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通史》初稿读后献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03
颗粒名称: 《莆田通史》初稿读后献言
分类号: H05
页数: 3
页码: 440-442
摘要: 本文内容是《莆田通史》初稿读后献言,感言表示史料收集相当丰富多彩,叙述文字也比较平实流畅,还配有相应的一些插图,可谓图文并茂。
关键词: 读后感 莆田 通史

内容

初稿读后,总的印象是:史料收集相当丰富多彩,叙述文字也比较平实流畅,还配有相应的一些插图,可谓图文并茂。
  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我侧重于自己比较熟悉的教育、妈祖两大部分内容。
  主要修补建议如下:
  1、第209码,“宋元时期文献均记载妈祖的出生地湄洲屿”,只是蒋先生《妈祖出生地史料辑览》66条的一家不实之言。实际上,宋元时期史料记载的妈祖出生地,都是湄洲,而并非湄洲屿。所说正好相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湄洲和湄洲屿,是两个不同的大小概念,这里也不展开论述了。
  2、引述的廖鹏飞文,是依据《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碑记卷》的,差错不少。可认真看看涵江本和仙游本族谱的复印件,纠正差错。同样,第211码刘克庄的著作标点,也依据《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碑记卷》的,引文也错。为什么不看看刘克庄原著呢?
  3、元代妈祖褒封重要升格,与漕运密不可分。可引述一些褒封圣谕来说明之。
  4、第532、563码,清代介绍林麟焻,不讲他的重要妈祖文,是一失误。
  5、第552码,清代褒封妈祖为最高封号“天后”,“主要依据”必须如同以下几个封号,都是出自“清宫档案”。
  6、嘉庆年间封号“垂慈笃祜”,应当更正为“垂慈笃佑”;至少要两者并存。不能只按《湄洲妈祖志》一本书一家之说。
  7、第554-555码,施琅收复台澎奏封妈祖“天后”,其后又力排众议,上书保台守卫台湾,大功赫赫,必须大书一笔。但554-555码写得很不够,而且妈祖助战的引文大错。
  8、第555码对《敕封天后志》《湄洲屿志略》二本十分重要的妈祖著述,不出现妈祖著述作者重要林清标、杨浚,不该省略。
  9、第216码,对黄公度的介绍,不能漏了他的第一首妈祖诗。
  10、第413码,对平海妈祖宫时间的否定,论据不足,不足为证。可以避而不说嘛。415-416码,讲明代妈祖信仰的传播,主次不分——怎能不说第一本妈祖著述、林尧俞的《天妃显圣录》呢?
  11、第212码,对“妈祖文化内核”的概括,有进步,但不够精炼。应当引入国家高层最新提法,如:妈祖文化是海洋文明的一面旗帜,中国海洋文化的灵魂。妈祖文化具有“平安、和谐、包容”三大
  特质,与海洋文明“开放、多元、进取”的三大特征……
  第9码,“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应补江口的考古发现。那里是莆田文教发祥地之一。
  第23码,沧海桑田是莆田地质地理的最大、最有特色之处。应补充“沉七州,浮莆田”等内容。可参阅张德泉《莆田五千年的地质变迁》等等。
  第57码,对郑露“开莆来学”时间两说,不必过繁过细。倒是对寺院———学堂的演变必须阐述,因为这有普遍意义。
  第85码,宋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根本原因在于气候变冷。请参阅竺可桢的科学论述。
  中外国大学者对宋代登峰造极的经济、文化、科技的评价,必须补上。
  宋代理学大师在莆田拜师林光朝和写作几首最出名的为学诗(“为有源头活水来”),整个空白,必须补上。
  第104码,唐代“莆田各姓氏迁入时间”,不能把“孔、许”列为“不明”。古今史册均对其有明白翔实的记载。
  第395码,对吴彬介绍轻重失当,没有讲他一亿多一幅的画作情况。
  莆仙军民,特别是戚继光大军抗倭,是莆仙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一笔的闪光点。第320—323码叙述不足,有的欠准确;还有一些重要战役缺失,如1563年的莆禧之战。
  第179码,谈宋代的科举改革,还得提及蔡京等人的作用。
  第196码,宋代雕刻只说木雕,不提石雕,是缺憾。
  第493码,石雕业仙游最为著名。应当介绍祖师爷石雕名匠郭怀及其作品。当代众多的莆田工艺大师应当提及他们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史料虽多,但特色不明。不能使人“知其所以然”。如唐代莆田教育,应当体现书院和进士之早、之著名,……清代应当突出新学之早,留学生之多、之优,等等。
  明代在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兴化的教育覆盖面日渐扩大。自明代后期至清末,包括家庭私塾几乎遍布于境内城乡,使许多女孩子得到教育的都有塾师的足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也反映出女性自我意识和自觉的苏醒,使得原先深受“男女授受不亲”封建意识影响和毒害的年轻妇女,更多获得教育的机会。女性诗人群体的出现,家族性闺阁之间的唱和蔚然成风。莆田一代又一代的女诗人们以出众的才华博得历代赞誉。到明代后期女诗人更是群芳斗艳,各占风骚,对兴化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代的著名女诗人有:徐贞女、朱玉耶、徐淑英、徐玉英、徐德英、黄幼藻、周庚、陈蕙卿等。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明诗综》和《明诗别裁》等诗家选本,以及《随园诗话》《兰陔诗话》,都收录了不少莆田才女的诗篇。当代《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中代女子诗词选》也有不少。
  第190码,刘克庄研究,还可提及莆田当代的詹淑海著述。
  目录,都要统一用黑体。
  有的引文打印有误,如189码“人间”误为“人问”。该页标点多处有误。还有一些错别字,如538码“溶于”应是“融于”……
  一些下划线没有去掉,如285码、228码、有的字体过大,未调整,如246-249码,第199码,忘去一些底纹。
  第701码,附录,“闽越国”后等号要去掉。
  总之,我以为全书修补工作量还比较大,还得继续努力完善之。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