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名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43
颗粒名称: 1 地名由来
分类号: K925.73
页数: 11
页码: 1-11
摘要: 本文描述了莆田市的地名由来及莆田及其别称、仙游及其别称、兴化及其别称等。
关键词: 福建 莆田 地名

内容

莆田及其别称
  “莆田”一名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陈书·虞寄传》:“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扦秦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其背景是南朝时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陈宝应割据晋安和建安二郡,发展军事实力,并成为陈宗室属籍。至天嘉五年(564),因反叛,遭陈文帝派大军追杀,陈宝应大败,率其子南逃至莆田被俘。后来全家被押送建康斩首。“蒲田”一词,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引作 “莆口”,“口”与 “田”含义不同,有学者认为 “莆口”是莆仙最早的港口,至于它在莆田沿海的具体位置则聚讼纷纭,说法不一。
  “蒲田”二字,后代几乎都是写作“莆田”。改写原因有多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莆田古时为海,后升为平原,因蒲草丛生,水患频仍,农田难以耕作,所以将“蒲”字删去三点水写为“莆”。另一种解释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来就通用,写作“莆”只是更简易罢了。当然还有其他解释,如认为黄石旧时称为莆田里,“莆田”只是置县时最初治所在莆田里的缘故。但不管怎样,莆田的命名与海有关、与“蒲”有关,也与 “田”有关。
  在莆田历史上,“莆阳”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别称。“莆阳”一词至迟在中唐时期已见使用。如被誉为“闽南第一进士”、唐代来莆田读书并娶莆田望族九牧林家妹子林萍为妻的泉州人欧阳詹(约758~800),在《与王式书》《甘露述》等文中已多次使用“莆阳”一词。如《与王式书》云:“且莆阳读书接席五年,其于为人公范知之,莆阳去家四百余里,晨昏之思忽至,珍奇之味忽得。”晚唐莆田人黄滔(840~911)在《司直陈公墓志铭》一文中亦写道:“闽越江山,莆阳为灵秀之最。”莆田人徐夤(寅)于唐哀帝天祐四年(907)为王审邽所撰的《武肃王神道碑铭并序》中也自署 “乾宁进士修职郎、秘书省正字莆阳徐夤撰文”。以上 “莆阳”皆作莆田县别称。
  宋代以后文人使用 “莆阳”这一称呼就更多了。如北宋蔡襄在文章及碑记后常自署“莆阳蔡襄”,其著作称《莆阳居士集》;莆田黄公度著有《莆阳知稼翁集》,李俊甫著有《莆阳比事》;宋代有乾道、绍熙、庆元等多种《莆阳志》。明代郑岳则著有《莆阳文献》《莆阳科第录》《莆阳志略》、林人中著有《莆阳风雅》、方朴著有《莆阳人物志》、吴源著有《莆阳名公事迹》、宋端仪著有《莆阳遗事》《莆阳旧事偶录》和《莆阳科名志》。清代萧重著有《莆阳新乐府》、陈池养著有《莆阳水利志》、刘尚文著有《莆阳金石初编》、涂庆澜著有《莆阳文辑》和《国朝莆阳诗辑》。民国时李光荣编有《莆阳竹枝词》、游定远和康爵均撰有《莆阳诗话》等。探查莆田的姓氏族谱,也多冠以“莆阳”,如《莆阳黄氏族谱》《莆阳翁氏家谱》《莆阳刺桐金紫方氏族谱》《莆阳可塘吴氏族谱》之类。在外地的莆人同乡会馆也多有冠“莆阳”者,如清代北京的莆阳会馆、莆阳新馆,浙江温州、乍浦亦均有莆阳会馆。
  在历史上,“莆阳”一词绝大多数是用作莆田县的代称,但是自宋代开始,也有个别文人把“莆阳”一词的指称扩大至包括仙游县,甚至古兴化县,如北宋仙游枫亭人蔡卞,在山东长清灵岩寺《楞岩经偈》碑、河南少林寺《达摩面壁之庵》碑后均自署“莆阳蔡卞”。又如《畿辅通志·金石志》载赵州“崇术堂”三大字石刻款题“莆阳蔡叔羽书”,“叔羽”是仙游蔡京第三子蔡翛之字。另外,南宋李俊甫所著的《莆阳比事》.书中所记掌故则包括当时兴化军所辖的莆田、仙游、兴化三县。但以上这种 “莆阳 ”扩大的用法并不多见。
  “莆阳”二字的来历实有所据。福建县名或县城别称带“阳”字者并不鲜见,如永泰别称永阳,大田别称田阳,宁化别称宁阳,沙县别称沙阳,顺昌别称顺阳,浦城别称汉阳,福安别称韩阳,邵武别称邵阳、昭阳、樵阳等。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郡县用阴阳字》中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阴,《毂梁传》之语也,若山北水南则为阴,故郡县及地名多用之。”今广化寺所在的南山是莆城的镇山,广化寺在唐代称灵岩寺,南山称莆山,故唐人黄滔作有《莆山灵岩寺碑铭》。“莆阳 ”正是源于 “莆山 ”之阳。莆城既在莆山之南,又在木兰溪之北。木兰溪莆田段也被文人雅称为“莆水”,如明黄仲昭记黄石“红泉宫在莆水之南”;文人诗句如“壶山为增秀,莆水为增清”(明杨士奇句),“莆山崔嵬,莆水浼浼”(明杨荣句),“莆山之阿,莆水之沱。以咏以游,以啸以歌 ”(明何乔新句)。因此 “莆阳 ”之称正符合古人所谓 “山南为阳,水北为阴 ”的命名通例。
  另外,宋代开始,文人还经常用 “莆中”一词作莆田的别称。如祝穆《方舆胜览》载:“莆中秀民特多。”名臣楼钥的《陈公行状》记:“莆中宗,生事死葬,无不被赐。”莆田理学家林光朝有“瞻彼莆中,冠盖如云”的诗句,南宋学者陈傅良则云“闽中岂不好,莆中况多儒 ”,诗人戴复古《赵敬贤送荔枝》也有诗句 “尝观蔡公谱,梦想到莆中 ”。
  “荔城”作为地名,与荔枝有关,但荔城地名在中国有多处,如广西荔浦县有荔城镇,广东增城县城也别称荔城,增城设市后也有荔城镇,仙游枫亭在古代也有“荔城”的赞誉,但作为区名的莆田市荔城区,则在中国是独有的。
  福建历史上的荔城多作为莆田县城的别称,后来扩大指称莆田县。1962年郭沫若所作的《途次莆田》七律首联为“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句中的“荔城”就是代指莆田的。莆田盛产荔枝,植荔历史可上溯至唐代,如今莆田城内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尚存的一棵植于唐天宝年间(742~756)距今已1200多年的古荔“宋家香”就是明证。北宋名臣蔡襄著有《荔枝谱》,宋嘉祐年间(1056~1063.)兴化知军徐师闵也撰有《莆田荔枝谱》。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宋香之后无宋香,所存者孙枝尔。”可见莆田荔枝名品之独特。清代以降,莆田文人常称家乡为“荔子故乡”“荔乡”。如光绪年间翰林涂庆澜为北京莆阳会馆题楹联云:“荔子故乡来旧雨,杏花及第报春风。”民国时期,莆田地方报纸《闽中日报》辟有《荔乡文献》副刊。莆田既为荔乡,自然莆城也就有了“荔城”的别称。“荔城"作为莆城或莆田的雅称,大体上是在清后期才开始流行的。如清人陈国仕辑录的《丰州集稿》收录有南安诗人陈步蟾(1808~1879,字修镜)于光绪甲戌年(1874)作的《荔城和孙修昉同年(翼恭)赠别》一诗,诗云:“鹧鸪声里雨交烟,糁径泥花马不前。自是壶兰山水好,故将名胜阻鞍鞯。”诗题中的“荔城”正是莆城。又如清末莆田陈学谦著有《荔城见闻录》。民国间上海名士沈佚刘所著散文集《八闽风土记》中的《荔城龙荔》一文,写的也是莆田的荔枝。
  仙游及其别称
  “仙游”名称来源于汉代何氏九仙的神话传说。传说汉景帝时,安徽庐江有一何姓的老汉,迁居豫章(江西南昌),何老汉好侠有奇气,其妻张氏生了九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可惜九个儿子几乎都是瞎子,只有长子有一只眼睛长在额头上,可以带弟弟们行走。九兄弟的父亲何老汉与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刘安交游甚密。刘安早有反叛汉王朝的企图,九兄弟担心父亲受牵连,便劝父亲一起去隐居,但父亲不听劝告,于是九兄弟结伴南行,来到福建。他们从福州、永泰、莆田一路走下来,在莆田西州地方,得吴道人以井泉水调治后,眼睛都睁开了。于是他们来到海滨结枫为亭,后来此地名为枫亭。再往西入山,九兄弟来到一处怪石叠、岩穴石窍奇多的湖边,最终决定停下结庐,在此对弈炼丹,修身养性。有一天,他们用所炼仙丹喂养湖中的鲤鱼,结果鲤鱼变成红色,一时风雨大作,湖水涨满,鲤鱼不断腾跃欲飞,九兄弟各乘一条鲤鱼,化作神仙飞升。后人把此湖称为九鲤湖,岩称何岩、何岭,水称仙水,山称仙山,并建九仙祠奉祀他们。
  仙游于唐圣历二年(699)置县时的县名是清源县,属泉州管辖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唐廷改州为郡,泉州改名清源郡,于是出现郡名和县名相同的情况,后来别驾赵颐正奏请朝廷改名,根据县境内最有影响的何氏九仙传说,将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另有一说认为仙游县名是因县西30里有仙游山而得名。
  兴化人民的母亲河木兰溪,发源于永春和德化交界处的深山,在仙游境内的一段就称为仙溪。“仙溪”后来成为仙游的常用别称,如南宋黄岩孙编纂的县志名《仙溪志》,明代陈迁亦编纂有《仙溪新志》,清代在京仙游人建的会馆称“仙溪会馆”,仙游县城南门有仙溪桥,盖尾有仙溪村,联络乡情的侨刊称《仙溪乡讯》。
  因为九鲤湖仙的故事,仙游县城雅称“鲤城”,今设有鲤城镇、鲤南镇。但因鲤城与泉州城的别称鲤城相同,故文人很少使用这个别称。
  兴化及其别称
  莆仙地区别称“兴化”是宋代后才有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割据闽南漳州、泉州(含莆田、仙游)地区达19年之久的地方军阀仙游人陈进(914~985)“纳土归宋”,因陈洪进对人民大肆搜刮,向宋王朝进贡,使尖锐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从而引发了仙游游洋人林居裔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廷下诏就近调兵征讨,结果林居裔战败。这年,宋太宗翻阅《游洋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析置兴化县”。“游洋洞”就是现在的游洋镇。“洞”相当于“峒”,也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常见地名,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壮族的黄峒之类。除设兴化县外,同时在此设太平军管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第二年太平军改称兴化军,军治迁到现在的莆城。元代设兴化路,明清设兴化府。“兴化”寓意“兴德化民”,此后成为莆仙地区常用的一个称呼。明代弘治和万历年间编纂的府志都称《兴化府志》,清代军事著作有《兴化郡城记》《兴化武备钞略》,清末莆仙基督教会组织称“兴化卫理公会”,耶稣会士创制的拼音文字称兴化白话字,近代在南洋各国的海外莆仙华侨则编印有多种《兴化文献》。马来西亚砂拉越诗巫有“兴化垦场”,同乡组织有“兴化莆仙公会”。
  在台湾还有不少冠以“兴化”的地名,如称“兴化寮”的有三处,称“兴化廍”的有两处,淡水、云林、北港各有一处“兴化店”。还有“兴化坑”“兴化厝”“兴化村”“兴化里”等,这些冠以“兴化”的地名是莆仙人参加垦发台湾的见证。民间以“兴化”命名的事象尚多,如兴化粉、兴化桂圆、兴化米粉乃至于兴化湾、兴化戏、兴化话,以及各种商号如兴化卤面、兴化宾馆、兴化明珠酒店等。民国间莆仙办有《兴化新闻》《兴化醒报》《兴化晶报》《兴化通讯》《兴化呼声》等报纸。改革开放后莆田市委机关报曾名《兴化报》,还有《兴化声屏报》《兴化政协》《兴化银幕》等刊物。近代学校有兴化中学堂, 20世纪 80年代创办的职业大学亦取名 “兴化职业大学 ”。
  除“兴化”外,莆仙还别称“兴安”,它源于宋景炎二年(1277)曾把兴化军升为兴安州的历史。宋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军攻陷临安,宋恭帝投降。同年五月,益王赵是在福州即位,称端宗,改元景炎,莆田陈文龙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十一月,福州陷落,端宗乘船逃往广东。陈文龙回到兴化,散尽家财招募义军。十二月,因部将林华叛变,通判曹澄孙开城降敌,陈文龙兵败被擒,解送至杭州,不屈,绝食殉国。景炎二年三月,陈文龙从叔陈瓒收复兴化军城。五月,兴化军升为兴安州。元朝灭宋后兴安州改为兴化路。
  “兴安”历史虽短,但也是莆仙人喜欢的一个别称,不仅是因为“兴安”有“兴旺安康”的美好寓意,更因为它承载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清代,莆城建有“兴安书院”,孔庙称“兴安圣庙”。清末李光荣编纂有诗歌总集《兴安风雅》。近代台港澳莆仙同胞和东南亚莆仙侨胞尤为钟爱“兴安”一名。如台湾地区有“兴安宫”妈祖庙,还有“兴安会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也建有几十所“兴安会馆”。马来西亚怡保兴安会馆还镌有一副著名的“兴安”嵌首联:“兴吾业,乐吾群,敬吾桑梓;安此居,习此俗,爱此河山。”联语嵌字自然、文辞典雅而寓意深刻。

知识出处

莆田史话

《莆田史话》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为:悠悠之莆域——沧桑演变 开莆来学;唐代之莆田——鸿基始奠 望族初兴;清代之莆田——民生多艰 豪杰并起;民国之莆田——革命潮涌 迎接曙光等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