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歌者一席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08
颗粒名称: 大地歌者一席谈
分类号: K825.6
页数: 2
页码: 453-454
摘要: 《通讯员之友》1992年12月19日
关键词: 散文 特色 文学 莆田

内容

9月11日下年,著名散文家郭风与家乡莆田的一批文学爱好者欢聚一堂,并愉快地回答了大家的种种讨教。这位兴化“大地的儿子”童心不减当年,他兴致勃勃,谈笑风生,时而操莆田方言,时而用普通话。他那左右逢源、真挚朴实、情趣横生的谈话,令大家倍感亲切,获益良多。
  交谈首先从写作的主题和题材开始。郭老说,有人讲爱情、战争是永恒的主题,我看家乡才不愧创作的永恒主题。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对作者有着永恒的魅力,含着不尽的题材。大家的思路大可开阔一些,比如兴化的风味小吃,就是很有闽中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我最近应天津的《美食家》杂志之约,写的就是咱们的兴化米粉。那又白又细的米粉条儿,我看就胜过福州的线面,北方的拉面之类。如果是看了乡下社戏之后,再在戏台下吃上一碗“戏饭”,那滋味更是终生难忘的啦!再说,现在许多人欣赏惠安妇女的装束打扮,谈头巾、腰带之美。其实,咱们湄洲岛上的湄洲女的服饰、头饰比她们更美,也更具特色和内涵——红蓝相间的“妈祖装”,造型独特的“船帆”,不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吗?
  席问,郭风先生还特别强调指出,习作者要于认识自己,包括发现自己究意适宜于掌握和驾驭哪一种文学式样。他说,“我开头也写过两三篇小说,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于虚构情节,而更善于把握某种真实的情结。于是,就转而致力于散文诗,写散文随笔。我最反对那种三心两意的人,整天跟看稿费跑:电影本有赚头就写电影剧本,哪样热门吃香就弄哪样。这很不好嘛,不要一开始就自我感觉太好,还是谦虚一点。
  最后,他还应请谈起了自己的创作习惯问题。他说,我长期都比
  太阳起得更早,四、五点钟就临窗执笔。我还特别喜欢大清早散步,在泉州,在鼓浪屿的小巷子散步。那时分的艺术感觉特别好,常常会有所触,有所联想。《泉州日记》、《北戴河日记》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日记这种形式很自由,一个新鲜的意念,一点零星的触悟,一些酝酿了很久的想法,都可以随手记下来。散文要有某种趣味才好,它是作者人格的直接体现,冰心的散文就是这样的。我现在眼睛不好用了,写作时喜欢站着写,不用提纲,一气呵成,三张稿纸写完就寄出去。早年的一些作品我自已并不满意,也许晚年的更喜欢一些。
  《通讯员之友》1992年12月19日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