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学生对联入门》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32
颗粒名称:
《中学生对联入门》前言
分类号:
I207
页数:
4
页码:
513-516
摘要:
本文是《中学生对联入门》前言,《中学生对联入门》融对联教学、写作、欣赏于一体,并直接为新课标语文教学以及中考、高考服务。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前言
《中学生对联入门》
内容
本书融对联教学、写作、欣赏于一体,并直接为新课标语文教学以及中考、高考服务。
与同类书籍比较,它具有三大显著特色:一是在介绍最必要、最基础的对联知识时,变静态的知识陈述为动态的思维操作过程揭示(编著者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长期从事对联教学的经验,又有丰富的对联创作体验);二是提供了大量典型、时鲜的联语素材,以便读者能够“就地取材”,借鉴迁移,更快地入门速成,获得“立竿见影”的成功感;三是荟萃了全国各省市历年来的中考、高考对联试题,并选取其中典型者进行思路点拨和解题示范。
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教育部领导也提出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校园,让学生学习一点诗词,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2000年6月30日,福建省教育厅给省级达标中学发出的《关于印发三明一中开展诗词选修课工作总结的通知》中,要求“开设一些类似的选修课,以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爱好,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
在此大背景下,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试题,其中对联题不仅成为时鲜热点之一,而且大有紧锣密鼓、方兴未艾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中考,全国共有吉林、山西、安徽、武汉、南京、福州、泉州、兰州、沈阳、苏州等24个省市出对联题。与之相应的是,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新课程语文课本,都把对联作为重要的知识点予以呈现(八年级下册有《联常识》、高一语文必修课也把《奇妙的对联》作为“梳理探究”的内容之一)。
教育界提出淡化语法教学,高考、中考不考语法知识、词语结构和句子成分分析等等,最简洁有效的取代方法就是对对子。张翼健教授认为:“近几年这种客观题减少了,特别是今年高考考了对对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苗头,因为对偶训练才是汉语言训练的最佳形式,它可以融语法训练、语感训练、审美训练、章法训练、思维训练于一炉。”其实,对联作为一种高考题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当年清华大学的入学试题,就是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命制的对联题。他还特地指出,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功能:可检测应试者“能否分辨虚实字及其应用”,“能否分辨平仄声”,“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以及“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所特有瑰宝,是我们的国粹之一。对联这一文学体裁是从独一无二的形音义一体的方块汉字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汉字不仅是一个音节,而且一般也能表示一个意念。而且,汉语组合简便灵活,便于遣词造句,在表达形式上特别容易构成对称美。这种讲究对称美的理念,更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之中。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云:“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阴阳相生、同中求异、和而不同、对立统一的和谐观,既是一种先进的哲学一社会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文化崇尚辨证和谐的审美观,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的:“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对立统一规律遍布汉语全身,融入汉语的灵魂,是汉语的艺术化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汉语的本质特性之一。对立统一的辩证美,使汉语处处表现出灵动,表现出睿智,使汉语产生强烈、鲜明的艺术性。对此,当代的袁行霈先生也有过很好的论述。他说:“对偶是连接意象的一座很好桥梁,有了它,意象之间虽有跳跃,而读者心理上并不感到跳跃,只觉得是自然顺畅的过渡。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对偶便是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连接起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千多年来,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不断发展壮大,卓立挺秀于中华文化圈里,历久弥新,愈发显示出勃勃生机。毫不夸张地说,一副上好的对联,就是一首精美的诗歌,甚至可谓“诗中之诗”。从诗教的角度着眼,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精美多样;欣赏和创作对联,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美感,磨练文笔。所以,“对课”(对对子)成为我国古代教育中思维建构与语言文字训练的首选方式。
我国语文教育界公认的“三老”之一张志公先生在《我和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中提出:“句的训练——属对。属对是同句读之学密切相关的一种基础课程。人们通常认为,对对子是学做近体诗的一种准备,这实际上是把它的作用看小了。练习属对,方法是所对字数由少而多。先一字对,然后二字对,三字对以至多字对。……这是练什么?是在练字(词)的组合,练组词,练造句。同时,由于组合时有声韵、词性、类别的限制,所以又是在进行音韵、语法、逻辑的综合训练。……由此看来,属对实质上是相当全面、相当严格的句子训练,是学生由识字到作文中间必经的一环。所以清人崔学古把它叫做‘通文理捷径’。”今天,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无论是借鉴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还是关注当今初学对联者的难点,二者都聚焦于一点,那就是:在起始阶段,除了掌握必要的对联基本知识,还必须拥有充分的对联语料。古代常见的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还有一类如《诗腋》《词林典腋》《文料触机》《事类统编》《幼学琼林》等。前者是要熟读背诵的;后者只要求抄写以加深对各门类相对的辞藻、典故的记忆。这些分门别类、便于检索的辞藻对偶类书,使用时十分方便,利于按图索骥。这些典型的联语材料,既是一些规范精美的语言范例,也为对联特殊的思维展示了常规性、示范性模式。这些对联习作入门的“抓手”,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登堂入室的便捷阶梯。经过“中规中矩”“合格象样”的入门基础训练,在初步掌握了对联写作的门径、方法、套路之后,再求个性化的提高与创新,也就比较容易了。
为此,本书借鉴《笠翁对韵》《训蒙骈句》等书籍的做法,精选了大量典型、时鲜的联语素材,帮助初学者丰富词汇,熟悉典故,学习范例,提高水平。它们包括:历代对联类书中尚有生命力的词语,自对成语和互对成语,古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佳对名联(从诗词文赋中的著名对仗直至近年来的获奖佳联)。总之,在追求语料内容覆盖面的基础上,突出体现语料的时代感和实用性;同时,努力把古往今来联坛一批最精彩、最著名的佳作,集中呈献在读者面前,使之既避免搜寻翻检之劳,又能够开阔眼界,取法乎上,学以致用,增强素养。
编著者
第22个教师节于莆田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