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莆田海运业的崛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年莆田》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1011
颗粒名称: 近代莆田海运业的崛起
分类号: F550.72
页数: 3
页码: 4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近代莆田海运业的崛起,莆田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素有闽中交通要道之称,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莆田陆路交通却较落后。莆田人外出一般要靠步行,有钱人虽坐竹抬竿,也要靠轿夫步行抬轿到福州或厦门,然后乘坐小火轮到外地。由于莆田内陆交通不便,许多人便将目光投向海上,这是促进莆田海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莆田 海运业 崛起

内容

莆田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素有闽中交通要道之称,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莆田陆路交通却较落后。莆田人外出一般要靠步行,有钱人虽坐竹抬竿,也要靠轿夫步行抬轿到福州或厦门,然后乘坐小火轮到外地。由于莆田内陆交通不便,许多人便将目光投向海上,这是促进莆田海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莆田靠山临海,地理优越,海运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明朝中期,莆田人为了谋生,采用简陋的小木船,在近海港湾内捕捞鱼类的同时,偶尔也进行短距离的海上运输。但因当时造船技术落后,不发达的造船业直接制约着莆田航运业的发展。清朝后期,湄洲湾两岸的部分农民为谋生计,从农业中游离出来,专门从事木帆船的制造,如秀屿、塔林、肖厝等地的农民,在莆田的秀屿、涵江等地创办了木帆船船头栈。一方面为沿海各地建造大小木帆船,如三、四桅的载重500吨以下的“乌艚”,从而使船舶制造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船栈也自营木帆船的运输,承接客户运、装、储等业务。当时,莆田、仙游两地的土特产,如桂圆干、荔枝干、蔗糖、海味干品、李咸干、橄榄咸和兴化米粉等,都是通过海上运输送到北方各商埠销售。然后,又从外地采购回豆饼、黄豆、面粉、花生油、高粱酒、煤油、土棉纱、棉花、粗布匹、中药材以及苏广小百货、南北京果杂货等。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码头的一些业务往往由船家兼办,形成了原始的“一条龙”服务。随着莆田造船业的发展,海运业务也迅速扩大。于是,从海运业中游离出来专门从事代理购销和储运业务的中介机构便应运而生,当时称船头栈。最早创办这种业务的是在清朝末期,塔林、肖厝等乡的农民林享裕、蒋永盛和林聚泰等在涵江开办船头栈。辛亥革命期问,船头栈因战乱一度消沉,但随后又迅速兴起,涵江相继出现“恒记”、“同益”、“隆记”等船头栈,促进了莆田海运业的发展,使三江口成为全省五大港口之一。
  但是,清末的莆田海运业尚处起步阶段,简陋的运输工具仍然极大地制约着莆田海运的发展,当时的海运大多数是短距离的运输,且受天时、风候的影响,如要航行远程,事先必须筹划充足的各种出口货源,并于每年三、四月间,趁南风季节扬帆北上。然后,又须等到八、九月间,掌握北风季节南返,一年一度往来一趟。如错过季节,船只就无法如期归航。经营航运者因木帆船航速慢,往返时间长,费用消耗多,成本高,而利润较少。况且远航风险大,不但受台风大浪的威胁,还经常受海上匪盗的袭扰,随时都有遭受抢劫掳夺而导致货丧人亡之险。因此,民国初期,随时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传统的海运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莆田经济的发展需要。1912年8月,莆田专门经营桂圆干的瑞裕、大同、泉裕三大商行,为了解决桂圆外运困难,联合股东,招股筹集,以100元为1小股,6000元为1大股,联合创办了“上海福兴轮船公司”,成为莆田海运公司之始。该公司在上海设立总办事处,承运涵江至上海及宁波等地的长途航运业务。该公司花8万元从英国赉赐公司购买了一艘载重量800吨的客、货两用旧轮船,进行远海航运,从而彻底改变了木帆船“靠天吃饭”的简陋海运。该轮船原为英国海军淘汰的小军舰改装而成,福兴公司购买后,改名为“国民”号,按原薪金继续雇用该船旧有船员。船长、大副均为英国人,其余船员大多是上海及宁波的水手,福兴轮船公司只派2、3个业务员在船上管理货物,其他一切照旧。“国民”号固定走一条航线,即从上海至涵江,偶尔延航至泉州港。每月定期开一个返回航次,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单程航行日期为3天,其余日子皆停舶在港口装卸货物。
  “国民”号开航之后,大大方便了莆田人的商品贸易。莆田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宁波等地,又通过莆田在上海开办的“捷春”、“福兴太”、“驾记”、“泉裕”、“义泰”以及泉州人开设的“德太”、“裕太”等商行购销货物,疏通莆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采购日常生活用品运回莆田。
  然而,作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莆田海运业,发展并不顺利。自古奸商多诈,更何况一惯恃强欺弱的英国商人,决不会允许中国航运业顺利发展,与其竞争。“上海福兴公司”一创办,就已经落进英商人的圈套。英国赉赐公司利用莆田人不懂英文之机,将购买轮船的合同改成租用合同,租期一年。年满之后,英商借助租界的警方,派人上船赶走福兴公司派驻船上的业务人员,因船长、大副均为英人,水手也是原班人马,他们狼狈为奸,共同出庭作假证,致使福兴轮船公司败诉。由于“国民”号被诈夺,福兴轮船公司被逼于1914年4月宣告破产,使刚刚兴起的莆田航运业遭受严重打击。
  吃一堑,长一智。英商人的无耻行为,未能阻挡莆田人经营航运之决心,他们吸收教训、东山再起,原福兴轮船公司的主要股东,重新筹集资金,又创办了“鲲南公司”。为了防止重蹈旧辙,该公司采取租赁的办法,按月向上海宁绍公司租用一艘800吨的“南兴”号轮船,往返于上海与涵江之间。随后,莆田驻上海的“义泰”、“福兴太”商行也如此效法,先后向上海的轮船公司租用轮船,经营海运业务。尽管这些轮船公司有的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有的因遇到意外事故而停业,但莆田的海运自创办之日起,前仆后继,永不中断,航线从单一的涵江至上海,发展到宁波、南京、天津以及北方各港口,莆田的出海港口也从单一的三江口发展到秀屿港、文甲、枫亭港等多个码头。
  总之,上海福兴公司的创办掀开了莆田航运历史新的一页,莆田海运业的蓬勃发展,不但为莆田人走天下开辟了新的通途,而且促进了莆田商品经济的发展。

知识出处

百年莆田

《百年莆田》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莆田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坎坷与顺境、失败与成败、挫折与辉煌的交响乐。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兴化儿女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终于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生活。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