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妈祖宫庙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681
颗粒名称: 北京妈祖宫庙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
分类号: B932
页数: 12
页码: 318-3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京妈祖宫庙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 妈祖宫 分布 北京

内容

北京城内大通桥天妃宫在明嘉靖间(1522——1566)张爵所著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亦有记载:“出朝阳门关沿河往南,有天妃宫。〔赵洛:《北京的妈祖庙》,《北京晚报》,1999年1月12日〕”清代于敏中等编撰的《日下旧闻考》,引用这条资料时加按语曰:“臣等谨案:天妃宫今存。其地名大桥北西河沿,邱濬碑文亦存。〔赵洛:《北京的妈祖庙》,《北京晚报》,1999年1月12日〕”
  有人提出(详见刘福铸:《北京历史上的妈祖信仰综考》,《中国道教》2009年02期),北京历史上曾经建造过的天妃宫庙,大都座落于外城或郊县,“唯有福康安建造的天后宫位于内城”〔汪桂平:《北京天后宫考述》,《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其实,这是以偏概全的重大粗疏遗漏——京城之内,也不乏载之史册、像模像样的重要天后宫——其中最引人注目、最有在地化特色的,当属若干皇家天后宫。
  北京的西顶广仁宫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妈祖神格的道家色彩浓重,以致一些地方将她混同于“碧霞元君”。供奉道教的女神——碧霞元君的庙宇称为“顶”,又称“娘娘庙”。著名的西顶娘娘庙,是北京“五顶”之一,全称叫“西顶碧霞元君庙”,俗称“西顶”。它坐落在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西顶路,紧挨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北门,北邻颐和园,东临昆玉河(旧称“长河”),西面是巍峨的西山群峰,是一块风水宝地。
  西顶娘娘庙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后和明神宗捐钱修建,明神宗赐名为“洪慈宫”。据《敕赐护国洪慈宫碑记》记载:“万历戊申(1608)岁,……孝定皇后在慈宁宫闻之,为出金钱佐之费;圣神宗显皇帝亦有给赐,且命内宫监太监马辉督其工。于是,前殿、后寝以至廊庑、门墙次第肇举矣”。
  明天启二年(1622)整修,历时两年,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完工。经过这次修建,西顶娘娘庙初具规模。新增山门、钟楼、鼓楼、藏经阁、法坛、精舍等。“在其四周壁缭以周垣:为正门者一、钟鼓楼者二、道经阁东西各十楹、法坛十级,碧落千寻,金榜璇题‘千云耀日’;门之左右表以卓楔,又为精舍数十连。于其西偏,今为北院,以待钦遣中贵十人者之所居,别买民田若干亩,为值二千有奇,以供诸道士六时焚修焉。〔《西顶娘娘庙游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6cbe1ed70100r98v.html,2011-03-15〕”
  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皇帝到庙中进香祭拜,目睹庙宇残败,于是下旨重修。钦赐监生内官学教习徐珽撰,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审定的碑文,记载了这次修缮的经过,以及重修之后的富丽堂皇:“西顶向为洞府仙区,建有琳宫;久作颓垣废寺,众意方思改葺。宸衷早念重修,特布纶音,守成规而不失,因捐内帑,期即事而增辉。乃命周官董其役,乃求能匠施其能,榱桷摧残,忽而梅梁,虹亘簷阿,欹侧俄焉,桂柱龙盘,紫理霄微,槛楯下生,云雾碧基,深窅觚稜。上出烟霄,断玳瑁以为椽;何庸翡翠,剖琉璃而作瓦。不贵鸳鸯,烂朱绿之璘?,沸椒兰之郁烈,神所凭依,将在是矣!巍峨庙貌,廓雄构于皇州;赫濯声灵,迓纯禧于帝室。琼楼珠阁。长开贝树,三花玉陛瑶阶;分映金芝,五色条风披拂。神女临窗,淑气回旋,仙人在牖。鸣銮驻跸,望翠辇以来临;膺篡受府,仰金真之降鉴。擬夫人之居,依南岳斗运璇柜;犹王母之宅,在西池天开寿域。……”
  两年之后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再次驾临西顶进香时,御赐西顶娘娘庙为“广仁宫”;还御赐珠冠、袍幡、御书天仙玉女经卷等物。广仁宫有大殿五进,正殿高悬康熙御笔“金阙宜慈”匾额,殿前有康熙御制碑文及左右牌坊各一座。他撰写的《御制西顶广仁宫碑记》载:“……京城西直门外有西顶,旧建碧霞元君宫。地近西山之麓,直今西苑之西南所谓万泉庄者,固郊畿一胜境也。元君初号‘天妃’,宋宣和间始著灵异,厥后禦炎捍患,奇迹屡彰。下迄元明,代加封号。成、弘而后,祠观尤盛,郛郭之间,五顶环列,西顶其一也。
  岁时既久,陈迹都荒,碑碣犹存,榱桷弗整,其谓妥神何?岁在戊子,发内帑,命有司鸠工重葺之。阅一载而落成,栋宇穹然,垣庑翼然,殿寝秩然,丹艧灿然。瞻拜其下者,肃有加焉。朕于万几之暇,亦往展礼,仰祝圣母之釐,俯介生民之祉。以祈纯嘏,以巩皇图,颜其额曰‘广仁宫’。群臣请立石以纪之,……”〔文中所谓“成弘而后”,是指明代年号成化与弘治之并称,例如黄宗羲曰:“成弘之后,散而之於缙绅各操其权,而馆阁始为空名矣”。从御制文中“宋宣和间始著灵异”可见,它也是北京的一处重要妈祖宫。蒋维锬先生《妈祖文献资料汇编·碑记卷》,以及《妈祖文献资料汇编·方志卷》,都收录了此文,并且说明清代乃至民国时期,“天妃混同于碧霞元君”,二者几乎合而为一。〕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也来广仁宫进香,并留有御制《广仁宫瞻礼诗》:“碧霞自昔号天仙,圣母当年每致虔,闻典忽教两岁阅。摅诚未可此时捐,娑罗树古玉阶护,阆苑鹤归金简传,靡不宗神祈厚泽,颙带萝雨渥乾田。
  明清时期的西顶庙规模宏大,殿宇众多。它坐北朝南,呈四合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戏楼、牌楼、山门、山门殿、正殿、后殿、垂花门和藏经楼。殿宇多为硬山调大脊式,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富丽堂皇,壮丽恢宏。正殿平面呈“工”字,前为正殿,后为寝宫,中以长廊相连接。这种建筑形式在北京的诸多寺庙宫观中较为罕见。正殿内供奉有9位圣母娘娘,已知8位是:正中为天仙娘娘、子孙娘娘、眼光娘娘,左龛为催生娘娘、送生娘娘、乳母娘娘,右龛则是癍疹娘娘、痘疹娘娘。还有一尊娘娘像,法身较小,面向内,据当时的文字记载,“锈蚀斑剥,其苍翠欲滴较其他各神为尤甚”,但已无从考证其名姓。这些塑像均为青铜所铸,可以想见当时西顶娘娘庙的富庶。
  清朝光绪初年,西顶庙毁于火灾,只剩下菜圃,菜圃有两水车。光绪二十年(1894)光绪皇帝重修行宫,并菜圃而圈入矣。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汉族民间有“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指的二者同样都普度众生,舍己为人,都是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正如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云:“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泰山奶奶传说》,https://baike.so.com/doc/5928270-6141194.htl,2013-06-15〕”在民众的心理层面上,简直有求必应,无所不能。其次,碧霞元君作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让劳苦大众倍觉亲切,从而愈加信赖她,使之一跃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慈母、圣母。而妈祖也是一味保佑人的神祗,“唯妃生人、福人,未尝以死与祸恐人,故人人事妃,爱敬如生母。〔(元)黄渊:《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釐殿记》。〕”康熙皇帝《重修西顶广仁宫碑文》,也正是着眼于此的:“盖坤者,母道也。母道主慈,其于生物为尤近焉。……今独于兹庙曰‘广仁’者,盖以元君之为神有母道焉。母道莫大于坤,今之庙宫适位坤,维元君其佐坤之厚德以广其仁,使首善之区同臻,寿域寰寓之内,永托慈庥,斯神贶与日星共著,而禋祀与金石常新矣。〔《海淀碑文录·西顶》,blog.sina.com.cn/s/blog_515ce8370101,2013-08-08〕”这不啻也是其顺乎民意、招揽民心的举动之一。再则,女神形象“年可二十四五”〔(《盈盈传》,明·王山所撰,《云斋广录》卷九。〕也与林默相近。此青春女性的形象,具有生育的功能,以适应社会群体“母神”崇拜的信仰诉求。因此,一些地方(如浙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与碧霞元君混同的现象。在浙江妈祖信仰中出现的妈祖与碧霞元君相混,实质上是妈祖神职向“陆神”扩展,从而与作为“陆神”的碧霞元君的神职产生了趋同性。明代,称其为“拥国安民,大圣大慈,至仁至孝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普济保生真人护国庇民宏德碧霞元君”。崇尚道家的宋真宗封泰山玉女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成化十九年(1483),明宪宗赐额为“碧霞灵应宫”,无疑首肯了道徒对女神的形象改造与碧霞封号的确认性。
  由于康熙皇帝《重修西顶广仁宫碑文》是在京都发布的御制文,自然而然也就算是正式“理顺”和确认了天妃妈祖与碧霞元君合一的最重要依据。此后,这一认可延续到有清一代,乃至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北京第一次寺庙总登记时,对广仁宫的庙名、坐落地点、建立年代、公建或私建、庙产状况、管理、使用状况及庙内法物予以登记,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广仁宫,坐落西郊蓝靛厂十七号,建于明天启年,属公建。不动产土地本庙十二亩,房屋一百三十六间;附属土地十八亩,房屋十三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供佛。庙内法物有铜、泥像一千二百九十位,礼器七十三件,法器五件,经一部。另有石碑三十八座,松树六十四棵,槐树十二棵,樗栎树两棵,水井一眼。可见当时西顶庙的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西顶至民国时仍基本保存完整,但已甚为衰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址曾被疗养院和福利工厂占用。60多年过去后,这里除戏台和牌楼已毁外,尚保存完整。随着北京城的不断发展扩大,原本偏远的蓝靛厂也逐渐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世纪金源购物中心落户蓝靛厂以后,这里的土地价格蒸蒸日上。2003年,海淀区人大代表王越去蓝靛厂听取选民意见时,发现西顶庙在布局上沿用了宋代格局。出于对古文物的关心,王越向有关部门呼吁加强对西顶古庙的保护,避免因周边地区的拆迁受到损坏。2004年,他将古庙的有关资料带进了海淀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团,建议保护“西顶”。他的建议得到了人大代表的赞同,西顶得以保存下来。
  北京城内引人注目的皇家天后宫,还有的皇家祭祀妈祖的庙宇——惠济祠和故宫大内御花园内天后水府神庙。《顺天府志·祠祀》》载:“惠济祠在绮春园内,,祀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之神”〔《清代妈祖档案史料汇编》第206-207码,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清代皇家御园里建供奉天后的惠济祠,是从嘉庆帝开始的。《清代代妈祖档案史料汇编》一书所收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八(1812年7月16日)上谕曰:“朕敬礼神祇1,为民祈福,大内及御园多有供奉诸神祠宇,每遇祈报,就近瞻礼,以伸诚敬。惟水府诸神,如天后、河神,向无祠位,凡遇发香申敬之时,皆系望空展礼,遥抒虔悃。因念神祗灵爽,随方普照,有感皆通。目下大河为东南利赖,民命攸关。朕宵旰勤思,克求贶佑,以冀安澜顺轨,永庇民生。今拟于御园内添建祠宇,著百龄亲赴清江浦,于崇祀各神如天后、惠济龙神、素昭灵应,载在祀典者。”〔《清代妈祖档案史料汇编》第206-207码,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嘉庆倡建的惠济祠、河神庙,最终奠基于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最西南。它们创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竣工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建成后的惠济祠、河神庙为一组小型道观。两个小院并排而建——东为惠济祠、西为河神庙。惠济祠正殿三间,檐下悬挂嘉庆御书“宅神天沼”、“德施功溥”二块殿额。殿内神龛供天后神牌,并刻有“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天后”之神位。当年七月十一日,嘉庆帝谕旨特地说明了营建缘由,以及管理事宜:“朕前因廑念河防,不能亲诣神祠吁祝,特于御园内仿照江南规制,建立惠济祠、河神庙二所,岁时升香展礼。自兹以后,连岁普庆安澜,仰庇灵庥,实深虔感。因思清漪园、静明园两处龙神庙,均有春秋致祭典礼,御园惠济祠、河神庙,显应尤昭,允宜特奉明禋,以光祀典。著于每岁春秋二季,一体致祭。届期奏派管理圆明园大臣一员,肃恭将事,即自本年秋季为始。钦此!”〔《清代妈祖档案史料汇编》第216-217码,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御园惠济祠自嘉庆帝建成并把每年春秋二祭列为祀典后,后代皇帝均遵行祭祀。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由于惠济祠、河神庙的地理位置偏远,幸免遭此浩劫。此后40年中,二庙每年春秋,均供奉干果等祭祀。遗憾的是,至1900年,二庙最终还是随绮春园一同毁于八国联军的入侵战乱。
  清代北京唯一一座不是因漕运需要的官建妈祖庙,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它是位于东四牌楼马大人胡同的天后宫。这座祭祀海神妈祖的家庙式天后宫,是朝廷重臣福康安报答妈祖神恩而建。对于这个满族王公家庭建庙祭祀妈祖的开创之举,李鼎元《使琉球记》载:“嘉庆五年……旋诣东四牌楼马大人胡同天后宫进香”〔刘福铸:《京历史上的妈祖信仰综考》,《中国道教》2009年02期〕。乾隆五十二年(1787),命福康安为将军,率兵渡台平定林爽文之乱;次年俘获林爽文,台乱平息。
  福康安(?~1796),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之子,初因世职授官,后来参与、领导了多次重大的战役,因战功卓著而不断升迁。历任云贵、四川、陕甘、浙闽、两广总督,工、兵、户、吏四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成为乾隆朝炙手可热的重臣。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林爽文起义,福建提督柴大纪、福州将军常青用兵两载,日久无功。乾隆五十二年,命福康安为将军,率兵渡台,次年俘林爽文,台湾平,以功晋封一等嘉勇公,命台湾郡城及嘉义县建生祠塑像,又绘像于紫光阁。
  福康安在这次征台过程中,无论是战斗中“神风飞渡迅助成功,异鸟灵灯威光显应”〔汪桂平:《北京天后宫考述》,《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还是归航时途中“忽触礁,舟人惊惶,分无生理。忽见红灯自远飞来,……瞥眼间已入厦门口。祠之建,以报恩也。
  〔刘福铸:《北京历史上的妈祖信仰综考》,《中国道教》2009年02期〕”福康安认为“是皆圣主之诚谋格天,天后之法慈济世,用能扫除蟊特,福被苍黎”〔福康安《天后宫碑记》,中国国图书馆,中文刻拓片数据,2008-01-21。〕胜利应该归功于天后助顺,所以回京后极力宣扬天后的灵验。清代刊行的《天后圣迹全集》,对此均有绘声绘色的描述。〔福康安《天后宫碑记》,中国国图书馆,中文刻拓片数据,2008-01-21。〕
  此后,他又率兵人藏,击败廓尔喀的入侵,以功加“嘉勇忠锐公”封号,晋大学士。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奉命率兵镇压湘黔苗民大起义,初战告捷,并被乾隆帝破格封为贝子。嘉庆元年(1796)五月,福康安在征战途中染疾,死于军中。追封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并建立专祠以致祭,赐谥“文襄”。福康安是乾隆时期一位叱诧风云的大将,他一生转战南北,战功显赫,深受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殊宠,生前封贝子,死后晋郡王,这在清代是非常罕见的殊荣。他在抗击外族入侵、平定动乱、为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福康安的推动和影响之下,在乾隆皇帝不断的谕旨封祭之下,天后的灵应事迹更加广为流传,朝野上下弥漫着崇拜天后的热情,彰显出清代朝廷对妈祖信仰的进一步认同。
  据《东华图志——北京东城史迹录》记载:包括马大人胡同十号和十一号两处院落(现育群胡同17号和19号),并且以马大人胡同十号为天后宫的主体建筑,十一号为附属部分。该院坐北朝南,南北约长60米,东西宽30米。全院房屋均为大式硬山,筒瓦过垄脊。大门三间,位于全院中轴线南端,进深五檩;大门两侧接倒座房各二间,门内正对过厅三间,两侧接转角房;过厅后为主院,正房三间,进深七檩,前后廊;东西厢房各三间,五檩前出廊,北山墙接小平房三间,正房东西耳房各三间,前出廊,与厢房北耳房相连,东耳房次间为过道通向后院。后院正房三间,进深七檩,前出廊,东西耳房各三间,五檩前出廊。檐下使用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枋心中除锦纹、草龙、花卉外,还出现了西洋技法风景,廊心还绘有仕女壁画;此房与主院正房当心间之间有三间连廊,共同组成一个“工字殿”。
  从乾隆53年(1788)建庙,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天后宫一直作为福王府家庙,在北京内城存在了一百多年,香火鼎盛,发挥着特有的功能。由于它座落于内城繁华地段,往来方便,所以成为贵族大臣、内城旗人的祭拜之所,一直香火旺盛,成为内城的著名去处。据老会首隋少甫先生回忆,“天后宫每年农历正月、三月、五月开庙同时举办庙会,八月和九月还有宗教活动。”而且,清代还有娘娘出巡活动,届时各路香会、香客前来进香,更是人潮车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北京尚存的二十多处福建省籍会馆,原馆中多设立妈祖神位,都有过祭祀妈祖的活动。如位于宣武区南柳巷的闽商建宁(今建瓯)会馆,其后院也曾建有天后殿。
  除了京城之内建有多座妈祖宫庙,北京郊区历史上也曾有之。据乾隆《直隶通州志·建置·坛庙》记载,京东通州就建有两座天妃宫:“一在州城北门内,……明崇祯十三年修建,一在州北门。〔刘福铸:《北京历史上的妈祖信仰综考》,《中国道教》2009年02期〕”它们都建于明代。
  北京东北郊的燕山山脉脚下,有一处人间福地、佛教胜境一怀柔。这里山巍峨、树滴翠、水缠绵、寺沧桑。怀柔区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
  清顺治初年,怀柔县为顺天府所辖22县之一。民国2年,北京地区设京兆地方,怀柔为京兆地区20县之一。
  怀柔是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考古人员在怀柔区多处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迹。春秋战国时代,怀柔是燕秦活动的战略要地,属于燕国范围,距燕国都城“蓟”最近的渔阳郡的首府即位于怀柔区北房镇的梨元庄村。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仍设渔阳郡,秦始皇对渔阳一带边远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视,筑长城、修驰道,都路经渔阳。西汉时,渔阳在经济、军事、民族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西汉中期汉王朝在渔阳设铁官,冶铸农器、兵刃和制造五铢钱,还不断在渔阳一带与少数民族交战,并曾派重兵屯戍。渔阳地区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锋的前线,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隋、唐至元朝末年,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建制,唐朝建立的怀柔县为现今的顺义区。明朝元年(1368)12月,改顺州为顺义县,改檀州为密云、怀柔二县,这是在现在的怀柔区城建立区一级建制的开始。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开通了由通州到密云城西的漕运,从此漕粮可经怀柔罗山一带运达京城。此地建有天妃宫,也在情理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收录一通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人刘密正所撰《天妃宫重造碑》。该碑风化严重,已难通读。但仍透露一些重要信息:“盖闻神威赫奕,千秋肃毖祀之。瞻庙貌巍峨,万世□□,□德之重,是以圣朝鼎建,山川群后效灵,海晏河清,岳读诸神受职。吾郡娘娘宫,创自前朝,旧□□无□降太乙之坛,金阙瑶台翠伏……大清乾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夏月。〔刘福铸:《北北京历史上的妈祖信仰综考》,《中国道教》2009年02期〕”该碑额刻楷书“万古流芳”,碑石原存北京怀柔天妃宫遗址。从残存文字可知,碑文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此外碑文证明明代南方民间称天妃为“娘妈”(依照莆田方言译音),北方则称娘娘。碑文署款为住持僧人,还有处士等“布施”者姓名近40人。可见该重建的天妃宫由僧人住持,且属民间自发修建,是一座由官建转变为民间庙祀的妈祖宫。从《天妃宫重造碑》称:“吾郡娘娘宫,创自前朝”也不难判断,此处妈祖庙建于明代。
  修成于康熙六十年(1721)的《怀柔县新志》,还记载了怀柔的另两处娘娘庙,姑且摘录如下:“(丫髻)山下有娘娘行宫,为道士下院。驸马庄娘娘庙:在县东二十里。庙临官道,久倾颓。康熙五十二年夏,和硕诚亲王出口途遇大雨雹,入庙暂憩,默祷于神,倏晴霁,因发愿捐资修建,庄严像设,庙貌聿新焉。〔《京东岳庙与北京泰山信仰碑刻辑录·髻山进香碑记》,中国书店出版社,2004。《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北京市档案馆编写,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五、妈祖信仰在北京的影响
  北京长期作为京都,天子脚下之地,其一举一动,足为天下典范。
  因此,皇帝、群臣对妈祖的无限尊崇和顶礼膜拜,无不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上述康熙帝对碧霞元君与天妃妈祖合一的认可,就是典型事例。嘉庆皇帝在皇家园林中另辟天后庙宇,对天下群臣、百姓也是一个明显、有力的示范。
  北京长期作为京都,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种文化,一种信仰,往往随着人群扩散,不胫而走。因此,妈祖信仰的教化作用,不仅在北京当地潜移默化,大有影响力,对全国也有扩散力。尤其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权的力量更是至高无上、不容挑战的。再则,中华文化中的诸多优良传统和积极思想因素如“仁者爱人”、“大爱包容”、“护国庇民”、“博施于民而济众”、“救人于危难”等等,都可以在妈祖的生平事迹和传说故事中影射体现出来。妈祖集真、善、美于一身,体现出来的高尚精神,如慈悲博爱,无私无畏,救人急难,公平诚信等等,都是令人景仰、值得仿效的道德典范,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妈祖的敬仰崇拜,自然使得妈祖精神所具有的劝善、求真、倡美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广泛宣扬。
  妈祖是不以生死祸福威慑人的大爱包容之神祗,也正是妈祖精神中这种特有的内涵,使得妈祖这尊女性之神,具有了更多的母爱色彩,具有了更多的亲和之力。在发挥妈祖的道德教化功能的过程中,妈祖的这种神格特征,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不言而喻,作为京都,其整合社会群体力量的中介功能,也是强大而鲜明的。由于京都会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播途径,妈祖信仰不但具有神缘文化的特质,同时也整合了地缘、业缘、物缘、情缘的诸多因素。北京众多的地方与行业会馆,无不起到了“答神庥、睦乡谊”,或者“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作用。它具有三方面功能:社会整合、地方事务的参与、慈善公益。这也有利于交流理解,践行仁爱思想。重塑诚信道德。
  对神祗的崇拜之情与敬畏之心,既有精神上的约束惩戒作用,又可获得心理缓释和解脱。在妈祖的巨大神威面前,帝王、群臣乃至一般信众,担心自己会因为不善不德之举而受到妈祖的惩罚,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是一种来自于神的威慑与他律,警戒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同时,在妈祖像前虔诚地上香,默默地祈求和诉说,尤其是在现实社会难以排遣、难以解决的烦恼和痛苦的时候,这种诉说和祈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精神解脱。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心理压力的缓释和精神上的解脱,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进入新时代之后,北京的妈祖宫也出现了一些崭新面貌。
  据调查,目前北京市共有五处供奉妈祖的殿堂,分别为北京东岳庙海神殿、延邵会馆馆内正殿、汀州会馆馆内天后殿、莆阳会馆馆内天后殿、故宫大内御花园天后水府神庙。为传播、提升妈祖文化,北京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将开展妈祖文化普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妈祖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规划。协会还将筹办北京“妈祖文化艺术节”,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艺创作等学术交流活动。北京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是在市民政局注册、由市文联主管的社会组织,也是市文联主管的第35个社会组织。
  于崇文区长巷下二条的福建汀州会馆北馆,2002年在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投资近千万元,将占用汀州会馆北馆的居民迁出,由京市文物局出资修缮了全部文物建筑。今奉祀妈祖的宫庙,还有北京朝阳区东岳庙海神殿,通州区二泗村天妃宫(佑民观)。
  妈祖故乡莆田的在京商会在新形势下,也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传承并发挥出崇敬、宣扬妈祖文化的重要作用。2003年5月19日下午,在京莆商投资北京妈祖庙重建工程奠基仪式,于北京朝阳区管庄乡滨河公园广场内北侧举行。其设计为砖木结构,仿宋建筑岭南风格,占地900多平方米,由北京朝音信德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北京市朝阳区福湄市场行业商会、北京福建莆田湄洲岛商会会员单位共同投资建设。在精神层面,人们对历久弥新的妈祖精神,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和增加的新的认识。主要是,其一,当代弘扬妈祖精神,更具有民族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妈祖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谐文化,妈祖形象的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对妈祖文化有更多、更大的认同感。她是海峡两岸和平的助推器。在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崛起大业中,可以担当起更大作用。对于海峡两岸而言,妈祖的“和平使者”的作用尤为明显。
  其二,高举互利、包容大旗的妈祖文化,在宣传与落实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国策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宋元明清开辟的海丝之路,不仅是丰厚的历史遗产,更是现实的追求。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其声音、其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