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妈祖研覃考辩》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35
颗粒名称:
《妈祖研覃考辩》后记
分类号:
B932
页数:
3
页码:
521-523
摘要:
本文是《妈祖研覃考辩》后记,《妈祖研覃考辩》是一本诗文选集,也是一本独立单纯的关于妈祖的著述。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后记
妈祖
内容
本书既是我的第四本诗文选集,也是一本独立单纯的关于妈祖的著述。
由于考辩匡纠内容的关联,本书不少篇章涉及本乡本土妈祖研究学者蒋维锬先生。本来,对于先逝的同仁,理当礼让三分,不宜不留情面。所以曾想姑隐其名,然而,又总不能老是不出现姓名、篇名、书名,让读者猜谜似的,也不是办法。再说,如今网络时代,只要显示片言只语,搜索功能即可使人无可遁形。这真是进退维谷的两难选择。不过,想起蔣先生生前经常言及的一句话“我们指出以上失误,并非苛责于前人,而是防止继续以讹传讹。”(见《妈祖文献史料汇编·著录卷》第312码“校记”)心里也就坦然了许多。
从研究和传承妈祖文化层面来说,蒋先生的功劳和成绩是明显的:他担纲共同完成了一批妈祖史料的整理、出版,促使藏匿高楼深院的珍贵资料公诸于众,便于查阅,无疑是一件好事;同时,对个别妈祖宫庙史的考察(如台南大天后宫),他也是别具慧眼,颇有见地的。但终其一生,在妈祖文化的一些基本点上(例如妈祖出生地、家世身世),蔣先生始终存在误读、错判和误导,“往住又给历史披上重重叠叠的面纱,令人难识庐山真面。而只有拨开迷雾,正本清源,才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蒋维锬《妈祖”名称的由来》)
因此,如果说本书的字里行间有所“得罪”前人,冒犯“权威”,那也实属万不得已。因为我的所作所为,只在于求真务实,纠错订正,还原历史和典籍的本来面目,以求对历史负责,对先贤负责,对当代乃至后代的读者、学者负责。
再说,对任何书籍和人物的评判,都应当尽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然而,一些人也许并未通读全部的500多万字书籍,就贸然作出言过其实的评价,赋予了不少过誉之词。诸如认定蒋先生的书“都有独到权威性史料价值”;“蒋维锬所提出的研究报告,却彻底颠覆了上述说法。”他对宋、元、明、清朝代史料“进行系统汇编和认真考订,不仅校正部分讹误……成为迄今收录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完整的妈祖史料集”;“许多研究生写妈祖论文,就是引用蒋维锬先生这本书史料,从中‘学到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可见此书学术含金量之高、影响之大。”“这是蒋维锬研究妈祖文化攀登颠峰的代表作之一。”与此同时,对其存在的许多疏漏和重大错讹,却轻描淡写地说是“某些讹误在所难免”等等。
同时,对于蔣先生其人的评价,也欠恰如其分。诸如:赞扬他是“妈祖文化研究的拓荒者与导航者”,“他为让湄洲走向世界,让世界朝圣湄洲做出巨大的贡献,堪称‘大陆妈祖研究第一人’、‘妈祖文化之先驱””,“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父般的良师,妈祖文化事业失去了一位可敬可歌的文学巨匠”;“我们失去了一位旗手,一座标杆。蒋先生的仙逝无疑是妈祖文化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就像该领域内的超强地震”。“他的学术态度极其严谨”、“他满腹经纶,厚德可风”,“博古通今”、“淡名薄利,堪称一代宗师”,“这种由学养滋润出的‘仙风道骨’般的气质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他的无私奉献,铺就了妈祖研究后学者的未来之路”等等。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笔者不一一点明相关文章的作者,而只想负责地说明一点:上述引文既没有断章取义,更非是无中生有;因其均公开发表于正式报刊,有心人可以依照引号中的语句,自行上网点击搜寻原文,详加核对。
时至今日,某高校出版的《妈祖学概论》(2013年8月,人民出版社),依然延续了这样夸大其词的评价,认为《妈祖文献资料》经过编者“认真的考订、校勘……是一份难得的学术成果,为妈祖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坚实可靠的基础。”如此不切实际的夸饰,极易造成了另一种误导甚至盲目崇拜。所以,廓清视听,客观评价,显得愈加必要。
本书“译注指误”部分,还涉及其他一些文友,在此只能说声“对不起”了——拨乱反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谠论尽管有点刺耳,毕竟是铮言实话。重申一句:笔者写作本书的初衷与态度就是:直面实际,正本清源;实事求是,敢于担当。
对于本书点校勘正之妈祖典籍,如有引述,烦请注明“据许更生校勘”,以表对本人劳作的尊重和在下之勇于担当、“文责自负”。
因个人能力和资料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欠缺和差错,敬请广大读者、特别是学界方家不吝赐教。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