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四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79
颗粒名称: 1 二十四景
分类号: K928.702
页数: 13
页码: 74-86
摘要: 本文描述了莆田市的二十四景、东山晓旭、梅寺晨钟、南山松柏等。
关键词: 福建 莆田 二十四景

内容

1 二十四景
  莆田市旅游观光资源丰富,集湖、海、山、泉、瀑之大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明万历时莆田文人林登名撰《莆舆纪胜》十卷,专门考述莆仙山川名胜。而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吴希贤则首次概括莆阳四大景区: “壶峤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林尧英认为 “莆阳四大景 ”标称远不足以说明莆田县多姿多彩的名胜景观,于是他遍览家乡山水,归纳出二十四景以及名称,从此“莆田二十四景"之说流传至今。具体为:东山晓旭、梅寺晨钟、西湖水镜、柳桥春晓、南山松柏、西岩晚眺、木兰春涨、钟潭噌响、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列巘、白塘秋月、宁海初日、谷城梅雪、夹漈草堂、天马晴岚、锦江春色、湄屿潮音。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莆田市历史上的部分著名景观有的已为陈迹,有的已经湮灭消失。现把尚存的“莆田二十四景”中的16处景观简介于下。
  东山晓旭
  东山俗称东岩山,古称乌石山,因有山石状如麒麟,故又名麟山,位于莆田市区西北角。明洪武年间,东山一半在城外,一半属城内,嘉靖年间倭乱时,倭寇曾由东山侵入,万历年间把整个东山围入城中。古代在山上建有“三峰亭”以观东海日出,每当凌晨登亭,遥望东海,旭日乍露,海天无际,一轮初日,如鸡子,似金盘,喷薄而出,金光万道,气象万千,故有“东山晓旭”之称。山上现有三一教东山祖祠、东山妈祖行宫、报恩东岩教寺等古迹。还有林龙江纪念馆、陈经邦祖祠、天心阁和书法长廊等。1999年开始,政府将其开辟为东岩山文化公园。半山腰的报恩东岩教寺,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历代屡有重修。寺主殿后有座三层八角空心的石塔,传说创建于隋代开皇年间,虚檐危顶,形制奇古。基座浮雕37只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东山祖祠又称 “宗孔祠”或“麟山祖祠”,是天下三教祠的祖庭。祠后有一棵千年古樟,高约15米,围13.8米,树分三杈,其中两杈已枯萎,但有一杈仍枝繁叶茂,龙盘虬舞。有人说古樟的三杈预示了“三教”的发展,蕴含着不可泄露的天机。
  梅寺晨钟
  梅峰位于今城厢区胜利路中段。宋代地名梅子冈,因山上遍植梅树而得名。梅峰山上原只有一座观音亭。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梅峰的所有者李泮与妻黄氏求观音喜得贵子,于是喜舍梅子冈山地100多亩,扩建为佛寺。北宋崇宁二年(1103),宋徽宗御书赐匾“梅林佛国”。次年,又赐额“崇宁禅寺”。宋政和元年(1111),改为 ”天宁万寿寺 ”。后惠照法师任万寿寺住持,将寺宇修缮一新。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赐名 “报恩光孝寺 ”,绍兴十二年(1142)称“光孝寺”,一直沿袭至今。宋绍兴五年(1135),龟洋二圣僧住持该寺,发愿铸造大钟。经过三次铸造,音色都不理想。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住持怀琇请名匠蔡通冶铸了一口铜钟,音色清朗,声音洪亮,凌晨时钟声可传到40里以外。所以梅峰寺以晨钟闻名。
  南山松柏
  南山古称“莆山”,别称“凤凰山”,位于莆城西郊,是莆田文化的发祥地和宗教圣地。山麓的千年宝刹广化寺规整庄严、气势恢宏,系全国重点寺院和福建十佳风景区之一,在莆田四大丛林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福建佛学院(男众部)院址设在寺内。寺南的释迦文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化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原是郑露三兄弟结庐讲学的地方,后舍宅为金仙庵,隋开皇九年(589)扩建为寺。唐景云二年(711)睿宗赐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太宗改名“广化寺”。宋代广化寺盛极一时,有“二寺、十院、一百二十庵”之说,僧众达1000余人。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初年依旧制重修的。广化寺前原有一片水池,古称南湖,北宋时海水涨潮,还会漫至山下,此时群峰耸峙,老松翠柏,倒影其中。山上以多松柏而闻名,传说南山古松的松楸(松针),与一般松楸不同,均长向枝梢,尖而直,绝不旁骖,松荫蔽日,长年郁郁葱葱,故南山景观原以松柏而著名。
  木兰春涨
  木兰陂位于市郊南门外约四千米的木兰山下,是北宋年间修建的一座集引、蓄、灌、排、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九百多年前,木兰溪因受海潮的影响,时常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宋治平元年(1064),长乐女子钱四娘携金来莆在将军岩前筑陂,未成。后经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前后三次营筑,费时 20年,于元丰六年(1083)竣工。木兰陂畔原有宋建“协应庙”,以纪念李宏、钱四娘等建陂功臣。今庙改为纪念馆,馆内立有明清修陂碑刻和郭沫若的《咏木兰陂诗碑》共12块。木兰陂周遭,黛山碧水,景色绮丽。每当春涨之时,溪水漫陂人海, “波涛接天,如挹洞庭胜景”,蔚为壮观,所以景点以 “春涨 ”命名。
  钟潭噌响
  钟潭噌响又作“钟潭噌吰”。钟潭位于城厢区霞林村水磨坑,相传古有铜钟飞人此潭,故名。“噌吰”形容钟声洪亮,宋苏轼《石钟山记》有“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之语。钟潭之水源出龟山,从近30米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形成瀑布,注入深潭。瀑布或串联或并联,其中主要有三支瀑布最为壮观,三瀑“如飞练、如瀑布、如曳帛”。瀑布下泻的地方又形成三潭,如樽、如盅、如敦,人称“三酒盅”。溪床蜿蜒曲折,崖壁上凸下凹,潭形似钟,瀑布撞击深潭,发出洪钟般的巨响。置身其间,如闻八音齐奏、万籁齐鸣。由于“三注三泻”的水力冲击而又形成三潭。三潭之上,飞瀑交响,其声如冰弦弹拨,似玉磐敲击,非常动听,所以有“钟潭噌响”之称。
  石室藏烟
  又称“石室松烟”,景点位于市区西郊石室岩,俗称筱塘岩。山上有海蚀洞多处。相传唐代名僧妙应祖师在此坐禅,他出入常跨两只驯虎,因此又名伏虎岩。岩上建有精舍和玉皇殿,殿前有一对透雕盘龙八仙石柱,雕技精湛,形象逼真,为清代石雕艺术珍品。寺后耸立着一座明代留下的七层方形四角空心砖塔,高约20米,斑驳陆离,古朴大方,为国内少有的古砖塔,是石室岩的标志性建筑。岩上有一巨石长10余米,形如长舌,悬空伸展,人称“龙舌石”。石下空阙如室,传为妙应坐禅静修之所。石室岩还有仙迹、虎源、卓锡泉、曲水池、空观台、海印石以及宋、明、清摩崖题刻等景点。每逢春日,云雾缭绕于奇岩怪石、丛林灌木之间,翠峰碧树,忽隐忽现,因此有 “藏烟 ”之说。
  智泉珠瀑
  智泉位于城厢区北磨居委会所辖的距市区约三千米的西山。在石室岩后约两千米的林桥村弥陀岩,其下有泉,流出三溪口后,形成飞瀑,名“梅花漈”。这里山幽树密,鸟语花香。溪涧蜿蜒曲折,因山石嶙峋,泉流受山势约束,溪涧或窄或宽,流速时疾时缓,使泉水流向产生高低、深浅、大小和缓急的不同变化,泉声也随之变换音调,或如鸣琴,或石室藏烟如击钹,或如轰雷,或如骤雨..宛若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涧流坠崖,水石相激,飞珠溅玉,雾气弥漫,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彩虹,令人赏心悦目。由于水力的冲击,涧底也形成了许多怪石,毕肖石卵、石臼、足桶、面桶、仙船、仙脚、砚台、棋盘以及鸡、龟、象、鳄鱼、骆驼等形象,前人有诗赞曰:“云壑飞泉垂玉箸,松风卷雨下珠帘。”岩壁上刻有“智泉”两个楷体大字,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莆人陈伯献所书。传说古时有一鸡峰人在这里放牛,遇到一位白衣老人训斥道:“此仙人菜园,毋饮牛污吾水!”陈伯献辞官隐居于此后,始改梅花漈为“智泉”。明万历年间(1573~1620),莆田县令何南金在智泉左侧修筑“来苏亭”,并写下《智泉来苏亭记》。后人在亭基上建造了智泉寺。
  绶溪钓艇
  绶溪也称寿溪,为延寿溪的别称,系木兰溪五大支流之一。“绶溪钓艇”景点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有唐五代文学家、乾宁进士徐寅读书处和南宋文学家刘克庄别墅遗迹等。宋建炎元年(1127),白塘人李富在溪南延寿村带头捐资兴建延寿桥,今石桥畔尚存南宋龙图直学士陈宓书“延寿桥”石碣一方。延寿溪发源于九鲤湖,流经常太莒溪、过“北濑飞泉”,入泗华陂,经延寿陂遗址后,就到了延寿桥。旧志称延寿溪至此“十里无湍激声,一碧如绶带”,所以称绶溪。绶溪下游水势舒缓,宋代开始文人雅士多乘游艇垂钓,赋诗取乐。观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清波之上;望樵夫羊肠径下,牧童牛背暮归;“钓竿自具烟波趣,蓑笠不嫌风雨斜”,别有一番韵味。今已建设成大型综合性的绶溪公园。
  九华叠翠
  九华山坐落于西天尾镇下垞村境内,因此山九峰攒簇如九朵莲花(华),故称。相传汉代时有陈姓仙人居此,所以古称陈岩、陈岩山,又因山形如笔架,故俗称笔架山。九华山以层峦叠嶂、翠峰如簇而闻名,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壳上升以前,它还是海中的屿礁。山上留存的粘蚝石、船篙石可以为证。又有一石,面平如削,隐约有象形文字的痕迹,可能是原始社会古人所刻的文字或图画,世称“仙篆石”。山顶有燕子洞,宽数丈,其附近有巨人足迹、茶灶、石棋枰等巨石。又有三处深广各一米多的泉坎,号“丹井”,相传是陈仙淘金井,科技工作者认为应是太古时代留下的火山遗迹。山上还有多处古迹名胜,如紫云岩、桃花坞、罗汉石室以及明代进士周瑛(1430~ 1518)所书的 “上天梯 ”等书法石刻。
  壶山致雨
  壶山为壶公山的简称,坐落于荔城区新度镇与城厢区灵川镇交界处,耸立于兴化平原,雄姿毕肖日本的富士山,成为莆田平原的镇山,“壶山兰水”成为莆田大地的代名词,莆田城内古时建有“壶兰雄邑”牌坊。相传壶公原名胡公山,因为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名因称胡公山,后人谐音称“壶公山”,但也有人认为因山形如壶而得名。壶山八而观看,其形状均不同,所以有“八壶”之称。壶公山主峰高710.5米,东为兴化湾,东南为平海湾,南为湄洲湾,由于阳光照射,海面地面的水分蒸发上升,壶山山峰挡住了上升的水蒸气,所以至夜间山周围气温急速下降,就容易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一般早晨日出后逐渐消失,使整个山形清晰可见,这就是晴天的预兆;如果上空有浓厚的云雾,阳光无法透射下来,壶山周围的云雾在白天仍不消散,却越积越多,满山云雾迷茫,小水滴越积越充沛,云雾顶不住它,就变成了雨。因此壶山具有晴雨预报台的功用,是为“致雨”景名之由来。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古有“十八院三十六岩”之称。现有凌云殿、祥云殿、白云寺、真净寺、名山宫、宝胜寺、香山宫、极高明天后宫等20余处宗教和民间信仰建筑,其中以供奉玉皇大帝的凌云殿最为有名。
  紫霄怪石紫霄指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的紫霄岩。此山海拔550米,山上有唐代高僧妙应祖师创建的精舍迎福院以及后来道教建筑祥云殿等。但紫霄千姿百态的嶙峋奇石最为著名。绝顶的“万岁石”,尤为峻拔。此外,还有仙人冢、暖日台、三清石、太府厝、仙巾帽、观音石、石镜屏等石景,各具风姿。涉紫云溪,沿蜿蜒小道盘山而上,有巨石对峙如门,上刻“紫霄岩”。穿过石门,两棵连成“人”字形的连理榕,盘根踞石,古干凌云。不远处的琉璃峡上,飞架一座小巧玲珑的“天台桥”,相传为宋代蔡襄所建。桥旁有一石,敲击时其声如鼓,人称“石鼓”。附近的古榕盘石而生,浓荫蔽日,被称为“石上松”。再上去左后侧有一天然石洞,洞中有罗汉石像,称罗汉洞,内有清泉一泓,不溢不涸,雅称“玉壶池”。洞前有一条溪涧,涧上横着一石,其形如舟,流水激石,声如鸣雷,名“雷轰石”。溪涧中产有一种珍稀的小虾,浑身赤色,就像煮熟的一样;还有一种似已剪尾的小螺,这些实际都是冰川前古生物的遗种,但民间却衍生出许多传说。
  古囊列■ “古囊”即囊山的雅称,位于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以主峰形如古代的悬囊而得名,另一说法是因唐代开山祖师妙应行化“使虎负囊而归”而得名(《莆舆纪胜·囊山》)。囊山上山峦累叠,所以景点名“列■”。“■”是多义词,这里是小山峦的意思。“列■”就是累列众多的小山。宋魏了翁诗云:“断潢卷夕潦,列■浮帝青。”元代范德机也有诗云:“高霞映列■,宁不眷名都。”“古囊列■”常被类化写作“古囊峢■”,这是错误的,因为古代并无“峢■”一词。囊山海拔639米,山上多为裸露的花岗岩,山峦重叠,奇形怪状。半山天元岩后有一巨型石洞,洞中分为无数小洞,人称“百廿间”。半山腰卧一巨石,面积超过一亩,形如海里的巨鲎,人称“鲎石”,受日月光照射后会发出闪闪白光,远近可见,天气转变将要下雨时则变为灰黑色,此石能随气候变化而改变其颜色,被北洋民众视为天然的“晴雨表”。囊山寺创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名延福院。光启二年(886),闽王王审知改名为“慈寿禅寺”,沿用至今。明宣德八年(1433)寺内增建斋房300间。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后代又屡有重修。现有建筑物为清康熙至近年陆续所建,该寺被列为福建省 14座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之一。
  白塘秋月
  白塘位于涵江区白塘镇,塘面跨洋尾、镇前、上梧三村,面积达300多亩,为莆田南北洋平原上最大的一个水塘。白塘宋代称为注月池,民间俗称白塘沟。古代这里原来是一片海荡地,后来围垦改造成良田,并以此塘汇聚泗华、木兰、石盘、五公诸水,注入此塘以利灌溉、养殖和百姓生活。白塘湖面宽广,放眼望去,茫茫一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八月秋游和赏月的胜地,所以取名“白塘秋月”。每年中秋,沿塘各村,张灯结彩,车鼓队、莆仙戏,还有十音八乐,轮番上演,到处都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在子夜时分更深人静、风轻波平、月朗星稀之际,远处的大小山峰,倒映水中,塘中有山,山中有月,水月交辉,仿佛人间仙境。塘畔的洋尾村是莆田市第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宁海初日
  宁海位于木兰溪下游的人海口,俗名桥兜,古代未建桥时,只有渡口,称宁海渡。此渡口是莆田南北洋交通的咽喉,地位十分重要。元代元统二年(1334),华亭龟山寺越浦禅师开始募建宁海桥,经过多次勘查、两次选址、两次动工兴建的艰苦努力,几年后终于告竣。宁海桥横跨涵江镇前村和黄石桥兜村,极大地方便了民众往来。在元元统二年(1334)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的300多年间,该桥六圮六建。现存的桥是清雍正十年(1732)开始耗费 15年修建的。桥为石梁式,全长 225米,面宽 5.8米,两墩之间的净跨径在 8. 8~11. 8米,桥面用 75块长13米、厚1.2米的巨石铺设而成。两旁有扶栏,望柱头雕刻着姿态不一、线条简练的石狮子。桥的两端,各立了两尊高约3米、形象威武的护桥“桥头将军”石像。大桥凌空飞架于宁海之上,势如晴虹卧波,雄伟壮丽。每当拂晓之时,伫立于桥上,远观海上初升旭日,恰如一轮圆镜,跃出海平面,放射出万道金光;转瞬间,桥下波光粼粼,万条金蛇,随波飞舞,顷刻海波尽赤,一轮红日仿佛浮悬于桥墩之间,极为壮观,所以自古有 “宁海初日”的雅誉。该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夹漈草堂
  夹漈草堂在今涵江区新县镇夹漈山上,为纪念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而建。草堂原为郑樵生前所住的名副其实的草屋。宋乾道五年(1169),兴化知军钟离松把草屋改建为瓦房,题额 “夹漈草堂 ”,供后人瞻仰。郑樵 17岁开始,在家乡的夹漈山上“为堂三间,覆茅以居”,从此“三十年力学不下山”,著述达8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通志》200卷,莆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夹漈公的传说故事。草堂附近,尚保存着不少与郑樵有关的遗迹,如瞻星台、曝书石、洗砚池、下马石、书亭寨等。民国十年(1921),涵江商人陈志阳和广业群众集资,在草堂后山东边新建了一座石屋,题额曰“草堂胜迹”。1997年,莆田市人民政府又拨款修葺草堂,修建了郑樵纪念馆,还开辟了上山公路。
  湄屿潮音
  湄屿即湄洲岛,以有湄洲妈祖祖庙而闻名于世,同时,“湄屿潮音”也是著名的海岛景观。在祖庙前面,海岸岩石错列,分布着大片的辉绿岩,因长年受海上风涛冲蚀,形成了天然凹槽,宽1~2米,长数百米。凹槽随着潮汐吞吐,产生共振,不断发出奇妙而有节奏的音响。或如管弦细奏,或如钟鼓齐鸣,或如龙吟虎啸,或如巨雷震天、骤雨泻地,各种神妙的声音,组成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自然交响乐。古人描绘潮音是“如撞万石钟,经沧海者,叹观止焉 ”。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湄屿潮音的诗作也十分丰赡。

知识出处

莆田史话

《莆田史话》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悠悠之莆域——沧桑演变 开莆来学;唐代之莆田——鸿基始奠 望族初兴;清代之莆田——民生多艰 豪杰并起;民国之莆田——革命潮涌 迎接曙光等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