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联挂仙水大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书法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906
颗粒名称:
联挂仙水大厅
分类号:
I269
页数:
1
页码:
2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联挂仙水大厅。
关键词:
仙游县
俚谚
仙水大厅
内容
联挂仙水大厅
仙游俚谚中,“联挂仙水大厅”可谓流传最广,人人皆知。这俚谚起源于明代,与书法关系十分密切。欲知这俚谚的具体内涵,先得从仙水大厅说起。
仙水大厅坐落于仙游县榜头镇仙水村七房自然村,创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是大官人陈升的故居。陈升,字景顺,正统四年进士,官至行人司司正。
陈升所设计的仙水大厅是座庞大的建筑群,依仙水龟山山势而构筑。坐北朝南,以四座并排的“九间厢”大厝为主体,按“二重照墙二廊道,八进十厅九天井”为总体布局,气派恢宏。
第一进是外院门。门楣上有明代理学家陈献章手书“陈氏世居”石额,门前有一口半园形的风水池,门旁立一对条形枕石。
第二进是照院。内有上下层小院,上院是个正方形砖埕;下院中间是条石铺成的通道,两旁裁上千年古树,东边桧,西边柏。
第三进是第二重照墙和门阁楼。门阁楼左右两间是看护人员的住房。
第四进是大院。大院里面是个大砖埕,正中竖立一对“旗杆夹”;向上为条石镶成“八卦形”的“祭台”,其东边为一口古井,西边为一副供人娱乐休息的石桌石凳。
第五进是大门厅。由祭台走上石阶就是大厅正门,其两边立着一对雕刻精美的抱鼓石,其上两侧墙头伸出一对“鳌头出挑”。门楣上挂英宗皇帝御笔“双桂联芳”和“锦衣遣使”匾额。
第六进是第二厅,内有天井、小院,小院的左右两房为掌柜库房。
第七进是第三厅,也是正厅。厅堂宽大而殊深,设有“福堂”。
第八进是后供堂,一排三厅。
华屋竣工时,正值陈母七十大寿。因陈升与首辅商辂交善,商辂亲撰“皇华羡颖水名家,百叶箕裘充祖德;仆射开龟城世裔,一堂和煦乐春光”的楹联送来祝寿,由此引得朝中官员和沿途省府县官也纷纷撰联祝寿,据说当年收到贺联188对。陈升把商辂的贺联挂在正厅的中柱上,其他的按官衔、辈次悬挂,全厅都挂满了,只能挂96对,而被挂上者都感荣幸。从此之后,陈家定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为撰写楹联日。这一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厅内低吟细哦、挥毫泼墨,喧闹一堂,而每年只选贴9对(正厅4对,中厅4对,大门1对),被选贴者有奖。据说从商辂起至清末止,仙水大厅收到佳联(有郑纪、郑瑞星、江春霖、张琴等名人所写)160多对,联句如:“颖水家声古,龟山世泽长”、“受族宋名臣,巨泽久长天地老;起家明进士,书香远袭子孙贤”等。民间遂流传“联挂仙水大厅”之谚。
知识出处
《仙游书法志》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分设概述篇、题刻篇、书家篇、文论篇、杂篇和附篇,加上题词、序、参考文献、后记等,系统地记述了仙游书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秀发
责任者
赵贺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