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木兰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695
颗粒名称: 诗意木兰溪
分类号: I207
页数: 5
页码: 400-4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代文人墨客关于仙游县木兰溪的诗篇,木兰溪诗反映其全貌和诗意盎然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 木兰溪 诗意 莆田

内容

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和木兰溪这“五江一溪”,被誉为是福建的母亲河。确实,木兰溪是莆阳数百万百姓的母亲河,她于2017年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也许因撰写《莆仙名人诗歌赏析》、《莆田诗咏》(古今诗歌选注)、《莆阳名篇选读》(含诗歌),逼迫自己在“文献名邦”的诗词瀚海里畅游几番,所以,对莆阳母亲河木兰溪的那些诗咏情有独钟,印象特深;但也颇有一些困惑与纠结,主要就是对如今选辑的木兰溪诗选,几乎总是关注于干流,尤其是中游的木兰陂段,而对其风姿卓绝的上下游和潭、谷等等,却“熟视无睹”。侧重点主次分明固然没错,但总有缺漏遗珠之憾啊!
  地理知识说明:木兰溪(仙游境内也称兰溪),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头(附近还有一处海拔比它高约几百米的仁山寨源头,可能更应列为木兰溪的发源地);一说她发源于德化戴云山脉余支的笔架山。其支流有三会溪、大目溪、古濑溪、文殊溪、中岳溪、溪口溪、大济溪、龙华溪、苦溪、柴桥头溪、仙水溪、延寿溪(上游称九鲤湖溪)等等,分别在不同河段汇入木兰溪;木兰溪在华亭镇的俞潭进入莆田地域,下游在常太乡境内称莒溪;以下称延寿溪(又称南萩芦溪),其后经涵江涵坝汇流进木兰溪。木兰溪一路穿行,直至涵江三江口注入台湾海峡的兴化湾,干流全长105公里。其中,当数九仙溪、龙华溪、大济溪、延寿溪,以及木兰主干溪,流程最长,流量最大。但不管怎么说,“掐头去尾”,仅仅拎出主干来取代全体,总是不妥当的吧?
  从仙游的深沟密林中逶迤流淌的九溪、仙水溪、龙华溪等,一路穿山越谷,跌宕曲折,时而飞流直泻、跌落深深的碧潭;时而蜿蜒曲折、盘旋于座座茶山梯田,款款偎进木兰溪干流的怀抱。前人谓木兰溪是虚怀若谷、汇合了“三百六十涧”归而为一,所以能成为浩浩汤汤的莆阳母亲河,跻身福建省八大江河之列。
  明代御史郑洛书《木兰晚泛》诗云:“兰溪归路晚,欸乃棹声喧。掌鹭依沙聚,啼鸦绕树翻。山容全暗淡,野色渐黄昏。仰见林端月,纤纤露一痕。”木兰溪的名字,也与“开莆来学”文化密切相关。据传郑露奉召入仕时,乡亲们纷纷在木兰山(位于莆田城厢南面)下的溪边为他送行,并采集了他平生最喜爱的木兰花瓣;花瓣纷纷扬扬地飘洒在船头、水面,表示百姓感念他对莆田开化的先驱者贡献,于是随之就也把这条溪称为“木兰溪”。
  其实,许多地方的美景胜地,往往在峡谷悬崖险要处。延寿溪发源于仙游钟山,营造出“堪称东南一绝”九鲤湖景区。而九鲤湖最负胜名的九漈瀑布,或飞流直下,或喷珠溅玉,汇成近2公里长的九龙谷幽湖。徐霞客赞美曰:“湖不甚浩荡,而澄碧一泓,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湖穷而水由此飞坠深峡,峡石如壁,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势不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还总括评价“即匡庐三叠,雁荡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聪明的仙游先民,仍把许多特别深幽的水面称为“潭”,例如俞潭、仙潭、黑潭、青龙潭、白龙潭、龙窟潭、虎啸潭……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多把目光聚焦于木兰溪的山涧、石门、绝嶂、万壑,他们“开门见山”地写道:“流泉泱泱触溪鸣,峰顶遥听急雨声。”“古松流水闻棋响,绝磴悬崖见鹿过。”“更爱石门新受月,满窗凉影写垂萝。”“松萝藤蔓葺为庐。鵁鶄溪上闲相傍”“晨风吹花去,山云带雨来。何须寻海外,此处即蓬莱。”
  至于九鲤湖的飞瀑咏诵等,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就从略,不再赘引啦。
  延寿溪段是木兰溪的精华所在。她不仅有景色之胜,更有人文之盛:满眼碧流红荔,渔舟白鹭,且为一流文人学士荟萃的“锦绣堆”。
  徐寅、蔡襄、刘克庄、黄仲昭等等墨客诗人都曾留下足迹;刘克庄还把延寿做为长眠之地,留下“门外青山皆我有,从今不必呼徐潭”的传说佳话。”
  请看传说的唐代状元徐寅的《游绶溪》(回文诗)吧:“轻航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面遥。晴日彩霞红蔼蔼,晚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玉浪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清代邑人郑远芳所辑的《莆阳二十四景古今名人题》,收有北宋名臣蔡襄的《听雨轩》诗:“碧水沧茫起溟烟,波原远近各蒸然。晨光埋没清溪里,暮霭迷蒙古渡边。螺黛新妆微雨候,鲛绢轻撒夕阳天。渔歌互答长桥畔,野馆寒灯夜未眠。”
  明代著名史学家黄仲昭,曾在延寿村清水岩佛寺读书;其《绶溪秋月》云:“忆昔曾同泛烟艇,特访绶溪良夜景。皓月合秋镜一轮,晴波漾彩金千顷。……”
  清代邑人林津《泗水潆洄》诗曰:“一轮月浸一波流,岸畔绿杨好系舟。万顷桑麻连沃壤,数行鸥鹭起平洲。烟波带雨溪痕腻,云水含睛野景幽。万里泉源长浩瀚,翠华山下灌田畴。”
  有的诗篇还是一幅诙谐活脱、充满情趣的风俗画。例如清代编纂《兴安风雅汇编》的邑人李光荣笔下的《绶溪钓艇》:“延寿桥阴系钓篷,携瓶上岸数青铜。渔婆结网喃语,沉醉终宵此老翁。”著有《峩雪堂集》的邑人方元俞《绶溪钓艇》云:“绶溪漂泊尽渔家,泛艇中流傲晚霞。桃浪流红肥鲤鳜,荔枝倒影饵鱼虾。钓竿自具烟波趣,蓑笠不妨风雨斜。依岸得来多换酒,黄昏醉倒兴奚奢。”林津《绶溪钓艇》云:“最爱绶溪水清涟,渔舟泛月水吞天。垂纶钓得鲈鱼美,不脱蓑衣醉酒眠。”
  木兰溪下游,则另有一番风华之妙,尤其是三江口一带。
  欣赏一下明代莆田著名诗人佘翔的涵江《三洲十景》的“自注”吧——余家三洲上,大海浩森,自东来西,接木兰、泗华二水,盖郡北一奥区也。南有宁海桥甚巨丽,桥北东旧置烟垒,明斥堠。升平日久,有老树亭亭,盘其上若飞,盖是曰“烟墩孤树”,景一;吉样寺当桥北,囊山僧主之,每晨夕钟声隐隐从风外度,是曰“海寺疏钟”,景二;洲北有白水塘,汇诸水东入海,渔者撒纲如错,往往闻扣舷欸乃声,是曰“白水渔歌”,景三;东西皆大堤,有薜荔、蒲苇、菱芡之属,足供樵采,是曰“沧洲樵隐”,景四;自白塘南来六桥,蜿蜒相望,虽佳丽稍逊西湖,而月下行游,若驾晴虹而窥明镜,亦足称胜一方,是曰“六桥夜月”,景五;三江当海右之冲,大风吹浪不知来几千里白雪皑皑,疑为广陵八月涛也,是为“三江雪浪”,景六;地宜榕,居人多植之以屏,东北扶疏轮困囷,好作怪状,其根盘踞若龙虬。溽暑坐其下,风飕飕来袭人,是曰“榕阴连陌”,景七;洲中多涧水,每春夏之交,飘荡落花,红白相映,令人有桃源间想,是曰“涧水流花”,景八。惟是八景,平楚苍茫,点缀村落。先辈诸公多所标题,惜其诗帙不传耳。余薄游归日,游戏其间,尝叹曰:“是天假我以吾土之信美也,即此消遥若斥,鴳足以自老,奚必九万里而南为!”……
  再且听听当代散文大师郭风的观感与评价吧。他在《〈涵江记胜〉序》写道:
  三江口不仅在中外交通和经济建设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处的自然景致也颇为可观。我第一次到三江口时,还是一位少年,当时所见景色,至今印象犹新。涵江市区不仅仅是本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市区沟渠纵横,水道上架以古色古香的桥梁,还有天后宫和其他古庙宇,远处便是兴化湾和大海,我总感到这个市镇有东方威尼斯的意趣;所以,在我看来,涵江市区也是一个别有情调的风景区。去岁返乡,去看了白塘,去看了宁海桥。“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各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我到白塘时,虽然不是中秋佳节的夜晚,看不到秋月倒影于塘水的佳景,但见水面辽阔,壶公、九华、古囊以及天马倒映水中,山光水色,极饶画意。这白塘其实是古代的一项水利设施,这二项胜地充分地体现涵江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对于“白塘秋月”和“宁海初日”之胜,其实先贤也早有歌咏。诸如佘翔所咏——
  《宁海观澜》:“海上晴虹驾作桥,云连蜃气望迢迢。三江日暮涛声起,不数广陵八月潮。”《三江雪浪》:“海门烟雾深,忽见秋涛起。欲折扶桑枝,乘潮去万里。”
  《六桥夜月》:“仿佛西湖上,烟波锁六桥。美人明月夜,好泛木兰桡。”
  还有明代诗人吴德昭的《新桥夜泊》:“水满江干月色遨,画船夜静泊新桥。舟横苇岸明渔火,客语篷窗候晚潮。野渡无人才系缆,隔江有众共歌讴。”
  清代名家也不逊色,且听陈池养的《孟夏小住涵江宗兄范十五山林》:“天生结构在层河,是处群夸安乐窝。无数远山生变态,几弯流水漾轻波。开花子结庭前荔,张盖茎抽沼内荷。乘兴偶然思小住,春光入夏正清和。”
  大书画家郭尚先题写“白塘秋月”的七律,也许是写得最精彩的一首:“晴波皎浩挂蟾光,照彻深宵漾白塘。玉镜平铺秋浦阔,银河远浸夜珠凉。露湿蒹葭水一方。有客吹箫移桂棹,潜蛟舞罢影茫茫。”
  二十四景之一的“宁海初日”,也许乃“篇末点题”,为滚滚入海的木兰溪画上一个完美、磅礴、通红的句号:“天鸡催落潮,澎湃撼桥石。破门涌金轮,洗出海天赤。”
  总之,木兰溪诗选应当全面着眼,力求体察、反映其全貌和整体风貌。这样才不至辜负了这条千姿百态、诗意盎然的莆仙百姓的母亲河。
  《莆田通讯》2018.10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