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来莆游学与为学哲理诗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683
颗粒名称: 朱熹来莆游学与为学哲理诗创作
分类号: B244.7
页数: 8
页码: 337-344
摘要: 本文
关键词: 朱熹 文学研究 哲理

内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别称紫阳,祖籍江西婺源,生于尤溪,常住崇安。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推崇朱熹说:“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二三人。”(《朱晦翁》)其挽言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清康熙帝《朱子全书·序》称赞其:“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是与孔子并称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蔡尚思教授在《闽学研究丛书》总序中说:“在中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其在1988年题词:“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史学四大家”的一代宗师钱穆在《朱子新学案》中也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又说:“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
  朱子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把儒家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表达出来,并发挥“格物致知”思想,主张“即物穷理”、“知行相须”,注重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朱子一生创作的1400多题诗词,但作为大理学家、教育家的朱子,与一般诗人不同。他的诗中并非一味写景抒情,而是蕴理于情,劝学于诗。其中《观书有感二首》《春日》,大家都耳熟能详,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春,在全国人代会闭幕会上,引用《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14年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以及同年10月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都曾引用朱熹此首诗句。《人民日报》2018年4月2日社论,也引用《观书有感二首》中的“为有源头活水来”……
  然而,这首著名的为学哲理诗,却被不少人按一般的景物诗作了解读(包括部编小学课本),因而往往方枘圆凿,南辕北辙。本文旨在拨乱反正,还其真相。
  朱熹从30岁起师从李侗同,先后10年。朱熹说:“从游十年,诱掖谆至”。“久依教育,义重恩深”。庚辰(1160)冬,同安任满回乡的朱熹到延平(南平),正式拜名儒李侗为师。朱熹《再题西林寺并序》:“绍兴庚辰(1160)冬(十月),予来谒陇西(李侗)先生,退而寓于西林院惟可师之舍(现南平市图书馆所在地),以朝夕往来受教焉。阅数月而后去(实际上十一月上旬就离开南下了)”。李侗教给朱子的,首要是从生活实际中观察领悟、融会贯通。志书称:熹强志博见,凌高厉空,初见侗,即与论禅,侗正其误,曰:“悬空理会面前事,却理会不得道,亦无玄妙,只在日用间,著实做工夫处理会,便自见也”。
  1160年11月至翌年3月,经李侗先生指点,31岁的朱熹专程来“文献名邦”莆游学、考察。这是朱熹十余次到莆,其中最重要的一次。
  李侗为什么要指点朱熹南下莆田呢?主要为了让他实际感受一下“海滨珠泗”的浓厚氛围,融入万紫千红、光景一新的大花园,熏陶其中,多结识志同道合的师友,扩充人脉,为将来的更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莆田收获颇丰的朱熹也笑逐颜开,乐而忘返,一呆半年。他在给恩师李侗的书信中屡称“学履甚适”、“见儒者路脉”、“渐能融释”云云。
  从朱熹年谱分析,1160年前后,他已经完成了思想嬗变、翩然化蝶的转化过程。其明显标志,就是能够融释儒释道,并“躬行践履”,认为“读书穷理,博观古今圣贤所处之方,始为实用。”朱熹的《答艾轩公书》中:“夫圣门之学,所以从容积累,涵养成就,随其深浅,无非实学者。”1160年11月,朱熹慕名到莆田黄石“红泉书院”聆听了林光朝讲学后极力点赞曰:“吾少年过莆田,见林谦之、方次云(翥)说一种道理,说得道理极精细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好之,念念而不忘。”“他人数言不能道者,先生直数言雍容有余”。誉称“南夫子”的林光朝比朱熹大16岁,通览百家,学识渊博。他从26岁起,先后在“红泉东井”“松隐精舍”“蒲弄书堂”(均在如今的莆田市)等地讲学;一时间,四面八方求知的学士纷至沓来。朱熹欣然投书拜师并表达出仰慕之情:“闻命不早,虽欲奉教而不可得矣。抑熹久欲有请于门下,而未敢以进。……执事诚有意焉,则熹虽不敏,且将勉策驽顿以佐下风之万一,不识执事亦许之否乎?谨此布闻,因谢先辱。余惟为道自重,以慰后学之望。”同时,朱熹还结识了另一位莆田名儒方翥,同样“吾事之犹吾兄”。明代刑部尚书、邑人林俊《艾轩先生文集·序》曰:“先生长晦翁一十六岁,晦翁(朱熹字)商略理道,独先生意合。嘉其精细,退若有得。
  ……先生尝同晦翁讲道,以齿则兄、以道则友。晦翁固道学渊源,先生亦道学名派,起一方而名天下,称‘南夫子’无异词……”。
  在莆阳游学、考察的半年多时间,朱熹观摩了诸多书院,不是浅尝辄止的走马观花,简单观赏。他的足迹遍布了群仙书社、涵江书院、锦江书院、广业书院、擢英书院、鲤城金石书院、度尾东山书院等,并留下众多墨宝。例如福建第一批官学澄渚村“梯云斋”,朱熹题写的石碣“耕云”、“钓月”,以及“溪山第一”亭匾,至今尚在。西天尾霞梧院,朱子题写的《过霞梧院有感》诗云:“寻贤访陈俞(今名澄渚),就路入市壶,人间有净土,莆阳好霞梧。”清康熙十九年(680),游击参将郑开撰《霞梧院谱叙》,中有“故当年朱子至此,有厥地之赞焉”语句。朱熹还跟随林光朝到莆田广化寺瞻仰了郑露、郑淑、郑庄三兄弟“开莆来学”的“南湖书堂”,并题写了七绝《南湖书堂》。
  此外,朱熹还游览了木兰陂、国清塘濯缨池,写下《曾点》《春日》《春日偶作》《观书有感二首》等几首为学哲理诗。钱穆教授《朱子新学案》第35—36页、695页载:“《春日》《观书有感二首》作于辛巳(1161)春,时间都相同,……与《朱熹集》所载这几首诗为同一时期。”2017年春,莆田文史家俞宗建先生在莆田黄石(古称谷城),见到了一块故老相传为朱熹题写的石额“天光云影”。清康熙年间,黄海《续莆阳比事》则明确记载:“宋濯缨池故址,朱子手书‘天光云影’墨迹犹存。”黄海居莆田延寿溪畔,系东里黄滔后裔。当代居住于谷城山下下(霞)庄村退休医生陈祖雄的印象里:“国清塘上建有濯缨池、濯缨亭,朱熹来莆田时还书题‘濯缨亭’和‘天光云影’二块匾额石刻。”(详见2018年4月12日《福建日报·莆田观察文化》,以及记者林爱玲《探朱熹在莆遗迹,寻理学莆阳之脉》)笔者亲眼见过“天光云影”石额,颜体模样,字迹清晰。
  据近年的田野调查和史料查证,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春日》等数诗,均作于1161年春的莆田;其咏颂对象,也都在木兰溪流淌的莆田。当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的刘述先(1934-2016年)大师,2015年在其《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由诗文中看朱子思想转变的痕迹》(获台湾金鼎奖)中,也明确认定:这几首诗创作时间均为绍兴三十一年(1161)春,而且见诸朱熹亲手编辑的集子。
  钱穆教授《朱子新学案》第35—36页、695页载:“《春日》《观书有感二首》作于辛巳(1161)春,时间都相同,属朱熹早期诗作,与《朱熹集》所载这几首诗为同一时期。(该诗文集严格依照时间顺序编排)”
  朱子专家杨青先生据朱熹生前自己选编《朱熹集》,也推断《观书有感二首》作于辛巳(1161)春。
  朱清先生担任高级顾问并作序、方彦寿先生等人主编、福建海风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的《朱子文化大典》第695页载:“(《春日》《观书有感二首》)这两首诗为绍兴三十一年(1161)春所作。”
  莆田民国学者宋湖民先生云:“前年为霞庄游,过林回年国钧公墓下,摄一影片携归。其墓地所在……相传此穴为朱文公熹所定,此说殊可信。文公曾为霞庄之‘濯缨亭’书匾,其题款云:‘新安朱熹为承奉郎回年林先生书’。”(见《南禅室集》第164页)
  可见,不管是各代先贤史册、诗篇,还是当代所见遗存文物实体,都佐证朱熹确实到了与木兰溪水贯通的国清塘濯缨池观瞻,并且为“濯缨亭”命名书匾,还题写了“天光云影”石额。这也足证《观书有感二首》写的景物,就是国清塘濯缨池所见。
  这井喷式的一组诗歌的创作热情,正表明朱熹思想融释之后,见识也别开生面,渐入佳境,故心胸亦开阔通彻。浙大束景南教授亦认为,“源头活水诗即咏其此一思想飞跃”。从人物思想发展史角度审视完全可说,正是莆田的求学之行,使得朱熹如坐春风,心情舒畅。朱子来莆前曾困学数年,至此乃豁然开朗、自由自得。
  1161年暮春三月,朱熹在莆田黄石谷城山下的国清塘横塘别墅“观书亭”上观书有感而作《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通“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半亩方塘”的具体地点,位于与国清塘相伴联通之“濯缨池”;《春日》诗句中的“胜日寻芳泗水滨”之“泗水滨”,乃指誉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福建莆田。这两个词语,分别是宋度宗、宋真宗皇帝敕誉莆田之美称。明代探花、邑人林文《淡轩稿·红泉讲道序》就引述道:“吾莆自陈、隋间郑露讲学于南湖;在唐则吾祖蕴、藻、欧阳詹读书于泉山;至宋艾轩讲道于红泉,由是文风大振,遂有‘海滨洙泗四’之称,其甚矣哉!”
  “胜日寻芳泗水滨”,抒写找到自己仰慕的老师和理学思想这一理想境界,故有诗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因获得“南夫子”林光朝、方次云、陈俊卿的教诲和指点,朱熹如沐春风,称赞“等闲识得东风面”——“东风面”其实也蕴有时节与人物的双关之意。
  这几首诗有一个共同的鲜明特点——同为“咏春诗”。无论“春服初成丽景迟”、“万紫千红总是春”、“昨夜江边春水生”,还是题目就已经赫然点明的《春日》《春日偶作》,无不如此。它们一致表明,1161年春季,朱子身在莆田。
  朱熹认为“敬”是为道之根,为学之本,成德之要,是涵养心性最重要的条件。认识理,必须“即物穷理”、“格物致知”——通过格物,而豁然贯通,用事物去印证出心中具有的天理。朱熹认为,居敬之法,是贯穿整个修养过程的。朱熹提出“活”敬之说。认为为学必须学用双修相济,循环无端,才为活。因此,诗中歌咏的“源头活水”,其实也含敬畏之意。著名朱子学者、陈来教授对朱熹思想的“敬”做了很高的评价:“用敬贯动静,敬贯始终,敬贯知行概括朱子为学之方,比较全面而合乎朱熹的整个思想”,也为他在理学上大成奠定了基础。(《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
  因而,诗中的“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多像朱子所云的“知敬双进”则“人能存得敬,则吾心湛然,天理粲然”啊!(详见《朱子语类》卷十二第210页)吗?朱子还说过:“而敬则心之贞也。此澈上澈下之道,圣学之体统。明乎此,则性情之德,中和之妙,可一言而尽矣。”(《朱熹集》卷三十二《答张敬夫》)“盖欲应事先须穷理,而欲穷理,又须养得心地本原虚静明彻。“(《集卷三·答彭子寿》)此景此情,与之何等相似!不是吗,半亩方塘,一鉴粲然;天光云影,活水奔流。此景此情,不就是朱子所称道的“人能存得敬,则吾心湛然,天理粲然”吗?
  机遇只钟情于有准备、有底气的头脑。此景此情此理,皆一拍而生,“融会贯通”、归合为一。“大抵仁字正是天理流动之机以其包容和粹涵育融漾不可名貌故特谓之”,“恬澹静退无物欲之累”。(《朱熹集·延平先生李公行状》4986码)束教授《朱熹年谱长编》也称“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少进,而别穷一事。如此既久,积累之多,胸中自当有洒然处,非文字言语之所及也。”
  他说:“所谓实体,非就事物上见不得。且如作舟以行水,作车以行陆。今试以众人之力共推一舟于陆,必不能行,方见得舟果不能以行陆也,此之谓实体。”(《朱子语类》卷一,第288页)
  陈来先生的《〈观书有感二首〉小考》认为:朱熹此诗历来为人称颂。“这首诗实际上是朱熹哲学思想的一次演变的产物。”两诗同为一意,表达出诗人长期苦思不解,一旦豁然贯通,极其畅快的心情。
  “向来枉费推移力”,说明这个豁然贯通的,是一个长期思考的问题。“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比喻人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储备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与社会需要。
  由于木兰溪直接与“半亩方塘”之“濯缨池”一国清塘相联互通,时时更新;因此这“源头活水”,指的就是奔腾不息的木兰溪水。宋代龚茂良《题木兰陂》明确称:“木兰春涨与江通,日日江头送晚风。”国清塘——濯缨池“是水与木兰陂相灌注,澄碧百顷。壶公、谷城倒影其中。”(引述见著名文志学家何乔远、林登名之史料记载)而“江边春水生”,同样指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木兰春涨”。木兰溪水奔腾入海,古代常常“江”“海”并称同谓。当春季暴雨来临时,木兰溪上游的366条溪涧之水奔腾而下,直泻汇入木兰溪。翻滚不息的溪水翻过木兰陂石坝,冲入大海,称之“木兰春涨”。
  “蒙冲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滚滚滔滔,翻过木兰陂冲向下游,本来搁浅在泥沙之中难以动弹、窒礙不前,费尽气力“推移”也无济于事的“蒙冲巨舰”,“此日”却如同羽毛般地飘浮了起来,而且可以在“中流”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地“自在行”,何等潇洒自如!诗人借“蒙冲巨舰”“自在行”之景象,让读者体会与学习有关的深刻道理:知识的获得需要不断的储备,从量变到质变,厚积而薄发,犹如水到渠成,自由驰骋。
  以江河之舟喻为学之境,朱子在书信中也有类似的比拟。例如乾道二年(1166),朱熹《答张钦夫》三十五云:“从前做多少安排没顿著处,今觉得如水到船浮、解维正桅而沿洄上下,惟意所适矣,岂不易哉!”《延平集》收录的当年李侗、朱熹两位师生的书信录,其中有“辛巳(1161)五月二十六日书云:“承谕近日学履甚适,向所耽恋不洒落处,今已渐融释。此便是道理进之效。甚善,甚善!
  思索有窒礙,及于日用动静之间有拂戾处,便于此致思,求其所以然者,久之自循理尔。”再说,一般的小溪流不可能有“蒙冲巨舰“多指海船;即使有,也不能“中流自在行”。因此朱子的这两首诗,只有在木兰溪下游,才能得到完全的验证。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著名评论家陈传席先生前往木兰陂实地考察。他身临其境,有感而发:“朱文公《观书有感二首》之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诗句,系其游览时而触景生情赋之,今日来此深信不疑!”(见2018-02-26《莆田侨乡报》俞宗建文)
  2018年9月11日,陈博导在《朱熹“半亩方塘”考·序》中,更加明确地指出:“这时再咏朱子诗:……昨夜‘木兰春涨’时,江水猛涨,原来搁浅在泥滩中的巨舰,轻如一毛地漂浮在水面上。江水未涨时,巨舰在泥滩上,推移也枉然费力;江水涨时,巨舰在溪流中自在浮行。我豁然开朗,不用再解释了,朱子此诗写的就是此地此景。”再从大处着眼,《观书有感二首》等几首为学哲理诗,也与宋诗多带说理的总格调吻合合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说:“大抵唐诗主情致,宋诗重理性”;“与宋诗议论化相关的还有另一个特点:理趣。所谓理趣,指寄寓在诗歌形象中的人生哲理。”也就是说,宋诗的一大特色是以诗明理、哲学诗化。“夫诗者,儒中之禅也,一言契道,万古咸知”、“诗为儒者禅”。王安石、苏轼都借诗说禅,,他们的不少诗作都“与佛门禅悦相表里”,即景物与哲理难分彼此。朱熹认为“为学不靠实”,“便如释老谈空”,因此要“格物穷理”。所以《观书有感二首》等几首为学哲理诗都以及物喻理,运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情感与哲理交融,“理语成诗”;说明为学不能“自限于默坐澄心”,而必须时时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朱熹的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也是眼前景物与深刻哲理的巧妙融合。
  总之,《观书有感二首》等诗,表达了朱子拜师访友、游学有成后,豁然开朗和愉悦欢快的心情。他于1160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了思想嬗变、翩然化蝶的转化过程,故眼界大开,融合儒释道三界,并且“躬行践履”,步入新境。
  说明:朱子与莆田的密切关系,近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界人士所接受。省闽学研究会明年年会将在莆田召开,届时全国一些重量级的专家教授都会与会支持;市委市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也亲临“濯缨池”这“半亩方塘”进行了考察、认定。莆田市学者的考证文章,当地媒体和《人民日报》客户端也转发了。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