遗骨和火葬场400多具无主骨灰无处安置,混元山真人祠主动承担安置任务。
  至2005年,全市宗教界每年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修桥筑路、施医赠药、助学帮教、创办慈善机构等。如:石室岩寺出资修建4米宽600米长的登山健身的石阶路,出资30万元在山顶建盖亭廊,便于群众的登山休闲;凌云殿出资200万元修建壶公山森林公园登山公路;仙游龙华寺每周六开展义诊活动,由退休的老医生坐诊,对贫困户免费送药;涵江区道教协会每年筹集资金7万元—1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费困难问题,许多宗教活动场所分别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市民宗局每年筹集3万元资金,解决100位寺庵弃婴的学费问题。市基督教“两会”在梧塘镇创办尊德安老院,现有30多位老人入住。仙游县基督教“两会”创办善化安老院,龙华基督教堂创办老年活动中心等。

知识出处

莆田市志(1991-2005)下册

《莆田市志(1991-2005)下册》

本志客观地记述1991-2005年莆田市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状况。内设政区、环境、国土资源、人口、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电信、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城乡贸易、旅游、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法、教育、科技、文化等28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