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 文教艺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77
颗粒名称:
四 文教艺苑
分类号:
K285.74
页数:
22
页码:
52-73
摘要:
本文描述了莆田市的文教艺苑、以及宋明科甲传佳话、兴学之风历世传、等。
关键词:
福建
莆田
文教
内容
1 宋明科甲传佳话
莆田古代科甲鼎盛,共出过进士2482名,各类状元21人(包括文状元9人、武状元2人、特奏名状元8人、释褐状元2人),还有榜眼7人、探花5人。科举盛期为宋、明两代,两宋开科取士118榜,其中有98榜皆有兴化军中第者。明代景泰四年(1453)癸酉科,全省录取举人90人,兴化府占46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科,兴化府高中前5名,“一邑五经魁”传为美谈。据不完全统计,明代88科殿试,福建共有进士2417名,兴化府登进士第人数达554名(仅莆田县就占510名,位居当时全省乃至全国县级之冠,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当时的兴化府户数仅占全闽的6%,进士数却占了全闽的22%。这种辉煌在我国科举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莆田科举留下许多佳话。“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一科两状元”“四异同科”:龙虎榜头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联兄”“兄弟同榜进士”“父子同榜进士”“叔侄同榜进士”“一门五学士”等故事至今传扬。据载,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同时举行文举和武举考试,莆田人徐铎中文状元,兴化县清源西里人薛奕在武举殿试中也夺得第一(即武状元)。神宗皇帝赐诗赞云:“一方文武魁天下,万里英雄入彀中。”南宋绍兴八年(1138),兴化一批举子前往临安应试,经省试、殿试后发榜,结果莆田人黄公度中状元、陈俊卿中榜眼,年纪最大的“榜尊”是73岁的林邓、年纪最小的“榜幼”是18岁的龚茂良,时称“四异”。此科莆田县士子金榜题名者多达14人,当时莆田有人制旗句赞云“枌榆未五里,魁亚占双标”。传说朝廷举办琼林宴时,高宗问状元黄公度和榜眼陈俊卿道:“卿土何奇?”公度答:“披绵黄雀美,通印子鱼肥。”举出莆田特产之奇。而陈俊卿则答曰:“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揭示了更深刻的内涵。高宗评说:“公度不如卿!”正是“家贫子读书”使两宋的兴化军有正奏进士970多名、特奏进士640多名,占福建省进士总数七分之一强。出现了蔡京、蔡卞、蔡攸、叶顺、陈俊卿、龚茂良、郑侨、陈卓(莆籍)、陈文龙、黄等10名宰辅,徐铎、蔡伸、方大琮、刘克庄等16名尚书以及林光朝、蔡戡、陈谠、黄艾等22名侍郎,这些人对宋代的政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元朝时实行的是严厉的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严重,超过三分之一时间没有举行科举。以科举名世的莆田文化迅速式微。明朝建立,莆田社会、经济和文化才重新得到恢复。科举亦重现两宋盛景,仅莆田一县就共出文进士510名,不包括武进士和仙游县进士,高居全省第一。而且出现了许多科名盛事。如明万历年间,常州人张弘道、张凝道合著的《科名盛事录》《皇明三元考》二书中就收录有莆田县的科名盛事近20条。如:
兄弟元魁:林环中永乐丙戌(1406)状元,从弟林文中宣德庚戌(1430)探花。
兄弟同榜进士(三家):(1)弘治庚戌科(1490)方良永、方良节。(2)正德戊辰科(1508)林橡、林樯。(3)靖癸未科(1523)方一桂、方一兰。
父子同榜进士:景泰癸酉科(1453)进士林耔、林炯父子。三代解元:黄寿生及曾孙黄乾亨,乾亨子黄如金分别是永乐戊子(1408)、成化甲午(1474)和弘治甲子(1504)解元。叔侄解元:吴观和从侄吴棱分别为永乐庚子(1420)、成化庚子(1480)解元。
一县一年两解元:(1)永乐戊子科(1408),应天解元黄寿生和福建解元杨慈都是莆田人。(2)宣德壬子科(1432)顺天解元宋雍和福建解元林同又都是莆田人。
一县蝉联三科解元:明万历前福建解元蝉联三科皆莆人奇观重复出现过四次。(1)宣德丙午科(1426)林时望、己酉科(1429)李蒲、壬子科(1432)林同。(2)正统辛酉科(1441)方玭、甲子科(1444)黄誉、丁卯科(1447)陈俊。(3)弘治甲子科(1504)黄如金、正德丁卯科(1507)林文俊、庚午科(1510)黄廷宣。(4)嘉靖己酉科(1549)黄士观、壬子科(1552)黄星耀、乙卯科(1555)黄懋冲。一县解元之盛:莆田自明初至万历时,中解元者达32人,为全国之冠,有人赞云:“解元如莆田盛矣,无以加矣!”明代莆田其他科举佳话尚有:一县同年五乡魁、三代进士(二家)、三代科第(三家)、四代科第(三家)、五代科第、六代科第等。
2 兴学之风历世传
莆田科甲之盛与重教兴学的传统分不开。南朝梁陈时,郑氏三兄弟在凤凰山麓创建湖山书堂,开创了莆田教育之先河。中唐时,莆田、仙游两县先后建立县学,是为最早的官办教育。宋代兴化官学“雄冠一时”,有军学、县学,元代改为路学,明清改为府学。明正统年间,莆田还设有平海卫学,培养了不少人才。
历史上的书堂(含精舍、书斋、书轩)、书院亦不少。原莆田县唐代有名的书堂有湖山书堂、澄渚书堂、福平书堂、灵岩精舍、北岩精舍等,所谓“十室九书堂”就是对当时书堂林立的形容。南宋书院兴起,莆田的著名书院有梅峰书院、涵江书院,后者是兴化知军杨栋和涵江镇官郑雄飞创建的,为当时全国22所著名书院之一。同时建有孔庙,理宗皇帝曾亲书赐匾“涵江书院”四个大字。元代有瑶台书院。明代有福建提学姚镆、兴化知府冯驯在东井书堂基础上重修的水南书院,还有闽阳、凌云、寿泽、立诚、兴安和钟山等书院。清代则有擢英、海滨、崇正、经天、瑶山、培元等20多座著名书院。
仙游县唐代有度尾东山书院,唐末进士杨在尧和南宋朱熹都曾在此讲学;宋代有枫亭会元书院,进士林迪在此讲学,陈洪进、蔡京、蔡卞都曾在这里读书。宋代还有双林、大飞等书院。学者陈易在麦斜岩创立东昌书堂,后学者郑樵将其改为夹漈书院。明代尚书郑纪改建的朝天书院,知县刘进建的紫阳书院,还有庄山、屏山等书院,都是仙游知名的书院。清代则有同兰、金石、崇德、麟山、龙山、书升等更多的书院。
清末,书院多被新式学校所代替,义塾改为私塾。“戊戌变法”后,美国教会在仙游创办了道德女学和模范小学,私人办学发展很快。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培元西学堂(后改称哲理中学,即今莆田二中)是莆田第一所新式中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江春霖的推动下,创立了兴化府第一所官立中学堂 —“兴郡中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全省共有小学堂113所,兴化府占26所,居全省之首。1944年,国民政府在仙游金石山上设立国立海疆学校,这是莆田高等教育的开始。近代莆田学子怀着“民主科学救国”的理想,留学海外,到新中国成立前,莆田一县在外的留学生就有200多人,相对于人口所占的比例,位居全国第一。
当代莆田同样人才济济。据不完全统计,莆田人现有7000多位高级职称人才,还有近3000名莆籍专家学者寓居国外。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莆田籍学者有15人(其中2人为两院双院士),他们是半导体材料学家林兰英、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空间返回技术专家林华宝、水利学与河流动力学家林秉南、有机化学家黄维垣、动物学家陈宜瑜、生物化学家刘思职、药品检定专家俞永新、加速物理学家陈森玉、精细化工专家杨锦宗、冶金机械专家关杰治、无机化学家洪茂椿、生物化学家林其谁、桥梁专家林元培、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
3 文献名邦著述丰
自中唐以后,莆田文人墨客云集,学者勤于著书立说。据莆田文史专家陈长城先生考证,单莆田一县历代记载有著作者唐代有16人、宋代251人、元代27人、明代465人、清代270人。著作数量是唐代25部,存12部;宋代2632部,存61部;元代60部,存6部;明代944部,存125部;清代470部,存132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莆仙作品合计117部1865卷,这个数量在福建省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不多见。
“开莆来学”的名儒郑露也是莆田诗歌创作的鼻祖。《全唐诗》收录福建人诗作638首,其中莆田作者就有436首,唐代有黄滔、徐寅、翁承赞、林藻、郑良士等;宋代文学名家有蔡襄、刘克庄、王迈、蔡卞、郑樵、黄彻、方翥、陈俊卿、林光朝、龚茂良、郑侨、陈文龙等;元代较为著名的乡土诗人是洪希文和陈旅;明代柯潜、彭韶与黄仲昭被称为明中叶重要的台阁体闽籍诗人,林环、林文、郑纪、林俊、柯维骐、卓晚春、林兆恩、林润、陈经邦、曾鲸、宋珏、朱继祚、林兰友、黄幼藻等也都有诗文佳作传世。清郑王臣编有《莆风清籁集》60卷,收录1000多人的诗作3000多首,并附诗评《兰陔诗话》,它是了解莆田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明代郑岳编的《莆阳文献》、清末涂庆澜编的《莆阳文辑》《国朝莆阳诗辑》也都是反映莆田诗文创作的总集。
另外莆田历代文坛还出现过众多闺秀才女。唐代梅妃江采是福建第一位女诗人,9岁能吟诗,其《一斛珠》诗作曾被18世纪著名德国作家歌德由英文译为德文。宋代宰相蔡卞妻王氏(王安石之女)、文学家刘克庄之母林氏、古田尉陈筑之妾周氏、寓莆宗室赵庚夫之妻顾静华和元代国子助教陈旅之母赵氏等,均为知书能诗者。宋末仙游枫亭民女蔡荔娘哭祭其夫陆秀夫殉国的诔文,凄婉悲壮、感人肺腑。明代莆田留下姓名的女诗人有41位,如万历诸生杨人龙妻林淑,12岁时作《白燕双栖图》,脍炙人口;徐玉英、徐淑英和徐德英三姐妹皆擅诗,玉英作品已佚,《莆风清籁集》收淑英和德英诗各4首;黄幼藻是明后期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明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柳絮编》,《莆风清籁集》录其诗10首。清代女诗人周庚及其庶母、二嫂俱能作诗,周氏著有《羹绣集》,录诗百余首;晚清时莆田城内的陈淑英(1808~1877)是一位著名的闺秀诗人,著有《竹素园诗集》 4卷,并刊印传世。
4 书画名家若繁星
莆仙自古为书画之乡,历代书画名家灿若繁星。唐代有著名书法家林藻,宋代著名书法家是“三蔡”(蔡襄、蔡京、蔡卞)。明清则以画家辈出闻名,单张琴《莆田县志·画史》中收录的明清两朝的莆田县籍画家就有80人。明代书画名家辈出,代表人物有宫廷画家李在、“莆田派”篆刻鼻祖宋珏(比玉)、人称“莆中四绝”的曾鲸、吴彬、洪仲韦、黄允修。清代书画家也很多,如仙游画家朱官登,莆田书法家郭尚先、江春霖。近代莆仙则有李霞、李耕、林肇祺、黄羲、张琴、陈唐彬以及许英三、陈鹤、周秀廷等。其中李霞、李耕、黄羲开创了“李耕画派”,翰林张琴被人誉为 “诗书画三绝”名家,李耕、周秀廷的多幅画作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李耕画派”的创立者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仙游度尾镇中岳村人,出生于一个民间绘画世家,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古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有“南李北齐(白石)”之誉。徐悲鸿评李耕道:“有以奇拙胜者,首推李耕,挥毫恣肆,可以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李耕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他从事艺术实践60多年,用神妙的画笔创作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形象,尤以佛像画著称,山水花卉功力亦甚深。其作画笔法超脱老练,形,神、韵三者兼备,在国外尤其东南亚久负盛名。1925年,李耕在东南五省画展上,以《弥勒佛》荣获第一名。其代表作还有《东坡笠履图》《达摩》《十八罗汉图》《十六快》《四快图》《仙游十八景》等,另著有《菜根精舍》《画论》等理论著作。李耕德艺双馨,广收门徒,后人将李霞、李耕、黄羲开创的画派称为“李耕画派”。1960年,李耕等晋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青松白鹤东方红》《万古长青》等巨幅作品。
5 田径之乡美名著
莆田近代田径运动,人才辈出,蜚声全国。它发端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化培元学堂(今莆田二中前身)的首届校运会。 1919年,莆田人宋国祥入选中国代表队,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 1921年,莆田城厢南门村学生吴德懋入选中国田径代表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同年11月,福建省举行第二届学校联合运动会,莆田籍运动员成绩突出:吴德懋获甲种个人总分第一名,黄淮钦获跳高和跳远第一名,吴锦湘获220码低栏第二名。而获跳高第二名的程天泗,后来又在1926年闽南十三县联合运动会上获得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名。值得一书的是1947年冬,莆田体育协进会组织的“田径访问团”出访福州、上海、南京等地,以一县之师,击败这三大城市的强队,三战三捷,佳绩迭出,先后打破5项福建省纪录,刷新10项上海市纪录、14项南京市纪录,一时名震全国。1948年5月,福建省组成以莆田运动员为主力的代表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夺得了女子冠军两项、第三名两项和男子第五名两项,为福建队第一次获得全国田径总分第五名立下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县于 1964年被评为全国 “田径之乡”, 1999年的莆田、仙游两县双获 “全国体育先进县 ”和 “田径之乡 ”称号。
6 戏曲舞蹈门类多
莆仙戏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流行于莆仙方言区,并流播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侨聚居地。莆仙戏可溯源于唐代的百戏,现存传统剧目近 5000个,舞台手抄本 8000多册,已整理出版《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23卷。莆仙戏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角色与南戏关系尤为密切。现有剧目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相同的剧目有81个,有剧本流传的有58个,约占目前已知的宋元南戏剧目244个的近四分之一,因此,莆仙戏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2006年莆仙戏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正准备申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莆仙戏的行当旧时称 “七子班”,即七个角色: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和丑,与宋元南戏的 “生、旦、净、末、丑、外、贴”角色分工颇为相似。脸谱化妆有红、白、黑、蓝、绿、金各色,不同角色颜色不同。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手、步、肩三个部分,要求头、身、腰的配合。莆仙戏的音乐十分丰富,拥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的1000多个音乐曲牌和300多种锣鼓经,这是其他剧种所不及的。乐器保留有宋教坊“锣、鼓、吹”的伴奏形式。近年来,莆仙戏吸收了民间十音八乐元素,音乐更加美妙动听。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的优秀剧目有《团圆之后》《叶李娘》《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改编的历史剧目有《乾祐山天书》《新亭泪》《秋风辞》《晋宫寒月》等;现代剧目有《鸭子丑小传》等。莆仙戏剧院院长、名旦王少媛曾荣获中国第十七届戏曲 “梅花奖 ”。
十音八乐
十音八乐是莆田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十音,俗称十番,因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八乐以十音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鼓、钹等打击乐,另配有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八乐。十音的曲目有《北台妆》《鸪天》等200多首。八乐吹拉弹唱兼有,但以演唱为主,其特点是锣鼓点渗透到唱腔中,乐声悠扬悦耳,表现出一种轻歌曼舞的情趣。八乐曲牌多选自莆仙戏的曲牌,常唱的有《卖画》《访友》《春江游船》《苏州歌》《江头金桂》等。演出曲目短小精悍,说唱灵活方便,不用搭台,街头巷尾便可演出,深受莆田百姓喜爱。每逢迎神赛社、婚丧喜庆或农事之余,山村海岛都活跃着十音八乐班的身影。荔城区黄石惠洋十音名闻一方,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梆鼓咚梆鼓咚也叫咚鼓咚、咚鼓、筒鼓,其曲词民间称 “乞食诗”,新中国成立后雅称 “俚歌 ”,是流行于莆仙方言区的一种说唱曲艺,用莆仙方言演唱,以咚鼓(一种渔鼓)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通过响鼓、边鼓、点鼓、闷鼓等方法敲出不同的鼓点,配以竹板击节产生感染力。早期演唱者以卖唱盲人为主。后来由于群众非常喜爱,也常在街头巷口、庭角楼前围坐说唱,渐渐变为群众自唱自娱、雅俗共赏的一种演唱形式。艺人在开唱前往往有一段技巧性很强的击鼓演奏,演唱结束时亦有一段收场鼓点。唱词是七言韵式,讲究押韵,逢双必押。
内容多来自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现存曲目约百余种,有长篇叙事诗,也有短篇劝世歌。
车鼓又写作伡鼓,民间俗称镲锣鼓,讹称草锣鼓,是莆田喜庆节日常见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之一。传说车鼓起源于明朝莆田人民以车载鼓、欢迎戚家军入莆平倭寇的仪式。“镲锣鼓”就是由镲、锣、大鼓等几种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合奏。车鼓有行进式和固定式两种表演形式。表演时,车鼓手击打有序,钹手、锣手均受鼓手指挥。敲鼓帮,震鼓边,击鼓心,随着鼓槌的上下起落,花样的不断变换,左右开弓的熟练鼓手能敲出许多节奏不一的鼓点。鼓点激越、钹响铿锵,惊心动魄,表现出勇、猛、威、狂的英雄气概,彰显出百姓欢庆胜利的喜悦气氛。今天的车鼓队有男子组成的,也有女子组成的。涵江车鼓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游灯
游灯以仙游枫亭的元宵游灯最富特色,它集民间灯艺、工艺美术、地方曲艺和民俗文艺表演于一体,如今更糅进了古代宫廷灯艺、历史故事、戏剧艺术和现代科技。枫亭元宵游灯习俗始于宋代,活动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现在的游灯,开始要先鸣礼炮三响,鸣锣清道,接着几十辆轿车和大型彩车上的高音喇叭歌声嘹亮;装饰精美的头牌主匾,华光耀眼,车鼓队声乐喧天;大红灯、手提灯、宫花灯、五色旗、龙虎旗、圣旗组成的仪仗队和灯架队阵容壮观;十音八乐队、女子腰鼓队则奏出古雅悠扬的乐曲;异彩纷呈的蜈蚣灯、松树灯、宝伞灯、水族灯、莲花灯、花篮灯、蝴蝶灯、鸽子灯、蜻蜓灯、凤凰灯、菜头灯各色彩灯,争奇斗艳。还有各类小戏以及棕轿舞、皂隶舞、舞龙、舞狮等表演为游灯助阵,把杂技表演艺术融入了用人抬扛、拉运的彩架上,灯艺精品与民俗文化活动相融合以及空间的流动性是枫亭元宵游灯的主要特色。
九鲤灯舞
九鲤灯舞源于唐代的“百戏”,时常出现在莆田乡村元宵等迎神节日。九鲤灯舞因舞弄九种鱼灯而得名,但这九种鱼灯并非都是鲤鱼,而是九种不同的水族: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和金鱼。九种鱼灯肚底均装有木柄,鱼灯内点燃烛火,灿烂绚丽。灯舞整套舞蹈亦有特定身步、技巧、阵法和程序,配乐则以打击乐为主。舞队以手持鱼灯的九人为主,并配有五人手持火把,四人肩扛龙门。舞动时要表现出水族们抢龙珠、跃龙门的情形。舞者身穿古代服饰,脚踝各系两只小铜铃,随着打击乐节奏舞动,模仿不同水族游动的姿势,分为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跃龙门等五段,其间要不断变换动作和阵形,粗犷而不失细腻,明快又兼有舒缓。九鲤灯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九莲灯舞
九莲灯舞也被称为九莲花灯舞,是莆田“三一教”中为死者超度亡灵的祭祀舞蹈。最早流行于莆仙一带,后由三一教信徒向外传播,但凡建有三教祠的地方,基本都保留着这种舞蹈。此舞在夜间表演,地点一般选在大厅或广场。表演区称为“祭坛”,摆有10张供桌。表演者手执莲花灯绕桌而舞。莲花灯以细竹篾扎成灯胚,原来是糊上锡箔纸做的片片花瓣,现在则都已改用皱褶纹纸制作,内点烛火。表演时,舞者或大圈绕交套,或慢步徐行,或疾步如飞。灯随人舞,旋转不息;朵朵莲花,烁烁闪光,一似空中流霞,绚丽多彩;又如夏夜萤火,变幻莫测。九莲灯舞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皂隶舞
皂隶舞是莆田一些地区元宵出游和游灯中作为迎接神驾的仪仗和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源于古代的傩舞。在莆仙戏传统剧目演出中也保留着这种舞蹈的基本样式。皂隶舞通常在神驾之前,以八人扮皂隶(莆仙方言称为 “八班”),舞蹈表演时作四对而行,由请牌、开道、收牌三部分组成。基本动作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横向流动线条较多,具有节奏鲜明、动作刚烈、粗犷豪放、古朴简练和造型优美等特征。此舞因带有宗教色彩的严肃性,代代相传,基本保持了原貌。皂隶舞以城厢区灵川东汾五帝庙和仙游枫亭麟山宫最为有名,后者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高跷
踩高跷,莆仙话称“行柴骹”。莆田的民间高跷以荔城区黄石登瀛村高跷最为著名。登瀛高跷据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融莆仙戏、民间武术、杂技等元素为一体,演技表现形式独特。高跷队由50名村民组成,有老年人,也有儿童。队员们扮相俏皮,踩上高跷,个个如履平地。表演则时而粗犷剽悍,时而朴实奔放,时而诙谐逗趣。近年来,登瀛高跷队不断突破表演难度,目前最高的高跷高度已达到23米。他们还不断自编自演贴近农民的新节目,己经编排了《八仙过海》《龙王嫁女》《葵花舞》《祝寿舞》等精彩节目和《妈祖出巡》《观音送子》《西游记》等片段。登瀛高跷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 民间工艺名远扬
木雕
莆田市的工艺美术在国内独树一帜,工艺美术人才灿若繁星,享有 “工艺美术之乡 ” “中国木雕之城 ” “绘画之乡 ”“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木雕之城”等美誉。在工艺制作方面,仙游的木雕、黄石的石雕首屈一指,精品迭出。方文桃、佘国平等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将传统绝技与现代创意完美结合,使莆田木雕的创作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38名。2006年,莆田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光大于当代,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莆田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等已有雏形雕刻工艺;宋元时代,莆仙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相当精妙。相传,北宋时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鼓吹“丰大豫亨”之说,大兴土木,追求豪华富丽,召家乡工匠把宫廷器具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制作出木雕家具,首开莆田派木雕家具工艺之先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名画《听琴图》的琴桌就是蔡京呈献给宋徽宗的兴化木雕家具精品。莆田市博物馆、莆田文峰宫都收藏有南宋妈祖神像,秀屿嵩山陈靖姑祖庙收藏有南宋陈靖姑神像。明代,莆田工匠发挥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技艺,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莆城明代大宗伯第的檐枋雕饰、御史大夫第的厅堂枋额雕饰等都是传世佳作。清代莆田木雕进入了辉煌时期,其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一批传世作品至今仍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和厚实的文化积淀的光芒。匾额、围屏、祭器等木雕工艺品遍及城乡宫庙。清末著名匠师廖明山之孙廖熙擅长人物,兼精花卉雕刻,其佳作在1903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多件莆田匠师雕刻的“贴金透雕花灯”和“浮雕花窗”。传统木雕工艺是莆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打金
莆仙方言称加工珠宝金银首饰技艺为 “打金 ”。莆田的珠宝金银饰品产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繁多,素有 “金匠之乡 ”“首饰之乡 ”“珠宝之乡 ”和 “模具之乡 ”之誉,如今则荣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 “中国银饰之乡”称号。莆田自古地少人多,人民聪明勤奋,早期的莆田艺人凭着精巧手艺,走南闯北,不断吸收异地文化,提升工艺,从而树立了品牌。如今在全国经营金银珠宝首饰的莆田企业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在全国黄金珠宝饰品行业中稳居龙头地位。金玉饰品中的“金镶玉”和“玉镶金”传统工艺就是莆田艺人的精妙特技,它们以图案吉祥、工艺精细、造型美观为世人所喜爱。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采用的就是 “金镶玉 ”工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金镶玉特许产品则直接由莆田企业制造。“莆田传统金银首饰加工技艺”和莆田华昌的 “金镶玉” “玉镶金 ”传统技艺已都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纸扎
纸扎又称糊纸、糊纸轿,是融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的一门独特的民间绝活。纸扎制作迅捷,造价低廉,造型美观;肖佛肖神,肖人肖物,随心所欲。所扎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楼台宅院、家禽家畜等主要用于祭祀、道场及喜丧习俗活动,在传统祭祀、丧俗文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涵江区梧塘镇松东村黄氏纸扎从清道光年间黄玉贤开始开设纸扎铺,传承至今已有六代,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代名录。如今,纸扎技艺不断提升改进,推陈出新,纸扎作品已提升为一种可供保存和欣赏的艺术品。2008年8月15日至22日,北京天安门奥运广场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演”等文化活动,莆田市有10多件纸扎作品应邀亮相,《西方三圣》获得精品奖,《妈祖》《关公》两件作品则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是一门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于一体的综合工艺,主要技艺有深雕、浅浮雕和留青。留青竹刻利用薄似纸张的竹皮(包括竹青、竹筠、竹底)的不同层次颜色,用刀法创造出立体与平面的结合,且特别注重刀法跟绘画相统一的艺术效果。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书画和雕刻的相互结合。城厢区的刘氏留青竹刻相传始于清乾隆中期的刘氏第36代裔孙刘材成创办的竹木雕作坊,经百年传承,近年,刘氏竹刻的传承人刘志高的竹雕工艺作品先后在国内获得56项大奖。刘氏留青竹刻已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知识出处
《莆田史话》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悠悠之莆域——沧桑演变 开莆来学;唐代之莆田——鸿基始奠 望族初兴;清代之莆田——民生多艰 豪杰并起;民国之莆田——革命潮涌 迎接曙光等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