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皇帝”林道楠巧对番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联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82
颗粒名称: “三天皇帝”林道楠巧对番王
分类号: I269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本篇记述了林道楠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林道楠 生平 事迹

内容

林道楠(1555-1607),字廷任,号柱宇,盖尾镇斜尾村人。相传他小时候,其父做生意欠了一大笔钱,债主不时追讨,小道楠气不过,径自上前对债主说:“债是逼不出来的,你催得紧,欠债人躲债唯恐不及,哪有心思做生意赚钱来还债。”债主见说话的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见识却不一般;再端详这孩子,但见他天庭宽厚,地谷饱满,五官端正,是副天生的贵人相,打心眼里喜欢,便对林道楠父亲说:“现今你穷困潦倒,无法培养这小子,还不如让我带回去念书,咱们之间的债也就一笔勾销,你看如何?”林父正要回答,林道楠已抢先一步接过话头:“你讨债没一丁点人情味,我可不跟你去呢。”债主只好知趣地找话下台:“看小孩这样懂事,日后一定大有出息。这笔欠款就权当小孩的助学金吧,等你们日后有钱时再来还也不迟。”临行前,还特地对林父说:“你应去找一位算命先生看这孩子的命,要好好栽培他。”林父把这事与妻子商讨,其妻说道:“当今游走乡村的算命先生大都是靠嘴骗钱的。听说九鲤湖仙公灵,还不如到那里去祈个梦。”
  林母选了个吉日,只身前往九鲤湖。当她行至半岭亭,看到一牧童骑着一头水牛哼唱:“斜尾少年半天子,何须登山求仙子?叫他好好读书经,前程可问他嫂子。”林母正想上前问个仔细,牧童转眼间已步入林中不见踪影了。是夜,林母入宿九仙祠,梦见仙公对她说:“汝子前程无限量,仙童路上向你宣,尽在其嫂巧舌中,功名得中家声扬。”同时,还暗示斜尾地土轻,养不了贵人,要迁居别处。林母回去后,只想着道楠怎么个见嫂法,倒把迁居之事丢到了脑后。民间传说,想见的人说的第一句话即是问话人未来的前途。道楠嫂子是个急性子人,稍不顺意就要骂人,林母知她明天要去赶集,就教儿子找嫂的主意,好让她骂出好彩来。翌晨,道楠看见其嫂正要开门出去,就从旁疾奔过去,俩人险些撞个满怀;其嫂急闪开来,可鼻子还是碰着了门扇,气得她破口大骂:“你这大王爷走路怎么不长眼,人小胆子比皇帝还要大?”道楠听到阿嫂口出吉言,大喜,便忙向嫂子笑脸赔不是。道楠是个念情顾义的人,此后他一生都厚待嫂子。
  不久,林父突然暴病去世。顶梁柱倒下,一家人绝望之中,林母猛然想起九鲤湖祈梦时九仙要他们迁居之事。但迁往何方呢?祈梦中没有暗示,那就听天由命吧!林母把道楠放在打谷子用的大木桶中,然后放入木兰溪随水漂流,流到哪里就在哪里落地。当木桶流至莆田黄石草铺(清前村)时便停留不走,村民发现即来解救,遂在此安居。
  当地一位员外,家富好善,在得知道楠一家的不幸遭遇后甚为同情,经济上给予资助,并让道楠就近寄读。林道楠从小聪明灵慧,又志在翰墨,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终于学富五车,成为饱学之士,于万历十一年(1584)进士及第,授进贤知县。
  林道楠上任不久,当地发生饥荒,他上疏朝廷,不久即拨来救济粮。他按人口发放粮食,一丝不苟。发现有饥民,及时按人口赈给。他还亲自参加丈量田亩,按人丁给亩数,确定征收税赋,即使是有权势之人,也不徇私枉法。他体恤民情,还常深入穷乡僻壤视察办实事,深受百姓爱戴。
  过了不久,因政绩卓越,道楠被召为按察御史,历按应天、陕西和广西。在陕西时,见供自己饮食的器皿都是银制的,便向随从查问,随从应曰:“此陕西惯例也,且为防止鸩毒。”道楠笑道:“吾以恩信待人,何须防人?”命人撤去银制器皿。在巡视中,有某郡守乃朝廷吏部的亲戚,有舞弊贪污的行为,林道楠穷追不舍,终于将其罢免。
  正当林道楠仕途青云直上之时,番邦(高丽)派人下请帖,邀万历帝到边境会猎。是时明朝国力薄弱,万历不敢赴会,有官员乘机奏道:“翰林大学士林道楠胆大识广,生相又与我王酷似,何不差他去打探虚实。”万历瞟了林道楠一眼,拟在征求他的意见。林道楠明知被奸臣耍弄,已无法推辞,便提出请求:“如让我出番,先要演习模仿皇上的言谈举止,这样才更逼真,使番人看不出来,请皇上准许我学做三天皇帝。”万历情势所迫,又见道楠说得在理,准以奏请。在这三天中,林道楠抓住机会,把他认为误国殃民的乱臣贼子杀的杀,罢官的罢官,还封了一批有为之士为官。三天时间,该做的事实在太多了,他来不及给家乡庇荫造福,以至出生地斜尾的山神误以为林道楠“皇帝”不封他,气得毁灭了树木,疏散了水土,结果迄今斜尾下厝仔的三座山,光秃秃的,不长树木,被当地人称为“眼泪山”。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林道楠交还皇权后,就带着随从浩浩荡荡进了番境。番王偕同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番王蓄意在城门口摆着二桶水。林道楠毫不犹豫地踢倒了一桶。番王发问,林道楠理直气壮地说:“天下一统,而无二统(“桶”与“统”谐音)。”宴会上,第一道菜是用白布蒙住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林道楠当机立断,揭开白布,不慌不忙地举起筷子,直刺向那人头的眼睛,用力一挟,把眼珠子挖出来,含在口中啃咬,然后从口袋里取出毛巾,掩在嘴上,在擦口的瞬间迅速吐出眼珠子,裹在毛巾里并放回衣袋里。这一吐一裹,动作极快,做得天衣无缝,连在场的所有人都以为他真得吃下了眼珠子。番人盘算着,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皇帝,尚可挖眼吞珠,那中原武夫的胆量就更不用讲了,要跟这样勇敢无畏的国家作战,实在找死。番人先前那种傲慢的态度已荡然无存了。然而,番王还不肯善罢甘休,他认为中原人武略过人,文韬却未必能行,于是又用对子为难,出了上联曰:
  黄河跃浪三三曲林道楠刚从鸭绿江过来,对那里的地形曲弯了如指掌,正好用来应对曰:鸭绿流沙六六湾对仗工整,且十分贴切。番王在见识 “皇帝”的文韬武略后,再也不敢放肆了,于是,诚恳款待。自此之后,番邦俯首称臣,年年进贡,不敢再生异心。
  林道楠不辱使命,班师回朝时,帝率百官出城相迎,盛况空前。后来,林道楠在御史台位十八年,劾太监张鲸办事不公,挽救无辜御史曹学程,等等,被誉为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又奉旨巡视京都,在查看两官修建工程中,揭出许多弊端,节省了大量开支。工程竣工后,皇上赐给他 “白金交椅”,晋升他为太仆少卿。

知识出处

仙游联册

《仙游联册》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文记述了仙游地区的对联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民间的特别景象和生活状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作者在资料收集上费尽心机,上访宿耆,下探坊间,不但广搜,而且细校,完成了本书的地方对联文化掠影和境内名联选萃二大部份。其次,对联展示靠书法来传达,本书重点关照了当代仙游书家对联书法创作的情况。最后,根据仙游古邑民居的特色,其厅堂、大小房等联句内容遵循一定的规矩,又结合现代新居的情况,简明地分门别类地归纳出可资参照的实用联句。书中汇集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民间对联素材,是认识仙游乡土人文文化的一座桥梁。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道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