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大印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书法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17
颗粒名称: 朱可大印谱
分类号: I269
页数: 25
页码: 265-289
摘要: 本文收录了朱大可的印谱,朱可大, 字兰影 (颖) , 笔名阿奇、 考代、 考亭、 惟则、 五岳(生)等, 1910年生于鲤城街道城内社区。 先祖朱性田, 秀才, 工诗文 (有作于清咸丰二年的 《仙溪竹枝词》 一组十五首诗传世) , 擅画兰竹, 曾主持金石书院讲席, 还开设“文雅堂”文化铺, 收藏古代名人书画文物, 如宋代蔡襄 《荔枝谱》 和“明代十二名臣”墨迹的雕板等, 拓印裱褙, 流行海内外。至朱可大辈, 继承了“文雅堂”文化铺祖业.
关键词: 印谱 仙游县 朱可大

内容

朱可大,字兰影(颖),笔名阿奇、考代、考亭、惟则、五岳(生)等,1910年生于鲤城街道城内社区。先祖朱性田,秀才,工诗文(有作于清咸丰二年的《仙溪竹枝词》一组十五首诗传世),擅画兰竹,曾主持金石书院讲席,还开设“文雅堂”文化铺,收藏古代名人书画文物,如宋代蔡襄《荔枝谱》和“明代十二名臣”墨迹的雕板等,拓印裱褙,流行海内外。至朱可大辈,继承了“文雅堂”文化铺祖业。
  在这样的书香门第里,朱可大幼承家学,从小学习“六书”,爱好篆刻。稍长,就读于福州乡村师范。在福州,由我县画家郑碧介绍结识了著名篆刻家林兰沦,投其门下。课余常到左营司巷尾林寓求教。在林兰沦的言传身教下,他广涉古尊彝、刀币、镜铭、碑额等,融化于金石方寸中。林兰沦还传授他廿四种篆法,要他在识篆上下功夫。而他也把设计的印稿、选用的各种篆籀文,不时地送给林兰沦批阅指正。在探索篆刻艺术的道路上有所师承,又肯下苦功夫,他终于学有所成,形成了追踪秦汉,宗尚质朴的治印风格。
  朱可大体型魁梧,青年时代爱好体育运动。他的田径、篮排球、游泳等项目在同学中是一位佼佼者,曾参加福建省一、二届体育运动会并获得好成绩。1928年县第三届全运会他和林加场(后去马来西亚当体育教师)分别在男子甲组田径几个项目中得一、二名,其铁饼成绩曾保持县纪录多年。朱体育成绩突出,于1929年考进上海东亚体专深造。毕业后在福建师范、永安师范、沙县师范、仙游师范和金石中学任体育教师(在金石中学时兼任童子军教练),悉心组织和指导学校运动队,培养出许多出色的运动员,深得师生们的爱戴和赞扬。
  解放后,他以治印为生,是仙游县工艺社刻印组成员之一,在篆刻艺术上精益求精。他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逐句精心刻制成印组,其篆法、章法、刀法更趋周到老辣,各印作造型独特,秀韵天然,别具一格。为了满足读者们要求,他将此印组拓为屏条二百多幅分散到海内外;可惜这些印石已经失存了。改革开放后,他与时俱进,以自己擅长的篆刻艺术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宣传统一祖国大业,先后刻就“侨音通海隅,翰墨叙乡情”、“佳节思亲”、“共仰一月”、“月是故乡明”、“同是炎黄子与孙,盈盈一水卌年分,九州铸铁休成错,海外归来看彩云”、“滴血相思树,怀人日月潭,愿持大悲身,双峡海天涵”等众多印作,抒发炎黄子孙血肉亲情。此外还刻“五讲四美”、“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印钤,发表在《仙溪乡讯》、《福建卫生报》等报刊上。1983年莆田市卫生系统开展卫生保健宣传展览,他创作的印组荣获“一等奖”。
  晚年,朱可大还积极为市、县政协文史组撰写“五四”运动后仙游体育运动和戏剧活动的文章,如《解放后的仙游体育运动》、《仙游最早的学生戏》等。他还被聘为县博物馆文保委员会顾问,协助县博物馆下乡文物抢救和鉴定等工作。于1987年,在家中从二楼下来时,因不慎跌摔,经抢救无效而逝。
  朱可大是著名的篆刻家,我县老一辈书画家如李耕、黄羲、林懋忠、林玉柱等及剧作家如陈仁鉴、郑怀兴等的闲章、名印多出其手。由于淡泊名利,平时凭兴趣随刻随丢,故其后裔几乎没有保留他的篆刻印章及印谱。幸赖其得意弟子郑新儒存有恩师的印谱《兰影印存》(孤本)及《毛主席“沁园春·咏雪”词》印组作品,郑新儒不敢私秘,愿奉献于此,更普愿万古流传以志先师之艺德。下面全谱刊出,保持原印作大小,顺序有所调整,增加了释文。

知识出处

仙游书法志

《仙游书法志》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分设概述篇、题刻篇、书家篇、文论篇、杂篇和附篇,加上题词、序、参考文献、后记等,系统地记述了仙游书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秀发
责任者
赵贺民
责任者
朱可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