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研覃考辩》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35
颗粒名称: 《妈祖研覃考辩》后记
分类号: B932
页数: 3
页码: 521-523
摘要: 本文是《妈祖研覃考辩》后记,《妈祖研覃考辩》是一本诗文选集,也是一本独立单纯的关于妈祖的著述。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后记 妈祖

内容

本书既是我的第四本诗文选集,也是一本独立单纯的关于妈祖的著述。
  由于考辩匡纠内容的关联,本书不少篇章涉及本乡本土妈祖研究学者蒋维锬先生。本来,对于先逝的同仁,理当礼让三分,不宜不留情面。所以曾想姑隐其名,然而,又总不能老是不出现姓名、篇名、书名,让读者猜谜似的,也不是办法。再说,如今网络时代,只要显示片言只语,搜索功能即可使人无可遁形。这真是进退维谷的两难选择。不过,想起蔣先生生前经常言及的一句话“我们指出以上失误,并非苛责于前人,而是防止继续以讹传讹。”(见《妈祖文献史料汇编·著录卷》第312码“校记”)心里也就坦然了许多。
  从研究和传承妈祖文化层面来说,蒋先生的功劳和成绩是明显的:他担纲共同完成了一批妈祖史料的整理、出版,促使藏匿高楼深院的珍贵资料公诸于众,便于查阅,无疑是一件好事;同时,对个别妈祖宫庙史的考察(如台南大天后宫),他也是别具慧眼,颇有见地的。但终其一生,在妈祖文化的一些基本点上(例如妈祖出生地、家世身世),蔣先生始终存在误读、错判和误导,“往住又给历史披上重重叠叠的面纱,令人难识庐山真面。而只有拨开迷雾,正本清源,才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蒋维锬《妈祖”名称的由来》)
  因此,如果说本书的字里行间有所“得罪”前人,冒犯“权威”,那也实属万不得已。因为我的所作所为,只在于求真务实,纠错订正,还原历史和典籍的本来面目,以求对历史负责,对先贤负责,对当代乃至后代的读者、学者负责。
  再说,对任何书籍和人物的评判,都应当尽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然而,一些人也许并未通读全部的500多万字书籍,就贸然作出言过其实的评价,赋予了不少过誉之词。诸如认定蒋先生的书“都有独到权威性史料价值”;“蒋维锬所提出的研究报告,却彻底颠覆了上述说法。”他对宋、元、明、清朝代史料“进行系统汇编和认真考订,不仅校正部分讹误……成为迄今收录最广泛,内容最丰富完整的妈祖史料集”;“许多研究生写妈祖论文,就是引用蒋维锬先生这本书史料,从中‘学到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可见此书学术含金量之高、影响之大。”“这是蒋维锬研究妈祖文化攀登颠峰的代表作之一。”与此同时,对其存在的许多疏漏和重大错讹,却轻描淡写地说是“某些讹误在所难免”等等。
  同时,对于蔣先生其人的评价,也欠恰如其分。诸如:赞扬他是“妈祖文化研究的拓荒者与导航者”,“他为让湄洲走向世界,让世界朝圣湄洲做出巨大的贡献,堪称‘大陆妈祖研究第一人’、‘妈祖文化之先驱””,“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父般的良师,妈祖文化事业失去了一位可敬可歌的文学巨匠”;“我们失去了一位旗手,一座标杆。蒋先生的仙逝无疑是妈祖文化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就像该领域内的超强地震”。“他的学术态度极其严谨”、“他满腹经纶,厚德可风”,“博古通今”、“淡名薄利,堪称一代宗师”,“这种由学养滋润出的‘仙风道骨’般的气质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他的无私奉献,铺就了妈祖研究后学者的未来之路”等等。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笔者不一一点明相关文章的作者,而只想负责地说明一点:上述引文既没有断章取义,更非是无中生有;因其均公开发表于正式报刊,有心人可以依照引号中的语句,自行上网点击搜寻原文,详加核对。
  时至今日,某高校出版的《妈祖学概论》(2013年8月,人民出版社),依然延续了这样夸大其词的评价,认为《妈祖文献资料》经过编者“认真的考订、校勘……是一份难得的学术成果,为妈祖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坚实可靠的基础。”如此不切实际的夸饰,极易造成了另一种误导甚至盲目崇拜。所以,廓清视听,客观评价,显得愈加必要。
  本书“译注指误”部分,还涉及其他一些文友,在此只能说声“对不起”了——拨乱反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谠论尽管有点刺耳,毕竟是铮言实话。重申一句:笔者写作本书的初衷与态度就是:直面实际,正本清源;实事求是,敢于担当。
  对于本书点校勘正之妈祖典籍,如有引述,烦请注明“据许更生校勘”,以表对本人劳作的尊重和在下之勇于担当、“文责自负”。
  因个人能力和资料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欠缺和差错,敬请广大读者、特别是学界方家不吝赐教。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