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淡泊人生的彩色句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09
颗粒名称:
淡泊人生的彩色句号
其他题名:
忆父亲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4
页码:
455-458
摘要:
本篇文章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回忆了父亲陈文贵的生平。
关键词:
美术
艺术
陈文贵
内容
鲁迅先生当年给许广平写过“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的赠诗,而每当我打开父亲的遗作《彩糊艺术》(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凝视着扉页上父亲那清癯黑瘦的面孔时,却是别有一番况味在心头……
正如他的合作者王福阳先生在书序中所述:“彩糊画是能让人‘悦目’的造型艺术,它凭借无拘无束地使用尽多的媒介材料的制作优势,以及广泛地借鉴和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带给人以多层面的、甚至‘喜出望外’的审美欢愉与惊喜,从工整严谨的图案纹样到天女散花式的随和神韵;从满纸淋漓酣畅、似而不似的怪异图形中,你又会感触到西方印象派、抽象派艺术的某些手法和技艺。特别奇妙的是,彩糊画以其独特的模糊性和朦胧美,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艺术联想、想象的天地,任你进行不尽的创造遐想。那即势成形的各种图案,那巧夺天工的繁多肌理,使画面展现出神秘的景象和丰富的层次感,给人以看不完、参不透的朦胧意态,它们往往显示出大自然气象万干、变幻莫测的震慑力,令人赞叹不已、兴奋不巳。”可有谁知道,这一幅幅带给人种种审美享受的彩糊画,竟是一些那样平凡、简陋的东西创造出来的;更少有人知道,其中一位作者竟是蔑视死神频频敲门的垂暮老者。
他,就是我的父亲陈文贵。1996年初,父亲做了胃癌的第一次切除手术。虽然我们都瞒着病情,然而,他毕竟还是感觉到了什么,因此对时间抓得更紧了。在所剩无几的日子里,他日以继夜地在制作技法的原野上不断探索、跋涉,力求有新的发现与突破;他东奔西走地为《彩糊艺术》的出版发行上下联络、竭力呼唤……
确实,彩糊画的制作工具都是些简单普通、毫无美感的杂物,甚至是废物:大小碗碟、钮扣、瓶盖、纱布、牙刷、头梳、鸟羽、瓜络、废录音带6谁知道,那平平淡淡的浆糊,调上颜料,在旧挂历的背面(废物利用)稍加制作,竟然会演化出一幅幅鬼斧神工的《清月》、《富春山秋韵》、《武夷山灵》、《七星岩梦幻曲》……,而且几乎每一幅都是可遇不可求、更无法重复的“孤品”。作品的清淡、宁静、悠远,似乎也反映出了创作者的心境与品格。
我不知晓父亲的双手究竟是如何化废为宝的,但几次目睹了他的创作。在福州王庄的斗室里,为了作画,尽管赤日炎炎的盛夏,他也不敢把电风扇开大。由于高度近视加上老年白内障,操作时父亲几乎快把脸贴到了彩糊中的那些“名山大川”里,跟它们融为一体了。只见他时而用瘦得像竹枝似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在画面上移动着,时而吃力地用嘴连续吹气,以控制糊液流动的方向与效果。我理解一位与死神赛跑者对时间的特别珍惜的心情,因此望着全神贯注、赤膊上阵的父亲,常常不忍心打扰之。我猜想,此时此刻,他那搓衣板似的胸中,又涌现出多少的奇山异水、旖旎风光?
我和父亲相聚的日子不多,除了偶尔到省城学习、开会,我会顺便回家看看父亲,却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父亲沉迷于彩糊画创作的那些日子里,他每见到我就格外兴奋,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近的得意之作在我面前来一番“老汉卖瓜”。有时候,还孩子似的央求我给想出一两句恰当的唐诗宋词给画作命名。瞧他那喜形于色、自我陶醉的模样,简直像返老还童,而不像一个沉疴在身的长者;而我也从中感受到“长年父子成兄弟”的乐趣来。
父亲画画并非科班出身,顶多算是业余爱好。1942年,父亲在日寇的轰炸声中毕业于永安省立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莆田城厢中心小学和新县广山初级中学。1946年开始,靠家母许欧英任小学教师那微薄的工资接济和他自己的勤工俭学,断断续续地在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深造。先是上心爱的艺术系,终因经济困窘,改念了费用较省的教育系。不过,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并且素来厌恶那些“走江湖”混饭吃的。作为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他先后兼任省教育学中心教研组组长,省教育学、心理学高评委学科组成员,中国心理学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参与著述《教育学教程、《教育心理学课堂运用例话》、《中外教育史话》等等。不过,据我所知,他自己最喜爱的却是1958年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染纸图案》。染纸图案后来被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和福建省列为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其中一个原因,也在于“价廉物美”,便于普及。就这一点而言,《彩糊艺术》是她的姊妹篇。
有时候,我真不知道一个身患绝症的垂暮老人竟然还会有那样的劲头。1997年8月,《彩糊艺术》一书刚刚付梓,父亲居然又“心血来潮”,冒着酷暑最后一次回到莆田老家。他说是要探访几位抗战时期一起演街头救亡宣传戏的同窗老友,落实当时演出的剧目名称,写一篇回忆录。稿子写好之后,父亲特地叮嘱我亲自送到《莆田通讯》发表,还说是“我们这辈人不写,恐怕就没人写了”。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两天他都是穿着汗衫、凉鞋,戴着旧草帽走街串巷的。我劝他乘公交车,他却说:“路不远,而且多是巷子,车子到不了。”我却知道,他的“节约病”又犯了,这辈子怕是改不了了。
父亲对家乡莆田一直情有独钟。长期以来,他搜集了一大叠莆田民间的方言俗语、谚语,甚至设法把其中的一些配对成联。可惜,这也成了他深感遗憾的未竞心事。1998年10月25日,他在病榻前把有关材料交给了我,其中附了个短笺写道“时不假我,现只得作罢,实遗憾至极”。后来,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我还发现他亲笔写在医院药品处方笺正反面上的两次留言:“此稿须保存,俟我病后返家再整理。97.10.20”;“病入膏肓,再整理似已不可能,姑且存之,等来世再续。98.2.24赴市一院前”。这般执著,这般痴迷,每每让我读之而潸然而泪下。
我想,人生苦短,要做的事情也许太多太多,而未圆之梦必定也不在少数。也正因为此,一生能完成一两件自己称心如意的事,就可算是一大幸事了吧。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从这一点看,父亲是幸运的,他彩色的人生句号中,浸润着省师资处老上级的理解与知遇之恩,渗透着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的友爱之情。
父亲离我们而去两年多了,这个哀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了。父亲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只是千百万普通教师中的一员。他既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给我留下几多家产金钱,但他却具有教师这个社会特殊群体的典型秉性——生活清贫,执著敬业。他的敬业精神,他的不懈追求和音容笑貌,将永久留在我的心中,留在他所痴迷的染纸与彩糊艺术的世界中!
2001年清明节
附录:
陈文贵(1921-1999),莆田人。高级讲师。1941年毕业于永安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莆田城厢中心小学和新县广山初级中学。
其后,又于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教育系毕业。1950年为仙游师范建国后的首任教务主任。先后任教于闽候师范体育科分校、福州师范学校。先后兼任福建省中师教育学、心理学中心组负责人,担任省教育学、心理学高评委学科组成员。1987年,受聘于省教委师资处任《福建中师》主编。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主要成员之一。
出版著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堂运用例话》、《教育与心理辞典》、福建省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选修课试用课本《中外教育史(北师大出版社)、《染纸图案》(上海美术出版社)、《彩糊艺术》(福建美术出版社)。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