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兴化新学的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年莆田》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1006
颗粒名称: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兴化新学的兴起
分类号: D691.3
页数: 3
页码: 2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县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兴化新学的兴起。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兴化新学 莆田

内容

莆田、仙游两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教育,南朝梁、陈期间始有书堂、书斋。唐代书堂渐兴,出现县学和书院。宋代立军学、兴书院,科第鼎盛,几甲全闽,父子、兄弟、叔侄蝉联登第,不乏其例,传为佳话,故有“海滨邹鲁”之称。元初废科举,元至正六年(1340年)复科举,莆人林济孙、林亨连科殿试第一,为省内数百年所仅有。明代社学大盛,历代相沿,素有“十室九书堂”、“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说法,科甲再度鼎盛,冠有“文献名邦”之誉。清代私塾渐兴,新学继起,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莆田近代教育应运而生。
  莆田新学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前夕兴起。科举制度自隋唐开设以来,一直是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科举取士方式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沿袭了1000多年。但由于在封建社会中贫富悬殊,绝大部分穷人家子弟难以入学,即使能进私塾念几年书,但要参加会试和殿试的人没有一定经济条件是不可能的。所以,科举制度始终被少数人所垄断。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教会学堂的兴办,中国的科举制度面临巨大冲击。1898年,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实行新政,废科举、兴学堂,改考试用“时务策论”,莆仙两县积极响应,设立官立西学堂,推行新学。但“戊戌维新”失败后,慈禧太后又下诏删除新政,恢复科举,重立“八股”考试,莆田的新学仅维持2个月就宣告“流产”。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之后,许多有志之士提出改革科举,倡导西学,以强兵富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迫于众议,清朝廷再行教育改革,改称“书院”、“县学”及“府学”为学堂,莆田开始设置官立小学。1900年,莆田县在城厢凤山寺创办第一所官立小学,开始将教育纳入政府公益事业之中。1902年12月,清朝颁发《钦定学堂章程》,仙游县在学务处督导下,改旧“金石书院”为全县第一所官立小学,定名为“官立金石小学”,起了仙游县官府办学之始。但这一时期莆仙两县创办的官立小学仍然采用旧书院的教学方式,也渗透了一些新的教育内容,兼学西欧学科,设置的教学科目有:修身、书方(习字)、缀方(作文)、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科。其中修身科仍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遵师敬长、忠君爱国等内容,所读经书有《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所以,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仅仅只是一个开端,从根本上讲当时莆田仙游两县的教育还是旧的教学模式,而且大多数学校仍然招收富家子弟,教会学校也只招收教徒子弟,贫穷农家子弟还是被拒之门外。
  1903年(光绪二十五年),清朝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初步确定了新的教学制度,在教学科目中增设格致、图画、手工等学科。随后,又增设乐歌。但要改变1000多年的传统教学制度并非易事,各地仍然注重修身、读经,对新设科目并不重视。1905年5月,清朝廷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也出于改变教育落后、国家贫弱、倍受列强欺凌的现状,终于发布诏谕:决定“从丙午年(1906)起,所有宫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而使延续1000多年的中国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同时,为了提高民族素质,清朝廷还颁布了《强迫教育章程》,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体魄”为教育目标,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教育成效,将国民教育纳入法定范畴。为了贯彻新的教育制度,莆田、仙游两县采取各种强硬措施,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如仙游县署规定:凡年满7岁的幼童必须入学,及龄而未入学堂者,罪其父兄,处以罚金。为了贯彻新的教育章程,莆仙两县努力发展私塾,积极鼓励私人办学,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创办初、高等小学,风靡一时。当时私人办学统称为公立小学,发展速度比教会和官立小学更快,成为这一时期莆田教育的主力军。同时,莆仙两县的乡村私塾也蓬勃发展,尤其是祠堂和宗族私塾发展速度更快,使大多数的农民儿子有了入学机会。但由于缺乏管理、良莠不齐,许多私塾徒有虚名,一些学生入学只是挂名而已,以应付官方的检查,逃避罚金。然而,尽管当时的教育在方式和管理上还不够完善,但兴化各县的强硬措施对于推动新学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教会、公立和官立小学的迅速发展,小学生的升学问题日益突出,当时兴化只有教会创办的一些职业中学和个别官立的师资学校。如兴化圣教医院附属看护学堂、仙游官立简易师范等,这种状况难以适应莆田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兴化府开始筹建官立中学。1906年,知府赖光煌下令莆田知县宁云汉、仙游知县杨文莹筹集经费,在府城设立官立兴郡中学堂,地也址设在擢英书院,成为兴化府第一所官立中等学堂。学生从莆田、仙游两县通过考试方式招收,由兴化府统一录取。第一期报考的童生和秀才约500多人,考试内容只作策论一篇,总共录取102名学生,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15岁。尽管兴郡中学堂初创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录取条件、教学内容、管理方式等都不尽人意,但却使莆田的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总之,在西学的促进和清朝廷的重视下,在兴化官方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时期的兴化教育得到迅猛发展。至辛亥革命前夕,莆田县共有各种学堂(包括教会学堂)32所,职业培训所3所、蒙养堂2所、育婴堂3所、盲人院1所。仙游县也有官立小学1所、公立小学21所、私立小学7所,计29所,初步形成封建教育网络。应该说,19世末至辛亥革命前夕是兴化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尽管当时的学校设置与管理尚欠科学,教学方式和教育质量还不尽人意,但从总体上讲,这一阶段的兴化教育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延续1000多年的封建科举取士制度土崩瓦解,并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基础;新学的实行,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打破了儒家文化独统中国的局面,使中西文化互相冲击和融合;学堂的蓬勃发展,使众多的农家儿女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民族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知识出处

百年莆田

《百年莆田》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莆田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坎坷与顺境、失败与成败、挫折与辉煌的交响乐。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兴化儿女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终于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生活。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