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勉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12
颗粒名称: 师长勉励
分类号: I207
页数: 24
页码: 475-498
摘要: 本篇内容包括《莆仙历史名人诗歌赏析》序、《中学美学知识》序、《红烛青果》序、胆识·功底·才气、《海丝雕龙》序等。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莆田

内容

《莆仙历史名人诗歌赏析》序
  郭风
  自唐以降,吾莆(现指原兴化府所辖莆田仙游二县所属地区)文化名人辈出。如同我国历朝历代的古代文化名人一样,吾莆的古代文化名人中间,未必一一以诗歌作品闻名于世,他们或为古代专家学者、或以政绩的卓越垂于史册;但他们又往往长于诗文,偶有所作,亦往往有足观者。暇时,曾念及如有同志发愿编纂一册自唐至近代有关莆籍文化名人的诗选,并加以诠释,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我以为这类书籍不仅可以把若干鲜为世人所知(相对而言)的诗歌佳作钩沉出来,以弥补一般诗史(文学史)的疏漏之处,更是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很好教材。
  其实,我的这点设想,故乡的有识之士已经认真地在进行这方面的有关工作了。这些年来,我曾陆续在故乡的报纸如《湄洲日报》、《兴化政协报》等的副刊上读到一些许更生同志所作的《兰诗话》和《历代妈祖诗咏选读》等评价莆籍古代诗人、学者的诗歌的系列文章。老实说,拜读之余,大开眼界,至为钦佩。在我的印象中,许更生同志在这方面的贡献,不仅将家乡历代先贤的大量诗歌佳作加以精选,这已经是一份艰苦的工作;与此同时,对所选作品的诗人及作品的艺术成就作颇具独特性的分析和评价,对此,我想举例略加说明。
  比如本书选入了陈池养的《登谯楼》一诗,除了对陈池养简要介绍其出身、官职等外,着重评价其人品:“……他体恤民情,为民请命。道光七年他回乡奔丧期间,主动担负起修筑镇海海堤的重任,其后不再复出。他潜心教育、史学和水利事业,致力于南北洋,灌溉工程,并著有《莆阳水利志》八卷和《慎余书屋诗文集》等”。对于《登谯楼》一诗的艺术分析,更结合有关这座名闻遐迩的古建筑的有关文献、史料以及笔记加以阐明,体现了作者的诗观、史观以及学力和艺术眼光的深厚修养和卓见。《莆仙历代名人诗歌赏析》现已由作者加以整理,并将出版;这本书收入自唐以来莆籍54位文化名人的62首作品,还有8首历代妈祖诗咏赏析作为附录。这本书除了我在上面提及具有乡土文化教育的教科书的意义之外,看来还应补充一句,它具有某种学术著作的价值。
  除了本书作者许更生同志外,吾莆更有林祖韩、蒋维锬、谢如明等老中青数辈的专家、学者,在故乡埋头苦干,默默地进行乡土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他们所写的有关作品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们的贡献都是令人敬仰的。趁为《莆仙历史名人诗歌赏析》作序之际,对家乡所有饱学多才、为家乡文化的发掘付出心力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敬意。
  1993年12月30日,福州
  (《莆仙历史名人诗歌赏析》系林文豪先生题写书名)
  郭风(1917-2010),莆田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已出版散文集、散文诗集、儿童文学集50多部,主要有《叶笛集》《灯火集》《曙》《黄巷集》《郭风散文选》《汗颜斋文扎》等;还有童话诗和儿童故事《木偶戏》《火柴盒的火车》《月亮的船》等。
  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曾任中国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91年首批获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
  《中学美学知识》序
  美学,以它的广博的知识性,吸引着人;又以它的生动的趣味性,感染着人;更以它的深遂的哲理性,苦恼着人……今年暑假,厦门市美学会和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为期七天的美学夏令营,汇集了来自市区十所中学的四十多名中学生,听讲课,观录相,写短文,沉浸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海洋之中,赏心悦目,其乐融融。作为这次夏令营的主讲教师,我与这批中学生的炽热的求知欲、敏锐的鉴赏水平和不可遏止而又潜在的创造力,处在同一“场”内,相互感染,相互谐振。作为这次夏令营的一个发起者和组织者,我则被支持和赞助的社会力量(市社科联、市旅游局、报社、广播电台等)和学校力量(厦门一中及其他中学的领导和广大教师、职工),所感动、所鼓舞。美学夏令营,打破了校际的界限,统一利用了全市美学教学中的高层次的智力,以美消暑纳凉,以美怡情育人,成了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的交织点和结合部。
  中学需要美学知识。美学知识的教育需要普及到中学里去。这是因为中学生生活在一个长身体、求知识、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进行美学知识的教育,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通过美学知识的系统的传授,学会区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而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里宁说过:“不要忘记,青年是爱美丽的,但试问天地间,哪还有比马克思列宁主义更美丽的东西啊!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是富有无止境的创造性的思想,这就在你们面前发展着最广大的前途,但是这种前途责成你们去认真用功,去从事创作。”我们今天要普及的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通过这一特殊领域的运用,我们不是可以更多、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吗?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具有特殊性,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年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它既不同于儿童视幻想为现实、毫无个性要求的游戏时期,又不同于成年面对现实、肩负事业和生活重担的奋斗时期。中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既要尊重他们的审美自主性,留有余地,又要积极引导,不能放任自流。由于身体的发育、两性特征的出现,使他们对体态的美、衣饰的美、风度的美突然敏感起来,这是十分正常的,不能用强制、禁铜的手段加以对待。但是,我们要引导他们追求朴素、大方、自然、得体的风格,引导他们追求性格的美,把主要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工作,并为今后建功立业作好准备等方面来;要使他们懂得,人的美,不光取决于肌体的美观、匀称和衣饰的华美,而且跟人的风度、举止,跟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都有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美允许多样性,可以张扬个性,而且在审美领域中,感到自主和自由而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愉悦,美学知识,怎么会不吸引中学生?审美活动,又怎么会不感染中学生呢?
  我充分相信,中学教育中既然美育可同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相提并论而单独实施,既然美育又贯穿和结合在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之中,那么在中学里,以许更生、李思德、欧孟秋合著的《中学美学知识》为参考教材,开点美学讲座乃至课程,并落实于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中,对于中学领导和广大教师来说,就势在必行,责无旁贷了。这一些话,或许能够代表处在开放、改革时代的中学生渴望美、热爱美、追求美的心愿,也能够反映我省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战略眼光和本书作者的撰写初衷。是为序。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写于厦门大学新西村念忆楼书寓
  《红烛青果》序
  章熊
  自选集的出版,是人生一件大事。它不仅是用今天来评价昨天,也是用昨天来说明今天。
  自选集的命名又显示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如说我,用20年前一篇没发表过的论文题目《思索·探索》作名字,多少反映了我执拗、好钻牛角尖的脾气;看到“红烛”“青果”这几个字,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
  “红烛”的意思不用说,“青果”是个多义词,它可以表示“还没有熟透的果实”,同时,它又是“橄榄”的别名。前一种含义表示了作者的谦虚,也表现了作者的追求和愿望;后一种的含意就更深了,“青果”又名“谏果”——有梗于喉,一吐为快,哪怕逆耳。无论是前一种还是后一种,自有一脉相通之处,那就是都有点儿苦涩,苦涩之余,还能回味。“青果”,淡泊、执着,好。
  “红烛”和“青果”相对,又显示了作者的文采。看了文集的目录,果然。许老师是很有才华的人,教学艺术和语言艺术并举。他既能教书,又能写作,二者相互为济,开辟着更广阔的天地。我常想,语文老师必须是个“杂家”,凌空张慧眼,局外识全棋,惟其视野广,才能看得清;语文老师又必须能读会写,自己不会读,不会写,拿什么教学生?只能是些花架子。现在课堂上的“花架子”太多了,许老师这样的,恨少,恨少!我和许更生老师有过两人合影的缘分,我知道他是一位闻名福建以至全国的优秀教师,可是对他的著作,由于地区的隔离,所读不多。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一篇是《中语参》上发表的《语文教学应当以词汇为核心》,一篇是《语文教学通讯》的《论阅读过程的三个维度。
  大概是两篇发表的时间比较接近,当时就觉得作者颇有见地。特别是前面一篇,唱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汉语的特点是什么?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就说过:“今日藏缅语系比较研究之学未发展,真正中国语文文法未成立。”(《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民国21年9月5日《大公报》文学副刊)到了80年代,张志公先生更直截了当地说:“以印欧语系的语言为基础而产生的语法框架和语言学理论,从根本上同汉语不相应。”(《汉语语法的再研究》)汉语的组合非常灵活,不受形式句法的限制,语词的意合成为一大特色。既然如此,语汇就成为青少年言语能力发展的核心。放眼当前的教学,不少老师孜孜不倦地把学生精力消耗在繁琐的语法分析、修辞格辨析上面,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正如前而说过的,许老师有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他能够觉察到时弊,所以他能够别具卓识。
  一位别具卓识的老师邀我作序,我觉得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章熊,1931年出生,苏州市人。退休前任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为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顾问、教育部考试研究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毕生从事语文教育及研究。主持全国语文高考多年,并领导教育部考试中心“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编写了建国以来第一部大规模考试的作文评分参照量表,著有《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沉思录》等。享受国家级专家特殊津贴。
  胆识·功底·才气
  更生同志:
  ……近年,我接触过一些洋洋大观巨著,写来云遮雾障,玄妙莫测,读之不知所云,空耗心力。打开你这本言之有物、明快犀利而又文情并茂的书,却如沐清风,如啜甘霖,是一种全新的感受。飞雪迎春别榕城之后,你扎根家乡,刻苦耕耘,执著追求,锐气不减,学问精进,事业有成,令我感奋不已。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是阔别卅载呢!
  书,我是在病榻上通读一遍的。犹忆臧克家曾有一首抒写卧病住院的小诗,中有一句为“天花板是一本看不完的书”。较之大师,我幸运多多。静卧病床,药液点点滴滴流淌在我的脉管,与此同时,美文又句句行行滋润着我的心田。一举两得,其乐何及。
  综述观感,似可三言以蔽之:曰胆识,曰功底,曰才气。
  “百年语文,双重错位”此一石破天惊之语,怎么也想不到竟出于一位儒雅憨厚书生之口。“必也正名乎!”你以甘当出头鸟的傻劲,始则扼腕长叹,继而大声疾呼,甚至以类似“念天地之悠悠”的语调,极而言之,颇显几分悲壮,几分苍凉。虽然具体论述尚有待完善,然而,毕竟是一种可贵的理论勇气,并非故作惊人的炒作之语。比起面面俱到的“温吞水”要好过多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接触过许多粗糙拙劣的文字。遗憾的是,某些受过学历教育者,也只满足于以读得顺,听得懂之“大白话”为基准;动起笔来,更是苍白乏味,俗不可耐。想想老祖宗马克思、列宁的文章是何等的文采飞扬,想想毛泽东“准确、鲜明、生动”的谆谆教诲,深感语文课非改不可。在我参与的聚会或闲聊中,无论领导、专家抑或家长、学生,对语文教学方法、考试题型,啧有烦言;矛头所向,竟不约而同。然而考试“指挥棒”依然我行我素,教师们也只能无奈就范。为此,我完全赞成语文是工具课,也认为应该以书面语用为核心,并且把“用什么写”提到应有的地位。诚然,阅读时的提要钩玄,剖析赏鉴,写作中的创意构思、谋篇布局也是语文课的重要因素,然而只有依托并交融于工具,才不是“高空作业”,从而获得实实在在的功用。
  现买现卖,照本宣科的人可以上讲台;厚积薄发,挥洒自如者也同样是在上讲台,二者相距不可以道里计。我想,这就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吧。根底盘深方能枝繁叶茂。从你的理念追求、教学风格和文章分量来看,确系诸子百家,广为涉猎,无论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至于当代系统论、信息论,都下过功夫。正是因为经过长期的铢积寸累,八面来风,才使你这个“特级教师”和“拔尖人才”名至实归。许多从事教研者都各有自己的功底,就单方面说,不乏比你深厚者,而你的特色却在于理论、教课、写作三项功底的有机融合。作为教研人员,不总是呆在书斋里,同时也活跃在讲台上,以教促研,以研带教,避免了坐而论道,而且还提笔创作、编选、注释、考证,以求相得益彰之效,就更显出你的本色。人们曾说,学者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此说未免机械,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所传播的固然主要是先知者的智慧,也应当包括自身的领悟、发展与创造,想必这就是你成功的重要诀窍。
  你的才气表现为兼擅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使之相互为用。记得朱光潜曾对他只擅长理论,而不通创作,引为憾事;朱自清为他只精于散文,而写不成小说,感到懊恼。而你是多才多艺的。评论创作,新体旧体全都拿得起来。我欣赏你中规中矩的的律联,也喜好你善于铺陈的散文。对蔡襄、郑樵诗歌作全景述评,而不流于泛泛之谈;给影片《菊豆》以焦点透视,而决不局限于就事论事。为不同作者的文集作序,突显个性,分寸适宜,不落俗套。各种教学评论中,使用的诸如“显影剂”、“催化剂”、“驱动力”、“打火机”等等,都用得确切而形象。你曾系统涉猎过美学,对美感与美育的见解,时有闪光的亮点。例如从美育转化为德育的心理流程,环境美对构建心灵美的特殊功能,欣赏朦胧美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机制等等美学课题,都讲得入情入理,有滋有味。而这一切都不是撇弃本业另起炉灶,而是为了开掘教育的潜质,以满足向语文教学深度与广度进军的需要。可贵的是,你释放了自己的才气,而不是为了炫耀才气。“离开,为了更准确的命中!”(列宁:《哲学笔记》。)
  书中引录了辛词“问何人能解连环”,挺有意思。语文课就是一串串的连环,听一说一读一写,字一词一句一篇,语一修一逻,赏一析一评,讲一议一作,可说一环扣一环,大环套小环。你突出词语积累,固然独树一帜,足以振聋发聩,但它在整个语文教学大连环中,究竟是基础抑或轴心,它的准确坐标在哪里,又如何渗透、辐射、附丽于每一个环节,颇值得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否则,单刀赴会,难免顾此失彼。与此相关,你对雅语、俗语给以极大的注视,但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似有待于深入跟进。愚以为,雅俗之间本无绝对界限。苏轼的《答谢民师书》认为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和“辞达而已矣”并无矛盾。关键在于“达”,而“达”是不容易的。愚以为,精深丰富的内涵确实只有用雅语才能表达透彻,但也不排斥“俗语”承载这一功能的可能。况且雅俗边缘有相当的模糊性,并且还与时俱进地不断变迁。黄遵宪倡导“我手写我口”,在《杂感》诗中“幽”了一“默”:“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足下不也在提倡“时鲜词语美,愿君多采撷”么?“口语化”也不可简单目之为“大白话”。少陵把“爷娘”人诗,东坡将“牛矢”入词,在你的文章里,也用了诸如“爪哇国”之类的俗语(或熟语),均恰到好处,便是证明。另外,《红楼梦》中那个薛呆子偶尔也口吐“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使人惊诧何其雅也,诸如此类俗的雅化,雅的俗化,都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可见,雅俗互用,只要熨贴自然,镶嵌得法,转化适度,可以使文章妙趣横生。当然,此说的意思只是希望你把这个问题阐释得更洒脱些,绝不至动摇在语文教学中以书面语用为核心的基本准则,无论如何雅语的积累多多益善,只是用起来要得其所。进而言之,为更加扎实牢靠计,是否可多作做一点辩证的分析研究,例如就一两个经典的中篇文本(作品或论著),进行统计学的定量定性分析,探寻其中规律,以求立于不败之地。你正值盛年,有了长期的积累,而且将来在时间上可能会有更多的余裕,完全可以致力于逐层解开连环,将你的见解精致化,体系化,成为语文教学的理论家。此外,你的散文风格,可说是你的教学观的艺术体现,在我看来,访港的几篇游记,可列于司空图《诗品》中的“纤禾农”一格,而我也期望你有多几付笔墨,写出若干“清水芙蓉”的佳作来。这可不是强人所难,因为从一些律诗、对联(例如送十七妹诗、赠师范校友诗)来看,你并不乏这方面的才气。……
  顺问暑安!
  李联明
  2004.6.7
  李联明,1935年生于福州,1954年毕业于福建师院。长期执教于母校。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后调任省文化厅厅长,兼省文联副主席。退出行政岗位后,先后任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文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跋涉与求索——文艺美学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另发表有300余篇论文、散文、杂文,收入《文旅留踪》。
  《海丝雕龙》序
  周安达源
  闽人的民间信仰多姿多彩,世代相传。其中,对妈祖的崇拜是最具代表性的。当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更需弘扬妈祖精神。为此,不少学者通过辛勤的劳作,从史料入手,不断揭示民间信仰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断提升妈祖自身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很好的成绩。许更生先生的新作《海丝雕龙》,就是妈祖文化研究的又一个硕果。
  妈祖信仰,始於北宋初年,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福建地处沿海,在历史上有出洋开拓的传统。随海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千年以来,妈祖从一个普通的“里中巫”,嬗变为“通贤灵女”、“通天神女”,再到宋、元、明、清多达36次的晋爵,直至褒封为“天后”。这个过程,也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对妈祖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工作,是妈祖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三十年来,随着“妈祖热”的不断升温,海内外出版了不少有关研究书籍,但其中良莠不齐,有的舛误甚多,令人纠结不安。从廖鹏飞的第一篇妈祖碑文、黄公度的第一首妈祖诗咏,一直到明、清多位皇帝撰写的碑记诗文,乃至刘克庄、郑和、施琅的重要妈祖碑文,均差错累累;连妈祖封号、《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序》和妈祖圣迹故事等,也误讹多多。许更生先生花费多年时间,对古今妈祖资料,进行了深入仔细的考订、辨析,对存在的错误,一一予以订正。在勘误匡正过程中,作者以深厚的史识、学识、诗识,指出这些错误的缘由。其广征博引,智情并用,让人过目不忘,心悦信服。
  我国文史巨匠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曾经说过:“无论做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也指出:“轻视考证使人们阐释历史的尝试从一开始就有极大的缺陷。它不仅使人们忘却求实这一史学基本职能,而且使历史学难以不断更新,无法取得惊人的发现;结果必然使它在陈旧的模式中徘徊不前,因为唯有通过艰苦的资料整理工作,才能有所更新和发展。”同样,妈祖文化如果离开了翔实、厚重的历史,研究工作就无从谈起。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更生先生的《妈祖研覃考辩》和《海丝雕龙》,对30年来妈祖文化研究中的史料整理与引述差错,以及一些误读误判,作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清理,可谓功德一件。
  书写至此,笔者不得不在这里大声疾呼:一,请把许氏的《妈祖研覃考辩》、《海丝雕龙》,作为研究妈祖文化必备的工具性书籍,对照妈祖资料汇编之类加以使用,以便把史料引用的错误减到最低;二,请相关单位,在再版妈祖文献资料时,能够吸收许更生先生长年研究之成果,对其中的误讹进行纠错订正,以免继续以讹传讹,误人误己。许先生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勘正了现有妈祖典籍出版物的文字误讹,而且在深入研读史料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明瞭了“湄洲”的地域范围,免除了误读误判;基本厘清了贤良港为妈祖诞生地、湄洲屿乃妈祖升天处,二者相得益彰,不容分割;它们同为妈祖文化圣地。祖庙、祖祠一家亲,这也为整合妈祖文化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石。
  常言道“文如其人”。许更生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和他同在三明师范做语文老师。后来,我到香港经商从政,他回莆田老家教书育人,出入于中学、大学讲坛;道虽不同,但常联系。
  数十年来,他思考与力行双管齐下,学识与教学相长,旧学与新知交融,守住传统,守住本业,有感而发,笔耕不已。这种教育者高境界的追求,历来都是中国读书人的道统与学统,现在很多人做不到了,但许更生先生一直在努力践行。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许更生先生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不畏名人权威,是其是,非其非,依据文献史实,拨乱纠错,本着对妈祖负责、对先贤负责、对典籍负责、对今人乃至后人负责的态度,依实直书。尤其是许先生对妈祖文化研究中反覆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人为的差错,他就像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粗心又自以为是、一再写错字病句的学生那样,直斥其非。许先生这种汗青头白的治史态度,对目前文化界存在的快餐式的浮躁陋习,应有一定的警醒作用。每每读到书中这些疾误如仇的文字,我就不禁从内心发出欣慰的微笑。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者,是多真诚可爱,多令人敬佩!
  正是这种认真、执着专注与一往情深,我相信《海丝雕龙》的面世,跟之前的《妈祖研覃考辩》一样,会给妈祖文化学者带来不少惊喜;对海内外广大的妈祖信众,也不啻是一个福音。
  是为序。
  二〇一六年于香港
  周安达源,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润海集团董事局主席。2010年7月1日及2016年7月1日,分别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的铜紫荆星章(BBS)及银紫荆星章(SBS)。2016年6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以“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称号。
  《闽铎声声》丛书总序
  孙绍振
  去年(指2018年),为纪念福建师大110周年校庆,文学院决定出版一套“闽铎声声”丛书,计划从毕业于福建师大文学院、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名师中,选录部分人的著述辑成,并命我为丛书作序。
  我欣然应命。我在文学理论方面的许多研究,就是从语文教育实践中获得灵感,并希望回到实践,服务于实践的。第一批入选的七位作者的许多文章,我过去就曾看过,其中四位的著作(有二本就是入选本丛书的),我都曾作过序。……
  许更生先生,可能是我省中学语文界发表文章最多的名师了,从他书中的材料看,有400多篇;他还出版过多部著述,甚至富有余力,著作广及莆田地方文化。许先生从自己的实践和研究中上升出的理念就是“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作为课堂改革的强力抓手”。这无疑是富有特色、别具一格的。他在他的《解语说文》论著中,主要做了五方面的论证和阐发。其一中学各学科,主要是学内容,唯独语文课本,主要教学目的不是指向课文内容本身,而是构成这些内容的语言材料及其建构方式,即所谓“更重要的还在学习语言,接受新的词和句式”。语言文字虽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肯定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是语文教学“个性特征”之所在。其二,当代脑科学和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是两个不同的运作过程。人类的口语是几百万年的大脑积淀遗传的自然产物,其中“文化继承单元”(又称“敏因”)起主要作用,依靠口传耳受的“唤醒”和“激活”便可“习得”;而只有几千年历史的书面语却非得下苦功不可,从一个一个的字词开始学习,主要是从名家名篇学习和模仿典范、优美、高雅的书面语词。其三,书面语的“学得”,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首先还是靠记忆和模仿,从积累和运用词语入手,再通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正确掌握。从“会说”到“会写”,需要质的转化或飞跃。要想从能说会道转化为笔头过硬,一要靠文化素养,二要靠表述能力,三要靠文采训练。想不经过艰苦练笔就从嘴灵自发地跳到笔灵,那是不可能的。
  其四,究竟必须掌握多少词汇才能基本“达标、过关”呢?当代众多学者借助电脑统计等手段提出:必须识字3000,掌握词语近9000。许先生提供了其他著名特级教师、专家学者研究得出的不同词汇量的数据。他自己研究的结论是:1万个左右的典范、优美、高雅的书面词汇。其五,他特别以此运用于指导莆田地区的中考高考,以有关的成绩说明其“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强力抓手”理念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也就是,许先生的理论和理念同样是实践检验的产物。作家的创作,学生的习作,最后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字词,我的《文学创作论》里有专章论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我的《文学文本解读学》也专门提出了关键词语解读法。我以为,许更生先生“词汇核心、联词组段”说,与陈日亮先生的最后落到形式、王立根先生的作文智慧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还认为,他们的实践型研究,对我多年的理论学术建构也是有力的支持。
  摘自关于《解语说文》的评述
  孙绍振,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出版理论专著20多部;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领衔形成“闽派语文”学派,出版文本解读专著20多部,成为“文本解读东南重镇”的领军人物。
  《名师足迹——晓静文选·纪念册》序
  1999年,梅峰小学参加我们主持的“指导一自主学习”实验研究,我和王永老师前往该校开展课题研讨;我们分开听课,王永老师听数学课,我听语文课,恰巧上课的就是林晓静老师。那时的她初出茅庐,才20多岁,教改的课一般都是让年轻老师上,我也不以为然。
  听了课,我却大为震惊,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位姑娘似乎就是为小学语文而生!她的课不仅“指导一自主学习”的教改理念体现的到位,而且显示出很高的语文功底和素养。我在点评的时候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和由衷的赞赏。现场居然有位老师突然站起来说:“余教授,您知道她父亲是谁吗?她是许更生的女儿!”这位老师的回应让我印象至深。
  许更生老师是我们莆田语文界的前辈和领头人,她女儿语文教得好是理所当然的。记得研讨会结束的时候,我跟徐国裕校长说,一定要好好栽培这位小姑娘,将来会有大出息的,会超过她爸爸的!
  时隔多年,我应时任校长李少娟的邀请再次来到梅峰小学。心直口快的李校长非常自豪地告诉我,梅峰小学不仅整体办学水准超一流,语文教学更是顶呱呱。我当时驳她,不要以为自己是语文特级就自吹自擂。她说不是的,她都不管也用不着管教学;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是真正的教学行家和语文专家,她们两个把学校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搞得风风火火的。
  她还故作神秘地问,您知道这两位是谁吗?
  其实宋慧红老师当副校长我是知道的,林晓静当教导主任我当时还不知道。李校长一听我不知道,就来劲了,狠狠地把林晓静老师给夸了一场:长得好看不说,人又好,性情温和,做事认真投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教学更是让学生如痴如醉,连家长都喜欢得不得了!
  我瞪了她一眼,说道:十年前我都听过她的课了!她一听有点泄气了,不过还是强调说,她刚刚说的都是真话,林晓静老师是真正的语文名师,不比我带的省级语文名师差!我说自己对林晓静老师的印象也是好极了,她的优点比你说的还多。李校长如释重负,说那您是答应收她当名师学员了?!
  之后她被选为莆田市名师和小语领衔名师,走向了她个人专业发展的新阶段。她非常珍惜这个荣誉,珍惜名师培养培训阶段的各种学习机会。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老家这颗语文界的小星星正在发光发亮。
  可是,天不遂人愿,半年前突然传来噩耗,林晓静老师突然走了!我多方证实这个信息的真实性,希望是弄错的。在不得不接受事实的同时,我所想到的就是——“原来天堂也需要这样优秀的老师!”
  今天许更生老师把林晓静生前的一些教研成果汇集出版,这是女儿留给父亲的唯一念想。看完之后,百感交集,我也把自己对林晓静的点点滴滴的印象用文字表达出来,以示哀思和纪念!
  权且也作为本书的序。
  2019年8月6日于福建师大
  余文森,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小学名师专家委员会主任。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人才计划,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洒向人间都是爱
  5月28日,2020年全国两会闭幕的这一天,《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发对语文名师许更生的专访。题为《痴情语文终不悔》,听许更生讲述他的教学往事。
  这位坚韧、执着而敏锐的语文特级教师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他的许多师友同窗和学生争相转发消息,令人欣慰。
  许老师与我是福州五中(格致中学)的同学。1957年至今保持着友好的交游,诸多往事温暖着我们的心坎。我在15年前《同窗文友》一文中有过深情的回忆。
  我在文中记叙了他对书的爱好,他对图书馆的感情以及对书的价值的判断力。我很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他的执着和坚持。由于不倦的广泛的阅读,他积累了无数时时可能被唤醒的阅读经验,适时地有效地运用于他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他写的书,既是一位特级教师教学生涯的思想结晶,又是万千阅读经验的升华。
  更生对语文教学的情感,任何虚幻的、悬妙的夸奖都只是一种曲解乃至亵渎。他的真诚和异于常人的投入,拥有十分感人的故事。
  我几乎不忍心提起那份让更生回溯失去爱女名师痛苦的2018年的冬季。但从《人民日报》报道里,又一回体味到更生的大爱情怀。他在为自己的名师女儿的英年早逝深感哀惋。然而社会对他爱女晓静的高度评价,也许让他有欣慰的感觉。
  我再次含泪重读他的《名师足迹—-晓静文选》后记。他在优秀教育世家、书香世家里培育了一位富有文化敬畏感和事业责任心的名师。他对社会、对教育的奉献,必然生发人们的敬仰之情。
  我在忆念晓静老师的诗里有“精神不朽灵犀在,伴与寒梅点点香”的句子。优秀教师灵魂的高洁,必将洒向人间都是爱。
  教师的崇高境界是心灵高贵、思想活跃、学养深湛。唯有这境界才有唤醒灵魂的教育,才有人生智慧的传递。
  收入欧孟秋《菊潭望月》文集
  灵境生辉 文心焕彩
  ——许更生新著《灵境文心》评介
  许更生先生继《红烛青果》《霞光菊影》之后,新近推出了30余万字的《灵境文心的,由西安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反映了作者多领域的探索与耕耘的成果;全书以“妈祖文丛”、“语林拾英”、“情韵史识”三个部分组成,是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兼备的文史读物。
  中华妈祖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如今已成为国际性的课题。对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许先生作为妈祖故乡的学者,面对古今浩如渊海的文献资料,探骊得珠,践行古为今用;力求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对后人负责。为此,他不辞劳苦,完成了繁重的案头工作与艰苦的田野考察,从而雄辩地阐述了海上女神的诞生地,厘清了妈祖的家世,填补了若干研究空白等等,以尽量贴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如果论述的语言更内敛些,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作者同时又是弘扬妈祖文化的热忱的宣传者,除文论之外,他还以多种艺术形式,讴歌了妈祖精神之立德、大爱、行善。令人欣慰的是,许先生的多年辛劳,收到了可喜的回报。
  出身“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的许先生,作为全国优秀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其教师生涯丰富多采。全国两大中文教育网站:北京大学“中文论坛”、“中华语文网”,先后总共推介了8位福建中学名师,而许老师是其中唯一的交集者。“语林拾英”的诸多篇什,就如实反映出其别具一格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诸如语文教学应当以词汇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他还以亲身实践与反思,发出了“母语教学:要说爱你不容易”的深沉慨叹,给人以不少启迪与警示。
  “情韵史识”则展示了作者厚实的文字功底,以及多样的艺术才华。尤其是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诗词联赋创作,体现了他的诗心情韵。
  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举办的“百城迎奥运圣火”征联活动中,他有幸连中三元——写福州、五指山、香格里拉的对句,从万余应征联中脱颖而出,荣登媒体。其十多篇辞赋,擅于别出心裁,推陈出新,将各地的优美风物和杰出人文融为一体,使这一古老的文体焕发新的光彩。作者又是一位美学研究者,其文学作品中,总是试图给人以审美享受与情感共鸣,诚如李白所言:“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许先生的书里,鲜明地体现了作为学者、教师、作家的风采。他是执着的、坚忍的,又是灵巧的、浪漫的。他的论辩评述,总是实处入手,实事求是,鞭辟入里,去伪存真,从而维护了立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其论辩往往据理力争,不依不饶,抽丝剥笋,令人口服心服而后止。正因为这样,他的论说毫不呆滞僵化,绝不人云亦云;显务实求新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的文字风格,给读者以气势与美感。即使数万言之长篇论文,也洋洋洒洒,充满着生动流畅的表述;至于散文、随笔、杂感,同样纵横开阖,闪烁着才智的灵光。
  不妨说,务实求新,是这部新著的灵魂,也凸显出作者可贵的文化品格。
  《福建日报》2013、3、5
  欧孟秋,福建师大毕业,进修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高级进修班。曾任职福建省委党校《理论学习月刊》主编、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建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菊潭清响》《梅窗清影》《兰畹清馨》《菊潭望月》等。
  名师情怀洁如许
  曾元沧
  受到文章主人公的感召,恰巧他又姓“许”,故开笔之前便想及先贤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的佳句,遂先以此题相许。——小序
  每逢教师节濡染着桃李散发的芬芳、沐着霞光踏歌而来的时刻,我都会想起一位老师。尽管他的学生花名册上并无我的名字,但是我精神上长期接受其师德的浸润,一直佩服他的学养。这位老师就是远在福建莆田的许更生。
  2001年夏,我接到一封莆田教师进修学院来函,拆阅方知是一份语文试卷及标准答案,还附信征询我的意见,署名“许更生”。原来,他受命为莆田市初升高的语文试卷出题,为接地气,选用了我寄寓乡愁的散文《桂圆情》,提出16个问题让考生回答。我随即回复,明确表示:“当初我没想过那么多,就照您的意见办吧。”从此,“许更生”三字便成了横竖于我脑际的榜书。后来,我乐见他先后两次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选为封面人物,又从刊物的推介中喜悉他乃是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难怪其行文没有赘笔,办事那么的一丝不苟!
  “更生”之名很时代。他与我都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也都涉过非常十年的险滩,由于坎坷的锤锻而“更生”,格外珍惜春回大地的每一个日子,珍惜为职业之树添缀绿叶的每一个契机,矢志耕拓,奋力向前。
  在悠长的36载教师生涯中,他登临讲台的学校多至数十所,有中小学、大专院校,也有电大、党校和成人高校,举办讲座难计其数。熬白青丝就黄灯,薪火灼灼有传人,如今,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了教授。更生致力于推动语文课改、考改,全国高考统一语文试卷中的“联词组段”题型,便是采用了他的创意。他博览广涉,无论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美学,以及现代系统论、信息论,都下过苦功夫,并将心得凝就文字,以等身著作裨补社会。
  岁月不居,我对他始终停留在心仪神交上,但却听到关乎他的许多佳话。有件事深勒记忆,那是他与女儿之间的一场“冲突”。其爱女亦为一位事业有成的出色教师,应学生家长要求,准备在家开设补课班,未经商量就置办了一张颇为气派的台子。更生见状,结结实实批评了女儿一顿:“国家没有让我们缺钱,必须把精力花在备课和课堂上,清清白白当个好教师,不可随波逐流,只看到鼻尖下的一点小利……”那张被父亲一怒之下掀翻的大台子就这样“失业”了。女儿遵父训潜心学校教学,遂成为省骨干教师、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家规严明,萧墙生辉。朋友相告,他对履职于香港廉政公署的儿子,不经意间背后会夸上两句。
  许更生得益于“教师世家”的熏陶,后辈也不负其良苦用心,更有满天下的桃李。教师是“人类的领行力量”,不可或缺。曾经有人问我孔子和诸葛亮有没有老师,我的回答是“可能无‘常师’,但拜能者为师、善于学习是肯定的。”——人得良师,当引为大幸。
  去岁春夏之交,在他将去省城福州发挥余热上语文示范课之前,我获得机缘拜访了他。乡音盈屋,一见如故。“许老师称自己为‘卧槽马’,”在更生把新近出版的《妈祖研覃考辨》递给我的当下,陪同的舍侄曾少敏插话,“这几十万字的专著是他业余研究妈祖文化30年的心血结晶,退休后花了近4年才写成,经香港《文汇报》《福建日报》等十余家媒体发布,在海内外不胫而走,给海峡两岸深入研究妈祖文化注入了正能量。”家乡文友赋诗点赞:“红烛迄古稀,孜孜为考证。不计得与失,秉节探本真。”是呀,教师有“节”,社会责任常搁于心,才会赢得永不凋谢的尊敬。更生讲得实在:国家教育改革有待高人掌舵、走出迷津,而教师握有人生方向盘,不能重利轻义往有悖良心的道上走。我们就是努力做好自己,恪守神圣职责——教书育人。
  更生提及我在《桂圆情》里用以自励、他当年在试卷中要考生谈体会的一段话,说这些话中有着他的“影子”,甚至认为,也披益于应试学生,相信他们不会忘却。承师抬美,就拿它作为文章的收尾吧——“生活就是这样,可能碰上阳光明媚的早晨,也可能遇到风雨如晦的黄昏。于是,才会有所追求。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只要信念之火不灭,他便不会沉沦,他的脚步就永远是向前的!”
  上海《文汇报》2015-09-10
  《湄洲日报·教苑常春藤》2015-9-7
  曾元沧,《新民晚报》高级记者、编辑,上海大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