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43
颗粒名称: 媒体报道
分类号: I207.5
页数: 38
页码: 545-581
摘要: 本章媒体报道内容包括教育为本续写华章、访教师作家许更生、古稀之年再上中学语文课、听许更生讲述他的教学往事、不懈为文献名邦“架桥铺路”等。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媒体报道

内容

教育为本 续写华章
  尽管已经退休5年了,许更生还时刻保持着对莆田教育的关注。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他家采访时,他书桌上的电脑还显示着莆田教育信息网网页。
  许更生是市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今年65岁。1953年,因为父亲在福州教书的缘故,年仅9岁的他转学到了福州,中学和大学期间都是喝闽江水长大的。
  “都说莆田人会念书,而1960年前后,可以说是莆田高考的华彩乐章。”虽然不在莆田,没能亲身见证当时莆田高考的辉煌,许更生还是从父母那里听到了许多关于莆田高考的情况,特别是当时的莆田一中以全国“高考红旗”而闻名遐迩,让他一直很神往。
  大学毕业后,许更生在三明师范等学校当了五年老师,1977年秋他调回当时的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做教研员,那一年正值恢复高考的时期。从那一年开始,莆仙两县高考成绩再现辉煌,省内外慕名前来“取经”者络绎不绝。
  许更生清晰地记得1978年高考前夕,他向领导提议,高考作文还没出现过文章的缩写和改写,应该加强这个冷点的防备。领导对此很重视,特地召集了全县的教研会议加以布置。巧的是,1978年和1979年高考作文考的就是文章的缩写和改写。当时省内外许多学校感到很惊讶,还以为莆田有什么“神秘天线”。“其实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莆田师生爱钻研,不怕敢为人先。”许更生说。
  “从恢复高考到1990年这段时间内,莆田地区和后来成立的莆田市的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靠的主要是优良基础和拼搏精神,而硬件建设却相对落后。”许更生介绍说,1990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内,我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硬件设施建设,在其中的六年时间里,全市投资6亿多资金,新建66所初中校和几百幢中小学新教学楼,超过之前一百年的总和。1997年,我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省内第二家实现“两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近几年来,政府又积极发动各种力量办学,兴建了许多民办学校。如今,全市148所民办中小学构成了全市6%教育资源和9%的学生数。这说明,优良的教学资源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民办学校的收费都是比较高的。
  许更生对教育的现状还很了解,这主要得益于他经常上网冲浪。他说,现在的他每天要在电脑前工作五六个小时,主要是写写诗词联赋,也为语文报刊写点文章。
  “今年3月,莆田一中的篮球队进入全国高中生篮球总决赛圈了,真是一大突破。”新世纪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在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更加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许更生说,上网浏览新闻时,隔段时间会出现一些我市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赛、各级别的作文比赛中以及武术比赛中获奖的消息,这些充分展示了我市素质教育的成果。
  许更生说,随着2002年我市历史上第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莆田学院的成立,目前我市可以提供从学龄前到大学本科的一条龙的教育服务,这是十分可喜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湄洲日报》2009-9-24
  本报记者陈霖、吴伟锋文/图
  老树逢春更著花
  ——访教师作家许更生
  一个周日午后,我在许更生天妃公寓楼的湖畔居处与之交谈。他个子不高,待人谦和,质朴,坦诚,言谈间洋溢着不老的气息。
  许更生1944年生于莆田古谯楼下,9岁时,随父母转学到了福州。师大毕业后在三明师范等学校当了五年老师,1977年秋调回莆田,一直服务于教育部门。他现任福建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辞赋报》特邀副主编。其人生信奉是闻一多的“莫问收获,只问耕耘”。
  自称“卧槽马”的许更生,曾3次谢绝调动到文化、出版、新闻部门供职,而始终执著于教师生涯。从小学、中学到大专院校,从电大、党校到成人高校,他登临几十所学校的讲台,开过上百场的讲座;在全国报刊发表400多篇百万多字文章,多篇论文获得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编著出版过《中学美学知识》、《红烛青果》、《霞光菊影》、《大语文读本》、《中学生对联入门》等18部集子,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被《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两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选定为封面人物。
  多年来,许更生在教研创新中摸爬滚打,完成了从一个普通老师到一位名师、一位课改、考改带头人的蜕变。许更生的师大恩师、原省文化厅厅长李联明看了他的文集《霞光菊影》,作了如下评论:“从你的理念追求、教学风格和文章分量来看,确系诸子百家,广为涉猎,无论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至于当代系统论、信息论,都下过功夫。综述观感,似可三言以蔽之:曰胆识,曰功底,曰才气。”
  对于“你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提问,许更生颇动情地回答:“这首先得感谢我的母亲。几乎在牙牙学语的同时,我就开始学背‘床前明月光’了;转学到福州后,在师范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母亲,给我大开博览群书的方便之门。正是那种‘牛入菜园’的阅读求知状态,开阔了我的视野,尤其是培养了我对文学的兴趣,并由此逐渐爱上了文学。”
  当话题转到语文教学与学生写作上,身为作家的许老师轻车熟路地说:要输出先得输入;要写好作文,首先必须熟读记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而且要准确无误,牢牢扎根。这不仅为了作文,更是在培植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之根,涵养做人的气质与神韵。其次,词语是构成任何语言的最重要因素。中小学阶段应当学习并记住8千个雅词,并且结合逻辑、语法、修辞,加以适当且巧妙的排列组合,用以表情达意。为此,必须经常进行联词组段训练,还要随时或触景生情、或有感而发地写点什么,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进而就“熟能生巧”啦。
  采访中,“学无止境,不断求新”是他反复强调的主题词。退休后的许更生又应聘当了2年新课改教师。如今,除了偶尔应邀在市内外开些讲座外,天天几乎都在读书、上网、创作。最近两年,他凭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热忱的求新精神,在人生的另一条道路上也采撷到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在全国各种楹联比赛中30多次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3次。北京奥运会前夕,他的“百城圣火迎奥运”对联,在海内外14128副参赛联中脱颖而出,被央视网、中国楹联学会选登。去年,莆田二中130周年校庆征联,他荣获一等奖,主动把千元奖金赠给了二中学生联社。
  痴心、苦心、爱心、恒心,建构出许更生忙碌且充实、平凡而多彩的生活。老树逢春更著花,从刚毕业的莆田一中学生,乃至大多已退休的当年三明师范的学生(有的已是大学教授),不时登门看望,能不让他倍感欣慰吗?
  《湄洲日报》记者曾少敏
  2011年03月19日
  古稀之年再上中学语文课
  9月21日,古稀之年的许更生老师在福州登台,给日升中学的学生上了课,还给来自福建省的一百四十多位老师做了教学讲座:“语文教学应当以书面词语的积累运用为核心,以课堂联词组段为抓手”。
  此次教学展示,是由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举办的“生态课堂教学——中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构教学观摩会”。同台献艺的有京沪闽知名专家赵谦翔、韩军、朱振国、李百艳、林志强、衷颖等人。
  许更生是我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全国优秀教师、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首届高考命题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省首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委会委员兼语文学科组组长。(欣闻)
  莆田多家媒体发表
  附录:关于举办2014年全国生态课堂教学
  暨中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通知(摘录)
  各地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师培中心)、各小学校:
  二、教学形式针对同一堂课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拓展教师思路并以报告交流互动形式解析、落实中学新课标高效教学方法;
  四、参会对象:
  各地中学教研员、中学语文教师代表、分管中学语文教学或教科研工作的学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的语文教师等。
  五、专家名师简介
  赵谦翔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中,成效显著;赵谦翔老师开出一条“绿色语文”的通天大道,“绿色语文”教育,构建了一种“能力”“人格”“活力”“悟性”四位一体的立体化语文教育格局。
  韩军 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获得者;
  朱震国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98年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教育电视台特邀主持,上海市演讲学会理事。
  李百艳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上海市青语会秘书长。全国中语会写作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著有《上海名师课堂一初中语文李百艳卷》;
  陈成龙 中学特级教师,宁德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
  许更生 莆田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原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部主任;全国优秀教师,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著述两百多万字。
  林志强 福建省特级教师,市中学语文科校际教研员、省中语会常务理事、中国名师教育网校特邀名师,是福建省首届中小学中青年语文学科带头人;
  衷颖 全国优秀教师,第三届全国“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一等奖获得者;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教育分会
  2014年8月21日
  痴情语文终不悔
  ——听许更生讲述他的教学往事
  5月26日,记者慕名走访了莆田的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许更生先生,听他讲述往日的语文教学生涯。听说,福建师范大学精选的建国70周年7位名师,许老是莆田教育界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名师。
  对于入选“70周年7位名师,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的提问,许老笑着告诉记者:“没有料到,不知道这件事,完全是客观公正,怎么海选的我都不知道啊,完全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许老今年76岁,一家三代9人从教,其中5人是高级讲师、高级教师,其中1人还是特级教师。他说,年轻时,自己曾经是就读的福州五中(格致中学)军乐团的一员,会吹低音号。他既热衷音乐,又热爱体育,尤其对跳高、游泳迷恋有加。在福建师大学习期间,经常和同学去闽江搏浪。他说,自己一旦爱上什么东西,必是专心致志,有所收获的。
  闲聊中,许更生先生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教50年的难忘经历。让他印象最深的是,1977年底,他从三明地区师范调回家乡莆田。1978年,正是恢复全国高考第二年,各地学子应试可谓热火朝天。他在学习语文新教材、新大纲,以及几位语文界权威刘国正、张志公等人文章的基础上,大胆推测:高考作文命题会有一个180度大转弯,从几十年“一贯制”的命题作文,改变为“三写”(缩写、改写、扩写)之一。从高考应试着眼,尤其必须注意短平快的“缩写”。没想到,当时200多万人口的大莆田县,县教育局领导居然听信了这位才34岁的“初生牛犊”的话,考前十几天召开全县毕业班(包括莆田一中)的紧急会议,强调“缩写”训练事宜。当时,几位重点中学备课组的老先生,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认为高考历来都写命题作文,怎么会考“缩写”这“小儿科”的东西?就在1:99的悬念之中,很快就“水落石出”啦——当年作文考题为“将1500字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速度问题是政治问题》,缩写为300字的摘要”。据说,全国三千个县区,“猜中”缩写的,唯独莆田一县。因此一时各地前来取经者,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大家还以为许更生跟“给毛主席写信”的李庆霖一样,有什么“天线”。其实,他只是老老实实钻研新教材、新大纲,关注语文教学新动向罢了。很巧,第二年,即1979年高考作文题又是“改写”“陈伊玲的故事”。可以说,又有幸命中了一次题型。
  为了检验中考命题改革是否真的抓准了语文教学的主脉,退休前夕的2003年直至2005的3年期间,许老先后应莆田13中学、涵江私立实验中学、莆田一中的邀请,在这三所各具代表性的高一年级,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各上了一年课。事实证明,“以书面雅词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的课题,不仅理论上成立,而且课堂实践成效显著。
  采访中,许更生先生连带说起自己的女儿林晓静(随母姓)。自豪之际,又唏嘘不已。女儿受他影响,精心耕耘莆田百年名校梅峰小学,蜚声莆阳教坛,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被追授为莆田市“十佳道德模范”、“莆田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市教育局号召“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林晓静同志为榜样”,学习她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的至诚情怀,爱岗敬业的高尚师德。末了,许老欣慰地说,女儿一生之未了情结,也全在于语文教学啊!
  虽然已从教师岗位退休,但是许老退而不休,继续以“联词组段”作为语文课堂变革的强力抓手,痴情于语文教学的多校讲座、带徒弟;同时,也孜孜不倦于妈祖等莆田历史文化的探究。
  孙绍振教授在《闽铎声声》总序中,对许更生的评价是:“许更生先生,可能是我省中学语文界发表文章最多的名师了。从他书中的材料看,有400多篇:他还出版过多部著述,甚至富有余力,著作广及莆田地方文化。许先生从自己的实践和研究中提升出的理念就是‘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作为课堂改革的强力抓手’。这无疑是富有特色、别具一格的。”
  2004年春,“人民教育家”、改革先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为许老专著《霞光菊影》录屈原名句以题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祝许更生老师辛勤耕耘有成”。
  莆田文化网2020.6.5
  不懈为文献名邦“架桥铺路”
  作为莆田教育界、文化界的名家,许更生先生毕生笔耕不辍,为文献名邦增光添彩,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日前,记者慕名对他进行专访。
  见记者造访,正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的许老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又是让座又是递茶。一阵寒暄之后,他便打开话匣子——采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许老担任过莆田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部主任,是市委、市府评定的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又是全国优秀教师;曾两次应聘为省特级教师评委会语文学科组成员、省首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委会委员兼语文学科组组长、省高考命题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还被北京大学“中文论坛”和全国中语会“中华语文网”推介为福建名师。教学之余,他先后出版了《红烛·青果》《霞光·菊影》《灵境文心》《妈祖研覃考辩》《海丝雕龙》《莆田广化寺古今诗文选辑》等26本著作。
  1998年,莆田市作为教育部7个语文命题改革试点之一,当年在进修学院任教研部主任的许更生承担了教育部“中考语文命题改革”课题。他提出并多年践行的“联词组段”的创新题型,被全国同行所接受,并成为不少省市中考、高考的重要题型。后来,“联词组段”还进入了“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等搜索网页呢。
  为了检验中考命题改革是否抓准了语文教学变革的主脉,是否切实可行,2003直至2005年,许老先后应莆田13中学、涵江私立实验中学、莆田一中的邀请,分别在这三所中学的高一年级,给学生各上了一年课。实践证明,他承担的“以书面雅词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的课题,不仅理论上成立,而且课堂实践成效显著。
  2004年退休后,许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妈祖等莆田地方历史文化的探究。他花了近4年时间,写成《妈祖研覃考辨》这本几十万字的著述。此书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考论篇”占了近八成,“诗文篇”占了两成多。据介绍,现已面世的妈祖典籍文章达2000多篇;他花了约3年时间才把它们全部“啃”完;发现其中文字错讹、误刊的竟然有200多篇上千处之多。本着对妈祖负责、对先贤负责的勇于担当心态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他直言不讳,依据文献史实给予拨乱匡正。许老这种严谨的态度,感人至深;对于眼下文化界存在的快餐式的浮躁陋习,也不无一定的警醒作用。
  许老告诉记者,自己对妈祖文化情有独钟,对妈祖研究已有40年了。他说,正是受妈祖大爱奉献精神的感染熏陶,他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十多万元出版书籍,并把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有关主管部门,捐赠给了全市大中小学、图书馆、文化馆等。其初衷就在于在年轻一代,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传播“莆田第一品牌”妈祖文化,将自己多年研究和践行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留下来去,传承开来。
  一位77岁的古稀老人,能有如此顽强的拼搏精神,能够如此慷慨地捐赠大量书籍,这种慈善义举确实令人敬重、感佩;这番身体力行、为文明创城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可贵、可嘉!
  《莆田晚报》2020、8、7 记者 钱碧云
  《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日转发了此篇报道
  科学预测高考的语文名家
  ——许更生《解语说文》评介
  为纪念福建师大110周年校庆,文学院决定出版一套“闽铎声声”从书,从毕业于福建师大文学院、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名师中,选录部分人的著述汇集而成。丛书共分有七册,其中《解语说文》一书是许更生所著。《解语说文》全书共有近60篇文章,反映作者在联词组段等多领域的探索和耕耘的成果。著名博导、孙绍振教授在《闽铎声声》总序中,对许更生的评价——“许更生从自己50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上升出的理念就是‘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作为课堂改革的强力抓手’,这无疑是富有特色、别具一格。”
  高考改革提出“得语文者得天下”。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许更生老师在半个世纪的语文教学、教研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科学门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解语说文》全书由“学海雅教”“撷华铸语”“读写有道”三部分组成,涉及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阅读教学、课改等诸多方面,书中许老师为我们细细诉说着自己在解语说文路上的点滴心得。
  许老师在他的《解语说文》论著中,阐发了语言文字虽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肯定是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文教学“个性特征”之所在。人类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是两个不同的运作过程,只有几千年历史的书面语非得下苦功学习不可,而书面语的“学得”,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首先还是靠记忆和模仿,从积累和运用词语入手,再通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正确掌握。从“会说”到“会写”,需要质的转化或飞跃。那么,究竟必须掌握多少书面词汇才能基本“达标、过关”呢?大致是1万个左右。许老师特别以此指导莆田市的中考、高考,说明“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强力抓手”理念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我认识许老师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他频频在当地报刊发表大量论文、散文、随笔、杂感等文章,先后出版过26本各类书籍,共计近300万字。他是1977年底,从三明地区师范调回家乡莆田的。翌年,正是全国恢复高考第二年,各地学子应试可谓热火朝天。他在学习语文新教材、新大纲,以及几位语文界权威刘国正、张志公等人文章的基础上,教研审时度势,科学预测高考。他认为高考作文命题会有一个180度大转弯,从几十年“一贯制”的命题作文,转为三写(缩写、改写、扩写)之一的缩写;从高考来讲,尤其必须注意短平快的“缩写”。当年作文考题果然被其“猜中”!很巧,第二年,高考作文命题又是“改写”形式,可以说又一次有幸命中了题型。
  他还以“联词组段”作为语文课堂变革的强力抓手,以及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指挥棒)。2001年,莆田市首创使用联词组做段题型【题目为“运用下边词语(潇洒别出心裁魅力)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80字以内”。】这种开放性试题,既能检测考生运用语词的能力,又能培养发散一聚敛思维和联想想象能力。2003年至2005年,许老师先后应莆田城乡3所中学的邀请,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各上了一年高一语文课。实践证明,他提出的“以书面雅词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不仅理论上成立,而且课堂实践成效显著——这是对百年来语文“课堂学,课后练”的颠覆性变革。
  直到2008年,我市一直把“联词组段”作为中考作文的保留项目。这种题型还从省内外中考,延伸到了还从省内外中考(如福州、三明、哈尔滨、海南省),延伸到了高考,如重庆、江苏、江西、天津、湖北、浙江、全国卷二,等等。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卷Ⅰ(适用于福建等9省),要求从12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当年的全国卷Ⅱ作文试题则更进一步,提供了包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内的六个中华名句,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其中的名句,来完成800字以上的一篇作文。这两个全国性的高考作文题,实际上可谓“联词组段”的发展引申——由“联词组段”发展到了“串联语句成篇”。
  正由于“联词组段”的创新、新潮,故在《解语说文》一书中,特地单列“撷华铸语”章节,详细阐述其理念与教法。
  2006年4月,许老师还在北京《语文教学研究》发表了《母语教学:要说爱你不容易》一文,提出:“高考不能语数英并列150分,而应当突出母语的重要地位,语文分值要提高到200分;外语降至100分。”教育部鉴于母语教育现状和部分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吁,母语逆势而上,难度、分值不断提升。十年之后的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为: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同时,作文题型也有了上述重大变化。
  有耕耘就有收获。1999年后,全国中语会教学改革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莆田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许老师连续两届荣获中共莆田市委组织部授予的“拔尖人才”称号;1998年、2002年两次被省教育厅聘为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语文学科组成员;1999年任省教育厅首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委会兼语文学科组组长等。
  痴心、匠心、爱心、恒心,建构了许老师忙碌且充实、平凡而多彩的一生。
  《莆田晚报》2020、6、10
  倾力教坛献秘宝
  ——读许更生《解语说文》感言
  最近,许更生先生出版的语文教学专著《解语说文》,是福建师大校庆110周年的献礼书籍。它是该校文学院精选出七部一套的“闽铎声声”丛书之一,由福建师大资深教授、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担任主编。“闽铎声声”从长期从事教育教学一线的、敦敦不倦的校友中遴选而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语文课堂实践与研究的心得体会,对教材的探索与解读,对语言学习与实践的感悟……进行一番疏理、分析、总结与归纳。七位省内语文名师,他们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审视内涵与外延的自我评说、评价,颇为借鉴意义,值得研究与学习。
  从事五十年语文教学工作的许更生先生,有着自己的独到认识和因材施教法子。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他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在丰富的工作实践中提练出理念:“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作为课堂改革的强力抓手。”他主张,教学目的不是指向课文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分段写段意之类,而是直接指向构成这些内容的语言材料本身——语言文字,尤其是词语。这虽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肯定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是语文教学“个性特征”之所在。在《解语说文》一书的第一辑“学海雅教”里,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提出“编文选文”这个研究课题。他支持前辈学者的思想:“语文教学科学化首先要实现字词教学科学化。”基于这一点,作者提出“编文选文,双管齐下”合理化构想,因势利导,进行“联词组段”课堂实践。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语言学水平,首先是读;从“会读”“会说”到“会写”转化,实现质的飞跃。“语文学习既然要以语汇为核心而又不能发一本词典作为课本,就是因为只有凭借课文上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够更迅速有效地理解和把握词语。并且,凭借语言这一文化载体,让学习在典雅的、富有韵味的虚拟世界中徜徉留恋,含英咀华,透过语言之美窥见出美的心灵、美的形象、美的世界,领悟文字里的文化底蕴。”首先,用以“组段”之词语,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精选作者用以支撑文本的主于、精美的书面语。然后才各显神通,以之成文,表情达意。
  在《语文学科特殊性断想》一文,作者分析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与现代表达的习惯,提出要“严而有格,活而不乱,施之有序,防范于未然”。必须讲求方法,必须使各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要课内课外两手抓,积极主动地扩大阅读时分段式,丰富阅读量,持之以恒,与时间成正例,同时要教导生读什么,怎么读,然后怎么用,整个学习语文的漫长工程。作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当以词汇为核心》,积累语汇,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使之成为读写教学全过程中的“核心”。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许更生先生感慨系之,提出《构建“读背写”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也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三段式,读文章要熟识牢记,反复阅读,朗朗上口达到背诵,最终运用到写作方面上,实现终极目的。针对这一问题,许老师在述评名师阅读教学课时,突出课堂上的读与练,尤其是范读及解读中,备受语言环境的感染,理性化的思想传递,感性的精神熏陶;让学生进入课文语言世界,深入感受个中的美,渐入佳境。
  针对“联词组段”这一新命题,作者阐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富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文集里的言简意赅地掏出腹中的全部“墨水”,交出作文教学的秘诀、秘宝,奉献出自己长期教学和文学创作的“金钥匙”。《灵感的八面来风》《快速作文论探》《瞄准论题,一材多用》《审题立意的思维推进器》《必须给作文加上“防伪标识》等,就可见秘宝之一端。作者如同雕塑家那般的精雕细缕,凸显出随机应变的逻辑思维方法。基之于高考作文的应对能力,作者撰文《惑悟生活,抒发真情,呼应课本》,以辩证的思维阐发出考试作文的应战写作之种种技巧与方法。
  纵观《解语说文》一书,立足于许先生半个世纪、300万字的教坛生涯和多种题材的文学创作实践的心语与思想的火花,因而常常妙语连篇使人获益匪浅。
  许先生还热心地将出版社赠与的近百册《解语说文》,通过市教育局,转赠给我市的一些中学。的确,此书作为他奉献给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份厚礼,确实可以让人分享他的语文教学和思想智慧之秘宝。
  《莆田晚报》2019.10.23
  莆人从此文方盛 道脉传来派益长
  ——许更生《莆田广化寺古今诗文选辑》品析
  神州大地一场无烟的“战疫”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际,我市特级教师许更生先生的大作《莆田广化寺古今诗文》一书付梓问世。此前不久,他研究创作的有关中学、大学语文科教学解读、析疑比较与分析之中文教育专业书籍《解语说文》,乃是福建师大中文系纪念建国70年精选7人系列丛书“闽铎声声”,也已经成功出版,这么接二连三的着作出版,可谓硕果累累,业绩斐然。
  这部《莆田广化寺古今诗文》一书,乃是许更生先生花了三年时间,广览博取,精选细挑出300多首古今诗、赋、铭、序等,有关广化寺古今诗文,从南朝到现代,其中收入名人郑露、黄滔、徐寅、洪希文、蔡襄、刘克庄、黄公度、郑纪、林兆恩、张琴等,还有现代赵朴初、何少川、陈禅心、欧孟秋等,不一而足。诸君即兴抒情、借景吟叹、咏物叙事,纵情地讴歌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即南山)广化寺的自然景观和深邃历史人文内涵。众所周知,南山之麓的南湖就是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河南荥阳名儒郑露、郑庄、郑淑仨兄弟从永泰入莆,开创南湖书堂,授徒讲学的文化圣地。由此,莆阳人氏竞相效法,学风蔚起,人文渐盛,开吾莆文教鼎盛之先河,人称“南湖三先生”。仨兄弟看好莆阳这块风水宝地,兴许还有壶公山和九华山作背景,间或还有悠悠木兰溪灵气所钟,或且……山水相依,碧水环绕着一马平川的广袤无际的兴化平原,有道是:有水能养鱼虾,有水能育五谷,故成为驰名九州的“鱼米之乡”。然壶山兰水哺育着聪明的莆田人,人才辈出,创造辉煌灿烂的莆阳人文。郑氏仨兄弟,来此后筑书堂,修精舍,倡导儒学,蔚然成风。难怪郑露在《书堂》一诗里,描绘得有声有色。诗曰:“附凤凰翼,与木不居。和乐兄弟,游玩诗书。”郑氏斯四言诗,形象化地刻画仨兄弟“开莆来学”意义之鲜明写照,又深刻地阐述了仨兄弟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再读其《南山松柏的七绝诗,令人无不萌生敬仰之情——莆学之鼻祖。诗云:
  千年松柏问谁栽?荥水长流开学来。
  鹤骨龙鳞沦佛海,南湖一镜映天台。
  为了纪念郑氏仨兄弟的开莆来学功臣,地方官特别在城里立坊“开莆来学”牌坊,右边书“道承东鲁”;左边书“学启闽南”。
  显而易见,作者编辑颇有见地及特别的成心,在每一篇诗文下面作了“笺注”,解析诗文意义和相关的历史时代背景,然后对作者作了一番较为详细的生平介绍。选辑了唐代“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黄滔的《莆山灵岩寺碑铭》和《华严寺开山始祖碑铭》等,既描述寺院的历史与佛教要旨,又描写自然景观和自己的心得感悟。“慧映九枝而吐焰,慈云五色以垂阴”“山奇孕神,地胜惟灵。萤窗既夜,鹤发斯形。”精准而概括山间丛林的灵气与秀丽的山水风光,道出南山独具一处的美山秀水,衍生出“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之佛门的神秘与法力。唐末状元徐寅的《题南寺》一诗,写出对华严寺的感叹和留恋,同时也透出对寺院的赞美。北宋名臣蔡襄,以《凤凰山寻春》七绝诗,尽情地描绘这里春天的无限风景,教人神往,赞叹不已,诗曰:
  尽日寻春不见春,杖藜踏破几山云。
  归来试把梅花看,春在梅梢已十分。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来莆访师拜友,甚而游学,传播理学思想,慕名来到南山广化寺南湖书堂,作了《题南湖书堂》诗句。诗文怀古鉴今,触景生情,托物咏志,高度赞颂郑氏仨兄弟开莆来学之可贵功绩,诗曰:
  倡学功高泽且宏,庆流奕叶盛云礽。
  三贤文献俨然在,云案薪传夜夜灯。
  朱熹来到莆田这块文化热土,一连创作了《春日》《春日偶作》《点》和《观书有感二首》等哲理性诗句篇,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华章。明代探花岳正知府,游遍兴化山山水水,曾自叹表心“天下事无不可为”,写下了《南山》七律诗篇,“青衿变却曼胡缨,草堂湖上高峥嵘。堂中讲学者谁氏?人言同道三先生。书声隐隐碧云里,五夜灯光落湖水。衣冠一代名不虚,山斗千年人仰止。白云满地乔松阴,上方钟磬山沉沉。斯文元气岂磨灭?尚有书香留至今”。同是探花出身任国子监祭酒的邑人李仁杰,身临南山,凭山负海,思接千载,视通千万里之悠久的历史,内心里感念郑氏仨兄弟带来文化,滋养了莆田一方人氏,哺育了一代代庶民,赢得“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饮水思源,感恩载德,在其《南山》一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云:
  郡城南去凤凰岗,紫翠深中结百堂。
  万卷遗书充栋积,三公倡学破天荒。
  莆人从此文方盛,道脉传来派益长。
  纵使桑田能变海,湖山千古色苍苍。
  郑氏仨兄弟之一的郑淑后裔郑纪,被人誉为“三朝元老”。他在朝为官廉洁,体恤民情,在家植树造美,抵御灾荒,修桥筑路,兴办学堂,教化易风,史上誉为“经济名臣”。他心血来潮,慕名来到广化寺,缅怀先祖,写下了《溪声亭春霁次太守岳蒙泉韵》《次岳蒙泉太守南山登高》二诗,置身其间,百感交集,情景交融,感慨万端,对景谈笑,迎风抒怀,耳闻目览,吟咏高歌。可见南山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林龙江一首《月峰夜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并茂,令人过目不忘,百读不厌。诗云:“云散天南月在峰,峰头苍树矫如龙。流霞尽醉歌声转,挥手星河落袖中。”人称卓真人、小仙之卓晚春一首七绝诗,写得豪迈,且富有激情,感人肺腑,诗云:“三人共酌五壶酒,邂逅人间豪俊友。莫道陶令今不存,与君夜活顷刻文。”当代佛教会领袖、杰出书法家、诗人赵朴初先后两次来广化寺视察,亲笔题写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并写下了《广化寺》诗:
  一入山门长道心,南山风范见传承。
  威仪秩序斋堂里,粒米当思大众恩。
  毋庸置疑,巍巍荔城之西北的南山是一座文化之山,智慧之山,蕴含着极其丰厚的历史人文。它不光是一部莆田佛教史诗,而且是一曲集历代名人吟诗唱和莆田文教昌盛发展的长歌。南山,无疑是一部莆田文化教育、培育人才的知识摇篮,难怪被人称为“未有兴化,先有广化”,可见其历史源远流长。作者所采集的这些诗文,仅仅是南山整体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的文化珍藏其中,尚待有识之十继续深挖、发现。许更生先生已经做了这一件南山文化发掘大工程。南山在莆田二十四景之中占有“南山松柏”“智泉珠瀑”“石室藏烟”及“钟潭噌响”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
  南山,委实是一座莆田道不完说不尽的人文生态之山。
  《莆田晚报》
  2020年6月3日
  部分媒体报道
  许更生特级教师来我校讲学
  2005-12-20
  12月15日下午,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组成员、莆田市有突出贡献人民教师许更生特级教师来我校,为高三全体同学作“2006高考语文备考与展望”讲座。
  古稀教师许更生一生钟爱教育传美名
  莆田传媒网2015-09-10
  一家三代7人从教,总教龄超过200年,其中5人是高级教师,1人为特级教师,1999年的教师节,我市这个忠于教育事业,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家庭被授予“优秀教育世家”。如今又是一年教师节,这个“教师之家”最年长的老师许更生向记者讲述“讲台下”的故事。
  71岁的许更生是我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全国优秀教师、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在介绍自家的“教师家谱”时,他说,他的父母都是福州师范学校的教师,母亲去世后,父亲娶了继母,继母也是老师,在幼儿园任教。父亲和继母已故去多年。他和在福州市财会干校教书的大弟及在福州子阳小学任教的大妹也都退休。唯一在校任教的是在荔城区梅峰小学教书的女儿。
  虽然已从教师岗位退休,但许更生和大弟、大妹都退而不休,继续奔走在教育系统,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去年,古稀之年的许更生还在福州登台,给日升中学的学生上课,还给来自全省的140多位教师作了“语文教学应当以书面词语的积累运用为核心,以课堂联词组段为抓手”的教学讲座,是当时登台年纪最大的讲师。
  回忆从教的37年经历,许更生教过小学、中学、大学,还上过莆田县电大、市、县委党校的讲台。期间,不是没有比教师更好的工作机会,但他不为所动,依然留在讲台。他风趣地说,他属猴,却不爱动,一辈子只愿和课本、黑板打交道。但属猴的他还是有猴性难改好动的一面,就是喜欢自讨苦吃,经常到各个学校上课、调研。这些年来,先后登上城乡50多所学校的讲台。
  提起教师生涯,许更生有说不完的故事,但让他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1978年,高考恢复第二年。许更生根据平时研读张志公、吕叔湘先生语文改革论述,以及刚颁布的《语文大纲,大胆建议教育局领导在高考前夕紧急召开研讨会,布置各校重视缩写训练。但当时有些重点中学备课组长却认为,高考都是命题作文,不会考缩写这种“小儿科”的题型。然而当年的高考作文果然要求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不是考前做训练,考生必定在考试中“马失前蹄”。这次“猜中”作文题型的偶然举动,在省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同行都以为许更生有什么内部“天线”,几年间登门“取经”、索取资料的络绎不绝。
  另一件事是,2001年,莆田市作为教育部7个语文命题改革试点之一,当年在进修学院担任教研部主任的许更生承担教育部“中考语文命题改革”课题,他提出了“联词组段”的创新作文题型被全国同行接受,成为中、高考题型。后来“联词组段”还进入了“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等搜索网页。
  今年是第31个教师节,连日来,许更生一家已经收到来自各地学生的节日问候。他说,每年教师节,社会各界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总是让他感动。2008年,教师节前夕,他教的首届学生和最后一届学生不约而同前来看望他,为他送来节日的祝福。“开门弟子”和“关门弟子”同时到来,让他很惊喜。去年,恰逢他七十大寿,市教育部门前来贺寿,让他倍感温暖(如图)。
  既然选择,就要钟爱。他说,教研永无止境,当一名教师,就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当“好好先生”,不提不痛不痒的反馈意见。不当“笔录员”,而要边听边思考,这样才能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工作。
  本报记者黄凌燕文/图
  莆田第十三中学邀请特级教师许更生专题讲座“一带一路”与妈祖文化
  2017-05-25
  为了更好地传承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开拓学校校本课程以及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5月18日上午,莆田第十三中学邀请我市妈祖文化研究专家、特级教师许更生老师,到我校为高一年段学生举行妈祖文化专题讲座。讲座由吕明勇副校长主持。
  讲座上,许更生老师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妈祖文化课,赢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他从妈祖封号字数开讲,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接着,他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诠释“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内涵和“平安、和谐、包容”的妈祖文化特征,以及妈祖文化传播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最后,他以“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妈祖文化在宋朝得以广泛推崇的原因。他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看问题一定要跳出限制,站在高处进行思考;努力再造中国的辉煌。许更生老师的讲座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妈祖文化独到的见解,以风趣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妈祖文化的独特内涵,使学生们对进一步加深对妈祖文化内涵的了解和认知,对青少年学生传承发扬优秀传统美德,汇集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莆田第十三中学报道组)
  为了更好地传承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开拓学校校本课程以及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5月18日上午,莆田第十三中学邀请我市妈祖文化研究专家、特级教师许更生老师到我校为高一年段学生举行妈祖文化专题讲座。讲座由吕明勇副校长主持。
  讲座上,许更生老师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历史文化课,赢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他从妈祖封号字数开讲,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接着,他以“一带一路”为话题,深入浅出地诠释“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内涵和“平安、和谐、包容”的妈祖文化特征,以及妈祖文化传播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最后,他以“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这句话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妈祖文化在宋朝得以广泛推崇的原因。他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看问题一定要跳出限制,站在高处进行思考。
  许更生老师的讲座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对妈祖文化独到的见解,以风趣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妈祖文化的独特内涵,使学生们对进一步加深对妈祖文化内涵的了解和认知,对青少年学生传承发扬优秀传统美德,汇集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莆田第十三中学开展语文教学讲座
  《莆田晚报》2020-11-20
  晚报讯(记者郭清锋)近日,莆田第十三中学开展一场语文教学讲座,邀请我市特级教师许更生,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联词组段: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与强力抓手》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过程中,许老师还和在场的师生一起分享他自己采用联词组段法创作的诗歌和对联,进行言传身教,让该校师生切身体验到联词组段的语文教学的美好与丰富,激起师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庆九秩华诞书 盛世华章
  ——宁化一中校庆纪实
  王任平 2017-10-29
  下午15时,知名校友学术报告会分四个地点同时开讲。著名经济学家校友邱晓华在艺体馆主会场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二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年轻科学家涂劲在科技楼五楼学术报告厅带来一场学术盛宴;中国仙侠风音乐才女歌手董真在文博楼演艺厅做励志发言;福建语文名师许更生在育英楼会议室开设教学讲座。
  许更生,男,1944年11月生,福建省莆田县人。特级教师。福建师大中文系毕业,现任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部主任、学院党总支委员兼教师党支部书记己。
  个人简介:福建省写作学会和诗词学会理事、莆田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市社科联委员。1989年教师节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主要著述(包括合编):《莆田诗咏》《莆仙历史名人诗歌赏析》《中学美学知识》《全国历年高考优秀作文讲评》《初中作文知识》《初中语文典型语段精读指导》等10余种,十多篇文章、诗词收入《语文教学与智力发展》、《海内外学人论妈姐》《妈祖研究论文集》《蔡襄研究文选》《中华当代诗词家名录》《福建诗词》《银海潮音》等书出版发行,还在《学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30多家报刊发表400多篇论文、散文、诗词等。文章、著述10余次在全国和省市评奖中获得一、二等奖。1999年被莆田市委、市政府评为“拔尖人才”。
  莆田第十三中学开展语文教学讲座
  莆田晚报2020-11-20
  晚报讯(记者 郭清锋)近日,莆田第十三中学开展一场语文教学讲座,邀请我市特级教师许更生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联词组段:语文教学的根本途径与强力抓手》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过程中,许老师还和在场的师生一起分享他自己采用联词组段法创作的诗歌和对联,进行言传身教,让该校师生切身体验到联词组段的语文教学的美好与丰富,激起师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书送新梦想,情暖学子心
  ——许更生先生、林立新老师为我校捐赠图书
  书页虽因翻动而易旧,知识却在分享中更新。爱心传递,只是一本书的距离!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同时助力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充实校园开放式图书室,莆田教育界、文化界的名家许更生先生和我校办公室主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林立新老师,分别为学校捐赠了图书。许更生先生捐赠图书八种共15册,分别为《妈祖研覃考辩》、《灵境文心》、《名师足迹》、《海丝雕龙》、《广化寺古今诗文》、《霞光·菊影》、《红烛·青果》和《中学生对联入门》;林立新主任捐赠图书为《致水边的村庄》,计100册。为此,11月4日上午8点,莆田第十三中学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
  校长李鹏及副校长刘春先、副书记林玉洪、教研室主任傅梅斌、校图书馆馆长陈立宇参加了捐赠仪式。李鹏校长代表全体师生致感谢辞,感谢许更生先生和林立新主任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
  他表示:捐书助学,惠泽千人。一本书,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梦想和未来。两位老师所捐赠的每一本书中,都寄托了一份诚挚的爱,也是对十三中学子的殷殷期望和鼓励。可以说,许更生先生和林立新主任送来的不仅仅是图书,更是知识,是智慧,是财富,是明天的希望。
  许更生先生希望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发奋读书,通过知识改变个人命运;要珍惜时光、不负韶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书籍承载着一份爱心,更承载着一份梦想。希望这份爱心能让十三中的学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帮助他们打开一扇窗,架起一座了解世界的桥梁。全体十三中人必将不负所托,不断开辟读书学习新天地,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构建起特色的十三中书香校园文化,将爱传递,回报社会。
  此前,李鹏校长带领张展副校长、教研室傅梅斌主任和图书馆陈立宇馆长去许更生先生家拜访,仔细聆听许老讲述教育教学生涯,从中汲取知识精华,学习为师之道。
  许更生先生是莆田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曾任莆田高专教务处副处长,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部主任、党总支委员兼教师党支部书记等职;莆田市拔尖人才(两届),《莆田市志》首届、二届审稿委员会成员,莆田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被莆田市委、市政府评为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有突出贡献人民教师)。作为莆田教育界、文化界的名家,许更生先生毕生笔耕不辍,为文献名邦增光添彩,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教学之余,他先后出版了《红烛·青果》、《霞光·菊影》、《灵境文心》、《妈祖研覃考辩》、《海丝雕龙》和《莆田广化寺古今诗文选辑》等30多著作。
  莆田第十三中学报道2020年11月5日
  福建频道海峡两岸名师增进语文教学合作“闽派语文”即将出版新成果
  2017年11月17日人民网人民网
  福州11月17日电(吴隆重)为期两天的“闽派语文再出发暨两岸语文教育”高端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闽台两岸高校、中学、出版社等部门的专家学者聚集现场,就语文教育研究、提升闽派语文的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发展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两岸教学名师分别介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论坛现场举行了“闽铎声声”中学语文教学科研丛书签约仪式。即将出版陈日亮《知困者言》、王立根《语文拾荒》、陈成龙《追梦语文》、许更生《解语索文》、俞发亮《议论文写作与理性思维》、郭亚丹《突破创新一一语文教学耕耘录》、赵艺阳《教海拾贝》等七本专著,体现“闽派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面貌。
  网文:例说用教材教的策略
  作者:开花在梦里
  为改革“教教材”的传统,课改推出了“用教材教”的举措。所谓“用教材教”,《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韩军也主张“文字意识”,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福建名师许更生提出了“以书面语言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策略。他认为掌握一万二千个汉语词汇是学好语言的根基。前辈于漪也谆谆告诫:“千万不要冷落了文字”。
  斯人已逝 师魂犹存
  ——追忆“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 林晓静
  1993年秋天,林晓静怀揣美好愿景,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跨进百年名校梅峰小学。从那一天起,她便笃定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便把“教书育人”、做为孜孜不倦的目标。在她看来,孩子可塑性大,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一个也不能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她特别关注班上的贫困生和学困生。对“贫困生”,她一边向学校为他们申请减免学费,一边自掏腰包为他们订购各种教辅书,同时不断鼓励他们要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对“学困生”她不离不弃,关怀备至,一边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做过细的思想转化工作,一边发动班上的优等生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对他们的哪怕一丁点儿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由于她对“两困生”用心又用情,因此,她所带的班级,没有一个因家庭贫困或表现不好而失学。而且,这些年来,她所带的学生,不管是升学考试还是年段过关,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总能斩获颇丰,难怪许多家长都喜欢把孩子送到她班上。
  晓静老师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因此始终关注国内外最前沿的教改教法,订阅多种教育刊物,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充电,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她还把参加省市区优质课比赛、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执教、讲座看成磨练和提供自我的良好机会。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近五年,她独立撰写的六篇论文先后发表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福建教育研究》、《教师》、《课程教育研究》、《学苑教育》等CN刊物;主持并参与了六个省市课题研究。2014年,她被评为“福建省首批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教研先进个人”。
  她还兼职荔城区教研员,多年来担任全区复习提纲编写、试卷拟定,教师教学业务比赛评委、全区教学常规检查、联片教研组织主持、评课,下乡听课评课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她还是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组专家成员,参与市、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验收工作。多次担任莆田市、荔城区职称评审工作和教师招聘评委,还是福建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假期参加普通话水平辅导、测试工作……
  这么多的本职和兼职工作,使她像一台连轴转的机器。在她的人生履历里几乎找不到“休息”两个字。2018年12月底,患重感冒的她在感冒未痊愈的情况下,赴京参加市名师工作室培训活动。回来后,身体极度虚弱的她仍带病坚持工作。她抱病写出了生平最后一份培训体会——《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希望成为“一根能思想的芦苇”。那时正逢期末,正是教务最为繁忙之时。她不顾病情,一直坚持到学校宣布放假的那天下午,才到医院住院,想不到两天后就撒手离去……1月23日,在教育战线打拼了25年的林晓静倒下了,45岁便画上了生命的休止符!追悼会那天,有关领导来了,学校老师来了,学生家长来了,生前好友来了……为她送行,为她默哀。晓静静悄悄地走了。您实在太累了,应该好好歇息。您的名字将永远刻在您的家人、同事、学生、朋友的心坎上,您的事迹将留给文献名邦的史册。正如“最美教师”文件所肯定的:“林晓静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自参加工作以来,25年如一日,把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她所带班级学习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区都名列前茅;指导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征文、演讲、书法等比赛,屡获佳绩。作为市小学语文领衔名师,带头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30多场,支援帮扶集团成员校和结对薄弱学校,促进教育集团成员校及帮扶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为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的后起之秀、福建省骨干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省“优秀青年教师”的林晓静老师,虽然走出人们的视野,但一直没走不出人们的心野。
  当其父把晓静去世的疆耗,告知了在香港的老友周安达源先生,这位全国政协常委在京开会期间,又把晓静的先进事迹和不幸英年早逝,向与会的香港委员宣传。在座的著名慈善家、新青年出版社社长冯丹藜女士听了十分感动,当即表示可以提供书号,出一本书褒奖之,以便让更多人知晓而学习。半年后,此书顺利问世了,由首任莆田市特级教师协会会长亲自编辑。此书汇集了晓静短暂又踏实的一生的主要业绩。周常委亲笔题词点赞:“春蚕织成满园春色,红烛点燃一代心灵”;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教师法》领衔提案人陈日亮也予以称赞;省诗词学会欧会长为之题写了书名《名师足迹——晓静文集·纪念册》;福建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博导余文森提笔作序;多位厅局级领导特地发来微信表示悼念……。
  她逝世不久,莆田市教育局和壶兰教育基金会就联合发文,追授林晓静为莆田市“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林晓静同志为榜样,学习她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的至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强市的建设贡献力量。”莆田市委、市府也颁布决定,追授晓静为“十佳道德模范”。
  2020年教师节前夕,梅峰小学的张校长特地告知:“学校分发了省文明校奖金与名优教师奖励,两项共7000元左右,这一笔钱可以用来奖励你儿子考上大学呢!”张校长也如此惦念和厚爱自己的老部下啊!据了解,我市逝世的名师不少,但能够象晓静那样拥有诸多哀荣的却不多。这是由于她十分敬业,一心奉献,所以才赢得众人的久久怀念和深深敬爱。
  《莆田晚报》记者钱碧云 2020年9月10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日转发了此篇报道
  一片丹心为学子
  ——追记荔城区梅峰小学教师林晓静
  “林晓静是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业务能力出众,工作认真负责,她的离去,是梅峰小学的一大损失。”昨日,谈起共事多年的林晓静,荔城区梅峰小学校长张丽芳仍难掩悲痛。
  林晓静出生于1974年,自参加工作以来,25年如一日,把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并成长为省优秀青年教师、省骨干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育世家成员,也是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市优秀人才、区劳模等。2018年12月,她患重感冒,病未痊愈就赴北京参加名师工作室培训,回莆后仍带病坚持工作,一直忙到1月21日中午12点多,虚弱的身体让她再也支撑不住了,当日下午就被送进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但由于患病之初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引发急性心肌炎。1月23日早上,她被紧急转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虽经医疗专家全力抢救,但还是医治无效,于当晚去世,年仅45岁。
  林晓静1993年参加工作,勤勉尽责,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她教学基本功过硬,参加诵读、演讲、硬笔书法比赛,取得市、区级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她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区都名列前茅;她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征文、演讲、书法等比赛,屡获佳绩。2009年,她由梅峰小学年段长、语文教研组长提任为语文教导主任,负责开展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组织校本教研、主持教学沙龙、指导教师赛课等。近5年来,林晓静开设省、市、区级讲座10多场,先后主持参与6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4个课题已顺利结题。她独立撰写20多篇论文发表在专业CN刊物。她执教的《学写对话提示语》一课获省小学新课程习作教学一等奖;参加省中小学教师优质课程资源征集评选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均荣获一等奖;执教课例《矛和盾的集合》被评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质课。她还积极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参加语文、品德学科优质课比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获得省市级一、二等奖20多人次,区级一等奖10多人次。
  2013年4月,经林晓静指导,该校青年教师林荔云执教《学习使用象声词》一课,获得“福建省小学习作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林荔云告诉笔者,“我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真的要感谢林晓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开课前一个月,为了备好这节课,林晓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林荔云一起研讨教学设计、细化教学方案,并多次到教室里听课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为贯彻落实优质资源共享和市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市小学语文领衔名师的林晓静,成立名师工作室,支援帮扶集团成员校和结对薄弱学校,开展以师徒结对、示范观摩、送教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校际结对活动。她以身作则,带头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30多场,促进教育集团成员校及帮扶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林晓静被聘为荔城区兼职教研员,2018年3月还被评为市小学教育管理优秀教研员。多年来,她承担全区复习提纲编制、试卷拟定,公开课评比、教学常规检查、联片教研活动组织、评课等任务。她也是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组专家成员,多次担任市、区职称评审工作和教师招聘的评委,同时也兼福建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林晓静总是在追求卓越中,不断超越自我……林晓静虽然走了,但留下了满园桃李芬芳。
  朱崇飞 《湄洲日报》
  2019年1月31日
  醉心教坛铸师魂
  ——读《名师足迹——晓静文选》感言
  “作育家传倾热肠,迎春早挺一枝芳。老亲遮莫哀伤忒,桃李花繁灵爽香”。这是闽清一中原校长刘宜群的一首七绝哀悼诗,真切怀念林晓静老师不幸英年早逝。晓静之父许更生先生是莆田市委,市府表彰的杰出人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当我闻悉晓静老师的不幸溘逝,又得知许先生正在忙于整理出版爱女晓静文选之事,我也悲悲戚戚,采用微信的方式,写上“可歌可泣”四个字,以期望早日读到此书!
  噩耗传开,莆田市教育局决定追授林晓静同志为莆田市“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林晓静女士为榜样,学习她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的至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四个月前,福建省委文明办在东南网里发表了题为《林晓静: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文章,以客观而中肯的语辞,高度评价林晓静老师——是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她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公道正派,踏实稳重,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无论是从事教学工作,还是学校管理工作,她都始终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堪为世范。”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其平生所为作出了高度概括。
  洋洋洒洒纪念册,沉甸甸的《名师足迹——晓静文选》一书,是林晓静父母在极度悲痛之中,从她遗留的几个电脑u盘里精心选出的。内容有课题实验报告、教学研究论文、教育教学心得等等。她承担了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项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以其坚实的文字功力,承当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探究。此前,她还承担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课题《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拟出若干切实可行且的思路和办法。她敢于担当,无所畏惧,砥砺前行,委实精神可嘉,难能可贵。
  林晓静老师的教学颇有真知灼见,不断琢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读写水平,提高文教学质量。她认为“教师要做一个教学资源积极主动的开发者。”她用建设性的眼光和清晰的学术观点,提出《词语盘点:良好的读写推进器》,采取一举反三、因势利导的举措,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她又理智地提出“紧密融合文本”“系统盘点归类”“营造词语磁场”等有效办法,让学生达到丰富词汇,具有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该论文刊发在《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得到同行的认同与好评。她认为词语积累丰富,写作时就自然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她强调平时注重“分类积累,集中运用”;“模仿练习,运用词语”;“观察生活,丰富实践”。这一合情合理的论述,发表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她提出要把握新教材“完善明晰的知识体系”,自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等。文章被《学苑教育》刊载。原省文化厅厅长李联明教授的评价十分中肯:“我用两天功夫读了晓静文选〈〈名师之路》,兴味盎然。晓静基础扎实,学兼多元,对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概括精准,见解深刻,范例鲜活,获领导满意,学生欢迎,家长放心,同行赞誉,诚在意料之中。作者笃学精思,追求创新,敬业担当,成果斐然。名师之称,楷模之誉,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常谓行行出状元,读晓静书,益信矣!”
  部编新教科书中的古诗词教学,是晓静老师的关注重点之一。她总是在课堂实践中结合诗歌文容,凸显古代诗词的多维美感。诸如音韵美、形式美及意境美,特别强调“会心吟诵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咏得其意”,“适度延伸展视野”……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培养文学修养与审美情感,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正如福建省诗词学会原会长、省文史馆副馆长欧孟秋先生微信中所言:“读了晓静古诗词教学的一类篇章,充分感受到她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她的这种课一定很精彩。”“很有才华。她强调教学古诗词时,字字落实,琅琅上口,历历在目,津津有味,精练而形象,推而绵绵不绝。”面对教学大纲提出“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晓静老师进行了一系列有的放矢的变革,努力践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她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与归纳,提出富有创造性的观点,主张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要审视全局、突出重点,从而达到理想目标,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反思与突围”——阶段目标的“错位与归位”,内容分析的“越位与退位”。宏观上厘清提要,再从微观间缕析细节,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符合教学规律。文选里《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徜徉在阅读教学之路》《课外阅读——语文学习的绿色通道》《学为指向的教材内容的选择》等等,就反映出作者这方面的的研究成果。
  文选中的“杂花生树”一辑,收入林晓静老师的教育随笔、班主任工作札记之类的短文,从中可以看出她对肩负工作的全面深入探究和不懈努力。她被推举为福建省骨干教师、省科学带头人、省首批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教研先进个人、莆田市壶兰英才名师、市“十佳道德模范”、市教坛之星及荔城区劳动模范等,实在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洋洋洒洒30万字的《名师足迹》,乃为林晓静老师一生的心血结晶。她用生命换取了如许丰硕的成果,诠释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用心血浇灌教坛园圃的优秀园丁!她的美好心灵,铸就并彰显了新时期的一代师魂。晓静老师是教育战线的劳模,也是我们身边一位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她奉献牺牲的高尚情怀、默默无闻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欧孟秋先生对《名师足迹》的精要评价,切中肯綮:“我昨天就取出书来看,觉得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体现了纪念的价值。晓静生前的教育思考与创新实践都展示了一位称职的人民教师的素养和努力。如果说我们的第一线教师都如此敬业、如此奉献,那还有什么教育难题不能破解呢?莆田市教育局视晓静为典范,树起榜样,是有深远意义的。”
  郭大卫文 莆田文化网2019-10-23
  名师名录摘录
  一、北大中文论坛·中学语文名师谱
  (排名不分先后) 2009-01-30
  东部:
  李海林(沪) 洪宗礼(苏) 王尚文 陈钟梁(沪) 朱永新 钱梦龙(沪) 于漪(沪) 张大文(沪) 程红兵(沪) 黄厚江 方仁工(沪) 陈军(沪) 曹津源(苏) 沈江峰(浙) 朱泳燚(沪) 李震(苏)王栋生(苏) 蔡明(苏) 郭初阳(浙) 袁卫星(苏) 郑桂华(沪) 邓彤(浙) 马骉(沪) 丁卫军(苏) 毛荣富(沪) 肖家芸(沪)
  南部:
  孙绍振(闽) 潘新和(闽) 钟德赣(粤) 黎世法 孙春成 武镇北 王文延 吴泓(粤) 黄汝棠(粤) 李廷坚(粤) 许更生(闽) 程少堂(粤)许序修(闽) 陈日亮(闽)
  西部:
  马正平 李镇西(川) 杨东俊(晋) 干国祥(川)颜振遥(川) 王君(渝)
  北部:
  钱理群(京) 魏书生(辽) 宁鸿彬(京) 欧阳代娜(辽) 程汉杰(京) 申士昌(京) 赵大鹏(京) 陶伯英(京) 韩军(京) 程翔(京) 赵谦翔(京) 李元昌(吉) 吴心田(鲁) 李裕德(京) 王大绩(京) 郑晓龙(京) 李卫东(京) 窦桂梅(京) 张孝纯(冀) 许建国(冀) 张国生(冀) 顾德希(京) 翟小宁(京) 史建筑(鲁)
  中部:
  洪镇涛(鄂) 蔡澄清(皖) 胡明道(鄂) 杨初春(湘) 余映潮(鄂) 史绍典(鄂) 张富(赣) 甘其勋 汪南松(皖) 余蕾(鄂) 王先海(鄂) 朱显驹(鄂) 王世发(鄂) 周崇典(鄂) 杨舜山(鄂)
  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2019-11-01) (仅仅摘录名单末尾部分几个省份, 兴趣者请自行搜索“百度文库”等多个网站)
  湖南
  杨初春 湖南省新邵县第一中学。1941年生。全国快速作文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福建
  许更生 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部主任)
  陈日亮 福州一中(副校长)
  王立根 福州三中(教研室主任)
  吉林
  赵谦翔 吉林毓文中学
  李元昌 吉林榆树县秀水镇第二中学
  云南
  余建忠 1946 年生。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云南省特级教师评委会委员、副主任。
  山西
  杨东俊 山西临汾一中。1951年生于山西省祁县。1978 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
  浙江
  唐承彬 浙江湖州中学。1960 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6 年评为特级教师。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