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红溪头泥石流灾难及抢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年莆田》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1067
颗粒名称: 仙游红溪头泥石流灾难及抢救
分类号: P642.23
页数: 2
页码: 275-2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8年仙游红溪头泥石流灾难及抢救的记事。
关键词: 仙游 泥石流 灾害

内容

红溪头是一个小村庄,坐落在仙游县游洋镇的龙溪一带,是一处穷村僻壤。那里山高林密,峰峦叠嶂,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建国后,当地农民开始有了积蓄,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纷纷建造新房。但因红溪头村处处是悬崖峭壁,不宜建房,山中虽有一盆地,却又地势低洼,经常积水。所以,村民们便在一座单独耸立的半山腰上开山造房。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大有居高临下之势。村前是一片小盆地,村后面是一座高耸挺拔的高山,山后和村两旁是急流飞溅的峡谷,峡谷里水流直泻而下,在村前的小盆地汇集后,冲向村前两山对峙的小峡谷中,奔腾而去,经莆田的常太注入东圳水库。虽然红溪头村山清水秀,使人留连忘返,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给这里的地势埋下无穷的危机。
  1958年8月底,台风正面袭击莆田、仙游等县后,转为热带风暴,特大的暴雨持续不断,局部地区雨量多达300毫米以上。红溪头周边由于雨量过多,村后山上雨水急泻而下,村前的峡谷又很窄小,难以迅速将山上的积水疏流出去,不断淤积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盆地上水位渐渐升高,将红溪头村所处的整个山头浸泡在水中,好比汪洋中的一座孤岛。红溪头村的山民们尽管被困在水中,但他们认为房屋建在半山腰,水很难漫到如此高度。所以,尽管暴雨倾盆,村民们仍然毫无顾虑地守在家园。8月30日晚10时许,红溪头村的村民们同往日一样早已进入梦乡,突然一声巨响,山崩地裂,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倾泻而下,转眼间仙游的地盘上少了一个自然村,49位村民及家禽等一切财产全部被冲没。整个村仅幸存2人,一是在外地念大学的学生;二是在钟山林场的工人,因假期已到,当天下午冒雨赶回工作岗位。
  灾情发生后,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仙游县委、县人委马上派出工作组,协助麦斜区的区委、区政府做好救灾工作。中共晋江地委也派出慰问团,由共青团晋江地委书记张健带队,深入灾区慰问,指导救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麦斜区抽出大批人员分几路出去寻找幸存者,并组织人员就地挖掘。但因泥石流的巨大冲击,没有一人生还。抢救小组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派出一批人沿着泥石流的流向追踪,陆续发现一些死尸。最后,在莆田县常太公社渡里村的山坑旁一棵树梢上,发现了一条人肠挂着,也将其取回来。仙游县政府拨出专款,将遇难者集中深埋。
  在红溪头村被泥石流冲毁同时,邻近的几家零星住户,虽然幸免于难,但其住房也被震动,有的倾钭,有的倒塌。仙游县委、县人委又拨出专款帮助农民搬迁至1500米外的下山垅村安置。当地农民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民抗灾自救,恢复灾后生产。

知识出处

百年莆田

《百年莆田》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莆田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坎坷与顺境、失败与成败、挫折与辉煌的交响乐。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兴化儿女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终于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生活。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