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枇杷第一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年莆田》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1080
颗粒名称: 中国枇杷第一乡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5
页码: 401-4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枇杷第一乡的记事,常太镇的枇杷,以物美质优享誉海内外,被农业部列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盛产枇杷的常太,还被人们誉为“中国枇杷第一乡”。
关键词: 常太镇 枇杷 经济

内容

晚春时节,当人们驱车进入莆田常太山区时,只见那房前屋后,山坡杂地,栽满了枇杷、龙眼和橄榄等果树,一片生机盎然,放眼远眺,满山翠绿,郁郁葱葱。特别是每年的“五一”前后,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树梢,一串串硕果累累;一阵阵果香醉人,谁能想到几年之前,这里还是省定贫困乡。
  常太位于莆田县西北部山区,面积26万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山地21.6万亩,28个村,4万多人口。“大跃进”期间,为了缓解莆田南北洋的洪涝旱灾和解决市区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面积16平方公里、库容量2.84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常太农民为此作出巨大牺牲,1万亩良田和所有的道路成了水底龙宫,一部份人员迁往外地,大部份人员从库底搬迁到半山腰居住。从此,常太人因水库隔离,交通中断、消息闭塞,成了看得见城里,却很难到城里的山里人。每人仅有0.34亩耕地,也成为望天田,十年九歉收,一年有9个月靠国家供应粮食。山上的树木砍光了,就爬山涉水,到永春县和仙游县的游洋、钟山等地,靠着一根扁担,以捡枯柴、杂木为生,过着“扁担翘翘,一日一消”和“肩膀当大路”的穷困日子。直到1985年,这里还是一个省定贫困乡,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交通不便,通讯不灵,学校破烂不堪,28个村没有一部电话,全镇4万人口分散在错落不平的山旮旯里,成为远近闻名的“三荒”(山光、粮缺、路封)村。
  “穷则思变”。饱受贫困、落后之苦的常太人在苦苦思索着改变家乡面貌的路子。当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冲击着这个长期被遗忘的山沟时,沉睡千年的荒山出现了勃勃生机。
  农村改革开始之后,莆田民众掀起一个山地开发热潮,特别是李金耀个人承包1200多亩荒山创办家庭林场的举动在兴化大地激起巨大波澜。80年代初期,仙游度尾的农民开始开发荒山,为山区农民闯出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在山地开发热潮的推动下,常太人三三两两回村了,带回了进步思想,也带回了发家致富的希望。1985年,莆田市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常太,帮助常太民众脱贫致富。常太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分析了当地的情况,认为常太山地面积广阔,且海拔不高,又有东圳水库贯穿全境,发展水果独具优势。常太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定“靠山吃山”这个永恒的道理,确定了“充分利用常太有种枇杷的基础和经验的优势,引导群众搞活山地综合开发、种果植树这篇文章”的发展思路。同时为了开阔山区农民的眼界,常太镇党委和扶贫工作队还专门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前往仙游度尾参观,学习兄弟单位山地开发综合利用的经验,并出台了一个又一个鼓励群众开山种果的优惠政策,规定不论自留山、责任山,还是承包的集体山地都限期开发,强调“谁有能力,谁先开发”,“谁造果归谁有”,鼓励群众跨户跨组开发。镇党委政府还给全镇机关干部和职工每人发一把锄头,要求他们驻村入户,发动农民群众开发山地,激发农民种果热情。然而,改革伊始,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尽管各级政府和干部们磨破嘴皮,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摆脱“政策多变”的历史阴影。特别是曾经因自发开山种果后被没收的农民,更是顾虑重重,送来的果苗也不见动手,发誓要看准了再干,这无形中给整个山地开发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镇党委决定从机关干部做起,由村两委成员带头,以效益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有的村规定两委每人先造果100棵,干部、党员每人不少50棵,并造好、管好,作群众的表率,有的村采取行政手段,“强迫”农民种果树。
  三年过去了,政策没有变,而三年前造的果树也长大成林了,这下子马上见效了。村干部和那些勤劳致富的先行者起了带头示范作用,众多的山民开始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和目标,群众的觉醒发生了裂变的连锁反应。村看村,户看户,邻居间比,乡村竞赛,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天上山劈坡整地、挖穴种果,荒芜的山坡逐渐变成美丽的果园。
  “官逼民富”。在各级领导“逼迫”、“诱导”下,常太山区迅速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山地开发热潮,每年以1万亩以上的速度给荒山披上绿装。常太的山势平缓,土层松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种果植树。东圳水库尤如一个大“蒸锅”,周边山地充满湿度,使果树叶茂果丰,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常太山地开发一开始就形势喜人。然而,由于早期开发时,没有引进优质品种,结出来的枇杷又酸又小。常太镇的党政领导马上意识到,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是不行的,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抛弃传统的种植观念,加大科技种果步伐,发展“两高一优”的水果产品。特别是不能贪大求快,粗放开垦,重种轻营。要防止出现“四低”(低投产、低单产、低优质果率、低效益)现象,必须从侧重开发转向抓开发与改造、提高并举,通过改造提高水果的产量与质量,以提高效益。因此,常太镇党委、政府多方联系,帮助农民调回优良品种苗穗回来嫁接;又办起了农函大,免费为农民提供学习教材、资料;还成立了镇果树技术管理站,各村配备了果树技术管理推广员,认真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兴果计划,每月5至11日定为全镇干部科技宣传周。同时还邀请省农大、农科院以及市、县的专家教授来镇入村现场指导,讲授果树栽培技术,并与福建农大进行联姻,对全镇发展果树的土壤、气候以及果树病虫防治、科学用肥、果树保鲜及新产品开发等项目进行合作开发。镇政府建立了16个科普画廊,开通28个行政村的有线广播作为科技阵地,建立了1000户以党员骨干为主的科技示范户。各村的支书、村主任全部参加函大、农大学习。各村由果技员、农技员、示范户和种果能手等8至12人组成果树研究会,经常对果树生产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镇果树管理站每月编印1至2期当月果树简报,并挨家挨户发到果农手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实理论功底和娴熟操作技能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些致富能手又把所掌握的知识回报社会,充分利用村民科技楼、广播、科普画廊等阵地,采用办讲座、出专栏、上山入园现场指导果农等办法,形成科技兴果的燎原之势,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牢牢地嵌在农民的脑子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水果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通过科技种果,不但提高了果树产量,而且水果品种也不断得到改善,优质果率从过去的30%提高到85%,科技贡献率达50%以上,特别是近几年,每年增果实值均在1000万元以上。常太镇的枇杷,以物美质优享誉海内外,被农业部列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盛产枇杷的常太,还被人们誉为“中国枇杷第一乡”。
  随着常太山区开发的成功,常太枇杷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又调动了农民开发荒山的积极性。于是,常太镇党委、政府决定全面出击,扩大荒山开发规模。从1996年10月开始,又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开山战役”,镇党委、政府不但组织群众开山造果,而且还发动500名干部、职工、教师帮助十几家贫困户义务开荒。同时,还大力推出山地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以加速常太山地开发的进程。至1997年5月,全镇又开发荒山1.3万亩,形成常太第二轮大创业。至同年底,全镇已开发荒山14多万亩,占全镇荒山的五分之三。常太镇的山地开发成功经验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1997年4月,全省果园改造会议在常太召开,常太开发荒山的经验向全省推广。福建省政府还将常太定为“福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福建农科教结合示范乡镇”。
  大规模的山地开发为常太农民敲开了致富之门,可如何打开销售渠道,让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多创经济效益,一时难住了山里人。特别是山区农民在奔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少人茫然不知所措。常太镇的党政领导又在市场经济的大海洋中为果农导航、清障、拉纤、助阵,犹如农民们所说的那样:“是镇干部牵着我们的手,把我们带进市场的”。为了帮助果农搞好营销,常太镇专门组建了农贸总公司,培育了一支近100人的营销队伍,在几个主要大城市设立了销售站。枇杷收购之前,全镇统一行动,对所有的乡村道路进行维修、清障,保持公路畅通。在枇杷采摘季节,镇机关所有人员全部下到各村日夜巡逻,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常太镇利用市场规律、开明的政策和山里人特有的淳朴民风,迎来了全国各地果贩、果商100多家。多管齐下,打通销售渠道,常太枇杷逐渐成为南北市场的抢手货,清晨刚从树上采下的枇杷,当天就能在京、津、沪、杭、粤等水果店和宾馆里品尝到,有的还进入港澳市场。同时,为了扩大常太枇杷的知名度,还在枇杷收获季节在常太或北京等城市举办“枇杷节”以扩大常太批杷的知名度和销路。
  常太的山地开发成功了,常太,人富了,全镇枇杷年产量超过1万吨,创产值1亿多元,人均枇杷纯收入已超过2300多元,由过去的“吃饭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出门靠脚板,货物靠肩挑”的落后山区,一跃成为交通便捷、新居焕彩、生活富裕的小康村。1998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9亿元,镇财政收入达720万元,人均收入达3400多元。昔日闻名的省定贫困乡,如今经济发展实力已跃居莆田市山区乡镇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居全县前列,实现了小康目标。

知识出处

百年莆田

《百年莆田》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莆田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坎坷与顺境、失败与成败、挫折与辉煌的交响乐。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兴化儿女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终于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生活。

阅读

相关地名

常太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