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峰岩及其郑纪所作的诗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联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801
颗粒名称: 鸣峰岩及其郑纪所作的诗联
分类号: I269
页数: 3
页码: 42-44
摘要: 本篇记述了鸣峰岩风景区以及郑纪所作的诗联情况。
关键词: 鸣峰岩 郑纪 诗联

内容

登上鸣峰岩,迎面扑来一股道骨仙风,一缕淡香氤氲,一丝佛韵禅意,一声钟鸣鼓响,一阵诵经祈祷。刹那间,双眼清澈,两耳清净,四肢谨慎,身心空灵。顿时,无欲无求,无生无死,无你无我,无今无往,无荣无辱。独自趺坐阳光斜射的天井圩院,百年的桂花悄悄散发陈年的芳香,井外的坡上树影丛丛隐隐,香炉飘出的烟丝袅袅娜娜欲去还留,殿里的菩萨们威严肃穆嘴角含神——不可说不要说不必说,一时天地合一,人心归一,纷纷扰扰,喧喧闹闹,熙熙攘攘,沸沸滚滚,是是非非,全部烟消云散也!
  背着双手信步闲庭,览遍寺中碑文字匾,佛像神龛,柱廊埕阶,雕像崖刻,塔楼阁亭,于是乎,鸣峰的历史记忆就像只幽灵般倏然钻出,趴伏于眼前,一字字、一片片、一段段尽数展开:
  鸣峰,自古一岩,东南自胜,山水清幽,傲揽仙原;瑞溪,自东向西,逶迤逆绕,匍匐遥回,不亦怪哉!如此良辰美景,自然打动了一位山麓蛰居数十年的大唐御史中丞郑良士。他沉迷于这家门口的林岩中,吟诗作赋,叶茂则喜,草衰而悲,日落忘归;他于901年创建屋舍,初始当为郑氏别墅,后扩为鸣峰岩寺。宋时知县勋公舍地,卓真人重建。明时僧慧德重修。清时僧石舟再修。1984年,僧释净胜重修。寺座西北向东南,形制严正,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门、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左右僧舍斋房,占地1932平方米。寺形似船,前后殿堂为首尾舵,中间天井连接两条长廊似船身,两旁僧舍如左右舷。只因相传鸣峰岩古为海洋,后升浮时留有一古船遗迹,后人依船址建寺,建寺如船状。1980年9月,赫然册入县级文保。
  鸣峰人文发达,历代志书记述甚多,但以宋代黄岩孙《仙溪志》记载最详。该书卷三,载:“卓道者,名弥真,县南人。旧为锯匠,入山遇异人,授以二桃,食其一而留其一。异人问之:‘何不尽食?’答云:‘留以遗母。’自是不茹荤,性自灵悟,施颂及水,病者饮之即愈。后遂祝发结庵于鸣峰山,晚年趺坐而化,今真身犹存。里人祷雨皆获征应,号鸣峰岩。”岩制为孤舟倚岸,道松作缆,顶樟作楫。有欲砍其樟者,见道人趺坐其上骇止。八月二十五日诞辰四方庆贺,从而解券者多至千人。山中列市,夜半毫光迸见,近今犹然。
  而清康熙《仙游县志》载:“鸣峰岩,在县南十五里唐中丞郑公良士建,久圮;宋进士知县勋公舍地,卓真人重建,明僧慧德修,清僧石舟重修。”
  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断续经营,鸣峰岩名声赫然,俨然一名家道场,历代人文遗迹自然是有一些的,尤其是名人诗文和对联。
  鸣峰寺寺门楹联:
  孤舟依道岸
  万谷应鸣峰
  好个“万谷应鸣峰”!尘世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超脱。撰联者有博大胸怀气量劝诫世人,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明户部尚书郑纪对鸣峰岩情有独钟,咏诗多首,这些诗读来皆有一番“气定神闲”滋味:
  游鸣峰岩(五首)
  花落旧菩提,香分涧下溪。
  峰高林月小,天近夕阳低。
  暂适游观兴,非为色相迷。
  半间云里屋,应有定僧栖。
  禅房斋古木,面面对层峦。
  汲水分泉涧,看云依石阑。
  路通三竺近,窗逼九霄寒。
  吟就阳春句,徘徊月满坛。
  乘兴访仙扉,迢迢入翠微。
  云边千嶂合,林外一僧归。
  采药云生屐,移花露湿衣。
  纷纷尘世客,到此想应稀。
  清绝梅峰下,溪南第一山。
  客寻流水到,僧伴白云闲。
  松子扑琴响,藤花点砚斑。
  虽居尘世上,却自异人间。
  遗果仙翁去不还,灵踪冷落在人间。
  几层楼阁高擎汉,半亩园林斜倚山。
  午梦已醒啼鸟近,清香不断落花斑。
  老僧一室大如斗,坐对云松日日闲。
  郑纪对于弈棋的传说很是向往不已,他还亲笔题联一副,现在复刻于鸣峰寺祖师殿的石柱上。联曰:
  岩磐二仙双对局
  石洞一祖独观棋
  附:郑纪传略
  郑纪(1438-1513),字廷纲,号东园,文贤里上郑(今度尾镇埔尾村)人。天顺四年(1460)二甲进士。一生历经英宗、宪宗、孝宗等三朝,人称“三朝元老”;忠职体国,善理财政,被称“经济名臣”。卒赠户部尚书。
  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早年任职翰林时,目睹宪宗宠信奸臣,朝政腐败,不顾杀身之祸,上《太平十策》奏章,建议宪宗“远奸邪,任忠良,兴礼教”。不被采纳,愤然辞官,归隐故里20余年。
  乡居期间,兴学劝耕,植树造林,并倡建鹿鸣、步云、登瀛、朝天、卧龙5座桥梁。还提倡崇尚勤俭,革除里役私弊,减轻人民负担,做了不少好事。
  明孝宗即位,受旨复出,任经筵同考官。礼部会试,有位同考官,授意郑纪共同偏袒一位国戚子弟,郑纪断然拒绝。后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任职间,郑纪“提学奖,拔幽滞,杜绝请谒”,还采取“禁浮屠,毁淫祠,役学地”等措施,端正世风。还疏劝孝宗“御经筵,近儒臣,论圣学,以正心为妥”得到采纳。
  明初,政府把户籍分为“民户、工户、军户”三种,军户给予田地30亩,父死子继,累代为兵。那时仙游有6500多户,被抽充军役的有1500多户。因虎灾、瘟疫和军役为患,百姓多半死亡,或流落他乡,人口急剧下降,至永乐以后,全县仅剩1400户。政府仍按明初户数清理军户,征收赋税,弄得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郑纪目睹惨状,致书新任闽按察使庞大参,反映仙游军户情况,要求更正名册,意见得到采纳。
  郑纪工诗文,其“文类苏老泉,诗亦舂容闲雅”。与陈迁等人一起创办“耆乐会”。著有《东园文集》,收入《四库全书》。

知识出处

仙游联册

《仙游联册》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文记述了仙游地区的对联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民间的特别景象和生活状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作者在资料收集上费尽心机,上访宿耆,下探坊间,不但广搜,而且细校,完成了本书的地方对联文化掠影和境内名联选萃二大部份。其次,对联展示靠书法来传达,本书重点关照了当代仙游书家对联书法创作的情况。最后,根据仙游古邑民居的特色,其厅堂、大小房等联句内容遵循一定的规矩,又结合现代新居的情况,简明地分门别类地归纳出可资参照的实用联句。书中汇集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民间对联素材,是认识仙游乡土人文文化的一座桥梁。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